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NC:通过深度学习实时确定地震震源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地震发生以后,利用地震监测台网可以在第一时间给出发震时间、地点与震级三个要素,之后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可以给出震源机制解。依据震源机制解可以判断发震断层的性质,可以推断地下应力场状态,同时地面震动模拟预测模型也需要震源机制解作为必要的输入信息,这对于地震预警与灾害快速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最新的深度学习技术,Kuang et al.(2021)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Focal Mechanism network, FMNet),在接收到区域地震波形数据之后,可以利用单CPU在200 ms内给出震源机制解,相关结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常见的得到震源机制方法包括利用P波初动方法,P/S振幅比方法以及波形反演等方法。如果人工对数据挑选处理很难实时得到结果,实时获取震源机制以提升地震监测能力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深度学习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震相拾取以及震级估计等领域(Perol et al., 2018; Ross et al., 2018; Zhu et al., 2018; Wang et al., 2019; Mousavi et al., 2020),一些****发展了利用深度学习提取初动信息以根据初动获取震源机制解的方法(Ross et al., 2008),但是利用P波初动获取震源机制解需要地震台站的方位角覆盖比较好,很多地方的台站分布并不满足这一条件,限制了P波初动方法的使用。而利用波形反演确定震源机制解仅需要少量地震台的数据就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
  在本研究中,Kuang et al.(2021)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Focal Mechanism network, FMNet),用于使用全波形快速估计震源机制。实时确定震源机制的框架如图1所示,分为训练和预测两个部分。不同于使用大量真实数据进行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FMNet使用计算的理论地震图进行训练。计算不同位置、深度以及不同震源机制的理论地震图构建训练集,FMNet从综合训练数据中学习不同震源机制产生的波形的通用特性,用于确定震源机制解。训练完成后,在预测部分,可以根据台站三分量长周期地震波形的实际记录确定震源机制解,FMNet在单个CPU上仅196ms内就可以输出一个震源机制解,达到了实时确定震源机制的目的。
  作者应用该方法确定2019年7月发生在南加州的Ridgecrest地震序列中的4次5.4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研究区域如图2所示,利用787320个理论地震图样本进行训练,经过50次迭代,FMNet达到训练稳定状态,训练部分使用4个GPU的Tesla V100进行了5小时。然后利用FMNet成功地获得了这四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图3中的红色沙滩球),与南加州地震台网(SCSN)矩张量解目录中的机制(黑色沙滩球)以及使用剪切-粘贴方法(gCAP)获取的震源机制解(灰色沙滩球)比较,FMNet预测的震源机制与先前的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Kuang et al.(2021)所提出的FMNet能够有效地确定震源机制。
  
  图1 FMNet框架
  
  图2 研究区位于加州南部的Ridgecrest地区。研究区域为100 km × 100 km,深度范围为2~20 km。总共使用150 km内的16个地震台站(黑色三角形)的理论地震图作为训练数据
  
  图3 FMNet机制解的比较。红沙滩球为FMNet确定的震源机制,黑沙滩球为南加州地震台网(SCSN)矩张量目录的机制解,灰沙滩球为使用gCAP确定的震源机制解  
  该方法使用理论地震图作为训练数据,因此可以应用于实际地震记录不多的区域,同时由于利用了三分量全波形数据,仅需要少量台站即可给出准确的震源机制解,避免了利用初动求解时,需要台站方位角覆盖好的缺陷。不同于之前利用搜素引擎实时确定震源机制解(Zhang et. al, 2014),FMNet在预测部分不需要大量的存储。由于在研究中使用一维地壳速度模型计算理论地震图进行训练,因此该方法给出的例子仍是针对中等强度以上的地震,因此需要加强精确三维地壳速度模型的研究,以提高波形的频带,用于确定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综上,FMNet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的震源机制解实时确定系统,能有效地提升地震自动监测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Kuang W, Yuan C, Zhang J. Real-time determination of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via deep learning[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 1432.(原文链接
  Mousavi S M, Beroza G C. A machine‐learning approach for earthquake magnitude estimation[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20, 47(1): e2019GL085976.
  Perol T, Gharbi M, Denolle M.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earthquake detection and location[J]. Science Advances, 2018, 4(2): e1700578.
  Ross Z E, Meier M A, Hauksson E. P wave arrival picking and first‐motion polarity determination with deep learning[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8, 123(6): 5120-5129.
  Wang J, Xiao Z, Liu C, et al. Deep learning for picking seismic arrival time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9, 124(7): 6612-6624.
  Zhang J, Zhang H, Chen E, et al. Real-time earthquake monitoring using a search engine method[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1): 1-9.
  Zhu W, Beroza G C. PhaseNet: a deep-neural-network-based seismic arrival-time picking method[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19, 216(1): 261-273.
  (撰稿:王尊,郝金来/地星室)
相关话题/地震 数据 计算 震源 信息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NG:地震各向异性观测揭示冰岛大洋地壳流
    洋中脊作为离散型边界,是大洋的扩张中心和新洋壳的产生地带。当今洋壳占约三分之二的地球表面积,因此理解洋中脊处洋壳的增生和变形过程是认识板块构造和地球演化的关键。海洋地震学探测是获取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但与大陆板块边界地区相比,洋中脊地区往往为深水覆盖,布设地震仪器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难以保障观测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C:局部应力放大引起的下地壳地震成核
    陆内地震大多为上地壳的浅源地震,下地壳的地震很少(30-40 km),因为下地壳的岩石变形以缓慢的蠕变为主,但下地壳也可以发生地震,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目前****们提出的机制包括:因热逸散导致塑性失稳,脱水反应导致的流体压力增加或局部应力重新分布,以及榴辉岩化作用。上述下地壳地震机制都需要岩石在一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C: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的冰川微地震监测和地震波传播研究
    在过去10到20年里,传感器和数采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地震仪器的便携性。因此,在交通不便的阿尔卑斯山脉和极地地区进行地震监测也越来越可行。相比于地壳地幔等传统的地震学研究对象,这些观测更聚焦于近地表的动力过程。阿尔卑斯山脉开展的地震学研究催生了环境地震学、冰冻圈地震学等新的学科方向。  尽管地震仪可以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REE: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研究进展
    地震的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其预测仍是一个国际难题。近些年,随着地球深部能源和空间的开发利用——非常规油气水力压裂(HF)、增强型地热系统(EGS)以及废弃盐水深部灌注(SWD),诱发地震越来越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图1)。美国地调局研究发现造成美国中部近年地震增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G:断层面粗糙度及其对地震的意义
    近年来,断层面粗糙度成为地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地震学家认识到:地震是由于断层面上强度相对较高的锁固段突然破裂产生的,这些锁固段被称为凹凸体(asperity)。地震中滑动传播过程的复杂程度可能与这些凹凸体的分布有关。凹凸体的分布是断层面粗糙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断层面的形态对地震有着重要影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cience:“排序”地震记录揭示核幔边界的散射全景图
    核幔边界(Core mantle boundary, 简称CMB)位于地下2900 km深度处,将体积巨大的硅酸盐地幔和液态铁核分隔开来,是地球内部速度、密度跳变最为剧烈的界面,也是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中重要的热化学边界层。全球尺度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出下地幔底部在长波长尺度上(百-千km)具有显著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cience:地震波测量深海温度
    全球变暖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挑战之一。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打破了气候系统中的能量平衡,在地球系统中产生了额外热量,导致温度上升。海洋的容积巨大,比热容高,存储和吸收了全球变暖90%以上的热量。作为地球气候系统的调节器,海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变暖的步调。因此,准确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C:地幔数据显示可氧化的火山气体的减少可能触发了大氧化事件
    包括人类在内的需氧生物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繁盛兴旺,主要得益于大气中大量O2的存在,但在地球整个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O2含量水平并不高。地质记录中的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特征表明大气中的O2含量在2.4~2.1 Ga大氧化事件期间快速升高,但对氧化还原作用敏感的铁、钼等元素的同位素数据却显示在3.2~3.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REE:基于地震波场的跨尺度地球内部成像
    地震方法是如今人类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人类了解地球深部构造的唯一方法。借助地震成像方法,地球物理学家将复杂的地震波波形信息转化为易懂的地球模型参数,如地球内部的速度结构。因此地震成像方法的精度直接决定了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程度。  现今精度最高的地震成像方法是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C:注水诱发地震与孔隙压力变化速率的关系
    随着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页岩气、干热岩等新能源的开发日渐增加,水力压裂、返排水处理等向储层或地层中注入流体的行为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包括地下水污染、注水诱发地震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些问题当中,地下水污染可以通过严格的固井和防漏措施来避免,但诱发地震却尚无可供实施的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