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NC: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的冰川微地震监测和地震波传播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在过去10到20年里,传感器和数采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地震仪器的便携性。因此,在交通不便的阿尔卑斯山脉和极地地区进行地震监测也越来越可行。相比于地壳地幔等传统的地震学研究对象,这些观测更聚焦于近地表的动力过程。阿尔卑斯山脉开展的地震学研究催生了环境地震学、冰冻圈地震学等新的学科方向。
  尽管地震仪可以提供亚秒级的地面振动监测,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但只有密集的传感器网络才能够精确定位物体的运动 (Dietze et al., 2017; Poli et al., 2017),较为稀疏的固定地震台网往往难以满足地质灾害的早期预警和科学研究的需求。
  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简称DAS)是一种全新的地震仪,它的出现颠覆性地改变了地震监测台网的覆盖范围。DAS技术使用光纤作为传感单元,向其中注入一系列激光脉冲,该信号在光学内部产生的后向散射信号以转化为沿光纤每隔几米采样的应变率记录。因此,DAS可以在准静态到万赫兹间的频带内记录地震波在几十公里长的光纤上产生的动态应变信号(Parker et al., 2014)。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Walter等人利用DAS技术在阿尔卑斯山冰川上开展了微地震信号以及环境噪声观测研究。在2019年3月的5天时间里,该团队在冰川表面的布设光缆组成一个单边长220 m的等边三角形台阵,用于监测冰川粘滑活动、岩崩以及冰震。他们使用了SILIXA iDAS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其时间采样率为500 Hz,空间采样间隔为4 m,同时在冰川中心流线附近布设了三台地震仪,形成边长为220 m的等边三角形(图1b),并在冰川边缘几十米内的花岗岩基岩上布置了另外三台地震仪(图1a)。

图1 罗纳格莱切观测点示意图。(a)冰川厚度分布,厚度数据来自探地雷达剖面(冰流由北向南),其中三角形表示基岩地震仪,黑色箭头指向图b的区域;(b)地震仪和光缆的布局;(c)雪地中的光缆照片(箭头)和野外营地(Walter et al., 2020)
  作者通过DAS记录到各种各样的地震记录(图2所示),其中包括一次地表冰震、一次冰川粘滑事件、一次爆炸源以及持续15 s的落石信号。结合地震仪记录分析,可以看到地表冰震记录以10-50 Hz为主,振动轨迹为逆进椭圆的Rayleigh波,而冰川粘滑事件信号频率较高,且以P波和S波信号为主,缺乏显著的Rayleigh信号。实际上,DAS的有效频带可以高达数千赫兹,而作者却发现,相比于地震仪记录,DAS记录中信号在100-200 Hz以上逐渐变弱,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地震仪与光缆之间的耦合差异:一方面地震仪布设于冰层中的钻孔,并紧紧地冻在其中,与冰层完美地耦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光缆架设在冰川表面2 m多厚的松散积雪上,与冰层的耦合性差。由于松散积雪对高频信号具有较强的衰减作用,进而导致爆炸源产生的高频反射信号同样在DAS记录中缺失。

图2 微地震事件(垂直地震仪记录为灰色,DAS记录为黑色)。(a)地表冰震;(b)粘滑事件;(c)爆炸;(d)落石;a-c中的波形记录点都位于在南边顶点(RA53和D620),d中的波形记录点在西边顶点(RA52和D904),为了方便显示,a-c中 DAS 和地震仪记录的时间轴略有偏移(Walter et al., 2020)
  作者进一步分析观测期间的粘滑信号,并在DAS记录上识别出了粘滑事件的直达P波、S波以及其他相位的波(图3a)。另外他们通过二维射线方程计算理论到达时间(Rutishauser et al., 2016),并与实际记录剖面作对比(图3b),结果表明P波既包含直达波, 也包含穿过底层基岩的折射波。S波也是类似,但在偏移距超过270 m时,直达波和折射波之间的分离清晰可见。在折射S波之前有一个小的震相,可以通过两次反射的P波来解释(图3c)。图3a中0.3秒左右的箭头指示两次反射的S波。实际上,如果没有DAS提供的高密度观测,这些震相就更难解释。作者还利用冰上地震仪与DAS记录对该粘滑事件进行定位。由于地震速度模型和到达时间选取的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反演问题,只使用三个冰上地震仪记录进行定位结果散布较大 (图3b中的青色点云)。而对于使用数量更多、观测密度更大的DAS数据得到了更为准确的定位结果(图3b中的黑色点云)。

图3 (a)粘滑事件的完整DAS记录;(b)基岩地形(颜色对应海拔)和粘滑事件的定位结果,黑色和青色点云分别表示使用DAS和地震仪记录得到的定位概率密度;(c)粘滑事件地震波传播的示意图;(d)记录剖面和理论到达时间(Walter et al., 2020)
  作者通过对DAS观测到的数据,进行波形对比、震相识别、以及事件定位等研究,表明DAS观测技术能够记录冰川流动引发的微震事件,甚至是落石等更小规模的物质运移事件。与布设在冰川和周边山体的地震仪相比,DAS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监测冰川及其周围环境的静态和动态运动。尽管光缆覆盖的面积与3个冰上地震仪相同,但记录通道的数量和密度大大改善了粘滑事件的定位精度。此外,得益于DAS提供的极小空间采样间隔,识别了多重反射和临界折射波。这些震相不能用稀疏的传统地震仪台阵来识别,所以以前只在较厚的极地冰盖中被少量观测到。
  DAS技术在监测冰川动态和阿尔卑斯山物质运移活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简单的部署程序,基本上包括铺设一条光缆,就有数百个地震观测点,其体力劳动相当于在冰面上安装少量地震仪,但这些地震仪产生的关于冰川内部和附近的地震源和波传播的信息要少得多。除了本文所开展的研究,在不远的未来,DAS技术可以利用阿尔卑斯山脉地区大量既有的光缆进行监测,将有效提高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预警能力。
  【致谢:感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曾祥方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宝善教授、油气室王一博研究员对本文的修改和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Dietze M, Mohadjer S, Turowski J M, et al. Seismic monitoring of small alpine rockfalls–validity, precision and limitations[J]. Earth Surface Dynamics, 2017, 5(4): 653-668.
  Parker T, Shatalin S, Farhadiroushan M.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a new tool for seismic applications[J]. First Break, 2014, 32(2).
  Poli P. Creep and slip: Seismic precursors to the Nuugaatsiaq landslide (Greenland)[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7, 44(17): 8832-8836.
  Rutishauser A, Maurer H, Bauder A. Helicopter-borne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investigations on temperate alpine glaciers: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ystems and their abilities for bedrock mappingHelicopter GPR on temperate glaciers[J]. Geophysics, 2016, 81(1): WA119-WA129.
  Walter F, Graff D, Lindner F, et al.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 of microseismic sources and wave propagation in glaciated terrain[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1): 1-10.(原文链接)  
  (撰稿:姚艺/油气室)
相关话题/信号 地震 技术 观测 数据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NC:局部应力放大引起的下地壳地震成核
    陆内地震大多为上地壳的浅源地震,下地壳的地震很少(30-40 km),因为下地壳的岩石变形以缓慢的蠕变为主,但下地壳也可以发生地震,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目前****们提出的机制包括:因热逸散导致塑性失稳,脱水反应导致的流体压力增加或局部应力重新分布,以及榴辉岩化作用。上述下地壳地震机制都需要岩石在一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REE: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研究进展
    地震的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其预测仍是一个国际难题。近些年,随着地球深部能源和空间的开发利用——非常规油气水力压裂(HF)、增强型地热系统(EGS)以及废弃盐水深部灌注(SWD),诱发地震越来越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图1)。美国地调局研究发现造成美国中部近年地震增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G:断层面粗糙度及其对地震的意义
    近年来,断层面粗糙度成为地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地震学家认识到:地震是由于断层面上强度相对较高的锁固段突然破裂产生的,这些锁固段被称为凹凸体(asperity)。地震中滑动传播过程的复杂程度可能与这些凹凸体的分布有关。凹凸体的分布是断层面粗糙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断层面的形态对地震有着重要影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cience:“排序”地震记录揭示核幔边界的散射全景图
    核幔边界(Core mantle boundary, 简称CMB)位于地下2900 km深度处,将体积巨大的硅酸盐地幔和液态铁核分隔开来,是地球内部速度、密度跳变最为剧烈的界面,也是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中重要的热化学边界层。全球尺度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出下地幔底部在长波长尺度上(百-千km)具有显著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C:由古地磁观测和发电机数值模拟推断历史上地磁场的快速变化
    地球磁场能够阻挡绝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宇宙射线的侵害。目前普遍认为地球的主磁场是在地球的液态外核中通过磁流体发电机过程产生的,并且已经维持了至少有35亿年左右。在过去的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磁研究表明地磁场平均每几十万年会倒转一次,倒转的过程可能持续数千年。这期间,磁场整体强度将显著降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cience:地震波测量深海温度
    全球变暖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挑战之一。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打破了气候系统中的能量平衡,在地球系统中产生了额外热量,导致温度上升。海洋的容积巨大,比热容高,存储和吸收了全球变暖90%以上的热量。作为地球气候系统的调节器,海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变暖的步调。因此,准确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C:地幔数据显示可氧化的火山气体的减少可能触发了大氧化事件
    包括人类在内的需氧生物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繁盛兴旺,主要得益于大气中大量O2的存在,但在地球整个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O2含量水平并不高。地质记录中的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特征表明大气中的O2含量在2.4~2.1 Ga大氧化事件期间快速升高,但对氧化还原作用敏感的铁、钼等元素的同位素数据却显示在3.2~3.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REE:基于地震波场的跨尺度地球内部成像
    地震方法是如今人类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人类了解地球深部构造的唯一方法。借助地震成像方法,地球物理学家将复杂的地震波波形信息转化为易懂的地球模型参数,如地球内部的速度结构。因此地震成像方法的精度直接决定了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程度。  现今精度最高的地震成像方法是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C:注水诱发地震与孔隙压力变化速率的关系
    随着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页岩气、干热岩等新能源的开发日渐增加,水力压裂、返排水处理等向储层或地层中注入流体的行为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包括地下水污染、注水诱发地震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些问题当中,地下水污染可以通过严格的固井和防漏措施来避免,但诱发地震却尚无可供实施的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A:地震触发玄武质火山喷发所需的金凤花条件——来自2015年Ambrym喷发的证据
    Ambyrm火山位于瓦努阿图群岛内,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在这里以每年85 mm的速度向东俯冲到太平洋板块之下(图1)。2015年2月25日,该火山发生了一次小规模喷发,形成了一个新的火山口Niri Taten。在喷发前30小时,火山以南约15-20 km处还发生了一次Mw6.4级地震,地震为逆冲型,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