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HTML
--> --> -->为解决EMD存在的不足,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时空本征模态分解与局部均值分解[8-12]等时频分解方法已被用于复杂时序解耦与特征频提取. 以上算法虽可改善模态混淆与端点效应, 但由于递归求解方式与包络线估计误差叠加仍易导致流动模态提取不准确, 对流动失速、喘振状态漏判、错判.
又因噪声环境及流动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导致被采信号具有非线性特征. 幅值、均值和标准差等传统统计值无法准确描述此非线性问题, 若特征选取不当, 亦易导致对流动状态的误判. 文献[13]基于混沌方法, 对流量脉动进行预测与不稳定分析, 结果表明最大Lyapunov指数可作为流动问题中的特征值. 相关****针对更加复杂的压气机流动, 开展最大Lyapunov指数、模糊熵与关联维数作为流动失速的判据的研究[14-17], 结果表明流动非线性对压气机影响显著.
但以上研究未考虑压气机中流场受耦合作用与环境噪声干扰导致直接以非线性特征值作为失速判据失准. 为此, 考虑压气机中复杂的耦合效应导致压力脉动时序的非线性, 基于分形维数的无标度性, 可定量评估信号不规则度, 反映系统分形复杂度[18]; 凭借变分模态分解方法(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19]在信号解耦方面的强鲁棒性, 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改进变分模态分解(adapt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fractal, AFVMD)方法, 实现降噪并从复杂流场中提取代表性特征. 为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以某无叶扩压器的高速离心压气机上测得进喘过程的动态压力信号为研究对象, 通过流场压力重构吸引子及最大Lyapunov指数以验证所提出方法在流动失稳信息提取的有效性, 为流动预测、失速与喘振机理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实现方法.
将试验数据分为最小流量工况、浅喘工况及深喘工况. 不同工况的样本划分见图1.
图 1 不同工况样本划分Figure1. Samples divisions of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通过约束变分模型, 寻求K个具有特定稀疏性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分量, 使得各分量的估计带宽和最小, 限定约束条件为各分量之和, 且等于原始信号. 为获取限定带宽的K个IMF模态分量, 先通过Hilbert变换, 得到各IMF分量








引入惩罚因子


图 2 VMD算法流程Figure2. Flow diagram of the VMD algorithm.


求解变分模型时, IMF分量的中心频率与带宽不断更新, 直至满足迭代停止条件, 表达式如下:

迭代停止时, 信号的频域特性已完成自适应分离, 通过逆傅里叶变换将调制信号

2
4.1.计盒维数
计盒维数是用于刻画复杂系统不规则度的定量参数, 不仅可用于图形识别, 亦可进行时序分析[22]. 盒子计数法由Sarkar和Chaudhuri[23]基于Mandelbort的分形理论提出, 将分形维数表示为
2
4.2.相空间重构
Packard等[24]提出由一维时间序列重构得到“等价”相空间以还原系统的非线性特性的方法. Auerbach等[25]认为, 相空间可重构时间序列中隐含的动力学变化规律, 相空间重构原理与步骤如下:由系统中可测量的一组时间序列




延迟时间


2
4.3.最大Lyapunov指数
混沌的根源在于系统中各状态变量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故混沌理论以非线性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 揭示其类似随机现象背后隐藏的真实规律.混沌吸引子是混沌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 根据Takens定理, 通过求取合适的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 即可通过相空间重构得到混沌系统的吸引子. 任意非线性响应信号可通过Lyapunov指数













针对压气机流动信号的非稳定及非线性特征, 考虑分形理论具有自相似性、无标度性和自仿射性等特点[28,29], 基于分形维数可定量评估信号不规则度以反映系统分形复杂度. 分形维数越大, 说明该系统(或子系统)存在更多噪声. 噪声往往处于高频段, 而喘振与失速的特征频率多处于低频段. 同时, 凭借VMD算法中惩罚因子具有约束信号带宽的能力, 提出基于分形理论的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算法, 为流动失速、喘振机理性研究提供理论方法, 流程如图3所示.
图 3 AFVMD流程Figure3. Workflow of the AFVMD.
如图4所示, 为同时实现流场信号降噪与非线性特征提取. 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交替更新由惩罚因子α及模态分解数K构成的PSO种群参数, 提取具有最小分形维数的模态分量, 以实现降噪和特征提取. 其中AFVMD的迭代停止条件与PSO进化停止条件一致, 由(11)式给出:
图 4 FGN序列处理前后对比Figure4. Comparison of FGN before or after the filtering.
6.1.AFVMD可靠性验证
为验证AFVMD算法提取自相似性信息及降噪的有效性. 以FGN(fractional Gaussian noise)序列为对象. 采用AFVMD与sym4小波方法[30]对FGN序列进行处理, 时序信号如图4所示. 其中最佳参数组合为: 分解数K = 16, α = 600.由图4可知, 采用AFVMD处理的FGN时序信号比小波方法降噪效果更显著. 为量化方法的有效性, 以处理后序列与原FGN序列的信噪比及其分形维数作为评判标准, 结果如表1所列.
| 采用方法 | 信噪比/dB | 分形维数 |
| 未处理 | — | 1.74 |
| Sym4小波 | –3.87 | 1.49 |
| AFVMD | –49.3 | 1.42 |
表1算法效果对比
Table1.Comparison of denoising effectiveness.
由表1可得, 与原FGN序列相比, 经小波降噪处理后的信噪比为–3.87, 经AFVMD方法处理后的信噪比为–49.3. 更低的信噪比表明经AFVMD处理的信号因所含噪声更少, 与含噪序列差异更大. 从三种时序的分形维数亦知, 原FGN序列因噪声比例较大, 序列自相似性被噪声淹没, 故分形维数较大. 经小波与AFVMD处理后的分形维数显著降低, 且AFVMD处理的时序更具有分形自相似性.
综上可证明, AFVMD在处理非线性时序时, 不仅可获取更加纯净的信息, 且所具有的分形自相似性特征更强.
2
6.2.吸引子与最大Lyapunov分析
传统方法在判断失速、喘振状态时因信号的非线性导致误判、错判. 为此, 基于混沌为时间上的分形, 分形是空间上的混沌, 提出采用AFVMD方法提取压气机压力时序中纯净的非线性信息, 通过相空间重构法还原系统动力学特征.延迟时间与嵌入维数对相空间重构的准确性影响显著, 采用互信息法与虚假邻近法[31]分别计算原始流场、小波降噪以及采用AFVMD方法后的时间序列, 降噪前后流场压力时间序列、频谱对比见图5, 所得最佳延迟时间及嵌入维数见表2.
| 延迟时间(嵌入维数) | |||
| 工况 | 原序列 | 小波 | AFVMD |
| 最小流量1 | 11 (2) | 20 (3) | 24 (3) |
| 最小流量2 | 4 (2) | 20 (3) | 23 (3) |
| 浅喘1 | 4 (2) | 19 (3) | 33 (3) |
| 浅喘2 | 4 (2) | 20 (3) | 30 (3) |
| 浅喘3 | 13 (2) | 22 (3) | 36 (3) |
| 浅喘4 | 4 (2) | 22 (3) | 36 (3) |
| 深喘1 | 8 (2) | 23 (3) | 32 (2) |
| 深喘2 | 5 (2) | 26 (3) | 38 (2) |
| 深喘3 | 2 (2) | 23 (3) | 37 (2) |
| 深喘4 | 17 (2) | 28 (3) | 32 (2) |
表2最佳延迟时间及嵌入维数
Table2.Optimal parameters including delay time and embedded dimension.
图 5 流场降噪效果对比 (a) 最小流量工况1; (b) 最小流量工况2; (c) 浅喘工况1; (d) 浅喘工况2Figure5. De-noise effectiveness comparisons of the flow field information: (a) The minimum flow condition 1; (b) the minimum flow condition 2; (c) the shallow breath condition 1; (d) the shallow breath condition 2.
由图5可知, 从“最小流量工况”与“浅喘工况”中的流场转频(约584 Hz)在AFVMD处理后比小波降噪更加明显, 体现所提出方法的优越性. 在“最小流量工况2”中, 140 Hz为最大主频, 表明此系统处于失速状态(约为主频的24%); “浅喘工况1”中, 出现主频为19 Hz的峰值, 因接近亥姆霍兹共振频率18.1 Hz[32], 故为系统的浅喘频率, 体现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
基于最佳延迟时间与嵌入维数, 分别对原序列、小波处理及AFVM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 重构10种不同工况结果如图6所示.
图 6 不同工况相空间 (a) 原始序列; (b) 小波降噪处理序列; (c) AFVMD处理序列Figure6. Reconstructed phase space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a) The original signals; (b) the signals proceed by the wavelet; (c) the signals processed by the AFVMD.
由图6可知, 压气机压力脉动信号的相空间可有效判别喘振状态, 基于混沌理论的分析法可更直观反映流场动力学可视化. 由图6(a)可知, 冗杂的混沌空间逐渐发展, 相形由“毛球状”向“细长状”演变. 但由于原始信号中存在大量噪声及其他无效信息, 导致相图在“浅喘工况4”时才表现出相空间分离趋势. 因无效信息干扰, 原始数据相空间在压气机将进入“深喘”前才展现相形差异.
如图6(b)所示, 与原流场信号混沌相图比, 经小波降噪处理后的相空间对压气机状态变化更敏感. 原本冗杂的“毛线球”相图在“浅喘工况3”时已呈分离趋势. 且当进入深喘后, 相空间隐约呈现出多环嵌套的拓扑结构.
该结果表明经过小波处理后的时序所含信息更纯净有效, 经小波降噪处理的相空间比直接采用相空间判断喘振阶段更加有效. 在此实验中, 根据相形差异, 可提前约0.25 s判断是否进入“深喘”状态.
由图6(c)可得, 采用AFVMD处理的时序在“浅喘工况1”所对应的相形已呈现分离趋势; 根据相形差异, 在此实验中可提前约1.00 s判断是否会进入“喘振”状态; 其“浅喘工况3”的相图比小波处理的“浅喘工况4”离散度更高. 进入“深喘”后, 因AFVMD不仅实现降噪, 且提取代表性分形特征, 使相空间更明显地呈现多环相扣的拓扑结构, 表明采用AFVMD方法可准确还原系统的动力学形态.
为量化预测性、突出所提出AFVMD在降噪与特征提取方面的优势, 基于最大Lyapunov大小可反映时序的可预测性[33], 采用Wolf法, 针对不同工况, 对原数据、小波处理与AFVMD处理的信号求解最大Lyapunov指数, 结果如图7所示. 其中“标签1”—“标签10”分别表示从“最小流量工况1”发展至“深喘工况4”.
图 7 不同工况最大Lyapunov指数Figure7. The maximum Lyapunov exponents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如图7所示, 深喘工况下, 最大Lyapunov指数较“浅喘工况”明显降低, 全过程中最小值为0.587. 采用小波降噪处理后, 由于剔除噪声干扰, 全工况所对应的最大Lyapunov指数降低了约90%以上, 显著提升该序列的可预测性. 值得注意的是, 采用AFVMD方法在“工况5”(浅喘工况3), 其最大Lyapunov指数与原数据相比降低了约99.9%, 与小波降噪数据相比亦降低了约90%. 该结果说明, 采用AFVMD因从原数据中剔除噪声并提取非线性代表特征, 使得信号具有更小的最大Lyapunov指数, 从而提升信号的可预测性.
1) 与小波降噪方法相比, AFVMD方法在处理具有分形特征的含噪信号时, 不仅数据更纯净, 且含更多代表性分形特征. 故更适合处理含噪非线性信号;
2) 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相空间“相形”. 基于经小波降噪后信号的相图, 可提前0.25 s判断压气机将进入“深喘”; 基于AFVMD处理的信号相图, 可至少提前1.00 s判断压气机将进入“深喘”状态, 更早捕获失速征兆. 亦体现AFVMD在处理非线性信号时的优越性;
3) 基于AFVMD与相空间重构法, 所得相图在“深喘”时具备比小波处理更清晰的多环嵌套拓扑结构, 更准确地还原系统动力学结构. 该方法为压气机失稳信号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4) 采用AFVMD降噪并提取的信号, 与原数据与小波处理后信号相比, 其最大Lyapunov指数呈指数型减小. 更小的最大Lyapunov指数可提高对流动失速、喘振这一混沌系统的可预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