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HTML
--> --> -->图 1 (a), (b)多孔级次纳米花; (c), (d)微米绒球; (e), (f)微米颗粒的SEM
Figure1. (a), (b) SEM image of porous grade sub-nanoflowers; (c), (d) SEM image of micron pompon; (e), (f) SEM image of micron particles.
图 2 (a) 多孔级次纳米花的S和Cu的能量散射谱; (b) mapping选区SEM图; (c), (d) 分别为S和Cu元素分布
Figure2. (a) Energy scattering spectra of S and Cu in porous grade sub-nanoflowers; (b) mapping selected SEM image; (c), (d) S and Cu elements mapping, respectively.
图 3 多孔级次纳米花CuS的TEM图 (a), (b), (c) 分辨率依次增大; (d) 选区电子衍图谱
Figure3. (a), (b), (c) The typical low and enlarged TEM image of porous grade sub-nanoflowers CuS; (d) the corresponding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SAED) pattern.
通过对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微米绒球和微米颗粒结构进行XRD检测, 分析所得产物的结晶特性, 结果如图4所示. 图4中三条高度相似的XRD谱线证明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微米绒球和微米颗粒结构呈现出相同的结晶性, 它们是由共同的组成单元在自组装过程中因环境不同而以不同的方式组装起来的级次纳米结构. XRD谱中较明显的峰位于26.02的和47.91的峰对比标准卡片, 它们分别对应CuS的(103)和(107)晶面, 与图3(c)的HRTEM图像中测量出的晶格条纹是完全匹配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CuS多孔级次纳米花的化学组分和价态, 对其进行了XPS的表征, 结果如图5所示. 在XPS光谱中, 通过引用C(1 s)峰(284.6 eV)来校准结合能, 以减小样品的电荷效应[24-26]. 图5(a)中的952.1 eV Cu(2p3/2)和932.6 eV Cu(2p1/2)揭示铜在纳米枝晶中以正二价离子存在. 图5(b)是S2p轨道的精细XPS, 高斯拟合显示S(2p)可以分为两组峰: S(2p3/2)和S(2p1/2). S(2p)轨道的S(2p3/2)峰值在161.3 eV, 而S(2p1/2)的峰值在162.5 eV处. 这两个峰的出现说明负二价的硫元素存在于最终产物中, 也进一步证明了级次纳米结构为CuS.
图 4 CuS微米颗粒、微米绒球、多孔级次纳米花的XRD谱
Figure4. XRD spectra of CuS micron pompon、micron particles and porous grade sub-nanoflowers.
图 5 级次纳米花的XPS谱 (a) Cu; (b) S
Figure5. XPS spectra of grade sub-nanoflowers: (a) Cu; (b) S.
在25 ℃实验条件下, 利用Zeta电势仪对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微米绒球和微米颗粒进行表面电荷分析, 探究其表面的带电特性, 结果见表1. 经分析可知, 级次纳米花、微米绒球、微米颗粒的表面电势值均为负值, 分别为–13.3 mV, –2.29 mV和–1.15 mV, 这种表面负电位与前期研究工作相一致[27-31]. 这是因为多孔级次纳米花结构的CuS材料自组装过程中带负电的硫离子倾向于以带正电的铜离子为着位点向外延伸, 从而使得样品表面的电位为负值. 而微米绒球、微米颗粒结构的CuS在(辅助试剂PVP的包覆下生长)生长过程中加入了PVP产生包覆作用, 致使产物均相结晶, 导致材料的表面能、表面积降低, 其表面电势更接近于电中性. 因此, 猜测CuS多孔级次纳米花结构对带正电的染料分子将会产生强烈的静电吸附特性, 这对提高吸附有机污染物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32]. 通过全自动比表面积孔隙度分析仪对三份样品进行分析测试, 结果如图6. 图6(a)是多孔级次纳米花的氮气吸脱附曲线, 曲线在相对较高的压力下(P/P0 > 0.50)存在回滞环, 属于IV型曲线, 是介孔结构(2—50 nm)的典型特征[33-35]. 通过Barrett-Joyner-Halenda(BJH)的方法可以得到材料的孔径分布曲线[36-38], 如图6(d), 多孔级次纳米花的平均孔径为10.42 nm. 根据Brunauer-Emmett-Teller(BET)方法计算, 多孔级次纳米花的比表面积约为36.0878 m表面积约由图6(b)和图6(e)得到微米颗粒的平均孔径为5.29 nm, 比表面积约为3.9408 m孔径; 由图6(c)和图6(f)可知微米绒球平均孔径为5.98 nm, 比表面积约为2.3093 m径为; 可见, CuS多孔级次纳米花的比表面积是CuS微米绒球的1.97倍, 是CuS微米颗粒的1.74倍; CuS多孔级次纳米花的平均孔径是CuS微米绒球的9.16倍, 是CuS微米颗粒的15.63倍. 结果验证了CuS多孔级次纳米花比微米绒球和微米颗粒有更大的比表面积, 表面具备更大的孔隙率, 这预示了材料对有机污染物具备更优越的吸附潜能[39].
样品 | Zeta电势/mV |
级次纳米花 | –13.3 |
微米绒球 | –2.29 |
微米颗粒 | –1.15 |
表1三份样品的Zeta电势
Table1.Zeta potential of three samples.
图 6 (a), (b), (c) 分别为多孔级次纳米花、微米颗粒、微米绒球的氮气吸脱附曲线; (d), (e), (f)为对应的孔径分布曲线
Figure6. (a), (b), (c) Nitrogen desorption curve of porous grade sub-nanoflowers, micron pompon and micron particles, respectively; (d), (e), (f) the corresponding aperture distribution curve.
接下来, 对CuS多孔级次纳米花的生成机制进行讨论. 首先, Cu(NO3)2 在水中迅速电离出Cu2+, 然后Cu2+与TAA水解出的S2– 结合成片状纳米枝晶. 随后, TAA作为硫源缓慢释放S2–, 使得晶核逐渐生长, 并沿着能量较低的面生长形成片状纳米花瓣. 最后, 在80 ℃条件下把溶液中的水分蒸干. 在这个过程中, 纳米片会为了追求更稳定的状态而聚集起来, 完成自组装. 由于纳米花瓣的两面带有不同的电性: 铜原子富集的一侧表现出正电性, 而硫原子富集的另外一侧表现出负电性. 在自组装过程中, 为了降低整个体系的能量, 二维的瓣状纳米片最终会定向交叉形成多孔级次纳米花结构而达到稳定状态[22,40]. 在体系反应2 h时从恒温烤箱中取出测试样本, 此时CuS纳米枝晶还未完全生长成纳米花瓣. 测得的TEM和扫描形貌图分别如图7(a)和图7(b)所示, 图片捕捉到了纳米枝晶的生长过程, 佐证了纳米花瓣的形成过程. 在此反应中, 硫源的选择和反应温度很关键. 在一定温度下要求硫源释放S2– 的速率要缓慢, 防止由于S2– 浓度过高引起CuS形成过快而直接团聚成不规则颗粒, 导致后续没有足够的均匀的纳米花瓣完成自组装, 对应图像如图7(c). 另外, 材料蒸干过程的实验条件也很关键. 如果温度不够, 环境提供的能量不足以使纳米花瓣自组装成相对稳定的多孔级次纳米花结构, 那样就会有大量纳米片散落在吸附材料中, 使得材料吸附污水中染料分子后无法完成自沉积, 图7(d)显示的就是这种情况.
图 7 (a), (b)分别为纳米枝晶正在生长为纳米花瓣时的TEM图和SEM图; (c)硫源释放S2– 速率过快导致CuS直接团聚而未能得到纳米花瓣; (d)自组装过程因能量不足导致大量纳米片散落
Figure7. (a), (b) TEM and SEM images when nanocrystals are growing into nanocrystals, respectively; (c) the S2– release rate of sulfur source is too fast, which leads to direct aggregation of CuS and fails to obtain nanopetals; (d) a large number of nanosheets were scattered due to lack of energy during the self-assembly process.
本文探索了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微米绒球和微米颗粒三种材料对甲基蓝(MB)染料的吸附性能. 通过测试吸收光谱的谱峰强度来表征溶液中染料分子的浓度, 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 其中, 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对MB的吸附性能对应图8(a). 从图8(a)可以看出, 在将CuS多孔级次纳米花样品粉末加入MB溶液后的1 min时间内, MB溶液浓度降低为原来的21%, 而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 MB染料分子浓度随时间基本呈指数衰减, 最终MB浓度趋于平衡. 这说明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在接触染料溶液时即与阳性分子MB存在剧烈的静电吸引, 随着反应时间延长, 吸附剂与溶液中剩余的中性染料分子发生相对缓慢的吸附作用, 整个过程遵循染料分子随时间呈指数衰减的规律. 最终在30 min时完成了对MB染色液的完全吸附, 吸附达到饱和.图8(b)和图8(c)显示CuS微米绒球和CuS微米颗粒对MB分子的吸附规律与CuS多孔级次纳米花的基本一致, 不同点在于CuS微米绒球和CuS微米颗粒都无法完成对MB染料分子的完全吸附, CuS微米绒球对MB仅能达到65%的吸附效率, 而CuS微米颗粒对MB的吸附效率较高, 达到78%. 花状CuS级次纳米结构的吸附效率相比于CuS微米绒球的吸附效率提高了55%, 相比于CuS微米颗粒的吸附效率提高了26%. 另外, CuS微米颗粒对MB的吸附能力稍稍优于CuS微米绒球的吸附能力, 这与之前对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微米绒球和微米颗粒的吸附性能的猜想完全一致. 图8(d)更直观地描述了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微米绒球和微米颗粒对MB染料的吸附过程. 这种特性主要归结于CuS多孔级次纳米花结构提升了微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 进而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 同时兼具静电吸引特性, 这些对提升其吸附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吸附过程完全结束后, 吸附剂材料会逐渐沉淀, 并从溶液体系中脱离出来. 沉积效率可体现在实验相同条件下, 完全沉淀所需的时间. 为研究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微米绒球和微米颗粒的吸附自沉积特性, 我们在样品粉末与染色液混合后静置1 h后取出少许吸附体系溶液直接测试吸收谱, 所得数据如图9(a); 静置3 h后的吸收谱, 如图9(b). 由此看出, CuS多孔级次纳米花静置1 h后就基本完成了吸附MB后的自沉积过程, 静置3 h后已经实现了对MB染色液的完全净化; 而CuS微米绒球在吸附静置3 h后在吸收谱线中仍能检测到吸附剂的干扰, 而要达到图8(b)的吸附水平, 需要5.8 h; CuS微米颗粒的沉积过程更加缓慢, 需花费9.2 h才能完成吸附自沉积过程. 可见, 花状CuS级次纳米结构相比于CuS微米绒球的沉积效率提高了95%, 相比于CuS微米颗粒沉积效率提高了3.17倍. 所以, CuS级次纳米花的沉积效率远远高于微米绒球和微米颗粒的沉积效率. 将吸附完成沉积下来的吸附剂取出测试SEM图, 如图10. 对比吸附前的吸附剂(图1), 我们认为强大的静电吸引能力使CuS级次纳米花和大量染料分子紧密结合在一起, 进而促进CuS级次纳米花吸附并形成大尺寸颗粒发生沉淀[26]. 如果将MB染料的溶度减小到0, 发现CuS多孔级次纳米花能在3.5 h左右沉淀完全. 为探测其最大吸附能力, 将MB染料分子浓度提高到247.2 mg/L, 经过3 h沉淀, 测得平衡时浓度37.26 mg/L, 其吸附能力达到209.94 mg/g. 将吸附剂清洗干净之后, 反复使用4次, 还能获得63%的吸附效率, 表明其具备很好的循环性能.
图 8 (a) CuS多孔级次纳米花, (b) CuS微米绒球, (c) CuS微米颗粒材料吸附MB溶液后上清液吸收谱随吸附时间的变化曲线; (d)表征三份材料对MB的吸附过程
Figure8. The varied absorption spectra of supernatant after adding (a) porous grade sub-nanoflowers, (b) micron pompon and (c) micron particle material to adsorb MB with changing adsorption time; (d)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MB by adding three materials, respectively.
图 9 溶液体系的吸收谱 (a)静置1 h, (b)静置3 h. 插图为吸附体系实物照片(批注:需要把曲线的文字注释和右上角插图中的文字注释中的“微米球”改为“微米绒球”,把“微米椭球”改为“微米颗粒”)
Figure9.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 solution system after standing for (a)1 h and (b)3 h; The inset is a physical photo of the adsorption system.
图 10 (a)多孔级次纳米花, (b)微米绒球和(c)微米颗粒吸附MB染料分子后的SEM
Figure10. SEM images of (a) porous grade sub-nanoflowers, (b) micron pompon, and (c) micron particle material after adsorbing MB dye molecules.
为进一步探究CuS多孔级次纳米花材料对不同染料分子的吸附性能, 分别对结晶紫(CV)、柠檬黄、日落黄(SY)和苋菜红四种染料溶液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探究, 实验结果如图11. 图11(a)显示出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对CV的吸附效率在30 min内能达到100%, 吸附过程与对MB的吸附过程完全相同. 在染色液中加入吸附剂, 1 min内完成了75%的吸附效率, 此后的30 min内吸附体系中CV浓度呈指数衰减, 最终趋于平衡. 图11(b)—(d)说明了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对柠檬黄、日落黄和苋菜红不能实现完全吸附, 这说明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对染色液中的物质吸附有一定的选择性, 难以有效地附呈负电性的染色分子. 因此, CuS多孔级次纳米花的吸附性能与其表面负电位有密切的关系. 这使得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吸附剂对呈正电性染料分子有优异的吸附效果, 而难以对呈负电性的染料分子进行有效吸收. 另外, 我们发现苋菜红的吸收谱线发生了明显的蓝移, 认为这是因为苋菜红的吸附机理与结晶紫、柠檬黄以及日落黄均不同. CuS多孔级次纳米花结构对结晶紫(CV)、柠檬黄、日落黄(SY)和苋菜红四种染料溶液吸附自沉积特性的吸收谱如图12. 结果显示多孔级次纳米花在3 h内完成了对染色液中可吸附成分的吸附并实现完全沉积, 结果证实了CuS多孔级次纳米花材料优秀的吸附自沉积性能, 体现了CuS多孔级次纳米花在污水净化领域巨大的应用价值.
图 11 (a)多孔级次纳米花对结晶紫, (b)柠檬黄, (c)日落黄, (d)苋菜红的吸附过程中测试离心液的吸收谱线
Figure11.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a) crystal violet, (b) lemon yellow, (c)sunset yellow and (d)amaranth by adding porous grade sub-nanoflowers as nano-adsorbents via centrifugal treatment.
图 12 (a)为苋菜红、日落黄、柠檬黄和结晶紫的原始吸收谱; (b), (c)分别为加入多孔级次纳米花材料静置30 min和3 h后溶液吸收谱
Figure12. (a) The original absorption spectra of amaranth, sunset yellow, lemon yellow and crystal violet; (b), (c)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 solution after adding porous grade sub-nanoflowers materials for 30 min and 3 h, respectiv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