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历史系教学大纲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暨南大学 /2011-07-24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一、课内学时:60学时 学分:3分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历史系学生作为必修课而开设,其它专业学生可以作为非学位课程选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透彻地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方法,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地理有用于世的作用有一个清晰化的认识,并能掌握一定程度的识图能力,并结合学生的考古学的知识,利用丰富的地理学、历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历史学和地理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撰写出一定程度的历史地理学专业的文章,达到历史学学士应具有的专业水平。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 气候的变迁
第一节 寒冷与温暖的交替变化
第二节 干燥与湿润的差异
第二章 植被和一些珍惜动物分布地区的演变
第一节 植被的变迁
第二节 一些珍惜动物分布地区的变化
第三章 土壤的演变和沙漠的扩大
第一节 土壤的分布及其演变
第二节 沙漠地区的扩大
第四章 黄河的改道和治理
第一节 黄河下游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几条河道
第二节 西汉以后黄河下游河道的主要趋向
第三节 黄河大改道的原因
第五章 长江和一些重要湖泊的演变
第一节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变迁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
第三节 一些重要湖泊的变迁
第六章 海岸线的变迁
第一节 渤海湾西部的海岸线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的海岸线
第三节 苏北的海岸线
第七章 政治区域的划分
第一节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第二节 州的创立与演变
第三节 道与路制创立
第四节 省的确立与沿革
第八章 长城的修筑和发展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
第二节 秦汉时代的万里长城
第三节 北朝各国的长城
第四节 隋代的长城
第五节 金代的界壕
第六节 明代的万里长城
第九章 疆域的形成和领土的丧失
第一节 我国的东北疆域
第二节 我国的西北疆域
第三节 中印边界的争端
第四节 澳门与香港
第十章 六大古都的嬗变
第一节 长安、洛阳与开封
第二节 南京与杭州
第三节 北京的崛起
第十一章 两次人口大迁徙与人口稠密地区的转移
第一节 两次人口大迁徙
第二节 人口稠密地区的转移
第十二章 农业地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农业地区的概况和特点
第二节 夏、商、周与春秋时期主要农业地区的扩大
第三节 战国、秦、西汉时期主要农业地区的巩固和扩大
第四节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地区的缩小与江淮流域农业的发展
第五节 隋唐时期黄河流域农业区的恢复与南方农业区的迅速发展
第六节 宋元明清时期北方农业地区的凋敝与南方农业地区的继续发展
第十三章 手工业与经济都会
第一节 几种主要手工业的地区分布
第二节 经济都会的变迁
第十四章 水陆交通道路的演变
第一节 陆路交通
第二节 水陆交通
第三节 海上交通
 
 
四、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以《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马正林等编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为主,参考以下有关历史地理教材:
1、 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
2、 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3、 陈代光:《中国历史地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 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
5、 韩宾娜、王兆明:《中国历史地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五、考试
平时留有一定的作业,其中包括去南粤王墓、广州博物馆等地考察,结合历史系同学一二年级去广东韶关、封开、德庆、肇庆、虎门等地的经验和体会,使同学开始用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历史学中遇到的问题。
期中考试写一篇有一定历史地理专业水平的论文。
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A、B卷),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名词解析、填图题、简答题、列举题、论述题、分析题等形式。
 
 
六、思考题
1、 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2、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3、 历史地理学的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说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有用于世的科学?
4、 研究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有哪些?
5、 试述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变迁的温暖与寒冷时期?
6、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变迁的规律是什么?
7、 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及其影响?
8、 历代对黄河治理有哪些方略?
9、 试述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的海岸线变迁过程?
10、试述历代中国疆域的盈缩?
11、分类说明秦的四十二郡?
12、名词解释:郡县制
13、名词解释:郡、国并行制,十三刺史部,侨置州郡县
14、列举十三刺史部所管辖的范围?
15、列举东汉州的治所?
16、名词解释:唐代道制,节度使制,唐府制,羁縻制
17、列举贞观十道的所瞎范围。
18、列举开元十五道的治所、所瞎范围。
19、名词解释:元丰二十三路
20、试述北京元丰二十三路治所及瞎地?
21、试述南京十六路治所及瞎地?
22、名词解释:行省制度,四大汗国
23、试述元朝的中书省及十一行中书省管辖地域、治所?
24、名词解释:明“三司”,九边,改土归流
25、明十三布政使司治所及所瞎范围?
26、列举清代内地与边疆的行政区划?
27、试述秦汉时期的人口分布?
28、名词解释:隙地,“湖广迁四川”,“家在大梧桐树下迁来”,“家从珠玑巷迁来”
29、试述隋唐时期人口的分布?
30、列举明代人口分布稠密地区?
31、试述清代及近代海外移民的特点?
32、试述清代及近代人口迁徙的特点?
33、试述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原因?
34、试述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迁出与迁入地区?
35、试述第二次人口大迁徙的原因、阶段和南迁人口分布地区?
36、列举说明历史地理学在研究自然环境中的特殊地位?
37、结合现实,说明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港澳生可写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38、写一篇论述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小论文。

相关话题/历史 中国历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