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内地震大多为上地壳的浅源地震,下地壳的地震很少(30-40 km),因为下地壳的岩石变形以缓慢的蠕变为主,但下地壳也可以发生地震,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目前****们提出的机制包括:因热逸散导致塑性失稳,脱水反应导致的流体压力增加或局部应力重新分布,以及榴辉岩化作用。上述下地壳地震机制都需要岩石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某些矿物反应,使得岩石的结构或成分发生变化,导致岩石弱化而无法承载差异应力,最终引发地震。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下地壳地震活动的位置都能满足发生矿物反应的条件。
普利茅斯大学的L.R. Campbell等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针对发生在刚性下地壳的陆内地震提出了一种新机制:地壳深处的岩石缓慢蠕变剪切,由于不同剪切带之间的相互作用,直到它们无法承受不断增大的差异应力并突然断裂,从而引发地震。
挪威的Lofoten-Vesteralen群岛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大面积出露大陆下地壳岩石的地区,为研究下地壳的地震构造提供了重要载体。研究人员首先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构造填图分析,发现了多组剪切带均发育岩石快速滑动过程中摩擦生热熔融的产物——假玄武玻璃。按构造特征可将假玄武玻璃分为两类,强烈糜棱岩化(I类;图1)和未变形(II类;图2)。随后,通过对比I类和II类假玄武玻璃的构造关系以及围岩麻粒岩相的矿物组合,该团队认为两类假玄武玻璃均发生在下地壳层次,温压条件为650–750℃和0.7–0.8 GPa。其中II类因为未经历变形改造,因此被认为是同震产物。同时,结合对II类假玄武玻璃相关的同震破裂长度和位移距离统计,这些地震发生的同时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大应力降(>1 Gpa)。
图1 强烈糜棱岩化的假玄武玻璃(Campbell et al., 2020)
图2剪切带内发育的未变形的II型假玄武岩(Campbell et al., 2020)
因此,研究者在下地壳地震成因上提出了新的解释:剪切带将岩石切割为多个独立的岩块,边界剪切带上持续的蠕变导致加载在块体上的应力不断积累增加。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块体与剪切带体积比,还是块体与剪切带黏度比,都会使得加载在块体上的应力有着数量级上的变化。一旦块体上加载的差异应力超过临界值,块体就会发生局部地震破裂来释放应力,产生的地震破裂会集中在块体内部(图3a)。虽然弹性应力的积累和释放在每个块体内部发生,但是这些块体内部的地震破裂却可以维持整个强应变带蠕变的动态平衡。
图3 下地壳斜长岩在不同的粘性剪切带相互作用下破裂及地震成核过程(Campbell et al., 2020)
在下地壳相对坚硬岩石破裂成核的模型中,局部应力增加的条件相对于矿物反应条件较容易形成,也不需要浅部地震来为下地壳提供应力,只需要一个由高强度的、干的岩块和剪切带网络组成的系统即可形成。这种情况在许多板内下地壳麻粒岩区都有发现,因此该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大陆地壳内部深部低震级的地震活动。
【致谢:感谢岩石圈室褚杨副研究员对本文提出的宝贵修改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Campbell L R, Menegon L, Fagereng A, et al. Earthquake nucleation in the lower crust by local stress amplification[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1322.(链接)
(撰稿:杨秋野,张艳/地星室)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NC:局部应力放大引起的下地壳地震成核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相关话题/地震 岩石 矿物 地壳 结构
NREE: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研究进展
地震的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其预测仍是一个国际难题。近些年,随着地球深部能源和空间的开发利用——非常规油气水力压裂(HF)、增强型地热系统(EGS)以及废弃盐水深部灌注(SWD),诱发地震越来越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图1)。美国地调局研究发现造成美国中部近年地震增加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NG:断层面粗糙度及其对地震的意义
近年来,断层面粗糙度成为地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地震学家认识到:地震是由于断层面上强度相对较高的锁固段突然破裂产生的,这些锁固段被称为凹凸体(asperity)。地震中滑动传播过程的复杂程度可能与这些凹凸体的分布有关。凹凸体的分布是断层面粗糙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断层面的形态对地震有着重要影响。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Nature: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成因模型
克拉通是地球上古老而又稳定的大陆地块。克拉通的岩石圈地幔是金刚石的宝库,它们形成于25亿年前的太古宙和16-25亿年前的古元古代(Peslier et al., 2010; Lee et al., 2011)。克拉通型岩石圈地幔具有明显的特征:厚度巨大(可达300 km)、密度较低、亏损玄武质成分、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Science:“排序”地震记录揭示核幔边界的散射全景图
核幔边界(Core mantle boundary, 简称CMB)位于地下2900 km深度处,将体积巨大的硅酸盐地幔和液态铁核分隔开来,是地球内部速度、密度跳变最为剧烈的界面,也是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中重要的热化学边界层。全球尺度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出下地幔底部在长波长尺度上(百-千km)具有显著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PNAS:地球地壳的硅含量至少从太古宙早期开始一直保持恒定
地球拥有两种在组成和形态上截然不同的地壳——被海洋覆盖的以玄武质成分为主的洋壳和具有较高硅含量的陆壳,这在太阳系行星中是唯一的。地球洋壳与太阳系其它硅酸盐星球的地壳成分类似,而长英质陆壳则是地球区别于其它行星的主要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地幔熔融并经过一系列的分异演化而成。很多研究者认为密度较小、酸性的陆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Science:地震波测量深海温度
全球变暖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挑战之一。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打破了气候系统中的能量平衡,在地球系统中产生了额外热量,导致温度上升。海洋的容积巨大,比热容高,存储和吸收了全球变暖90%以上的热量。作为地球气候系统的调节器,海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变暖的步调。因此,准确测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NREE:基于地震波场的跨尺度地球内部成像
地震方法是如今人类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人类了解地球深部构造的唯一方法。借助地震成像方法,地球物理学家将复杂的地震波波形信息转化为易懂的地球模型参数,如地球内部的速度结构。因此地震成像方法的精度直接决定了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程度。 现今精度最高的地震成像方法是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NC:注水诱发地震与孔隙压力变化速率的关系
随着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页岩气、干热岩等新能源的开发日渐增加,水力压裂、返排水处理等向储层或地层中注入流体的行为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包括地下水污染、注水诱发地震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些问题当中,地下水污染可以通过严格的固井和防漏措施来避免,但诱发地震却尚无可供实施的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Science: 三维断层结构控制震群的动态发展
理解一个地震如何发生及为何开始发生是地震科学的最大挑战之一。考虑到大地震和小地震的发生频度不同,理解断层带地震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通过对破坏性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研究,以及中小地震序列的时空演化过程开展高分辨率探测等途径加以实现。通常认为,断层的结构会控制地震破裂的起始、传播和停止,且断层形态在地下浅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SA:地震触发玄武质火山喷发所需的金凤花条件——来自2015年Ambrym喷发的证据
Ambyrm火山位于瓦努阿图群岛内,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在这里以每年85 mm的速度向东俯冲到太平洋板块之下(图1)。2015年2月25日,该火山发生了一次小规模喷发,形成了一个新的火山口Niri Taten。在喷发前30小时,火山以南约15-20 km处还发生了一次Mw6.4级地震,地震为逆冲型,震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