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双随机相位编码的局部混合光学加密系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针对目前图像的选择性加密无法通过光学结构实现的问题, 通过光学设计方法, 将基于4f系统的双随机相位编码技术和基于衍射系统的双随机相位编码技术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随机相位编码的局部混合光学加密系统. 在该系统中, 原始图像被分为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 重要信息在4f系统中进行加密, 非重要信息在衍射系统中进行加密, 用4f系统密文替换掉衍射系统密文中的一部分, 得到最终的加密图像. 解密为加密的逆过程, 将4f系统密文从最终密文中剪切出来后, 用其还原出衍射系统密文中被替换掉的信息, 从而得到完整的衍射系统密文, 两个密文分别经过各自对应系统的逆过程后完成解密. 该方法实现了通过光学结构对图像进行选择性加密, 安全有效, 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利用相关系数对该方法的加密和解密效果进行了评估, 验证了该方法的安全性.
关键词: 光学加密/
双随机相位编码/
选择性加密/
光学设计

English Abstract


--> --> -->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由于光学技术对于信息安全的显著优势, 光学加密技术成为了近年来重要研究热点之一. 自从1995年Refregier和Javidi[1]提出基于4f系统的双随机相位编码(DRPE)技术以来, 光学加密技术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2-12].
由于基于4f系统的DRPE技术是最先提出的, 所以后续的很多研究都是以DRPE技术为基础展开的[8-12]. 其中, 在2004年, 针对4f系统中两块随机相位板的纵向位置无法作为密钥的问题, 司徒国海等[9]提出了基于菲涅耳衍射的DRPE系统. 在该系统中, 衍射距离和照射光的波长都可以作为系统的密钥, 且系统不需要透镜, 既简化了系统又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受此启发, 越来越多的加密系统在菲涅耳衍射的基础上展开研究[13-17].
上述提到的加密方法都是对整体图像进行无差别的加密,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有时不仅需要对图像整体信息进行隐蔽, 还需要对图像中的重要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密, 以此来提高局部重要信息的安全性. 如在2007年, Xiang等[18]提出了一种利用时空混沌系统对灰度图像进行加密的通用选择图像加密算法; 在2011年, Taneja等[19]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小波域选择性加密算法, 该算法只对混沌流密码的有效子带进行加密; 在2012年, Bhatnagar等[20]提出了一种结合了锯齿空间填充曲线、感兴趣像素点、非线性混沌映射和奇异值分解的选择性加密方法; 在2013年, 孔德照等[21]通过研究分数小波变换多层次分解和DRPE技术, 以分数小波变换为基本理论依据, 提出了一种多密钥的选择性光学图像加密系统; 在2017年, 肖宁等[22]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差异检测与联合控制映射的红外图像选择算法, 该算法实现了对红外图像的选择性加密. 然而这些方法多数是基于图像处理的图像加密方法, 大多基于电子方式实现, 难以通过光学结构实现, 其实用性受到了限制. 衍射系统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但是一旦被攻击者破获了衍射距离和衍射波长, 系统便容易受到攻击[23].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随机相位编码的局部混合光学加密系统, 该系统将4f系统和衍射系统相结合, 两个系统同时进行加密, 将产生的两个密文通过局部替换的方式进行混合, 实现了对原始图像中的局部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密; 该系统采用共孔径、双光路结构, 该结构在光学设计中已被广泛使用, 技术成熟且易于实现, 提高了选择性光学加密系统的实用性.
2
2.1.加密过程
-->基于DRPE的局部混合光学加密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该系统包含两个通道, 4f系统作为被选择信息加密通道, 衍射系统作为未被选择信息加密通道. 当原始图像经过随机相位1(RPM1)的调制后, 由选择性分光镜通过反射和透射将光分为两部分, 选择性分光镜为局部镀有反射膜的薄透明玻璃板, 薄透明玻璃板带来的相位延迟可以忽略不计. 经过分光镜反射的光进入4f系统中, 其中, RPM1到透镜1的光程为f. 这部分光在4f系统的频域处受到随机相位2(RPM2)的被选择部分(图1中RPM2的斜线部分)调制, 经过透镜2得到加密图像${\varphi _{4 f}}$, ${\varphi _{4 f}}$就是原始图像中被选择的局部信息对应的加密图像. 经过分光镜透射的光进入到衍射系统中, 经过一次衍射距离为2f的衍射后被RPM2调制, 再经过一次衍射距离为2f的衍射后得到加密图像${\varphi _{{\rm{dif}}}}$. 将图1中通过衍射系统得到的加密图像${\varphi _{{\rm{dif}}}}$中的斜线部分用${\varphi _{4 f}}$替换, 得到最终的加密图像$\varphi $. 其中, ${\varphi _{4 f}}$和RPM2中的被选择部分与${\varphi _{{\rm{dif}}}}$中被替换的部分尺寸相同.
图 1 提出的系统加密部分示意图(f是透镜1和透镜2的焦距)
Figure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oposed encryption system (f is the focal length of lens 1 and lens 2).

系统的加密流程图如图2所示, 其中${\rm{FT}}\left\{ \cdot \right\}$${\rm{F}}{{\rm{T}}^{ - 1}}\left\{ \cdot \right\}$分别代表的是傅里叶变换和逆傅里叶变换; ${\rm{FS}}{{\rm{T}}_{2 f}}\left\{ \cdot \right\}$代表的是进行一次衍射距离为2f的菲涅耳变换; ${O_{4 f}}(x, y)$${O_{{\rm{dif}}}}(x, y)$分别代表进入4f系统的图像和进入衍射系统的图像, 也就是被选择性加密的明文和未被选择性加密的明文; ${P_1}\left( {x, y} \right)$${P_2}\left( {x, y} \right)$分别代表RPM1和RPM2, 二者互不相关, 相位分布范围均为[0, 2π]; $P_2'(x, y)$表示图2中RPM2中被选择部分; ${\varphi _{4 f}}(x, y)$${\varphi _{{\rm{dif}}}}(x, y)$分别代表经过4f系统得到的加密图像和经过衍射系统得到的加密图像; ${\varphi _{{\rm{cut}}}}(x, y)$代表衍射系统加密图像中被替换掉的部分; $\varphi (x, y)$代表最终的加密图像.
图 2 加密系统的流程图
Figure2. Flow chart of the encryption system.

4f系统和衍射系统的加密过程分别如(1)式和(2)式所示:
${\varphi _{4f}}(x,y) = {\rm{F}}{{\rm{T}}^{ - 1}}\left\{ {{\rm{FT}}\left\{ {{O_{4f}}(x,y)} \right\} \cdot {P_2}'\left( {x,y} \right)} \right\},$
${\varphi _{{\rm{dif}}}}(x,y) = {\rm{FS}}{{\rm{T}}_{2f}}\left\{ {{\rm{FS}}{{\rm{T}}_{2f}}\left\{ {{O_{{\rm{dif}}}}(x,y)} \right\} \cdot {P_2}\left( {x,y} \right)} \right\}.$

2
2.2.解密过程
-->解密过程为加密过程的逆过程. 首先将${\varphi _{4 f}} (x, y)$剪切出来, 通过${\varphi _{4 f}}(x, y)$得出${\varphi _{{\rm{cut}}}}(x, y)$, 就可以得出正确的${\varphi _{{\rm{dif}}}}(x, y)$. ${\varphi _{4 f}}(x, y)$${\varphi _{{\rm{dif}}}}(x, y)$分别经过加密过程的逆过程就可以得到${O_{4 f}}(x, y)$${O_{{\rm{dif}}}}(x, y)$, 从而正确地恢复出原始图像, 其流程图如图3所示. 其中, ${\rm{FT}}\left\{ \cdot \right\}$${\rm{F}}{{\rm{T}}^{ - 1}}\left\{ \cdot \right\}$分别代表傅里叶变换和逆傅里叶变换; ${\rm{FS}}{{\rm{T}}_{ - 2 f}}\left\{ \cdot \right\}$代表的是进行一次衍射距离为–2f的菲涅耳变换; ${K_1}\left( {x, y} \right)$等于${\rm{FT}}\left\{ {{\varphi _{{\rm{cut}}}}(x, y)} \right\}/{\rm{FT}}\left\{ {{\varphi _{4 f}}(x, y)} \right\}$; ${K_2}\left( {x, y} \right)$, $K_2' \left( {x, y} \right)$分别代表代表${P_2}\left( {x, y} \right)$$P_2'\left( {x, y} \right)$的共轭; 通过解密过程得到的是$O(x, y) \cdot {P_1}(x, y)$, 若$O(x, y)$是正实值函数, 则通过CCD等强度探测器件就可以恢复出明文信息$O(x, y)$; 若$O(x, y)$为复振幅函数, 则还需知道${P_1}(x, y)$的共轭才能正确解密明文信息.
图 3 解密系统的流程图
Figure3. Flow chart of decryption system.

4f系统和衍射系统的解密过程分别如(3)式和(4)式所示:
${O_{4f}}(x,y) = {\rm{F}}{{\rm{T}}^{ - 1}}\left\{ {{\rm{FT}}\left[ {{\varphi _{4f}}(x,y)} \right] \cdot K_2'\left( {x,y} \right)} \right\},$
${O_{{\rm{dif}}}}(x,y) = {\rm{FS}}{{\rm{T}}_{ - 2f}}\{ {{\rm{FS}}{{\rm{T}}_{ - 2f}}[ {{\varphi _{{\rm{dif}}}}(x,y)} ] \cdot {K_2}({x,y})}\}.$
(4)式的实现方式是将衍射加密图像的复共轭函数${\varphi ^*}_{{\rm{dif}}}(x, y)$做一次衍射距离为2f的菲涅耳衍射, 经过${P_2}\left( {x, y} \right)$调制后再经过一次衍射距离为2f的菲涅耳衍射, 其过程为
${O_{{\rm{dif}}}}(x,y) \!=\! {\rm{FS}}{{\rm{T}}_{2f}}\{ {{\rm{FS}}{{\rm{T}}_{2f}}\{ \varphi ^*_{\rm dif}(x,y)\} \cdot {P_2}({x,y} )} \}.$
由解密流程图可以看出, 在解密过程中, 不仅需要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K_2}\left( {x, y} \right)$, 以及菲涅耳变换的衍射距离和衍射波长, 还需要知道选择性加密的图像的尺寸大小和位置, 才能完成解密. 选择性加密的图像的尺寸大小和位置增大了密钥空间, 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2
3.1.系统的有效性分析
-->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加密图像的直方图, 对所提出的加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系统加密的3个图像的原始图像和加密图像的统计特性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到, 虽然原图都是不同的, 但是他们加密后加密图像的直方图分布都是瑞利分布. 换句话说, 攻击者不能通过分析加密图像的直方图来获得任何有益的信息, 说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隐藏信息.
图 4 原始图像和加密图像的直方图
Figure4. Histogram of original and encrypted images.

均方误差(MSE)用来评价图像解密的质量. 经过所提出的系统解密后的图像与原图(Lena)的MSE为9.2594 × 10–4, 这说明原始图像被很好地还原.
峰值信噪比PSNR被描述为峰值信号与MSE之间的比率. 原始图像和解密图像之间的PSNR值越高, 就说明图像加密方案越有效. 经过所提出的系统解密后的图像与原图(Lena)的PSNR是30.1238 dB, PSNR大于30 dB, 说明原始图像被很好地还原.
2
3.2.系统的密钥敏感性分析
-->本文提出的系统密钥空间较大, 包括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K_2}\left( {x, y} \right)$、图像剪切的尺寸大小和位置、衍射过程中的衍射距离和波长, 在本节中将依次分析系统对于各个密钥的敏感性. 在分析某个密钥敏感性时, 其他密钥均正确.
在仿真过程中, 原始图像的大小是256 × 256, ${\varphi _{{\rm{cut}}}}(x, y)$, ${\varphi _{4 f}}(x, y)$$P_2'\left( {x, y} \right)$的大小均为150 × 150, 其中${\varphi _{4 f}}(x, y)$就是选择性加密图像; ${\varphi _{{\rm{cut}}}}(x, y)$$P_2'\left( {x, y} \right)$的位置均位于所在图像的中心位置, ${\varphi _{4 f}}(x, y)$也位于最终加密图像$\varphi \left( {x, y} \right)$的中心位置.
用相关系数(CC)来评价解密图像与原始图像的相关程度, CC越大说明解密效果越好, CC的公式如下所示, $O(x, y)$表示原图, ${O_{\rm{D}}}\left( {x, y} \right)$表示解密后的图像.
${\rm{CC}} = \frac{{E[[O - E[O]][O_{\rm{D}} - E[O_{\rm{D}}]]]}}{{\sqrt {E\left[{{[O - E[O]]}^2}\right]E\left[{{[O_{\rm{D}} - E[O_{\rm{D}}]]}^2}\right]} }}.$

3
3.2.1.系统对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K_2}\left( {x, y} \right)$的敏感性分析
-->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的作用是正确还原出${\varphi _{{\rm{cut}}}} (x, y)$, 得到衍射加密图像${\varphi _{{\rm{dif}}}}(x, y)$, 从而恢复出明文信息. 图5显示了当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正确和错误时的结果.
图 5 系统对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的密钥敏感性
Figure5. Key sensitivity of the system to the phase function ${K_1}\left( {x, y} \right)$.

图5可以看出, 无论什么情况下, 被选择性加密的局部区域都可以被还原, 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只对衍射部分有影响, 因为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的作用只有正确还原出${\varphi _{{\rm{cut}}}}(x, y)$, 这与上面的分析一致. 而且从图5的结果中可以看出, 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的振幅信息对还原图像的质量影响更大, 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的相位信息对还原图像的质量影响很小. 系统对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的相位信息的密钥敏感性的结果如图6所示, 图6中的CC是解密得到的衍射系统图像与${O_{{\rm{dif}}}}(x, y)$之间的相关系数. 当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的相位信息错误时, 恢复出来的衍射加密图像中的${\varphi _{{\rm{cut}}}}(x, y)$就会错误, 就会导致无法正确的还原出${O_{{\rm{dif}}}}(x, y)$, 也就是说${\varphi _{{\rm{cut}}}} (x, y)$${\varphi _{{\rm{dif}}}} (x, y)$的比例越大, 系统就对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更敏感, 当${\varphi _{{\rm{cut}}}}(x, y)$的边长大于160个像素时, 即${\varphi _{{\rm{cut}}}} (x, y)$${\varphi _{{\rm{dif}}}}(x, y)$的比例大于39%时, 解密得到的衍射系统图像与${O_{{\rm{dif}}}}(x, y)$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4, 此时认为系统对相位函数${K_1}(x, y)$的密钥敏感性较强.
图 6 系统对相位函数${K_1}\left( {x, y} \right)$的相位信息的密钥敏感性与${\varphi _{{\rm{cut}}}}(x, y)$大小的关系
Figure6.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key sensitivity of the system to the phase information of the phase function ${K_1}\left( {x, y} \right)$ and the size of ${\varphi _{{\rm{cut}}}}(x, y)$

另外一个相位函数${K_2}\left( {x, y} \right)$对于衍射系统和4f系统都有影响, 当相位函数${K_2}\left( {x, y} \right)$错误时的解密图像仿真结果如图7所示. 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4f系统对频域相位函数的密钥敏感性较强. 从图7中可以看到, 当${K_2}\left( {x, y} \right)$$K_2'\left( {x, y} \right)$正确, 其他相位信息错误时, 可以完美地解密出${O_{4 f}} (x, y)$, 但是无法解密${O_{{\rm{dif}}}}(x, y)$; 当${K_2}\left( {x, y} \right)$$K_2' \left( {x, y} \right)$错误, 其他相位信息正确时, ${O_{{\rm{dif}}}}(x, y)$可以被较好的还原, 但是无法解密${O_{4 f}}(x, y)$; 当${K_2}\left( {x, y} \right)$完全错误时, 原始图像任何信息都无法被还原.
图 7 相位函数${K_2}\left( {x, y} \right)$错误时的解密图像 (a)${K_2}\left( {x, y} \right)$$K_2'(x, y)$正确, 其他相位信息错误; (b)${K_2}\left( {x, y} \right)$$K_2'(x, y)$错误, 其他相位信息正确; (c)${K_2}\left( {x, y} \right)$完全错误
Figure7. Decrypted image with wrong phase function ${K_2}\left( {x, y} \right)$: (a) $K_2'(x, y)$ is correct in ${K_2}\left( {x, y} \right)$, other phase information is wrong; (b) $K_2'(x, y)$ is wrong in ${K_2}\left( {x, y} \right)$, other phase information is correct; (c) ${K_2}\left( {x, y} \right)$completely wrong.

3
3.2.2.系统对选择性加密图像的尺寸和位置的敏感性分析
-->选择性加密图像的尺寸和位置是对局部重要信息加密的重要密钥, 只有知道正确的尺寸和位置才能够正确地剪切出${\varphi _{4 f}}(x, y)$, 并通过${\varphi _{4 f}}(x, y)$得到正确的${\varphi _{{\rm{dif}}}}(x, y)$, 从而正确还原出明文信息. 但是, 在解密时如果图像剪切的尺寸和位置与加密过程不同, 则会对解密图像的质量造成影响. 解密时, 若图像剪切的位置正确, 图像剪切的尺寸不同对应的解密图像如图8所示.
图 8 图像剪切的尺寸不同对应的解密图像(剪切图像正确尺寸为150 × 150) (a) 50 × 50, CC = 0.2272; (b) 150 × 150, CC = 0.9934; (c) 250 × 250, CC = 0.0056
Figure8. Decrypted images for different cropped image sizes (the correct size of the cropped image is 150 × 150): (a) 50 × 50, CC = 0.2272; (b) 150 × 150, CC = 0.9934; (c) 250 × 250, CC = 0.0056.

图8可以看出, 在解密过程中, 剪切图像的尺寸错误会对解密图像的质量造成影响, 图9给出了不同剪切图像的尺寸对应的CC.
图 9 不同剪切图像尺寸对应的CC (正确尺寸为150 × 150)
Figure9. CC for different cropped image sizes (correct size is 150 × 150).

图8图9中可以看出, 在解密错误时, 如果剪切图像尺寸小于正确尺寸, 解密效果更好一些, 这是因为此时的衍射系统加密图像${\varphi _{{\rm{dif}}}}(x, y)$中, 除去中心位置150 × 150部分, 剩下的65.7%的部分是正确的, 而且此时认为${K_2}\left( {x, y} \right)$是正确的, 所以从图8中可以看出, 此时未被选择的信息${O_{{\rm{dif}}}}(x, y)$依然可以还原出轮廓. 随着剪切图像的尺寸越来越大, 超过了正确解密尺寸, 衍射系统加密图像中的正确信息越来越少, 所以解密效果越来越差. 在这个过程中, 只要剪切图像尺寸错误, 选择性加密部分${O_{4 f}}(x, y)$始终是无法正确解密的, 因为如果剪切图像尺寸错误, 不仅无法正确剪切出${\varphi _{4 f}}(x, y)$, 而且还无法得到正确的$K_2'(x, y)$, 所以无法正确恢复出选择性加密信息${O_{4 f}}(x, y)$. 而且, 当剪切图像尺寸为149 × 149和151 × 151时, 对应的CC分别为0.3021和0.2449, 这说明系统对选择性加密图像的尺寸敏感性极高.
如果攻击者已知图像剪切的尺寸, 图像剪切位置正确与否也会对明文的恢复造成影响, 图10展示了图像剪切位置的偏差对解密图像的影响.
图 10 图像剪切位置的偏差对解密图像的影响
Figure10. The effect of the deviation of the image cut position on the decrypted image.

图10中可以看到, 在解密过程中, 当图像剪切的位置在横、纵方向上偏差 ±6个像素以上, CC小于0.4; 当图像剪切的位置在对角线方向上偏差 ±3个像素以上, CC小于0.4; 当CC小于0.4时, 解密图像与原始图像低相关, 解密效果很差. 图10说明了系统对选择性加密图像的位置也很敏感.
3
3.2.3.系统对衍射距离和波长的敏感性分析
-->对于衍射加密系统来说, 衍射距离和波长是可以作为密钥的, 此前已经有很多针对衍射加密系统的研究[9,24], 这些研究都证明了衍射加密系统对于衍射距离和波长的敏感性. 本节只对系统中的衍射系统部分进行分析, 结果如图11所示. 本文提出的系统中, 两次衍射距离都是透镜的焦距的2倍, 在实际的应用中, 两次衍射距离完全可以不同, 可以为任意距离.
图 11 解密时衍射距离和波长对解密图像的影响, 正确的衍射距离为100 mm(两次衍射距离相同), 正确的波长为0.632 μm (a)衍射距离对解密图像的影响; (b)波长对解密图像的影响
Figure11. The effect of diffraction distance and wavelength on decrypted image during decryption: (a) The effect of diffraction distance on the decrypted image; (b) the effect of wavelength on decrypted image. The correct diffraction distance is 100 mm (the two diffraction distances are the same), and the correct wavelength is 0.632 μm.

2
3.3.系统的抗衍射攻击能力分析
-->本文还分析了系统的抗衍射攻击能力, 在本节的分析中, 假定攻击者已经破获正确密钥${K_2}\left( {x, y} \right)$、衍射距离和衍射波长, 对加密图像直接通过两次菲涅耳衍射进行解密, 过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其中$O'(x, y)$表示通过攻击得到的解密图像, 结果如图13所示.
图 12 衍射攻击过程示意图
Figure12. Schematic diagram of diffraction attack process.

图 13 衍射攻击得到的解密图像, CC = 0.2841
Figure13. Decrypted image obtained by diffraction attack, CC = 0.2841.

图13可以看到, 即使攻击者破获了正确的密钥${K_2}\left( {x, y} \right)$, 对于本文提出的系统中的选择性加密区域依然无法有效破解, 所以被选择性加密的明文${O_{4 f}}(x, y)$相对于未被选择性加密的明文${O_{{\rm{dif}}}}(x, y)$来讲更为安全. 因此在加密过程中, 加密者可以将原始图像中更为重要的信息设置为${O_{4 f}}(x, y)$, 以此来提高重要信息的安全性.
2
3.4.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3
3.4.1.系统对噪声的鲁棒性分析
-->本节利用不同方差的高斯噪声作为噪声源, 对加密图像进行叠加干扰, 对比了本文提出的系统与基于4f系统的DRPE系统和基于菲涅耳衍射的DRPE系统的抗噪性, 仿真结果如图14所示, 所加的高斯噪声大小为加密图像的均值大小乘以σ, 其中σ为高斯噪声的方差. 由图14可以看到, 虽然本文提出的系统对噪声的鲁棒性不如另外两种系统, 但是当高斯噪声方差小于0.1时, 解密图像和原始图像之间的CC值保持在0.4之上, 可以认为, 本文提出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图 14 不同的系统对高斯噪声的鲁棒性
Figure14. Different system robustness to Gaussian noise.

3
3.4.2.系统对加密图像数据丢失的鲁棒性分析
-->本节研究了加密图像对数据丢失的鲁棒性, 系统的抗裁剪性仿真实验结果如图15所示. 当加密图像被裁剪10%时, 对原始图像复原影响不大, 因为此时只丢失了小部分衍射加密图像, 从解密图像中也能看出此时只有衍射部分受到了影响; 当加密图像被裁剪30%时, 此时不仅丢失了衍射加密图像, 4f系统的加密图像数据也丢失了一部分, 所以从解密图像上来看, 图像整体都受到了影响, 但依然可以识别出图像的主要信息; 当加密图像被裁剪50%时, 解密图像与原始图像之间的CC值依然保持在0.4以上, 依然可以识别出图像的轮廓信息. 对比本文提出的系统与基于4f系统的DRPE系统和基于菲涅耳衍射的DRPE系统的抗裁剪性, 本文提出的系统的抗裁剪性较优于另外两种系统, 可以认为, 本文提出的系统具有较好的抗裁剪性.
图 15 加密图像被裁剪不同比例时不同系统得到的解密图像
Figure15. Decrypted images obtained by different systems when the encrypted image is cropped at different ratios.

另外, 本节还研究了当加密图像数据随机丢失时, 解密图像的恢复情况, 结果如图16所示, 其中(a), (b), (c)分别为加密图像数据随机丢失10%, 30%, 50%时的解密图像, 它们与原始图像的CC值分别为0.8616, 0.6315, 0.4273, 均大于0.4, 可以认为, 本文提出的系统对于数据丢失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图 16 加密图像数据随机丢失的解密图像 (a)随机丢失10%; (b)随机丢失30%; (c)随机丢失10%
Figure16. Decrypted images where encrypted image data is randomly lost: (a) Randomly lost by 10%; (b) randomly lost by 30%; (c) randomly lost by 4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随机相位编码的局部混合光学加密系统. 该系统采用共孔径、双光路的光学设计结构, 将4f系统与衍射系统相结合, 实现了对图像中局部信息的选择性加密. 将4f系统作为选择性加密通道, 原始图像中的局部信息通过选择性分光进入4f系统中加密, 将得到的选择性加密图像替换到经过衍射系统得到的加密图像中, 完成最终的局部混合加密. 通过统计特性分析等, 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同时, 分析了系统的密钥敏感性, 证明了系统对选择性加密图像的尺寸大小和位置的敏感性极强, 结合系统受到衍射攻击时的结果, 证明了该系统可以有效对重要信息进行更加安全的选择性加密. 与传统光学加密系统相比, 该系统可以在保证非重要信息的安全性的同时, 提高原始图像中重要信息的安全性; 与目前现有的选择性加密方案相比, 该系统易于通过光学方法实现,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关话题/图像 系统 信息 光学 过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分子结拉伸与界面识别: 破解4, 4′-二吡啶分子结拉伸过程中高低电导之谜
    摘要:4,4′-二吡啶分子结在拉伸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高低电导现象,是分子电子学近十几年研究中的未解之谜.根据实验测量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发展了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分子结绝热拉伸模拟方法,对4,4′-二吡啶分子结的拉伸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利用一维透射结合三维修正近似(OTCTCA)方法计算了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气动光学光线追迹算法
    摘要:对于含激波等大密度脉动结构气动光学流场,沿着直线路径对折射率积分会带来较大的光程误差.因此,数值求解光线方程进行光线追迹是必要的.与数值求解光线方程不同,元胞自动机(cellularautomata,CA)通过给定光线位置和方向变换规则来模拟光线在介质中传输路径.本文基于已有的实验测量、数值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HL-2A中环向旋转影响等离子体对共振磁扰动的响应过程
    摘要:利用MARS-F代码在HL-2A装置下模拟等离子体对共振磁扰动的线性响应过程,研究了等离子体旋转频率对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扰动场在有理面上的屏蔽效应在旋转频率较大时随旋转增大而增强,但在旋转频率较小时电阻导致的屏蔽效果最强处较有理面的偏移会影响这一规律;扰动场在非有理面上的放大效应主要由芯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二维Nb<sub>2</sub>SiTe<sub>4</sub>基化合物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确定了3种稳定未被报道的Nb2SiTe4基化合物(A2BX4:Nb2SiSe4,Nb2SnTe4和Ta2GeTe4),研究了其电子结构,光学性质以及应力工程对其电子结构的调控.计算结果表明上述3种化合物具有类似Nb2SiTe4的窄带隙值、强的光吸收性能以及显著的光学各向异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利用飞秒受激拉曼光谱技术研究Pyranine分子激发态质子传递过程
    摘要:本文利用共振增强的飞秒受激拉曼光谱技术结合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光致产酸剂Pyranine发色团分子在水溶液中与醋酸根离子之间的光致激发态质子传递过程.实验中观测到了Pyranine发色团在400—1700cm–1频率范围内去质子化状态下的激发态拉曼振动光谱.同时在920cm–1处也观测到了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低维半导体材料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摘要:自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发明以来,研究人员将目光集中到激光这种普通光源达不到的强光上,由此发现了非线性光学材料以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相关特性—饱和吸收、反饱和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等,并将其运用到光电子器件、光开关器件和光通信当中.同时,随着工业生产对于器件集成度需求的提升,以普通三维材料为基础的器件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GeSe<sub>2</sub>中强各向异性偏振相关的非线性光学响应
    摘要:二硒化锗(GeSe2)作为一种层状IV-VI族半导体,具有面内各向异性结构及宽能带间隙,表现出了独特的光、电及热学性能.本文利用偏振拉曼光谱和线性吸收谱分别对GeSe2纳米片的晶轴取向和能带特性进行表征,并以此为依据采用微区I扫描系统研究了GeSe2在共振能带附近的光学非线性吸收机制.结果表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融合偏振信息的多孔径水下成像算法
    摘要:水下光学成像是探索水下奥秘的关键技术,但是环境中介质吸收和背向散射效应会造成图像严重退化.基于差分偏振的复原技术是水下图像复原技术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正交偏振图之间的共模抑制实现背景散射光的抑制,但是相关研究表明该方法对于非均匀光场等情况的恢复效果一般,其原因主要在于非均匀光场条件下偏振度和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金薄膜衬底上介质-金属核壳结构的光学力调控
    摘要: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系统研究了金薄膜衬底上介质-金属核壳结构所受的光学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核壳结构与衬底之间强的等离激元模式杂化效应,其所受的光学力相较于单个核壳结构实现了一个数量级的增强;同时,通过改变激发波长,实现了局域电场分布的调控,以此观察到了核壳结构光学力方向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用于光学薛定谔猫态制备的滤波设计与滤波腔腔长测量
    摘要:光学薛定谔猫态不仅是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也是连续变量量子信息的重要资源.在其实验制备中,对触发光路进行滤波操作是决定猫态的纯度、产率等重要参数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实验中的滤波设计以及滤波腔腔长的测量方法.依据设计要求,腔长${l_{{m{FC}}}}$应满足条件$18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