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
一、培养目标
立足经济特区,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具有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较强、综合素质高、就业面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经济类高层次专业人才。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以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高集体主义责任感;
2、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在区域经济领域,尤其是在特区经济研究方面有自己的专长;
3、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活动组织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运用外语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区域物流与交通经济:本方向重点研究在区域经济范畴内的物流规划与管理、交通经济与管理问题,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物流与交通运输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规划和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够将区域经济的理论与物流管理和交通经济实际相结合的专门高级人才。
2、区域经济合作:本方向主要研究:区域分工与专业化协作、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与贸易、共同市场与经济联合组织的建立、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区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区域经济矛盾与冲突、区际经济联系的加强及区内和区际复杂经济网络的构建、区域经济规划与政策以及区域经济调控等方面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要求本方向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区域经济学及其各分支的专门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区域经济问题具有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制定、实施某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能力。
3、区域经济发展:本研究方向以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粤港澳区域发展的新趋势等问题。
三、学习年限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论文工作、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过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两类,均为必修课;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
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理学专业为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1学分。不同专业根据有关规定及专业特点可适当提高对总学分的要求。
补修课程一般为2门,由指导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和专业基础等因素在个人培养计划中确定。由院协调随本科专业同堂上课、同堂考试,也可采取学生自学,本科任课教师或导师考核等方式补修。如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知识或修过相同或相近课程,可申请免修,但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过导师同意,报研究生部备案。
△详见课程及学分设置表:
区域经济学 专业硕士生
课 程 学 习 及 学 分 | 1.本专业学制为 3 年。 2.本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少于 32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得少于 21 学分。 3.课程学习与撰写毕业论文时间比例为1:1。 |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讲授形式 | 考核 方试 | 要求 | ||||
学位 课程 (必修课)
不得少于 21 学分 | 公共学 位课程 (9学分) |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学分)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 | 36 | 讲授 | 考试 | 平均 75分 以上 |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文科) | 2 | 70 | 讲授 | |||||||
外语 (6学分) | 基础 外语 | 英语(一) | 2 | 160 | 讲授 | |||||
英语(二) | 3 | |||||||||
专业外语 | 1 | 40 | 讲授 | |||||||
专业学 位课程(12学分) | 基础课 (2门) | 中级计量经济学 | 3 | 60 | 讲授 | |||||
高级宏微观经济学 | 3 | 60 | 讲授 | |||||||
专业课 (2门) | 区域经济学 | 3 | 60 | 讲授 | ||||||
产业经济学 | 3 | 60 | 讲授 | |||||||
非学位课程
不得少于 11 学分
| 必修环节 | 文献阅读 | 1 | 40 | 讲授 | 考查 | 通过(开题报告通过即可) | |||
学术讲座 | 2 | 40 | 讲授 | 10次(导师考核) | ||||||
必选课 | 经济地理 | 2 | 40 | 讲授 | 考试 | 60分 以上 | ||||
选修课 | 任选课 | 特区经济学 | 3 | 60 | 讲授 | |||||
交通经济学高级教程 | 2 | 40 | 讲授 | |||||||
高新技术产业研究 | 2 | 40 | 讲授 | |||||||
投资环境分析 | 2 | 40 | 讲授 | |||||||
城市交通 | 2 | 40 | 讲授 | |||||||
物流管理 | 2 | 40 | 讲授 | |||||||
供应链管理 | 2 | 40 | 讲授 | |||||||
多元统计分析 | 3 | 60 | 讲授 | |||||||
补修课 |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学生须补修2门,只记成绩,不记学分 | 宏观经济学 | 考试 | 中期考核表中导师签字确认(60分以上) | ||||||
发展经济学 | ||||||||||
管理会计 | ||||||||||
实践环节 | 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不记学分) | 40 | 0 | 考查 | 通过(导师考核) | |||||
课程免修 | 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须参加考试。 |
| 考试 | 60分以上 | ||||||
制定个人 培养计划 | 第一学期结束前, | 确定导师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三份,学院、研究生本人、研究生部各持一份(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学生须注明补修课程)。 | ||||||||
中期 考核 | 课程学习结束后, 举行开题报告前 | 考核筛选内容:思想道德素质、课程学习成绩、科研实践能力。均合格者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未通过者,应终止学习,按退学处理。考核结束,各学院将中期考核结果汇总表交到研究生部,每位学生的中期考核表由学院永久保留。 | ||||||||
开题 报告 | 中期考核筛选后 | 经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首次未通过者,应一个月后再次开题,仍不能通过者应终止学习,做退学处理。评审结束, 学院将开题报告评审结果汇总表交到研究生部,每位学生的开题报告由学院永久保留。 |
备注:《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规定:各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得少于32
六、免修课程
研究生通过自学或其它学习途径已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并达到其基本要求,经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需参加该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或在课程开始前单独组织的免修考试。
七、考核方式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学术报告、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文献阅读等进行考查外,其他课程一律进行考试
(一)学位课程的考核原则上采用考试的方式;
(二)文献阅读结合开题报告进行考核,开题报告通过即自动获得学分;
(三)参加学术讲座情况由学生在《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记录表》上登记,导师签字确认,研究生部抽查,累计10次即自动获得学分;
(四)补修课程的考核既可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也可由指导教师负责进行,在中期考核表中签字确认。
(五)考试科目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通过、不通过两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六)考试课程成绩要求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考查课程通过者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各科成绩平均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方可申请学位。
八、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应用一年半至二年的时间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开始进行,第四学期初完成《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应包括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科研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工作的进度计划。(学位论文要求详见《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
九、培养计划
为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第一学期结束前一个月,研究生指导小组应以师生双向互选的方式为研究生确定指导教师,经学院审定同意报研究生部。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于第一学期结束前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既要服从专业培养方案的总原则,又要根据每位研究生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三份,分别由学院、研究生本人和研究生部各持一份。
十、参考书目
书目:
1集聚经济学,(日)藤田昌久 等著,刘峰 等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藤田昌久 等著,梁琦 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09月。
3地理经济学,(荷)布雷克曼,(荷)盖瑞森,(荷)马勒惠克 著,西南财经大学文献中心翻译部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作者:C.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 编,黄载曦,
5新经济社会学(新版) ,作者:莫洛.F.纪廉 ,社科文献出版社,
6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二卷)城市经济学(经济学手册系列丛书),(米)米尔斯 主编,郝寿义 等译 ,经济科学出版社 ,
7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第三版),(英)阿姆斯特朗,(英)泰勒 著,刘乃全 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
8信息时代三步曲:千年的终结;认同的力量;网络社会的崛起,(美)曼纽尔·卡斯特 著,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
9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国际经济学译丛〔美〕克鲁格曼 著,蔡荣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美)克鲁格曼,(美)奥伯斯法尔德 著,海闻 等校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1地理和贸易,(美)保罗·克鲁格曼著,张兆杰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 竞争三步曲:竞争论,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美)迈克尔·波特 著,陈小悦等 译,华夏出版社等,2005年。
13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王缉慈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 中国奇迹:回顾与展望,林毅夫 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15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吴敬琏 著,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年。
16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陆大道著, 科学出版社,1998。
17现代区域经济学,魏后凯 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01月。
18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王兴中等著, 科学出版社,2000。
19 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积聚与扩散研究,胡序威等,科学出版社,2000。
20经济区位论,张文忠,科学出版社,
21 新经济社会学,张其仔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2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侯景新,尹一红 著,商务印书馆 ,2004年。
23 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荷兰根特城市研究小组 著,敬东 译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4 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美)索亚 著,李钧 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25 韦伯作品集IV: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德)韦伯 著,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6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加)雅各布斯(Jacobs,J.) 著,金衡山 译,译林出版社,2006-8。
27 城市社会学——法国大学128丛书,(法)格拉夫梅耶尔 著,徐伟民 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8 改变世界的机器,(美)詹姆士(P)沃迈克 等著,沈希瑾 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
29 精益思想,(美)詹姆士(P)沃迈克 等著,沈希瑾 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
30 物流系统论,何明珂 著,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31 物流供应链管理机制与发展,宋华 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2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理论实务,赵林度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期刊杂志:
1经济研究
2经济学动态
3中国工业经济
4中国国情国力
5开放导报
6经济地理
7中国城市经济
8中国软科学
9南开经济研究
10 北大商业评论
11 经济评论
12 国际经济评论
13 外国经济与管理
14 中国经济问题
15 经济学家
16 中国经济问题
17 经济学(季刊)
18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 Economic
20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1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2
23 物流技术
24 物流技术与应用
25 集装箱化
26 中国物流与采购
27 物流科技
十一、专业、学科组成员
组长:韩彪
导师队伍:段杰、韩彪、罗清和、鲁志国、刘会远、卢少平、王江、文华、周启蕾
秘书:赵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