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历史系教学大纲《中国古代史学史》教学大纲

暨南大学 /2011-07-24

《中国古代史学史》教学大纲

学时:2学时 / 周 36学时

教材:宋衍申《中国古代史学史纲要》
 
教学目的:古代史学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入门向导,它不仅给我们一个史部目录,帮助我
们了解史学著作留存现状以便我们研究历史;而且通过对古代史家历史观、历史理论、历史编纂方法的分析、研究,其中必有优良传统可供汲取。
 
参考书目: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1943年出版

李宗侗《中国史学史》1953年台湾出版、1984年国内版

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1983年出版

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1985年出版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1986年出版(第一册)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要》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

吴怀祺主编《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史》

吴泽《中国史学史论文集》1979年出版

北师大史学所《史学史研究》(季刊)

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史学的萌芽 (约6节)
第一节 殷商以前至西周的情况、史学的萌芽。

第二节:中国第一部史学著作—《春秋》

一、春秋战国时期史官述略

二、编年史雏形—《春秋》

第三节:战国时期史学领域的拓宽:

一、完备的编年史—《左传》:

二、多种体裁史书的编定

思考题:
1、史学在萌芽创始阶段有哪些形式?

2、《春秋》的编写方法、在史学史上的地位是怎样的?

3、写出《左传》的编撰特点及简要介绍。

4、春秋战国其他几部历史作品的简介。

 

第二章 封建史学的奠定 (约6节)
第一节 秦汉之际的史学

第二节 司马迁与《史记》

第三节 封建正统史学的确立—《汉书》

第四节 两汉官方史学:1、官修《东观汉记》 2、荀悦《汉纪》

思考题:

1、纪传体史书的五种形式及其所载内容概述。

2、概述《史记》在史学史上的意义。

3、写出《汉书》的编撰成绩。

名词解释:《秦记》 陆贾 刘向、刘歆 《东观汉记》 《汉纪》

 

第三章 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 (4节)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

一、发展的背景

二、繁荣发展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三国志》和《后汉书》

思考题:

1、魏晋南北朝史学有何特点,其表现如何?

2、名词解释:陈寿 范晔 裴松之 《洛阳伽蓝记》 谱学

 

第四章 封建史学的成熟 (5节)
第一节 唐代官方修史概述

第二节 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

第三节 典制体史书的创建--《通典》:专门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典制体

思考题:

1、试述唐代的史馆设置以及编撰成绩。

2、《史通》内容概述

3、试概述《通典》的内容(起讫、门类)以及在史学史中的地位

名词解释:唐初八史 起居注 实录 国史

 

第五章 封建史学的鼎盛 (约9节)
第一节 宋代史学

一、史馆修史制度及机构

二、纪传体“正史”的修撰

三、会要体、地方史和外国史

第二节 通鉴

第三节 通鉴纪事本末

第四节 通志

第五节 元代史学概述

第六节 文献通考

第七节 宋元史学领域的扩大(方志及外国史)(内容概括于第一节。)

思考题:

1、简述宋代史学
2、试述《通鉴》的史学价值

3、纪事本末体如何记载历史?

4、试述《文献通考》在古代史学史上的意义。

第六章 封建史学的衰微 (约2节)

第一节 明代官方的修史

第二节 明代的私人修史

思考题:
1、明代官方修史有哪些内容?

2、试介绍一位明代私人著史方面成绩突出的史家及其代表著作。


第七章 封建史学的终结 (约4节)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史学

第二节 清代史学

第三节 钱大昕、王鸣盛、赵翼三大考史著作

第四节 章学诚的史学

思考题:

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他们的史学各有什么特点?

2、清代三大考史著作考史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3、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有何意义?

名词:“六通” 乾嘉史学

相关话题/历史 中国古代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