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力学学报》的产出及学术影响力分析1)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1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mathjax/2.7.2-beta.0/MathJax.js?config=TeX-AMS-MML_HTMLorMML"></script> <script type='text/x-mathjax-config'> MathJax = { tex: { inlineMath: [['$', '$'], ['\\(', '\\)']] }, svg: { fontCache: 'global' } }; </script> 刘俊丽,*,2), 管翠中?, 花芳?*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学报》期刊社,北京 100190
? 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084

ANALYSIS OF THE OUTPUT AND ACADEMIC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1)

Liu Junli,*,2), Guan Cuizhong?, Hua Fang?* Periodical Publishing House of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Beijing 100190,China
? Tsinghua University Library,Beijing 100084,China

通讯作者: 2)刘俊丽,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从事力学期刊编辑出版及力学科普工作. E-mail:liujunli@cstam.org.cn

收稿日期:2019-09-6网络出版日期:2019-09-18
基金资助:1)中文科技期刊精品建设计划“学术创新引领项目”资助


Received:2019-09-6Online:2019-09-18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摘要
在钱学森先生领导下,于1957年创刊的《力学学报》作为力学学科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期刊,她见证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轨迹,也见证了中国几代力学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指标,对《力学学报》从创刊至2018年的产出及学科影响力情况进行分析,用数据说明她对推动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学术成果交流所做出的贡献.本文首先梳理了《力学学报》历年载文量、发文机构、发文作者等情况;然后分析了该刊在力学类期刊中的排名位置;最后,对载文内容特点进行分析,包括主要学科分布及近年刊文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力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论文产出;研究热点

Abstrac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sien Hsue-shen, the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CJTAM), which is the oldest comprehensive journal of mechanics founded in 1957, has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Chinese mechanics discipline and the growth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Chinese mechanics talents since the 1950s. This paper utilized the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to analyse the output and discipline influence of CJTAM from its inception to the present, and used the data to illustrate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chanics and the exchange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Firstly, we sorted out the amount of papers, the institutes and the authors published in CJTAM; Afterwards, its ranking among the journals of mechanics was analysed; Finally, we analy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nt of the paper,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major disciplines and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recent publications.
Keywords: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CJTAM);academic influence;bibliometric method;statistical analysis;paper output;research hotspot


PDF (11328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刘俊丽, 管翠中, 花芳. 《力学学报》的产出及学术影响力分析1). 力学学报[J], 2019, 51(5): 1557-1564 DOI:10.6052/0459-1879-19-252
Liu Junli, Guan Cuizhong, Hua Fang. ANALYSIS OF THE OUTPUT AND ACADEMIC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1).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J], 2019, 51(5): 1557-1564 DOI:10.6052/0459-1879-19-252


引言

创刊于1957年的《力学学报》作为中国第一本力学期刊,至今已走过了62个春秋. 首任主编钱学森在创刊号中撰文确定了办刊目标及发文定位[1]:"我们认为力学是一门技术科学,《力学学报》就是一门技术科学的学报.$\cdots \cdots$我们希望《力学学报》的出版能更积极地推动我们的力学事业. $\cdots \cdots $促进中国力学工作队伍很快地成长起来,使他们能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责任,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学报主要刊登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间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力学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特约总结性专题研究报告等.

近年来,一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力学学报》是否贯彻与体现“推动力学学科发展,促进队伍成长,发表创造性成果”这一办刊宗旨进行了研讨.屈秋雅[2]对《力学学报》1980---1990年间的核心作者进行了研究;王惠翔等[3]对《力学学报》1990---2008年19年间所刊发的文章,被国内期刊引用情况进行了调研与统计;陶彩军等[4]对《力学学报》2002---2009年 间的载文、作者及引文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刘俊丽[5]通过回顾《力学学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力学学报》对力学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力学学报》从创刊至2018年的产出及学科影响力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利用中国知网(CNKI)收 集该刊1957---2018年的数据,采用以下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

(1)年载文量:指某一期刊在某一年所刊载的论文总数. 它用来表征该刊的产出能力.

(2)基金论文比:指某期刊在制定时间范围内发表的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可被引文献的比例.

(3)CNKI综合影响因子: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综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6].

1 《力学学报》概览

《力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力学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一本力学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力学领域内理论、方法和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创刊六十多年来,在主编钱学森、郭永怀、郑哲敏、林同骥、黄克智、吴承康、王自强、杨卫、程耿东、郑泉水、魏悦广的领导下,在编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力学学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记录了我国力学学科从萌芽到发展再到成熟的历史进程,同时也留下了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印记.

随着力学分支学科的不断发展,目前,期刊特别鼓励发表与力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力求成为力学与其他工程和科学分支的桥梁,成为有助于中国力学年青学子成长和推动与中国重大工程建设合作的平台.《力学学报》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均位列力学类期刊前茅,被多个国内、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检索,多篇论文在各类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由于学术影响力,《力学学报》也多次荣获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重点期刊奖等各大奖项.

《力学学报》发展大事记如图1所示.

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力学学报》发展大事记

Fig. 1The development memorabilia of CJTAM



2 创刊以来载文统计分析

对《力学学报》创刊至2018年第6 期共289 期的文章信息进行了客观统计和分析. 62年来共发表文章 4905篇.图2给出了《力学学报》62年间的年载文情况,其中,发文量曲线断点分别对应于两个历史时期:1960---1961年反右倾停刊;1966---1973年"文革"第二次停刊.由发文量年代分布可知:该刊的年载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基本稳定在140篇/年.基金论文占比逐年提高,近年来稳定在85%以上.62年来,《力学学报》的产出能力不仅整体呈上升趋势,而且载文越来越紧扣国家研究战略.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力学学报》年载文量及基金论文占比

Fig. 2Annual publications number and the proportion of papers funded of CJTAM



2.1 载文作者系统分布

对发文的机构进行了统计,图3 给出了发文量最多的20家机构.它们均为国内从事力学研究的重要单位,是推动中国力学学科发展的主力军.截止到2018年,在《力学学报》上发文最多的前10家依次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690篇),清华大学(381篇),大连理工大学(254篇),北京大学(247篇),上海交通大学(187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81篇),西北工业大学(168篇),西安交通大学(153篇),天津大学(150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39篇).

图3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力学学报》发文量最多的20家机构(截止到2018年)

Fig. 3The 20 organizations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publications for CJTAM (as of 2018)



2.2 主要发文作者

在《力学学报》期刊官网上统计,对创刊以来到2018年第6期的所有署名作者的发文量进行了统计. 表1给出了截止到2018年,在《力学学报》上发文数量10篇及以上的作者共计77位.发表原创性研究成果最多的是清华大学的黄克智院士(36篇)和大连理工大学的钟万勰院士(33篇).从表1给出的作者信息可见,大部分作者均为本领域造诣深厚的知名专家****,其中 两院院士18位. 其他作者均为教授或研究员. 他们的研究成果影响到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等各力学分支学科的 发展.

Table 1
表1
表1创刊以来《力学学报》发表文章数量10篇及以上的作者
Table 1Authors with 10 or more articles published in CJTAM since its inception
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詹世革研究员发文34篇,张攀峰发文25篇.考虑到他们主要是从基金管理的角度对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故没有统计在内.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 期刊的引证指标不断提升

《力学学报》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力学类期刊(共13种)中综合实力排名第1.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 报告》(2018年版)力 学类期刊(18种)中排名第3.利用知网收集北大核心力学类前5种期刊近10年的年载文量和影响因子数据,了解《力学学报》在力学类期刊的表现情况.

图4图5分别给出了力学类前5种期刊近10年的年载文量和影响因子分布. 从中可知,与其他4种期刊相比,《力学学报》近10年的载文量相对稳定,CNKI综合影响因子逐年升高,现已大幅领先于其他刊物.

图4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力学类Top5期刊历年来年载文量变化情况

Fig. 4The amount of papers of the Top5 mechanics journals over the years



图5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力学类Top5期刊历年来CNKI综合影响因子

Fig. 5CNKI comprehensive impact factors of the Top5 mechanics journals over the years



另外,近年来,Scopus数据库又推出了与影响因子并行的评价体系,即CiteScore.它是以期刊前3年发表的论文总量为分母,以前3年论文在第4年的被引用次数作为分子计算所得值,与影响因子相比,CiteScore计算的是3年的引用量,引用期限更长,覆盖面更广.

《力学学报》的CiteScore引证指标在近年来也在不断提升. 表2给出了《力学学报》2015---2018年CiteScore引证数据. 从表中可以看到,2018年CiteScore创历史新高,达到1.35,较上年提升39.2%,在全球应用数学(Applied Mathematics)学科460本期刊中排名179位,位于前40%.

Table 2
表2
表2《力学学报》2015---2018年CiteScore引证数据
Table 2Citescore data of CJTAM from 2015 to 2018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4 载文内容特点分析

4.1 学科分布特点突显了它连接基础科学与工程应用的"桥梁"作用

图6给出了《力学学报》载文的学科分布. 从中可知,刊载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力学学科,占比高达54.5%;其他较高的学科分别为:数学(15.0%)、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9.2%)、建筑科学与工程(4.4%). 《力学学报》载文的学科分布特点突显了它所起的连接基础科学与工程应用的"桥梁"作用.

图6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力学学报》论文学科分布

Fig. 6Disciplinary distribution of CJTAM



4.2 高被引论文凸显力学学科的工程技术性

被引频次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论文学术影响力的大小.表3给出了截止到2018年,《力学学报》刊载的前50篇高被引论文,它们反映的是《力学学报》自创刊以来,所刊载的、被同行认可并引用的重要研究成果.从表3可知:这些成果多是作者针对工程技术中的问题提出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它们证实了钱学森对力学学科的观点"力学是一门和工程技术有密切关系的科学,是有实践依据的,是工程技术一般理论的一部分.因此,力学必然推动工程技术,也必然被工程技术的新发展所带动"[1].

Table 3
表3
表3《力学学报》高被引论文 Top50
Table 3The Top50 highly cited papers of CJTAM
注: 统计数据截至 2019年5 月 27日.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力学学报》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组织高质量的稿件,介绍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论文的发表为科技成果的凝练、总结和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如:被引频次排在第一位,清华大学周维垣等的文章《无单元法及其工程应用》[7],文章对大坝开裂,对小湾拱坝(295,cm)开裂作出了计算,为大坝设计提供依据,为李家峡大坝出水节省上千万元资金. 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4.3 近五年研究热点分析

SciVal是荷兰Elsevier公司提供的文献内容分析工具. 它采用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对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文本分析,旨在发现重要概念.我们知道,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的高度概括,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文献主题的内容,是表征文献研究主题的重要指标之一.统计分析关键词,能够由此发现力学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热点.

为此,使用SciVal对《力学学报》2014---2018年间的651篇文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图7. 图中字母的大小代表关键性,越大代表越关键;颜色代表热度,绿色代表这个方向是研究热度升高的,蓝色代表这个方向是研究热度降低的,灰色表示热度不变的. 从中得知:《力学学报》近五年论文的内容关键词主要有:计算力学、高超声速、断裂、本构模型、数值方法、损伤、液滴、拓扑优化、动力学响应、大涡模拟等.它们反映了近5年的研究热点.

图7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7《力学学报》2014---2018年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Fig. 7Statistical analysis of keywords in papers of CJTAM during 2014--2018



5 结束语

钱学森先生在创刊之日起定下《力学学报》的目标:促进力学学科的发展和促进中国力学工作队伍很快地成长起来,使他们能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任务.经过60年多年的努力,已实现了钱学森先生拟定的目标,一是中国力学界从事力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从五十年代几十人,发展到现在数以万计的力学队伍.二是中国的力学学科发展迅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8].

《力学学报》在历届主编和编委会的共同努力下,传承着钱学森先生的办刊理念,在注重报道力学前沿发展方向和服务于国家重大应用需求成果的基础上,还注重报道交叉研究及新开阔方向的成果. 《力学学报》推进了一些力学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为推动中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钱学森 . 我们的目标
力学学报, 1957,1(1):1-2

[本文引用: 2]

屈秋雅 . 《力学学报》论文作者研究
力学学报, 1994,26(4):508-512

[本文引用: 1]

( Qu Qiuya . A study on article authors of 《Acta Mechinica Sinica》
Acta Mechinica Sinica, 1994,26(4):508-512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1]

王惠翔, 陶彩军 . 基于文献计量的《力学学报》载文被引分析解读
力学学报, 2009,41(5):783-788

[本文引用: 1]

( Wang Huixiang, Tao Caijun .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quoted theses in the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by literature metrology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2009,41(5):783-788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1]

陶彩军, 王惠翔 . 《力学学报》载文、作者及引文调查分析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1,32(3):108-113

[本文引用: 1]

( Tao Caijun, Wang Huixiang . Quantitativ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published papers, authors and citations in CJTAM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2011,32(3):108-113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1]

刘俊丽 . 从《力学学报》发展历程看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30(6):571-576

[本文引用: 1]

( Liu Junli . Viewing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from the 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2019,30(6):571-576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1]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版盘)》电子期刊社有限公司, 2018( Annual Report for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 Impact Factors(Natural Science)(in Chinese))
[本文引用: 1]

周维垣, 寇晓东 . 无单元法及其工程应用
力学学报, 1998,30(2):193-202

[本文引用: 1]

( Zhou Weiyuan, Kou Xiaodong . Element fre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1998,30(2):193-202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1]

杨卫. 中国力学 60 年
力学学报, 2017,49(5):973-977

[本文引用: 1]

( Yang Wei . 60 years of mechanics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2017,49(5):973-977 (in Chinese))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力学 学科 论文 文献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