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暗态多极赝局域等离子模式的太赫兹涡旋光激发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了太赫兹涡旋光与带有周期性亚波长金属褶皱圆盘中暗态多极赝局域等离子模式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携带不同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太赫兹涡旋光可以决定最终激发出的太赫兹暗态多极等离子模式, 此结果和光频段的理论分析一致. 利用太赫兹近场扫描方法对涡旋光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与暗态多极等离子模式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实验论证, 实验结果与理论仿真符合较好. 研究成果将对太赫兹物理、等离子体以及成像领域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太赫兹涡旋光/
赝局域等离子模式/
自旋和轨道角动量

English Abstract


--> --> -->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1,2]是电磁波中的光子和受激金属结构中的自由振荡电子相互耦合产生, 并在介质/金属表面传输的一种电子疏密波. 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 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 SPPs场强指数衰减, 能量最终转化为自由电子热散逸. 当SPPs被局限在亚波长封闭金属圆盘结构上时, 其模式演化为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s, LSPs)[3,4]. 在LSPs模式的激发研究中, 采用平面波垂直入射亚波长封闭金属圆盘结构的方式只能够激发出局域偶极子振荡模式; 采用平面波侧入射或者破坏封闭金属圆盘结构对称性的方式能有效激发高阶暗态LSPs多极振荡模式, 但高阶共振强度明显弱于同时激发出的偶极子共振强度[5-7].
在可见光或者近红外波段, 金属与介质交界处及金属圆盘边缘分别支持SPPs和LSPs, 在低频和太赫兹波段, 金属由于趋肤深度远小于波长, 表现出近似完美电导体(perfect electric conductor, PEC)特性, 使得SPPs或者LSPs模式的电磁场局域特性变弱[8,9]. 为了在低频波段增强LSPs的电磁波约束能力和局域效应, 2012年, Pendry等[10]提出亚波长尺寸周期褶皱金属圆盘结构能够支持一种赝局域等离子模式(spoof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Spoof-LSPs); 紧接着, 2014年, Shen和Cui[11]在微波频段利用侧面激发方式实验论证了Spoof-LSPs多极子模式的存在. 由于Spoof-LSPs的多极子模式为暗态模式, 在太赫兹频段, 利用时域太赫兹波谱系统, 将太赫兹波垂直入射到对称的周期性褶皱金属圆盘结构中只能激发低Q值明态偶极子模式, 限制了这种结构在太赫兹生物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2016年, Chen等[12]利用太赫兹波垂直入射一种由周期性褶皱金属圆盘和C型谐振器组成的混合结构, 从仿真和实验两方面论证了暗态太赫兹Spoof-LSPs多极子模式激发的可能性; 进一步, 2017年, 一种带缺陷的周期性褶皱金属圆盘被提出, 用于实现暗态太赫兹Spoof-LSPs多极子模式的激发[13]. 但是, 以上两种方式由于引入了额外的结构(偶极子谐振腔和缺陷), 破坏了对称性, 使得激发出的暗态多极子模式较弱[14,15].
涡旋光是一种区别于圆偏光的特殊光场. 1992年, Allen等[16]证明了涡旋光可携带$ l\hbar $的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AM; l$ \hbar $分别为拓扑电荷数和约化普朗克常量)和$ s\hbar $的自旋角动量(spin angular momentum, SAM; $ s=\pm 1 $表示左旋或右旋偏振态). 由于相位因子的存在, 涡旋光在传播方向上呈现连续螺旋状而光斑中心强度为零, 具有相位奇点和螺旋波前等特点. 2010年, 南开大学的胡志健[17]利用聚焦涡旋结构光实现了对LSPs的全光调控; 2015年,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Sakai等[18]在光频段, 理论证明了携带特定方位角模式的涡旋光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能够激发出纳米尺寸圆盘中的暗态LSPs多极子模式; 2016年和2018年, Arikawa等[19,20]又实验研究了在太赫兹频段下, 太赫兹近场显微镜成像系统中, 涡旋光能够激发亚波长周期褶皱金属圆盘中的暗态Spoof-LSPs多极子模式. 但是, 在太赫兹频段, 未见到涡旋光与暗态Spoof-LSPs多极子模式相互作用的理论方面的详细报道.
本文理论和实验研究了太赫兹涡旋光与暗态Spoof-LSPs多极子模式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 首先利用FDTD软件分析了太赫兹频段涡旋光与赝局域等离子模式中的暗态多极子模式的相互作用及频谱特性, 得到了入射太赫兹波中的OAM与SAM和多极子的模式数的对应关系, 验证了日本科学家在光频段中涡旋光与金属圆盘相互作用的结论[18]. 实验上, 利用螺旋相位板(Tsurupica polymer材料)产生太赫兹涡旋光; 利用太赫兹近场成像系统[21], 实验观察到了不同SAM与OAM选择激发多极子模式的现象, 理论和实验符合较好.
2
2.1.太赫兹涡旋光
-->涡旋光满足拉盖尔高斯(Laguerre-Gaussian, LG)模式分布. 在傍轴近似下, 模式的振幅分布可以表示为[22]
$\begin{split}{{ LG}_{pl}} =& \sqrt {\dfrac{{2p!}}{{\pi \left( {p + \left| l \right|} \right)!}}} \dfrac{1}{{\omega \left( z \right)}}{\left[ {\dfrac{{r\sqrt 2 }}{{\omega \left( z \right)}}} \right]^{\left| l \right|}}\\& \times{\rm{exp}}\left[ {\dfrac{{ - {r^2}}}{{{\omega ^2}\left( z \right)}}} \right]{\rm{L}}_p^{\left| l \right|}\left( {\dfrac{{2{r^2}}}{{{\omega ^2}\left( z \right)}}} \right){\rm{exp}}\left( {{\rm{i}}l\theta } \right)\\&\times{\rm{exp}}\left[ {\dfrac{{ - {\rm{i}}k{r^2}z}}{{2\left( {{z^2} + Z_{\rm{R}}^2} \right)}}} \right]\\& \times{\rm{exp}}\left[ { - {\rm{i}}\left( {2p + \left| l \right| + 1} \right){\rm{ta}}{{\rm{n}}^{ - 1}}\dfrac{z}{{{Z_{\rm{R}}}}}} \right],\end{split}$
其中$ \omega \left(z\right) $为传输距离z处的光束束腰; $ {Z}_{\rm{R}} $为瑞利长度; k为波数; $ {\rm{L}}_{p}^{\left|l\right|} $表示拉盖尔多项式; θ为极角; $ p $表征模式的径向量子数; $- (2 p + l + 1){\rm{ta}}{{\rm{n}}^{ - 1}}\dfrac {z}{Z_{\rm R}}$的物理意义是Gouy相位. 利用(1)式在FDTD仿真软件中进行涡旋光场中不同ls模式的仿真(标记为($ l, s $)). 在500 μm波长下, 六种不同LG模式的电场(上)、电场矢量(中)和相位(下)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得到涡旋光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 \left({1, 1}\right), \left(1, -1\right), \left(2, 1\right), \left(2, -1\right) $$ \left(3, -1\right) $模式的电场分布呈现中心光强为0的特点(中心相位奇点), 随着l的增大, 涡旋光的中间奇点区域面积也逐渐增大; 2)涡旋光表现出矢量光束的偏振特性, 例如: $ \left(1, -1\right) $模式呈现径向偏振特性; 3)由于涡旋光中携带相位因子$ {\exp}\left({\rm{i}}l\theta \right) $, 所以随着l的增加, 相位分布也发生变化. 当l每增加1个数值, 相位就会相应增加$ 2{\text{π}} $[23].
图 1 太赫兹涡旋光的电场、电场矢量和相位分布仿真图
Figure1. Simulation of electric field, the vector of electric field and phase distribution of terahertz vortex beam.

2
2.2.太赫兹涡旋光和暗态赝局域等离子多极子模式的相互作用
-->图2(a)图2(b)所示, 本文设计了一种亚波长周期褶皱金属圆盘结构. 其中外圆盘半径$R=100\;{\rm{\text{μ} m}}$, 内圆盘半径$r=50\;{\rm\text{μ}{m}}$, $ N=36 $, 单周期长度$ d=2{\text{π}}R/N $, 占空比$ a=0.4 d $, 金属选择铝, 其电导率${\sigma _{{\rm{Al}}}} = 3.56 \times {10^7}\;{\rm{S}} \cdot {{\rm{m}}^{ - 1}}$, 厚度200 nm, 基底(聚酰亚胺薄膜, 介电常数$ \varepsilon =3.5+0.035{\rm{i}} $[21])厚度$h=10\;{\rm{\text{μ}m}}$. 金属铝对应的等离子体碰撞频率$ {\omega }_{\rm{c}} $以及等离子体频率$ {\omega }_{\rm{p}} $可根据Drude理论模型计算得出($ {\omega _{\rm{c}}} = {1.8182^{14}}\;{\rm{rad}}/{\rm{s}} $, $ {\omega _{\rm{p}}} = {2.4051^{16}}\;{\rm{rad}}/{\rm{s}} $).
图 2 仿真结构示意图 (a), (b)带有周期性亚波长槽的金属圆盘; (c)太赫兹涡旋光垂直入射金属圆盘
Figure2. Schematic diagram of simulation structure: (a), (b) Metal disk with subwavelength periodic grooves; (c) the vertical incidence terahertz vortex beam to the metal disc.

将编写好的涡旋光程序作为光源导入到仿真中, 然后对结构进行网格划分和仿真区域设置. 如图2(c)所示, 太赫兹涡旋光入射到亚波长褶皱金属圆盘结构的正中心. 在与金属圆盘上表面平行, 并且距离金属圆盘侧壁1 μm的位置选取一点作为监测点, 其强度曲线如图3所示. 当$ \left({0, 1}\right) $, $ \left({1, 1}\right) $$ \left({2, 1}\right) $模式的太赫兹涡旋光垂直入射, 对应的曲线图中分别存在一个主共振峰, 对应的峰值位置分别为0.24, 0.43和0.6 THz. 当$ \left(1, -1\right) $模式入射时, 图中没有共振峰的产生.
图 3 监视点处的强度光谱
Figure3. Intensity spectra at the monitoring point.

为了验证各个共振峰处的电场分布, 在距离衬底下方10 μm处放置监视器, 用来观察图3中各个共振点处$ {E}_{z} $电场分布. 图4为四种不同涡旋光模式入射下的电场分布图. 可以观察到在0.24 THz处$ \left({0, 1}\right) $模式与等离子结构相互作用激发出了偶极子模式; 在0.43 THz处涡旋光的$ \left({1, 1}\right) $模式激发出了四极子模式; 在0.6 THz处涡旋光的$ \left({2, 1}\right) $模式激发出了六极子模式; 而$ \left(1, -1\right) $模式与等离子结构相互作用并没有激发出明态或暗态多极子模式. 图4中峰值处的电场强度分布图与图3的强度光谱互相对应, 证明了涡旋光的选择激发特性.
图 4 太赫兹涡旋光穿透结构后的电场仿真图
Figure4. Simulation of electric field after terahertz vortex beam penetrates the structure.

表1总结了Spoof-LSPs模式和携带不同角动量太赫兹涡旋光的对应关系. 其中$ J=l+s $, 可以看到涡旋光激发的Spoof-LSPs多极子模式由OAM和SAM的总和J决定, 例如, $ J=1 $的时激发出偶极子模式, $ J=2 $的时激发出四极子模式, $ J=3 $的时激发出六极子模式.
lsJSpoof-LSPs模式
213六极子
112四极子
–10
011偶极子


表1Spoof-LSPs模式和角动量的关系
Table1.Relationship between Spoof-LSPs mode and angular momentum.

太赫兹涡旋光在傍轴近似条件下, 总角动量(total angular momentum, TAM)[13,19,20]可以表示为
${\rm{TAM}} = {\rm{OAM}} + {\rm{SAM}}.$
根据(2)式, 由于总角动量和等离子体之间发生了转换, 所以携带特定角动量的太赫兹涡旋光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能够激发出对称人工粒子中的高阶Spoof-LSPs多极子模式, 极子数取决于总角动量的数量.
实验中, 涡旋光由螺旋相位板(spiral phase plate, SPP)产生. 实验中采用Tsurupica polymer材料(折射率$ {n}_{0}=1.52 $)设计加工了一种透射式阶梯型SPP, 相关性能已经被日本加工商验证过[24,25], 理论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图5(a)所示, SPP的下表面光滑, 上表面的厚度随旋转方位角$ \phi $的增大呈阶梯型增长, 图5(b)是产生1阶涡旋光的SPP实物照. 总厚度h和旋转方位角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图 5 透射式阶梯型SPP (a)结构示意图, 其中$ \lambda = $ 500 μm, 阶梯总数量$ N=18 $, 总厚度$ h=4\;{\rm{mm}} $, 基底厚度为$ {h}_{0}\approx $ 961.54 μm, 旋转方位角$\phi =20^ \circ$; (b) 1阶SPP的实物图
Figure5. Transmissive stepped SPP: (a) Schematic of the structure, where the wavelength $ \lambda = $ 500 μm, the total number of steps $ N=18 $, the total thickness $ h=4\;{\rm{mm}} $, the base thickness $ {h}_{0}\approx $ 961.54 μm, the rotation azimuth $\phi =20^ \circ$; (b) the physical map of SPP.

$h = {h_0} + {{{h_{\rm{s}}}\phi }}/({{2{\rm{\pi }}})},$
其中$ {h}_{0} $表示SPP的基底厚度, $ {h}_{\rm{s}} $表示阶梯厚度. 由于SPP自身材料和周边环境的折射率($ {n}_{1}=1 $)之间存在差异, 所以当一束太赫兹波透射过SPP后, 不同厚度对应的光程不同, 导致出射太赫兹波的相位随空间位置变化. 太赫兹入射波和出射波之间的相位延迟可以表示为
$\varphi = \frac{{2{\rm{\pi }}}}{\lambda }\left[ {\frac{{\left( {{n_0} - {n_1}} \right){h_{\rm{s}}}\phi }}{{2{\rm{\pi }}}} + n{h_0}} \right],$
从而使得透过SPP的太赫兹波变成了带有螺旋结构的太赫兹涡旋光, 所以SPP也可以被简单地看成是一个相位调制器. 其中$ \lambda $表示太赫兹入射波的波长. 当相位顺时针增加$ 2 l{\text{π}} $时, 拓扑电荷数l
$l = {{\left( {{n_0} - {n_1}} \right){h_{\rm{s}}}}}/{\lambda }.$
使用太赫兹近场成像系统进行验证[21]. 图6图7是实验系统装置图. 激光出射分成两路: 抽运光路和探测光路. 在抽运光路中, $ 780\;{\rm{nm}} $的激光通过光电导天线之后辐射出的太赫兹脉冲波经过抛物面镜、起偏器和1/4波片后入射到SPP上, 而后垂直入射到样品上; 探测光路需要经过延迟线的处理, 以保证两束光路的光程近似相等, 然后将探针放置在光路中的一个电动三维平移台上, 用来对透射样品后的信号场分布进行平面扫描, 探针的最大扫描范围为12 mm × 12 mm × 12 mm. 图6内插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样品结构. 使用近似估计的方法, 调节电动三维平移台z方向上的位置, 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得到探针与样品的距离为10 μm, 然后在$ xoy $面上, 在样品0.2 mm × 0.2 mm的有效范围内进行扫描, 扫描间隔0.02 mm, 一个样品圆盘范围内是10 × 10个扫描点.
图 6 实验测量装置图和样品实物图(插图)
Figure6.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device diagram and the physical map of sample (inserted figure).

图 7 实验测量装置图
Figure7.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device diagram.

图8是测得的$ (0, 1) $$ (1, 1) $两种角动量组合下的太赫兹涡旋光透射结构后的场分布. 黑色双环表示样品的位置. 由于加工的结构很粗糙, 而且在透射结构后, 表面波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衰减, 所以探测到的场强分布很微弱. 另外, 因为空气的湿度较大等外界因素, 导致场强分布明显不均匀. 中心处场强因为金属结构实心处阻挡了太赫兹涡旋光的传输, 所以为0, 但是在四周金属条上却分布着依稀可见的电场能量, 这是因为激发了结构上的Spoof-LSPs. 例如, $ \left(0, \;1\right) $情况下, 结构周围产生了偶极子驻波振荡, $ (1, \;1) $情况下激发了暗态的四极子模式, 验证了表1中的对应关系. 这就说明了携带特定OAM和SAM的太赫兹涡旋光垂直入射本文设计的结构能够选择性地激发出暗态多极子Spoof-LSPs模式.
图 8 太赫兹涡旋光穿透样品后的电场实验图 (a)$ \left(0, \;1\right) $的组合; (b)$ \left(1, \;1\right) $的组合
Figure8. Experimental diagram of electric field and phase after terahertz vortex beam penetrates the structure: (a) Combination of $ \left(0, \;1\right) $; (b) combination of $ \left(1, \;1\right) $.

本文从理论仿真和实验两个角度详细研究了太赫兹涡旋光与Spoof-LSPs的相互作用. 首先通过仿真分析了太赫兹频段下涡旋光的相位奇点和螺旋波前特性. 接着将太赫兹涡旋光垂直入射一个周期褶皱金属圆盘结构, 理论分析了太赫兹频段涡旋光与暗态Spoof-LSPs多极子模式的相互作用及频谱特性, 得到了入射太赫兹波中的OAM与SAM和Spoof-LSPs多级子模式数的对应关系. 最后利用透射式阶梯型SPP和太赫兹近场成像系统对样品进行了实验验证, 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太赫兹涡旋光中不同的TAM和Spoof-LSPs多极子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在太赫兹等离子体物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相关话题/结构 金属 实验 系统 涡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金薄膜衬底上介质-金属核壳结构的光学力调控
    摘要: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系统研究了金薄膜衬底上介质-金属核壳结构所受的光学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核壳结构与衬底之间强的等离激元模式杂化效应,其所受的光学力相较于单个核壳结构实现了一个数量级的增强;同时,通过改变激发波长,实现了局域电场分布的调控,以此观察到了核壳结构光学力方向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530 W全光纤结构连续掺铥光纤激光器
    摘要: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结合溶液掺杂法制备了掺Tm3+石英光纤预制棒,并拉制成纤芯/包层尺寸约为25/400μm的双包层掺Tm3+光纤,通过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测得其中Tm2O3和Al2O3的浓度分别为2.6wt%和1.01wt%,在793nm处测得的包层吸收为3dB/m.基于上述大模场掺Tm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可实现宽频带光波非对称传输的自准直效应光子晶体异质结构
    摘要:利用光子晶体的自准直效应和能带特性,设计了一种能实现宽频带光波非对称传输的二维光子晶体异质结构.该结构实现宽频带、高正向透射、非偏振选择的非对称传输.横电(transverseelectric,TE)偏振光非对称传输波长带宽可达532nm,在光通信波长1550nm处正向透射率和透射对比度分别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一种高灵敏度复合环形腔结构的光纤激光拍频位移传感方案
    摘要:提出并验证了一种高灵敏度复合环形腔结构的激光拍频位移传感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环形腔复合直腔的谐振腔结构,利用激光拍频传感原理实现传感系统信号的解调.该结构通过掺饵光纤放大器提供增益,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作为传感头兼直腔反射镜,利用π相移光栅进行窄带滤波.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激光拍频频率随传感头应变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声子晶体位错理论的二维超声塑料焊接系统
    摘要:为了有效改善二维工具头辐射面振幅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对二维超声塑料焊接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利用横向位错在大尺寸长条形工具头上构造近周期声子晶体同质位错结,调节带隙的宽度和位置,使得二维超声塑料焊接系统的工作频率位于工具头的横向振动的带隙内,进而有效地控制工具头X方向的横向振动;其次,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正电子湮没谱学在金属材料氢/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用于核反应堆的金属结构材料中氢/氦泡的前躯体——(氢/氦)-空位复合体的形成受到温度、辐照剂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其在材料中的形成和演化行为对气泡形核的理解及先进核反应堆材料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分辨率的局限,这种原子尺度的微结构很难用电镜等常规方法进行表征,以致于该问题的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多重耦合振子系统的同步动力学
    摘要:耦合相振子的同步研究对理解复杂系统自组织协同的涌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相比于传统耦合振子的两体成对耦合,多重耦合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当相振子间的多重耦合机制起主要作用时,系统会涌现一系列去同步突变,这一新颖的动力学特性对理解复杂系统群体动力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本文研究了平均场的三重耦合K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纳米金属-石墨烯耦合的多频段等离激元诱导透明
    摘要:提出了基于银纳米棒、银纳米盘和石墨烯耦合的多频段等离激元诱导透明(PIT)电磁模型,通过时域有限差分和辐射双振荡器(RTO)模型从数值计算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分析了模型的电磁特性.结果表明:由于银纳米棒与银纳米盘、银纳米棒与银纳米棒之间的明模-明模耦合,可以实现在单频段PIT效应的基础之上,进一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不同缓冲气体中ArF准分子激光系统放电特性分析
    摘要:为深入理解挖掘ArF准分子激光系统运转机制,进而获得ArF准分子激光系统设计优化的理论及方向性指导,文章基于流体模型,以气体高压放电等离子体深紫外激光辐射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放电抽运ArF准分子激光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不同缓冲气体中,ArF准分子激光系统极板间电压、电流、光子数密度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短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散粒噪声模型
    摘要:随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器件的尺寸进入到纳米量级,器件的噪声机理逐渐开始转变.传统的热噪声与漏源电流模型精度出现下降,散粒噪声成为器件噪声不可忽略的因素.本文通过求解能量平衡方程,推导了短沟道MOSFET器件的沟道电子温度和电子速度表达式,由此建立了漏源电流模型;基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