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65Ma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完全的陆陆碰撞,印度板块俯冲于青藏高原之下,并持续向北运动,在持续汇聚挤压作用下,形成了巨厚的地壳和平均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通过近年来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研究,国内外****取得了一系列关于高原演化的重要认识,比如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多期次完成的、高原中下地壳可能发育部分熔融层形成物质流动通道、高原下方岩石圈结构存在显著东西向差异等。
青藏高原的深部岩石圈结构特征可以用来约束高原的演化过程和隆升机制,地震波因为穿透地幔深处,携带了深部结构信息,从而成为探测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最有效信号。通常有两种方法来获取必需的地震波信号:(1)最好的办法是建立覆盖整个青藏高原的观测台网,保证多种地震波信号覆盖整个青藏高原深部,从而获得可靠的高分辨率深部结构图像;(2)或者使用某些特殊的地震波信号,如Pn波(图1)、面波等,它们可以沿特定深度在地下传播,通过周边台站接收就可以对高原内部深部结构形成比较均匀的信号覆盖,但只能获得某些深度且分辨率比较受限的深部结构图像。
图1 Pn波为主要沿上地幔顶部传播的地震波,这与壳内传播的Pg波不同
20世纪90年代前,对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的了解主要来自第二种方法,以及为数很少的反射地震探测,近30年来虽然开展了大量流动地震观测和大地电磁观测,但由于青藏高原地域宽广,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藏北,仍缺乏足够的观测数据。要对整个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结构进行整体约束,还主要依赖于上述第二种方法,即使用Pn波、面波等可以覆盖整个高原的特殊地震波信号。而应用Pn波开展青藏高原深部结构成像研究存在多个关键技术问题:(1)现有大量地震目录数据和流动观测数据的有效整合;(2)Pn波传播过程中的各向异性影响评估;(3)地壳厚度横向变化对成像结果的影响等。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的李江涛和宋晓东于2018年8月14日在PNAS上发表了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结构的最新研究成果(Li and Song, 2018)。他们收集多个地震目录并人工拾取大量Pn波信号,整合成了目前青藏高原深部结构成像最完整的Pn波走时数据库,在成像过程中同时考虑了Pn波各向异性对结果的影响,由此获得了青藏高原上地幔顶部的P波速度分布特征(图2),他们的结果较前人覆盖范围更广,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研究显示,青藏高原南部上地幔顶部存在三条显著低速异常带,结合早前瑞利面波层析成像所获得的S波速度结构,他们认为三处低速异常带指示印度岩石圈地幔撕裂为不同俯冲角度和向北延伸极限的四部分:西部和东部俯冲角度小且向北延伸更远,而中部俯冲角度比较陡(图3)。他们还试图用印度岩石圈撕裂模型来解释中新世以来的裂谷发育过程,以及现今青藏高原的中深源地震分布,并认为地壳和地幔变形两者是强烈耦合的。
图2 青藏高原的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图像,图中T1、T2、T3标明文中所发现的三处Pn波低速区,低速区的速度较周围低约0.3km/s
图3 藏南印度岩石圈地幔撕裂及地壳(红色)和地幔(蓝色)耦合卡通图。白色虚线为俯冲印度地壳和上覆喜马拉雅造山增生楔及青藏高原地壳之间的边界。MBT: 主边界逆冲断裂;YZS:雅鲁藏布江缝合带;CR: 错那裂谷;YGR: 亚东-谷露裂谷;PXR: 朋曲-申扎裂谷;TYR: 当惹雍错裂谷;LGR: 隆格尔裂谷;YRR: 亚热裂谷
印度岩石圈板片撕裂模型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尹安提出,用于解释青藏高原一系列南北向裂谷的形成机制(Yin,2000)。此后,依据一系列地质和地球物理观测,不同****认为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可以分为三段(侯增谦等,2006)或者两段(Xiao et al.,2007),分别提出了印度岩石圈撕裂和分段俯冲模型。我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田小波、陈赟、梁晓峰等近些年针对藏南地区岩石圈结构探测开展了一系列地震学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藏南印度岩石圈正在撕裂和差异俯冲并对高原地表变形存在控制作用(例如:Liang et al.,2016)。
主要参考文献
侯增谦,赵志丹,高永丰,杨志明,江万,2006. 印度大陆板片前缘撕裂与分段俯冲:来自冈底斯新生代火山-岩浆作用证据,岩石学报,22(4),761-774. (原文链接)
Li J, Song X. Tearing of Indian mantle lithosphere from high-resolution seismic imag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ithosphere coupling in southern Tibet[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115:8296-8300. (原文链接)
Liang X, Chen Y, Tian X, et al. 3D imaging of subducting and fragmenting Indian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beneath southern and central Tibet using body-wave finite-frequency tomography[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16, 443: 162-175.(原文链接)
Xiao L, Wang C, Pirajno F. Is the underthrust Indian lithosphere split beneath the Tibetan Plateau?[J].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07, 49(1): 90-98. (原文链接)
Yin A. Mode of Cenozoic east‐west extension in Tibet suggesting a common origin of rifts in Asia during the Indo‐Asian collision[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00, 105(B9): 21745-21759.(原文链接)
(撰稿:梁晓峰)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前沿报道】PNAS:藏南印度地幔岩石圈撕裂及其指示的岩石圈强耦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结构
李仕虎等-EPSL&GRL:青藏高原脉冲式变形与印度-亚洲大陆汇聚速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认为俯冲板片的拖拽力(slab pull)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但洋中脊的推力(ridge push)也有一定的贡献,当二者达到稳态时板块运动的速率基本保持稳定,但板块在运动时速度经常会发生突然变化,其动力学机制仍不清楚。晚白垩世以来印度大陆持续向北漂移,与亚洲大陆在新生代早期发生碰撞,造成了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郑天愉等-NC:印度大陆俯冲到缅甸下方的结构证据
印度大陆俯冲(subduction)或底冲(underthrusting)是解释印度与亚洲碰撞以来青藏高原新生代地壳变形、岩浆活动和隆升的一个强有力的构造模式。在喜马拉雅地区,地震成像揭示了包括中下地壳的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之下的底冲构造(Nábelek et al., 2009)。在印度-欧亚大陆碰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臧明东等-NHESS:考虑结构面粗糙度影响的区域地震滑坡预测模型
地震滑坡是由地震触发的边坡失稳事件,常常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近年来,全球强震频发,关于地震滑坡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热点。我国是一个多山多地震的国家,长期面临着极高的地震滑坡风险,准确预测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研究,对于地震防灾减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量野外调查发现,自然界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高一帆等-JGR: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岩石圈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自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广泛的陆内变形。青藏高原东缘和东北缘是研究高原隆升、外向扩展及其与周边块体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然而,当前对该区域的壳幔变形模式依然存在很大争议,提出了中下地壳流、岩石圈垂向一致性变形等不同的端元模型。 详细的地震各向异性结构信息是认识该区域壳幔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武澄泷等-EPSL&BSSA:青藏高原中部印度岩石圈板片撕裂和地壳流对共轭走滑断层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新生代以来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持续碰撞挤压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青藏高原,多项研究认为印度岩石圈板片向北已俯冲至青藏高原中部,然而其俯冲的角度和几何形态还存在较大争议。在印度板片俯冲的前缘的上方,青藏高原中部发育一系列大型共轭走滑断层,该断层系统对印度与欧亚的南北向挤压以及高原的东西向拉张起到关键的协调作用,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周贝贝等-JGR:地壳软弱带可能是形成青藏高原中部共轭走滑区的控制因素
6500万年前,印欧板块发生碰撞,板块的持续汇聚作用造就了现今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陆陆碰撞造山带的热点研究区域。以逆冲断裂为代表的挤压构造大多发育在其周缘,指示着青藏高原持续的南北向缩短;大型走滑断层系则分布在边缘及块体边界,尤其是东南缘和东北缘,指示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高原内部则主要发育了一系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吕彦等-JGR:西北太平洋地区复杂的上地幔结构和变形
西北太平洋地区在新生代期间经历了广泛的构造变形,是研究板块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区域。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在鄂霍次克板块和欧亚板块下俯冲,形成边缘海、扩张带和广泛分布的岛弧。然而,由于数据和方法的限制,该区域已有的层析成像结果仍然缺乏共识,了解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地球动力学特征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郭正府等-Geology:渐新世-中新世之交: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岩浆活动的转型
青藏高原的隆升是新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不仅影响了欧亚大陆的构造格局,还对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的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般认为,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及板块俯冲密切相关;但要弄清楚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地球动力学的演变过程,尚有很多关键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印度大陆岩石圈能俯冲到什么深度?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武澄泷等-EPSL:青藏高原中部下方印度岩石圈板片的撕裂
新生代以来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持续碰撞挤压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青藏高原,多种地震学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印度岩石圈板片已俯冲至青藏高原中部,然而其俯冲的几何形态还存在较大争议。地震波速各向异性是地球内部形变场的直接证据,研究高原中部的各向异性可以为印度俯冲形态及相关动力学过程提供约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段武辉等-EPSL:石笋记录的华北倒二冰消期的时间和结构特征
20世纪50年代,Emiliani首次将δ18O分析方法应用到海洋沉积物中,并根据海洋沉积物有孔虫δ18O记录率先提出第四纪存在多次冰期旋回。随后,越来越多的深海岩芯、黄土沉积以及冰芯等古气候记录证实了这种“锯齿状”冰期-间冰期旋回:从间冰期向冰期转换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的过程却是迅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