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一、培养目标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掌握控制理论基础与控制工程专业坚实而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方向的发展动向,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专业资料及撰写科研论文,在理论研究或系统设计中取得有意义的结果,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控制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解决重要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一)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
该学科以工程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控制理论是本方向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控制工程是背景动力和发展目标。运动控制系统及其磁悬浮技术是该方向的主要研究特色。
(二)计算机控制与智能系统
本方向以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为核心,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讨与发展新一代的智能机器,包括如何提高计算机认知、感知能力和思维决策能力,使其具有模式识别和模仿人处理复杂环境与事物的能力。本方向的应用研究领域涉及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控制等。智能汽车控制等是本方向的研究特色。
(三)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
传感技术是本方向发展的基础,传感器信号的变送技术、智能测试仪和控制器的研究是本方向的主要内容。解决弱信号的高精度、高稳定、高可靠测量是本方向研究的主要问题。声学测量、无损检测及位置测量与控制技术是本方向的研究特色。
三、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论文工作、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过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两类,均为必修课;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
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1学分。
补修课程一般为2-3门,由指导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和专业基础等因素在个人培养计划中确定。由学院协调随本科专业同堂上课、同堂考试,也可采取学生自学,本科任课教师或导师考核等方式补修。如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知识或修过相同或相近课程,可申请免修,但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过导师同意,报研究生部备案。
△详见课程及学分设置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课 程 学 习 及 学 分 | 1.本专业学制为 3 年。 2.本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少于 32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得少于 21 学分。 3.课程学习与撰写毕业论文时间比例为1:1。 |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讲授形式 | 考核 方试 | 要求 | ||||
学位课程 (必修课)
不得少于 21 学分 | 公共学 位课程 (9学分) |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学分) |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 | 1 | 36 | 讲授 | 考试 | 平均 75分 以上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文科) | 2 | 70 | 讲授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理工科) | 2 | 54 | 讲授 | |||||||
外语 (6学分) | 基础 外语 | 英语(一) | 2 | 160 | 讲授 | |||||
英语(二) | 3 | |||||||||
专业外语 | 1 | 40 | 讲授 | |||||||
专业学 位课程 (12学分) | 基础课 (*3选2门) | 矩阵理论* | 3 | 54 | 讲授 | |||||
数值分析* | 3 | 54 | 讲授 | |||||||
随机过程* | 3 | 54 | 讲授 | |||||||
专业课 (2门) | 线性系统理论 | 3 | 60 | 讲授 | ||||||
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 | 3 | 60 | 讲授 | |||||||
非学位课程
不得少于 11 学分
| 必修环节 | 文献阅读 | 1 |
| 考查 | 通过 开题报告通过即可 | ||||
学术讲座 | 2 |
| 10次 (导师考核) | |||||||
必选课 | 无 |
| 60分 以上 | |||||||
选修课 | 任选课 | 控制系统仿真与CAD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
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
嵌入式系统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
高级软件工程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
DSP系统设计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
现代控制网络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
模式识别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
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
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
人工智能原理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
计算机视觉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
补修课 |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学生须补修2—3门,只记成绩,不记学分 |
| 考试 | 中期考核表中导师签字确认 (60分以上) | ||||||
实践环节 | 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 (不记学分) | 40 | 考查 | 通过 (导师考核) | ||||||
课程免修 | 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须参加考试。 |
| 考试 | 60分 以上 | ||||||
制定个人 培养计划 | 第一学期结束前, | 确定导师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三份,学院、研究生本人、研究生部各持一份(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学生须注明补修课程)。 | ||||||||
中期 考核 | 课程学习结束后, 举行开题报告前 | 考核筛选内容:思想道德素质、课程学习成绩、科研实践能力。均合格者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未通过者,应终止学习,按退学处理。考核结束,各学院将中期考核结果汇总表交到研究生部,每位学生的中期考核表由学院永久保留。 | ||||||||
开题 报告 | 中期考核筛选后 | 经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首次未通过者,应一个月后再次开题,仍不能通过者应终止学习,做退学处理。评审结束, 学院将开题报告评审结果汇总表交到研究生部,每位学生的开题报告由学院永久保留。 |
备注:《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规定:各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少于32
六、免修课程
研究生通过自学或其它学习途径已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并达到其基本要求,经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需参加该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或在课程开始前单独组织的免修考试。
七、考核方式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学术报告、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文献阅读等进行考查外,其他课程一律进行考试。
(一)学位课程的考核原则上采用考试的方式;
(二)文献阅读结合开题报告进行考核,开题报告通过即自动获得学分;
(三)参加学术讲座情况由学生在《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记录表》上登记,导师签字确认,研究生部抽查,累计10次即自动获得学分;
(四)补修课程的考核既可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也可由指导教师负责进行,在中期考核表中签字确认。
(五)考试科目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通过、不通过两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六)考试课程成绩要求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考查课程通过者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各科成绩平均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方可申请学位。
八、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应用一年半至二年的时间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开始进行,第四学期初完成《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应包括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科研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工作的进度计划。(学位论文要求详见《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
九、培养计划
为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第一学期第一周,研究生指导小组以师生双向互选的方式为研究生确定指导教师,经学院审定同意报研究生部。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于第一学期结束前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既要服从专业培养方案的总原则,又要根据每位研究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三份,分别由学院、研究生本人和研究生部各持一份。
十、参考书目
(一)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主办的系列学术期刊。
(二)IEEE/IEETransactions系列。
十一、专业、学科组成员
组长:曹广忠
导师队伍:郭小勤、费跃农、王建萍、秦斌、刘承香
秘书: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