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青海省森林乔木层碳储量现状及固碳潜力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1

陈科宇1, 字洪标1, 阿的鲁骥1, 胡雷1, 王根绪2, 王长庭,1,*1 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 成都 610041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41

Current stocks and potential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the forest tree layer 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CHEN Ke-Yu1, ZI Hong-Biao1, ADE Luji1, HU Lei1, WANG Gen-Xu2, WANG Chang-Ting,1,* 1 Institute of Qinghai-Tibetan Plateau,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1,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Mountain Surface Processes and Ecological Regul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通讯作者: ( wangct6@163.com, wangct@swun.edu.cn)

编委: 李胜功
责任编辑: 李敏
收稿日期:2018-03-13网络出版日期:2018-08-20
基金资助: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207)


Received:2018-03-13Online:2018-08-20
Supported by: SupportedbytheStrategicPriorityResearchProgram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XDA05050207)


摘要
为阐明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植被碳储量现状及其分布特征, 该研究利用240个标准样地实测的乔木数据, 估算出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处于不同龄级阶段的平均碳密度, 并结合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所提供的不同龄级的各林型面积, 估算了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结果表明: 1) 2011年青海省森林乔木层平均碳密度为76.54 Mg·hm -2, 总碳储量为27.38 Tg。云杉(Picea spp.)林、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林、桦木(Betula spp.)林、杨树(Populus spp.)林是青海地区的主要林型, 占青海省森林面积的96.23%, 占青海省乔木层碳储量的86.67%, 其中云杉林的碳储量(14.78 Tg)和碳密度(106.93 Mg·hm -2)最高。按龄级划分, 乔木层碳储量表现为过熟林>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幼龄林。2)青海省乔木层总碳储量从2003年的23.30 Tg增加到2011年的27.38 Tg, 年平均碳增量为0.51 Tg·a -1。乔木层固碳速率为1.06 Mg·hm -2·a -1, 其中柏木林的固碳速率最大(0.44 Mg·hm -2·a -1); 桦木林的固碳速率为负值(-1.06 Mg·hm -2·a -1)。3)青海省乔木层植被固碳潜力为8.50 Tg, 其中云杉林固碳潜力最高(3.40 Tg)。该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乔木层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 若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管理和利用, 将会增加青海省森林的碳固存能力。
关键词: 碳储量;固碳速率;固碳潜力;乔木层;青海省

Abstract
Aims Our objective was to estimate the carbon storage in the forest tree layer 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Methods Based on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 data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we estimated the carbon storage, sequestration rate and potentials in the forest tree layer in the Qinghai Province.
Important findings The carbon density and total carbon storage of forest tree layer in Qinghai Province was 76.54 Mg·hm -2 and 27.38 Tg, respectively, of which four forest types (Picea spp. forest, Cupressus funebris forest, Betula spp. forest and Populus spp. forest) accounted for 86.67% while their areas were 96.23% of total forest areas in Qinghai. The carbon density and carbon storage of Picea spp. forest was 106.93 Mg·hm -2 and 14.78 Tg, respectively, which was the largest among all forest types. The carbon storage of the forest tree layer at different stand ages followed the sequence of over-mature forest > middle-aged forest > mature forest > near-mature forest > young forest. In addition, the carbon storage of forest tree layer in the province increased from 23.30 Tg in 2003 to 27.38 Tg in 2011.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carb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 were 0.51 Tg and 1.06 Mg·hm -2·a -1,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 were respectively found in Cupressus funebris forest (0.44 Mg·hm -2·a -1) and Betula spp. forest (-1.06 Mg·hm -2·a -1). The mean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reached 8.50 Tg in 2011, with the highest value found in Picea spp. forest (3.40 Tg).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high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forest tree layer in Qinghai Province. Therefore, the carbon storage in Qinghai Province could be increased through better forest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Keywords:carbon storage;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arbor;Qinghai Province


PDF (1803KB)摘要页面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引用本文
陈科宇, 字洪标, 阿的鲁骥, 胡雷, 王根绪, 王长庭. 青海省森林乔木层碳储量现状及固碳潜力. 植物生态学报, 2018, 42(8): 831-840 doi:10.17521/cjpe.2018.0058
CHEN Ke-Yu, ZI Hong-Biao, ADE Luji, HU Lei, WANG Gen-Xu, WANG Chang-Ting. Current stocks and potential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the forest tree layer 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18, 42(8): 831-840 doi:10.17521/cjpe.2018.0058


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Schlesinger, 1977; Luan et al., 2011; Wani et al., 2014)。碳循环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过程, 碳源是指碳排放的源头, 碳汇是指碳的储存和吸收。陆地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被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经研究发现由人为活动所造成部分CO2去向不明,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失汇现象(方精云和郭兆迪, 2007)。针对全球“失汇”现象, 多数****认为这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致(Tans et al., 1990; 刘国华等, 2000; 王效科等, 2002), 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要的。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区域概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31.65°-39.32° N, 89.58°-103.07° E), 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燕山运动奠定其地形复杂多样, 高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分布, 最低海拔1 650 m, 最高海拔6 860 m, 平均海拔3 500 m以上, 属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7-6.0 ℃, 年日照时间2 340-3 550 h, 年降水量16.7-776.1 mm (大部分400 mm以下), 年蒸发量1 118.4-3 536.2 mm (董旭, 2009)。

根据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 青海省土地总面积7 215.24 × 104 hm2, 其中林地面积634.00 × 104 hm2, 占8.79%; 森林面积329.56 × 104 hm2, 占林地面积的51.98%, 森林覆盖率4.57%。森林植被分布于96° E以东, 主要江河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 大多分布在海拔2 500-4 200 m, 以寒温带常绿针叶林亚型为主, 其次为落叶林植被型(多为原始林破坏后的次生类型)。植被地域上跨青藏高原、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3个植被区, 具有高寒和旱生的特点, 常见的针叶树种有云杉(Picea spp.)、圆柏(Sabina chinensis)等, 阔叶树种有杨树(Populus spp.)、桦木(Betula spp.)等(张永利等, 2007; 董旭, 2009)。

1.2 采样点设置

本次研究采用普遍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样地设置。依据青海省以往的森林清查资料所提供的各林型面积和蓄积量等信息, 综合考虑各个林型在全省森林中面积和蓄积量的不同权重, 并以此为标准, 兼顾做到调查的全面性、均匀性和可行性, 来进行样地设置。共设置野外调查样地80个(图1), 每块样地设置3个重复样方, 共240个, 其中云杉林样方137个, 桦木林样方40个, 圆柏林样方36个, 杨树林样方24个, 其他林型样方3个。

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青海省森林采样点分布图。

Fig. 1Distribution of sampling sites in the forests in Qinghai Province.



1.3 调查方法

每个样点设置3个重复样方(50 m × 20 m或30 m × 20 m), 样点间距至少100 m。调查指标包括: 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树种组成、投影面积、郁闭度、人为活动事件描述、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等。并对样地内胸径大于5 cm的乔木全部进行每木检尺, 测定树高和胸径。采集乔木层优势种各部分器官鲜质量约300 g样品带回实验室, 烘干, 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测定乔木树种各器官碳含量(董鸣, 1997; 黄从德等, 2008)。

1.4 数据处理

1.4.1 青海省乔木层固碳现状计算

1.4.1.1 青海省不同林型乔木层碳密度计算 根据实地样方中测量得到的乔木胸径(D)和树高(H), 结合表1中的异速生长方程, 计算样方中每株乔木的器官生物量(kg), 并乘以相应器官含碳率, 后加和得到单株乔木的碳储量(kg), 再累加样方内所有乔木的碳储量, 得到样方内乔木层的总碳储量(Mg), 除以该样方面积得到乔木层碳密度(Mg·hm-2)。将同一林型且同一龄级(林龄划分标准见表2)的样方碳密度进行归类求出平均值, 作为该林型在此龄级的碳密度。

Table 1
表1
表1青海省优势树种不同器官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
Table 1Biomass equations for different organs (stem, branches, leaves, and roots) of dominant trees (groups) in Qinghai Province
森林类型 Forest type器官 Organ生物量方程 Biomass equationR2胸径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cm)
云杉林
Picea forest
干 StemWS = 0.0447(D2H)0.85640.9861.0-88.0
枝 BranchWB = 0.0184(D2H)0.85390.988
叶 LeafWL = 0.012(D2H)0.86540.992
根 RootWR = 0.0084(D2H)0.94050.992
杨树林
Populus forest
干 StemWS = 0.0417(D2H)0.8660.9927.2-21.0
枝 BranchWB = 0.0095(D2H)0.89510.986
叶 LeafWL = 0.0035(D2H)0.87740.990
根 RootWR = 0.0289(D2H)0.7860.886
针叶混交林
Mixed coniferous forest
干 StemWS = 0.0373(D2H)0.97580.7843.0-178.5
枝 BranchWB = 0.0082(D2H)1.084190.662
叶 LeafWL = 0.0207(D2H)0.84810.619
根 RootWR = 0.0379(D2H)0.73210.542
阔叶混交林
Mixed broad-leaved forest
干 StemWS = 0.0401(D2H)0.85140.9331.4-67.5
枝 BranchWB = 0.0079(D2H)1.0070.901
叶 LeafWL = 0.0075(D2H)0.85920.846
根 RootWR = 0.0176(D2H)0.88410.917
针阔混交林
Mixed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forest
干 StemWS = 0.0287(D2H)0.99530.8011.4-178.5
枝 BranchWB = 0.0067(D2H)1.09990.696
叶 LeafWL = 0.013(D2H)0.88880.656
根 RootWR = 0.0299(D2H)0.75470.609
Based on the Technical Manual Writing Group of Ecosystem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 (2015). D and H refer to tre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cm) and tree height (m), respectively. WS, WB, WL and WR refer to stem biomass (kg), branch biomass (kg), leaf biomass (kg) and root biomass (kg), respectively.
引自生态系统固碳项目技术规范编写组(2015)D, 胸径(cm); H, 树高(m); WS, 树干生物量(kg); WB, 树枝生物量(kg); WL, 树叶生物量(kg); WR, 根生物量(kg)。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Table 2
表2
表2青海省主要森林类型林龄组划分标准(a)
Table 2Criteria of forest age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major forest types in Qinghai Province (a)
林型
Forest type
幼龄林
Young forest
中龄林
Middle-aged forest
近熟林
Near-mature forest
成熟林
Mature forest
过熟林
Over-mature forest
云杉林 Picea forest≤6061-100101-120121-160≥161
柏木林 Cupressus funebris forest≤606-100101-120121-160≥161
桦木林 Betula forest≤3031-5051-6061-80≥81
杨树林 Populus forest≤1011-1516-2021-30≥31
Based on Guan et al. (2016).
引用自关晋宏等(2016)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1.4.1.2 青海省乔木层及主要林型固碳现状的估算

根据现有的不同龄级林型的碳密度, 结合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五次复查结果(2008年)所提供的相对应的林地面积, 估算出青海省2011年乔木层植被总碳储量(CF, Tg)(王建等, 2016)。

${{C}_{F}}=\sum\limits_{i=1}^{j}{\sum\limits_{j=1}^{j}{({{C}_{Fj,i}}\times {{A}_{Fj,i}})/1000000}}$

式中, CFj, i为第i种林型第j个林龄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Mg·hm-2); AFj,i为第i种林型第j个林龄的分布面积(hm2)。

1.4.2 青海省乔木层总固碳速率及主要林型固碳速率的估算

根据现有样地调查估算出的碳储量各项数据, 结合两次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2003年、2008年), 估算出的2003年各林型碳储量以及总碳储量, 进而算出该年各林型碳密度以及总碳密度。通过不同时期乔木层植被碳密度变化量来估算青海省乔木层的总体固碳速率(ΔCF, Mg·hm-2·a-1)。并对云杉林、柏木林、桦木林和杨树林的固碳速率分别进行估算。

$\Delta {{C}_{F}}=\frac{({{C}_{Ft2}}-{{C}_{Ft1}})}{({{t}_{2}}-{{t}_{1}})}$

式中CFt1CFt2分别为t1t2时间的碳密度(Mg·hm-2)。

1.4.3 青海省乔木层及主要林型固碳潜力的估算

固碳潜力通过理论最大固碳潜力和相对固碳潜力(Mg·hm-2)来表示。本研究估算的固碳潜力为天然林理论最大固碳潜力, 假定森林面积不变的前提下, 根据森林演替理论把各林型成熟林碳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林型演替终点的碳密度, 并作为该林型理论最大固碳潜力的参照系来估算单位面积固碳潜力(Sleutel et al., 2003)。

单位面积固碳潜力 = 演替终点碳密度 - 平均碳密度

固碳潜力(Tg)由单位面积固碳潜力(Mg·hm-2)与该林型占地面积(hm2)相结合计算得出。

2 结果和分析

2.1 青海省优势树种碳储量特征

2.1.1 不同林型固碳现状

2011年青海省乔木总碳储量为27.38 Tg,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平均碳密度为76.54 Mg·hm-2。其中四大林型云杉林、柏木林、桦木林和杨树林占森林总面积的96.23%, 该四个林型的总固碳量占86.67%; 其中云杉林的碳储量最高达到了14.78 Tg, 占青海省乔木植被碳储量的53.99%; 柏木林总的碳储量达到了5.29 Tg, 占青海省乔木植被碳储量的19.34%; 桦木林的碳储量达到了2.63 Tg, 占青海省乔木植被碳储量的9.63%; 杨树林的碳储量在四个林型中最小, 为0.40 Tg, 占青海省乔木植被碳储量的0.09%。

通过计算各林型不同龄级样地碳密度, 对不同龄级下的同一林型的碳密度取平均值, 得到各林型的平均碳密度, 其中云杉林的碳密度最大, 为106.93 Mg·hm-2; 其次是桦木林, 为43.55 Mg·hm-2; 柏木林总固碳量大但其碳密度却相对较低, 为38.31 Mg·hm-2; 杨树林碳密度最低, 为34.76 Mg·hm-2

2.1.2 不同龄级乔木层固碳现状

青海省幼龄林面积为6.43 × 104 hm2; 中龄林面积为12.35 × 104 hm2; 近熟林面积5.28 × 104 hm2; 成熟林面积6.84 × 104 hm2; 过熟林面积4.88 × 104 hm2, 不同龄级的乔木碳储量、占地面积和蓄积量占总量比例如图2所示。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不同龄级乔木碳储量、面积和蓄积量占总量的比例。I, 幼龄林; II, 中龄林; III, 近熟林; IV, 成熟林; V, 过熟林。

Fig. 2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carbon storage, area and accumulation among different forest age classes. I, young forest; II, middle-aged forest; III, near-mature forest; IV, mature forest; V, over-mature forest.



过熟林碳储量(7.60 Tg)为最高, 占总碳储量的27.76%; 其次是中龄林(7.35 Tg), 占总碳储量的26.87%; 第三位是成熟林(6.41 Tg), 占总碳储量的23.42%; 近熟林(3.87 Tg)和幼龄林(2.13 Tg)碳储量相对较小, 分别占总碳储量的14.16%和7.77%。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碳密度介于5.76-62.62、24.57-85.52、46.91-87.78、62.28-108.93和55.39-218.66 Mg·hm-2之间(图3)。乔木林随着龄级的上升, 碳密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图3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青海省不同林龄森林碳密度(平均值±标准偏差)。I, 幼龄林; II, 中龄林; III, 近熟林; IV, 成熟林; V, 过熟林。

Fig. 3Carbon density of tree layer among different forest age classes in Qinghai Province (mean ± SD). I, young forest; II, middle-aged forest; III, near-mature forest; IV, mature forest; V, over-mature forest.



2.2 青海省乔木层植被固碳速率

根据2003年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求得, 2003年青海省乔木层碳储量为23.26 Tg。即2003- 2011年青海省乔木层的平均年固碳速率为1.06 Mg·hm-2·a-1。2003年青海省云杉林碳储量为14.10 Tg; 柏木林为4.50 Tg; 桦木林为2.9 Tg; 杨树林为0.33 Tg。经计算云杉林固碳速率为0.34 Mg·hm-2·a-1; 柏木林固碳速率为0.44 Mg·hm-2·a-1; 桦木林固碳速率为-1.06 Mg·hm-2·a-1; 杨树林固碳速率为0.27 Mg·hm-2·a-1。在2003-2011年这8年中柏木林固碳速率最高, 其中仅桦木林的固碳速率为负值。

Table 3
表3
表3青海省不同林型占地面积、碳密度和碳储量
Table 3The area, carbon density and storage of different forest types in Qinghai Province
林型 Forest type平均碳密度 Carbon density (Mg·hm-2)面积 Area (×104 hm2 )碳储量 Carbon storage (Tg)
云杉林 Picea forest106.9310.3814.78
柏木林 Cupressus funebris forest38.3113.835.29
桦树林 Betula forest43.556.062.63
杨树林 Populus forest34.764.160.40
Based on the fifth resources inventory of Qinghai forest (2008).
引自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第五次复查成果(2008年)。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Table 4
表4
表42003-2011年青海省乔木林平均年固碳量和固碳速率
Table 4Mean annual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 of forest arbor from 2003 to 2011 in Qinghai Province
林型
Forest type
碳储量
Carbon storage (Tg)
固碳速率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 (Mg·hm-2·a-1)
年均碳增量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carbon (Tg·a-1)
20032011
云杉林 Picea forest14.0014.780.340.09
柏木林 Cupressus funebris forest3.005.290.440.10
桦树林 Betula forest4.502.63-1.06-0.04
杨树林 Populus forest0.300.400.270.01
Based on the fifth resources inventory of Qinghai forest (2003).
引自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四次复查成果资料(2003年)。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2.3 青海省乔木层植被固碳潜力

2011年青海省乔木植被单位面积固碳潜力为23.77 Mg·hm-2, 总固碳潜力为8.50 Tg。各林型单位面积固碳潜力和总固碳潜力分别为: 云杉林(32.80 Mg·hm-2, 3.40 Tg) >柏木林(22.26 Mg·hm-2, 2.97 Tg) >白桦林(19.58 Mg·hm-2, 1.19Tg) >杨树林(0.97 Mg·hm-2, 0.04 Tg)(图4)。

图4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不同林型固碳潜力。a, 云杉林; b, 柏木林; c, 桦木林; d, 杨树林。

Fig. 4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different forest types. a, Picea forest; b, Sabina chinensis forest; c, Betula forest; d, Populus forest.



3 讨论

3.1 青海省森林乔木在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汇中的地位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由于气候、地形影响境内林木稀少, 森林覆盖率仅为4.57%, 仅略高于新疆(4.24%, 郭远平, 2015)。Tang等(2018)估测我国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2.67-13.47 Pg, 根据本次实地调查数据估测得到的乔木层碳储量为27.38 Tg, 青海省乔木碳储量占全国碳储量的0.20%-0.22%。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极大, 因而该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虽然碳汇功能相对其他省份较弱, 但其生态功能不可忽视。

青海省乔木层碳密度为76.54 Mg·hm-2, 高于方精云等(2007)(41.0 Mg·hm-2)和Tang等(2018) (42.5 Mg·hm-2)估算的全国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平均碳密度, 同时也高于毗邻的甘肃省(69.10 Mg·hm-2, 关晋宏等, 2016)和四川省(41.66 Mg·hm-2, 黄从德等, 2008)。究其原因, 首先青海省分布有大量的云杉、圆柏等寒温性针叶林, 其碳储量和面积合计分别占全省森林的73.33%和67.66%, 且针叶林平均碳密度(136.59 Mg·hm-2)要远高于阔叶林平均碳密度(38.92 Mg·hm-2); 其次在本次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青海省过熟林较多, 且青海省过熟林碳密度普遍高于成熟林, 在选取的240个采样点中69个采样点为过熟林, 占总采样点数的28.75%。

青海省2003年至2011年8年内平均年固碳速率为1.06 Mg·hm-2·a-1,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固碳速率(2001-2006年, 0.19 Mg·hm-2·a-1, 王建等, 2016), 同时也高于甘肃省(1996-2011年, 0.91 Mg·hm-2·a-1, 关晋宏等, 2016), 但略低于四川省(含重庆地区)的固碳速率(1999-2003年, 1.10 Mg·hm-2·a-1, 黄从德等, 2008)。一方面因为青海省幼龄林和中龄林占地面积比例52.49%, 超过了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占地面积的50%, 另一方面青海省2003-2011年间森林面积增加了1.59万hm2。这两点是促使青海省乔木层固碳速率较大的主要原因。固碳潜力方面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单位面积固碳潜力为23.77 Mg·hm-2,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单位面积固碳潜力(19.09 Mg·hm-2, 王建等, 2016)。未来, 随着大量低龄林逐渐发展为成熟林, 将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做出重要贡献。

3.2 青海省森林乔木层碳储量和碳密度影响因素

青海省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但降水在省内分布极不均匀, 各地区温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而降水和气温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的关键(吕超群和孙书存, 2004; 黄从德等, 2009)。本次研究的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 调查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在10-14 ℃范围内, 地表温度在12-20 ℃范围内, 累积降水均高于160 mm。而没有形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玉树西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等地区生长季地表温度均高于 20 ℃, 且累积降水量均低于160 mm (刘雪梅等, 2017)。因此受生长季地表温度和累积降水量的影响,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区域受限, 影响了青海省森林乔木层的碳储量。

坡度主要影响树冠层所接受的光照以及土壤水肥状况, 因而与乔木层碳密度显著相关(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结合实地测量信息和坡度划分标准(黄从德等, 2009), 我们将坡度分为平坡(0-5°, 30个)、缓坡(6°-15°, 66个)、斜坡(16°-25°, 60个)、陡坡(26°-35°, 35个)、急坡(36°-45°, 26个)和险坡(≥46°, 23个)。其中平坡平均碳密度为68.61 Mg·hm-2; 缓坡平均碳密度为63.64 Mg·hm-2; 斜坡平均碳密度为46.10 Mg·hm-2; 陡坡平均碳密度为47.43 Mg·hm-2; 急坡平均碳密度为88.86 Mg·hm-2; 险坡平均碳密度为102.59 Mg·hm-2。可以看出随着坡度变化, 乔木层碳密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已有研究得到的随着坡度增大碳密度随之上升(王琰等, 2015)或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黄从德等, 2009;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海拔因素对碳密度也存在影响(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 本次实地调查中选取的样地海拔在2 175-3 852 m之间, 将其划分为: 2 000-2 500 m (25个)、2 500-3 000 m (129个)、3 000-3 500 m (35个)和3 500-4 000 m (51个) 4个海拔梯度, 这4个海拔梯度内样方的平均碳密度分别为: 58.38、55.32、94.64和68.00 Mg·hm-2。随着海拔的升高碳密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其他研究得到的结论(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相似, 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的乔木所受到的人为扰动较小,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高于海拔3 000 m以下区域; 3 500-4 000 m海拔梯度上因水分、温度的限制相对不适宜乔木生长,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低于3 000-3 500 m区域。同时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也发现在海拔3 000 m以上, 不存在阔叶类树种为优势种的样地类型, 针叶类乔木喜温凉气候且抗寒能力较强, 因而针叶类乔木在不同海拔梯度区域都有作为优势种存在的现象。以针叶林为优势树种的调查样地平均碳密度为136.59 Mg·hm-2, 阔叶林为优势种的样地平均碳密度仅为38.92 Mg·hm-2。因此, 人为扰动和林型差异导致了在海拔3 000 m以下地区的平均碳密度低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地区。

3.3 估算结果的不确定性

不同估算方法的差异导致了碳储量估算的结果差异较大。胡雷等(2015)卢航等(2013)依据青海省森林清查资料结合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估算的青海省2008年总碳储量为11.18 Tg, 本研究中得到的青海省2011年乔木层碳储量27.38 Tg结果与之存在差异。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中主要影响碳储量的因素为蓄积量、回归方程的拟合性和各林型面积值的选取, 影响本研究所得到的碳储量的主要因素为各林型不同龄级下的平均碳密度和各林型面积的取值。因本研究与上述两项研究选取的各林型面积均为2008年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所提供, 共计35.78 × 104 hm2, 故结果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依据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所得到的碳密度与实地测量所得到的碳密度值的差异。以云杉林为例, 卢航等(2013)估算得到的2008年青海省云杉碳密度为28.33 Mg·hm-2, 本研究调查样方内纯云杉(采用240个样方内全部云杉的碳储量除以有云杉生长样方的总面积求得)的碳密度为47.04 Mg·hm-2。造成碳密度差异的原因首先是通过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与异速生长方程计算乔木生物量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生物量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碳储量的计算,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青海省森林乔木两种生物量估算方法所得到结果差异较大; 其次是样方法存在的缺陷, 因地形和样方具体选取范围等因素的影响, 即便通过大范围、多位点标准的进行样方设置, 但也还不能做到完全代表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 第三是含碳率的取值, 卢航等(2013)选取的含碳率为普遍的50%, 本研究通过对标准木各个器官含碳率的分别测定, 得到全株云杉的含碳率约为47.22%。另外, 在调查样地中多以天然林为主, 所以样地内树种多样性较高, 对优势种的判定难度较高。本文中样地龄级是依据优势树种龄级来判定的, 低龄级样方中也存在高龄级非优势种乔木生长的现象, 这也一定程度地导致了有些低龄级的样地存在碳密度较高的情况。本研究并未考虑2008年至2011年3年间森林面积的变化量, 从2003年至2008年青海省森林面积由34.19 × 104 hm2增加至35.78 × 104 hm2, 故森林面积取值也是本次青海省森林乔木总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因素。

4 结论

本研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结合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 估算出了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总碳储量、碳密度、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青海省乔木层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27.38 Tg和76.54 Mg·hm-2。碳储量相较于其他省份较低, 但碳密度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其中针叶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均高于阔叶林。随着森林保护工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 青海省森林面积不断增加, 年固碳量稳定上升; 同时较高的中、幼龄林比例也保证了青海省固碳潜力相对较高。因此, 通过坚持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杜绝乱砍滥伐, 充分发挥其对三江源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作用, 同时保障青海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丰富区域内的各类生态资源。



致谢

感谢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CX2018SZ103)资助。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Akselsson C, Berg B, Meentemeyer V, Westling O ( 2005).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s in organic layers of boreal and temperate forest soils—Sweden as a case study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14, 77-84.

DOI:10.1111/j.1466-822X.2004.00133.xURL [本文引用: 1]
Aim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estimate C sequestration rates in the organic matter layer in Swedish forests. Location The region encompassed the forested area (23 × 10 6 ha) of Sweden ranging from about 55° N to 69° N. Methods We used the concept of limit values to estimate recalcitrant litter remains, and combined it with amount of litter fall. Four groups of tree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pine, spruce, birch and 'other deciduous species'). Annual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AET) was estimated for 5 × 5 km grids covering Sweden. For each grid, data of forested area and main species composition were available. The annual input of foliar litter into each grid was calculated using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ET and foliar litter fall in the four groups. Litter input was combined with average limit values for decomposition for the four groups of litter, based on empirical data. Finally, C sequestration rate was calculated using a constant factor of the C concentration in the litter decomposed to the limit value, thus forming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Results We obtained a value of 4.8 × 10 6 metric tons of C annually sequestered in SOM in soils of mature forests in Sweden, with an average of 180 kg ha 611 and a range from 40 to 410 kg ha 611 . Norway spruce forests accumulated annually an average of 200 kg C ha 611 . The pine and birch groups had an average of 150 kg ha 611 and for the group of other deciduous trees, which is limited to south Sweden, the C sequestration was around 400 kg ha 611 . Conclusions There is a clear C sequestration gradient over Sweden with the highest C sequestration in the south-west, mainly corresponding to the gradient in litter fall. The limit-value method appears useful for scaling up to a regional level to describe the C sequestration in SOM. A development of the limit value approach in combination with process-orientated dynamic models may have a predictive value.

Chen WN, Wu N, Luo P, Yan ZL ( 2003). Species diversity and arbor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abina przewalskll community in the forest-grassland ecotone in the watershed of upper Minjiang River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nvironmental Biology, 9, 221-225.

DOI:10.3321/j.issn:1006-687X.2003.03.001URL [本文引用: 1]
应用 5种多样性指数对祁连山圆柏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测定了乔木种群及其各立木级的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 ,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偏低 ,而草本层多样性较高 ,群落总的物种多样性 (以丰富度表示 )较高 .群落总的物种多样性较高是由于较低的灌木层多样性与较高的草本层多样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与放牧影响、阳坡的干燥环境有关 ,可能是林草交错区固有的特点 .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呈现出集群分布 ,但在其发育过程中显示了动态变化的特征 ,即在幼苗和小树阶段为集群分布 ,到了大树阶段转变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 .表 6参 32
[ 陈文年, 吴宁, 罗鹏, 晏兆莉 ( 2003). 岷江上游林草交错带祁连山圆柏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9, 221-225.]

DOI:10.3321/j.issn:1006-687X.2003.03.001URL [本文引用: 1]
应用 5种多样性指数对祁连山圆柏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测定了乔木种群及其各立木级的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 ,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偏低 ,而草本层多样性较高 ,群落总的物种多样性 (以丰富度表示 )较高 .群落总的物种多样性较高是由于较低的灌木层多样性与较高的草本层多样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与放牧影响、阳坡的干燥环境有关 ,可能是林草交错区固有的特点 .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呈现出集群分布 ,但在其发育过程中显示了动态变化的特征 ,即在幼苗和小树阶段为集群分布 ,到了大树阶段转变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 .表 6参 32

Dixon RK, Solomon AM, Browm S, Houghton RA, Trexier MC, Wisniewski J ( 1994). Carbon pools and fluxes of global forest ecosystems
Science, 263, 185-190.

DOI:10.1126/science.263.5144.185URLPMID:17839174 [本文引用: 2]
Forest systems cover more than 4.1 × 10$^9$ hectares of the Earth's land area. Globally, forest vegetation and soils contain about 1146 petagrams of carbon, with approximately 37 percent of this carbon in low-latitude forests, 14 percent in mid-latitudes, and 49 percent at high latitudes. Over two-thirds of the carbon in forest ecosystems is contained in soils and associated peat deposits. In 1990, deforestation in the low latitudes emitted 1.6 ± 0.4 petagrams of carbon per year, whereas forest area expansion and growth in mid- and high-latitude forest sequestered 0.7 ± 0.2 petagrams of carbon per year, for a net flux to the atmosphere of 0.9 ± 0.4 petagrams of carbon per year. Slowing deforestation, combined with an increase in forestation and other management measures to improve fores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could conserve or sequester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carbon. Future forest carbon cycling trends attributable to losses and regrowth associated with global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 are uncertain. Model projections and some results suggest that forests could be carbon sinks or sources in the future.

Dong M ( 1997). Survey,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errestrial Biocenosis.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Beijing.
[本文引用: 1]

[ 董鸣 ( 1997). 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 中国标准出版社, 北京.]
[本文引用: 1]

Dong X ( 2009). Eval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Qinghai Province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37, 5727-5728.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09.12.163URL [本文引用: 2]
基于青海省森林资源现状,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管理水平和生态功能4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最后针对青海省森林资源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匀、生态功能潜力巨大的特点,提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建议。
[ 董旭 ( 2009). 青海省森林资源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37, 5727-5728.]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09.12.163URL [本文引用: 2]
基于青海省森林资源现状,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管理水平和生态功能4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最后针对青海省森林资源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匀、生态功能潜力巨大的特点,提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建议。

Fang J, Chen A, Peng C, Zhao S, Ci L ( 2001). Changes in forest biomass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between 1949 and 1998
Science, 292, 2320-2322.

DOI:10.1126/science.1058629URL [本文引用: 1]

Fang JY, Guo ZD ( 2007). Looking for missing carbon sinks from terrestrial ecosystems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e, 29, 1-6.

DOI:10.3969/j.issn.0253-9608.2007.01.001URL
全球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表层各圈层中的积累和流动的过程。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表观上看。现代的全球碳循环处于不平衡状态。即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热带毁林所排放的一部分CO2不知去向。这被称为“CO2失汇”。研究表明。北半球的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吸收了这部分去向不明的CO2。本文对“CO2失汇”的由来、陆地碳汇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中国陆地碳汇的大小等进行了评述。
[ 方精云, 郭兆迪 ( 2007). 寻找失去的陆地碳汇
自然杂志, 29, 1-6.]

DOI:10.3969/j.issn.0253-9608.2007.01.001URL
全球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表层各圈层中的积累和流动的过程。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表观上看。现代的全球碳循环处于不平衡状态。即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热带毁林所排放的一部分CO2不知去向。这被称为“CO2失汇”。研究表明。北半球的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吸收了这部分去向不明的CO2。本文对“CO2失汇”的由来、陆地碳汇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中国陆地碳汇的大小等进行了评述。

Fang JY, Guo ZD, Piao SL, Chen AP ( 2007). Estimation of carbon sink in China land from 1981 to 2000
Scientia Sinica (Terrae), 37, 804-812.

DOI:10.1360/zd2007-37-6-804URL [本文引用: 2]
用森林和草场资源清查资料、农业统计、气候等地面观测资料, 以及卫星遥感数据, 并参考国外的研究结果, 对1981~2000年间中国森林、草地、灌草丛以及农作物等陆地植被的碳汇进行了估算, 并对土壤碳汇进行了讨论. 主要结论如下: (1) 中国森林面积(郁闭度为20%)由1980年初的116.5×106 ha, 增加到2000年初的142.8×106 ha; 森林总碳库由4.3 Pg C (1 Pg C = 1015 g C)增加到5.9 Pg C; 平均碳密度由36.9 Mg C/ha (1 Mg C = 106 g C)增加到41.0 Mg C/ha; 年均碳汇为0.075 Pg C/a. 中国草地面积约为331×106 ha, 总碳库1.15 Pg C, 总碳密度3.46 t C/ha, 年均碳汇0.007 Pg C/a. 中国灌草丛的面积为178×106 ha; 年均碳汇为0.014~0.024 Pg C/a. 中国农作物的生物量按0.0125~0.0143 Pg C/a的速率增加. (2) 在1981~2000年间, 中国陆地植被年均总碳汇为0.096~0.106 Pg C/a, 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14.6%~16.1%. 利用国外结果对中国土壤碳汇进行了概算, 为0.04~0.07 Pg C/a. 因此,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总碳汇(植被和土壤)将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20.8%~26.8%. (3) 文中的碳汇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尤其是对土壤碳汇的估算. 为此, 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 方精云, 郭兆迪, 朴世龙, 陈安平 ( 2007).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37, 804-812.]

DOI:10.1360/zd2007-37-6-804URL [本文引用: 2]
用森林和草场资源清查资料、农业统计、气候等地面观测资料, 以及卫星遥感数据, 并参考国外的研究结果, 对1981~2000年间中国森林、草地、灌草丛以及农作物等陆地植被的碳汇进行了估算, 并对土壤碳汇进行了讨论. 主要结论如下: (1) 中国森林面积(郁闭度为20%)由1980年初的116.5×106 ha, 增加到2000年初的142.8×106 ha; 森林总碳库由4.3 Pg C (1 Pg C = 1015 g C)增加到5.9 Pg C; 平均碳密度由36.9 Mg C/ha (1 Mg C = 106 g C)增加到41.0 Mg C/ha; 年均碳汇为0.075 Pg C/a. 中国草地面积约为331×106 ha, 总碳库1.15 Pg C, 总碳密度3.46 t C/ha, 年均碳汇0.007 Pg C/a. 中国灌草丛的面积为178×106 ha; 年均碳汇为0.014~0.024 Pg C/a. 中国农作物的生物量按0.0125~0.0143 Pg C/a的速率增加. (2) 在1981~2000年间, 中国陆地植被年均总碳汇为0.096~0.106 Pg C/a, 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14.6%~16.1%. 利用国外结果对中国土壤碳汇进行了概算, 为0.04~0.07 Pg C/a. 因此,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总碳汇(植被和土壤)将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20.8%~26.8%. (3) 文中的碳汇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尤其是对土壤碳汇的估算. 为此, 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Fang JY, Xu SL ( 1996). Biomass and net production of forest vegetation in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16, 497-508.

URL [本文引用: 1]
Method for estimating biomass and net production of forest vegetation from stem volume of stand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biological production all over China was estimated by using this methed. As a result, average biomass was smaller, and mean net preduction was higher in China than mean values of the world. Total biomass in Chinese forest vegetation was 9102. 9 × 106 t, of which 8592. 1 × 106 t for stands, 325. 7 × 106 t for economic forest, 185. 0 × 106 t for bamboo forests and 790. 5 × 10' t for ...
[ 方精云, 徐嵩龄 ( 1996).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生态学报, 16, 497-508.]

URL [本文引用: 1]
Method for estimating biomass and net production of forest vegetation from stem volume of stand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biological production all over China was estimated by using this methed. As a result, average biomass was smaller, and mean net preduction was higher in China than mean values of the world. Total biomass in Chinese forest vegetation was 9102. 9 × 106 t, of which 8592. 1 × 106 t for stands, 325. 7 × 106 t for economic forest, 185. 0 × 106 t for bamboo forests and 790. 5 × 10' t for ...

Guan JH, Du S, Cheng JM, Wu CR, Li GQ, Deng L, Zhang JG, He QY, Shi WY ( 2016). Current stocks and rate of sequestration of forest carbon in Gansu Province,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0, 304-317.

DOI:10.17521/cjpe.2016.0017URL [本文引用: 5]
针对森林碳平衡再评估的重要性和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碳库量化分配的不确定性,该研究依据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中甘肃省各森林类型分布的面积与蓄积比重以及林龄和起源等要素,在甘肃省布设212个样地,经野外调查与采样、室内分析,并对典型样地信息按照面积权重进行尺度扩展,估算了甘肃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612.43 TgC,其中植被生物量碳为179.04 TgC,土壤碳为433.39 TgC。天然林是甘肃省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其值为501.42 TgC,是人工林的4.52倍。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植被碳密度均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同一龄组天然林植被碳密度高于人工林。天然林土壤碳密度从幼龄林到过熟林逐渐增加,但人工林土壤碳密度最大值主要为近熟林。全省森林植被碳密度均值为72.43 Mg C·hm^-2,天然林和人工林分别为90.52和33.79 Mg C·hm^-2。基于森林清查资料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估算出全省天然林和人工林在1996年的植被碳储量为132.47和12.81 TgC,2011年分别为152.41和26.63 TgC,平均固碳速率分别为1.33和0.92 TgC·a^–1。甘肃省幼、中龄林面积比重较大,占全省的62.28%,根据碳密度随林龄的动态变化特征,预测这些低龄林将发挥巨大的碳汇潜力。
[ 关晋宏, 杜盛, 程积民, 吴春荣, 李国庆, 邓磊, 张建国, 何秋月, 时伟宇 ( 2016). 甘肃省森林碳储量现状与固碳速率
植物生态学报, 40, 304-317.]

DOI:10.17521/cjpe.2016.0017URL [本文引用: 5]
针对森林碳平衡再评估的重要性和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碳库量化分配的不确定性,该研究依据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中甘肃省各森林类型分布的面积与蓄积比重以及林龄和起源等要素,在甘肃省布设212个样地,经野外调查与采样、室内分析,并对典型样地信息按照面积权重进行尺度扩展,估算了甘肃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612.43 TgC,其中植被生物量碳为179.04 TgC,土壤碳为433.39 TgC。天然林是甘肃省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其值为501.42 TgC,是人工林的4.52倍。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植被碳密度均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同一龄组天然林植被碳密度高于人工林。天然林土壤碳密度从幼龄林到过熟林逐渐增加,但人工林土壤碳密度最大值主要为近熟林。全省森林植被碳密度均值为72.43 Mg C·hm^-2,天然林和人工林分别为90.52和33.79 Mg C·hm^-2。基于森林清查资料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估算出全省天然林和人工林在1996年的植被碳储量为132.47和12.81 TgC,2011年分别为152.41和26.63 TgC,平均固碳速率分别为1.33和0.92 TgC·a^–1。甘肃省幼、中龄林面积比重较大,占全省的62.28%,根据碳密度随林龄的动态变化特征,预测这些低龄林将发挥巨大的碳汇潜力。

Guo YP ( 2015). Thinking on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in Xinjiang
Forestry of Xinjiang,( 1), 18-2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05URL [本文引用: 1]
阐述了新疆山区天然林、荒漠河谷林和平原人工林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系统分析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可对新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决策参考。
[ 郭远平 ( 2015). 关于新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思考
新疆林业, ( 1), 18-20.]

DOI:10.13466/j.cnki.lyzygl.2014.04.005URL [本文引用: 1]
阐述了新疆山区天然林、荒漠河谷林和平原人工林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系统分析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可对新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决策参考。

Hu L, Wang CT, Wang GX, Liu W, ADe LJ ( 2015).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 vegetation in Qinghai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8, 826-832.

DOI:10.16213/j.cnki.scjas.2015.02.071URL [本文引用: 2]
科学评估区域森林碳储量动态、固碳现状及其增汇潜力对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源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青海省第三次(1989-1993年)至第六次(2004-2008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不同树种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对青海省近19年来森林碳储量进行了求和估算。结果表明:1青海省森林面积从1989年的246.5×104hm2增加到2008年的355.0×104hm2。2青海省4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植被整体碳储量从1989年的814.34×104t增加到2008年的1118.26×104t,增加了303.92×104t,年均增加(19a)159.96×104t,年均增长率1.68%,表明19年间青海森林植被碳汇作用不断增强,储碳能力将随森林面积的增加逐渐增加,青海省的森林是CO2的"汇"。3青海省1989-2008年间主要森林类型碳增汇量为柏木桦木杨树云杉,可见这几种林分类型在全省森林植被碳汇功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对现有森林进行更好地抚育和管理,青海省森林作为CO2"汇"的潜力很大。
[ 胡雷, 王长庭, 王根绪, 刘伟, 阿的鲁骥 ( 2015).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现状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8, 826-832.]

DOI:10.16213/j.cnki.scjas.2015.02.071URL [本文引用: 2]
科学评估区域森林碳储量动态、固碳现状及其增汇潜力对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源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青海省第三次(1989-1993年)至第六次(2004-2008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不同树种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对青海省近19年来森林碳储量进行了求和估算。结果表明:1青海省森林面积从1989年的246.5×104hm2增加到2008年的355.0×104hm2。2青海省4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植被整体碳储量从1989年的814.34×104t增加到2008年的1118.26×104t,增加了303.92×104t,年均增加(19a)159.96×104t,年均增长率1.68%,表明19年间青海森林植被碳汇作用不断增强,储碳能力将随森林面积的增加逐渐增加,青海省的森林是CO2的"汇"。3青海省1989-2008年间主要森林类型碳增汇量为柏木桦木杨树云杉,可见这几种林分类型在全省森林植被碳汇功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对现有森林进行更好地抚育和管理,青海省森林作为CO2"汇"的潜力很大。

Huang CD, Zhang J, Yang WQ, Tang X, Zhang GQ ( 2009).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vegetation carbon stock in Sichuan Province
Acta Ecologica Sinica, 29, 5115-5121.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9.09.062URL [本文引用: 3]
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可为以减排增汇为目标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根据实测的林分含碳量和区域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计算了四川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使用ArcGIS软件绘制和分析了四川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为38.04MgC·hm-2(12.15~59.51MgC·hm-2)。受青藏高原隆升和人类活动干扰及其叠加效应的影响,四川森林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异明显,总体上表现出随纬度、海拔高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经度的增加而减小,高海拔地区和陡坡地带具有较高的碳密度。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破坏及采取森林分区经营管理是稳定和增强四川森林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
[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唐宵, 张国庆 ( 2009). 四川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
生态学报, 29, 5115-5121.]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9.09.062URL [本文引用: 3]
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可为以减排增汇为目标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根据实测的林分含碳量和区域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计算了四川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使用ArcGIS软件绘制和分析了四川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森林植被的平均碳密度为38.04MgC·hm-2(12.15~59.51MgC·hm-2)。受青藏高原隆升和人类活动干扰及其叠加效应的影响,四川森林植被碳密度空间分异明显,总体上表现出随纬度、海拔高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经度的增加而减小,高海拔地区和陡坡地带具有较高的碳密度。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破坏及采取森林分区经营管理是稳定和增强四川森林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

Huang CD, Zhang J, Yang WQ, Tang X, Zhao AJ ( 2008). Dynamics on forest carbon stock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Chongqing City
Acta Ecologica Sinica, 28, 966-975.

[本文引用: 3]

[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唐宵, 赵安玖 ( 2008). 四川省及重庆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生态学报, 28, 966-975.]

[本文引用: 3]

Huang XQ, Xin CL, Hu ZM, Li GT, Zhang TH, Zhao W, Yang H, Zhang LM, Guo Q, Yue YJ, Gao RH, Wu ZY, Yan ZG, Liu XP, Li YQ, Li SG ( 2016). Carbon storage of the forests and its spatial pattern in Nei Mongol,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0, 327-340.

DOI:10.17521/cjpe.2015.1088URL [本文引用: 1]
内蒙古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林木蓄积量居第五位,准确地估算该区域森林碳储量对于评估中国森林碳储量以及制定森林资源管理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内蒙古森林资源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评估了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估算了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和不同碳库(乔木、灌木、草本、凋落物和土壤碳库)的碳密度大小,揭示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内蒙古森林碳储量大小及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内蒙古森林植被层碳储量为787.8 TgC,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和灌木层分别占植被层总碳储量的93.5%、3.0%、2.7%和0.8%.内蒙古森林植被层平均碳密度为40.4 t·hm-2,其中,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碳密度分别为35.6 t·hm-2、2.9 t·hm-2、1.2 t·hm-2和0.6 t·hm2.2)内蒙古森林土壤层(0-100 cm)碳储量为2 449.6 Tg C,其中0-30 cm的土壤碳储量最高,占总碳储量的79.8%.0-10 cm、10-20cm和20-30 cm的土壤碳储量分别占0-30 cm土壤碳储量的38.8%、34.1%和27.1%.内蒙古森林土壤平均碳密度为144.4 t·hm-2.黑桦(Betula davurica)林土壤碳密度最高,云杉(Picea asperata)林最小.土壤碳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3 237.4 Tg C,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占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4.3%和75.7%.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总碳储量最高,其次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夏栎(Quercus robur)林、黑桦林、榆树(Ulmus pumila)疏林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84.5 t·hm-2.土壤碳密度与植被碳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为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的趋势.在降水量充沛的东部地区和降水偏少的中西部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森林保护区建设和人工造林,可显著提升区域的碳汇能力.
[ 黄晓琼, 辛存林, 胡中民, 李钢铁, 张铜会, 赵玮, 杨浩, 张雷明, 郭群, 岳永杰, 高润红, 乌志颜, 闫志刚, 刘新平, 李玉强, 李胜功 ( 2016). 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植物生态学报, 40, 327-340.]

DOI:10.17521/cjpe.2015.1088URL [本文引用: 1]
内蒙古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林木蓄积量居第五位,准确地估算该区域森林碳储量对于评估中国森林碳储量以及制定森林资源管理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内蒙古森林资源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评估了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估算了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和不同碳库(乔木、灌木、草本、凋落物和土壤碳库)的碳密度大小,揭示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内蒙古森林碳储量大小及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内蒙古森林植被层碳储量为787.8 TgC,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和灌木层分别占植被层总碳储量的93.5%、3.0%、2.7%和0.8%.内蒙古森林植被层平均碳密度为40.4 t·hm-2,其中,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碳密度分别为35.6 t·hm-2、2.9 t·hm-2、1.2 t·hm-2和0.6 t·hm2.2)内蒙古森林土壤层(0-100 cm)碳储量为2 449.6 Tg C,其中0-30 cm的土壤碳储量最高,占总碳储量的79.8%.0-10 cm、10-20cm和20-30 cm的土壤碳储量分别占0-30 cm土壤碳储量的38.8%、34.1%和27.1%.内蒙古森林土壤平均碳密度为144.4 t·hm-2.黑桦(Betula davurica)林土壤碳密度最高,云杉(Picea asperata)林最小.土壤碳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3 237.4 Tg C,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占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4.3%和75.7%.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总碳储量最高,其次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夏栎(Quercus robur)林、黑桦林、榆树(Ulmus pumila)疏林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84.5 t·hm-2.土壤碳密度与植被碳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为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的趋势.在降水量充沛的东部地区和降水偏少的中西部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森林保护区建设和人工造林,可显著提升区域的碳汇能力.

Kauppi PE, Mielikäinen K, Kuusela K ( 1992). Biomass and carbon budget of European forests, 1971 to 1990
Science, 256, 70-74.

DOI:10.1126/science.256.5053.70URLPMID:17802594 [本文引用: 1]
Abstract In severely polluted areas, such as locally in Montshegorsk in northwestern Russia, all trees have died. However, measurements from Austria, Finland, France, Germany, Sweden, and Switzerland show a general increase of forest resources. The fertilization effects of pollutants override the adverse effects at least for the time being. Biomass was built up in the 1970s and 1980s in European forests. If there has been similar development in other continents, biomass accumulation in nontropical forests can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estimated mismatch between sinks and sources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LI KR, Wang SQ, Cao MK ( 2004). Vegetation and soil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Science in China, 47, 49-57.

DOI:10.1360/02yd0029URL [本文引用: 1]

Li Y, Chen GL, Lin DM, Chen B, Gao LM, Jian X ( 2016). Carbon storage and its distribution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0, 354-363.

DOI:10.17521/cjpe.2015.0193URL [本文引用: 1]
利用2011-2012年野外标准地实测资料,结合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研究了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602.73 Tg,其中乔木层、灌草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为122.88 Tg、16.73 Tg、11.36 Tg和451.76 Tg,分别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0.39%、2.78%、1.88%和74.95%;在各森林类型中,阔叶混交林碳储量为138.03 Tg,所占比例最大(22.90%);在森林各龄组中,幼、中龄林约占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70.66%,是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20.80 t·hm^-2,乔木层、灌草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分别为24.65 t·hm^-2、3.36 t·hm^-2、2.28 t·hm^-2和90.51 t·hm^-2。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层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土壤层碳储量对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贡献较大。浙江省天然林乔木层碳密度整体表现为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而人工林乔木层碳密度表现为过熟林〉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浙江省幼、中龄林林分面积占比重较大,占全省森林面积的76.76%,若对现有森林进行更好的经营和管理,可以增加浙江省森林的碳固存能力。
[ 李银, 陈国科, 林敦梅, 陈彬, 高雷明, 简兴 ( 2016). 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植物生态学报, 40, 354-363.]

DOI:10.17521/cjpe.2015.0193URL [本文引用: 1]
利用2011-2012年野外标准地实测资料,结合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研究了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602.73 Tg,其中乔木层、灌草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为122.88 Tg、16.73 Tg、11.36 Tg和451.76 Tg,分别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0.39%、2.78%、1.88%和74.95%;在各森林类型中,阔叶混交林碳储量为138.03 Tg,所占比例最大(22.90%);在森林各龄组中,幼、中龄林约占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70.66%,是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20.80 t·hm^-2,乔木层、灌草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分别为24.65 t·hm^-2、3.36 t·hm^-2、2.28 t·hm^-2和90.51 t·hm^-2。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层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土壤层碳储量对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贡献较大。浙江省天然林乔木层碳密度整体表现为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而人工林乔木层碳密度表现为过熟林〉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浙江省幼、中龄林林分面积占比重较大,占全省森林面积的76.76%,若对现有森林进行更好的经营和管理,可以增加浙江省森林的碳固存能力。

Liu GH, Fu BJ, Fang JY ( 2000). Carbon dynamics of Chinese forests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global carbon balance
Acta Ecologica Sinic, 20, 733-740.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0.05.004URL [本文引用: 1]
利用我国第一次(1973-1976年)至第四次(1989-1993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对我国近20a来森林的碳储量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我国4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的总碳储量分别是3.75、4.12、4.06和4.20PgC,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现象,但总体呈增加的趋势,自第1次森林资源清查末期至第4次清查结束的17a间,我国森林共增加0.45Pg
[ 刘国华, 傅伯杰, 方精云 ( 2000).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生态学报, 20, 733-740.]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0.05.004URL [本文引用: 1]
利用我国第一次(1973-1976年)至第四次(1989-1993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对我国近20a来森林的碳储量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我国4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的总碳储量分别是3.75、4.12、4.06和4.20PgC,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现象,但总体呈增加的趋势,自第1次森林资源清查末期至第4次清查结束的17a间,我国森林共增加0.45Pg

Liu XM, Gao XH, Ma YC ( 2017).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during the periods from 2002 to 2015
Arid Zone Research, 34, 1345-1352.

DOI:10.13866/j.azr.2017.06.17URL [本文引用: 1]
以2002—2015年夏季的MODIS NDVI数据(250 m×250 m分辨率)、青海省DEM数据和青海省夏季逐月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像元二分法估算青海省14 a间的植被覆盖度,通过空间插值方法、空间相关分析、统计学方法分区、分级对其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4 a来青海省高、中植被覆盖区面积呈增加趋势,而植被低覆盖区面积呈减小趋势。从分区来看,环青海湖—祁连山区植被覆盖面积呈减小趋势,其余3区均呈增加趋势。从分区分级来看,东部黄土高原区和环青海湖—祁连山区的植被高覆盖区、青南高原植被低覆盖区面积呈减小趋势,其余各区各级植被覆盖区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与水热条件的空间相关分析显示,青海省东部和东南部与温度的正相关性相对显著;柴达木盆地东缘、南缘,青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与降水的正相关相对显著;青海省东部与降水呈正相关,但相比于温度相关性较弱。从驱动因子来看,柴达木盆地植被高、中覆盖区,环青海湖—祁连山区的植被中覆盖区面积变化受温度和降水的共同驱动;青南高原区子区的干旱区植被中、高覆盖区,半干旱区植被低覆盖区,半湿润区植被中、低覆盖区面积变化受温度和降水的共同驱动;半干旱区中、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变化受降水驱动,半湿润区植被高覆盖区和湿润区植被高、中、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变化受温度驱动;东部黄土高原区子区中山区植被中、高覆盖区面积变化受降水和气温共同驱动,山区植被低覆盖区面积变化受降水驱动。
[ 刘雪梅, 高小红, 马元仓 ( 2017). 2002-2015年青海省不同气候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干旱区研究, 34, 1345-1352.]

DOI:10.13866/j.azr.2017.06.17URL [本文引用: 1]
以2002—2015年夏季的MODIS NDVI数据(250 m×250 m分辨率)、青海省DEM数据和青海省夏季逐月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像元二分法估算青海省14 a间的植被覆盖度,通过空间插值方法、空间相关分析、统计学方法分区、分级对其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4 a来青海省高、中植被覆盖区面积呈增加趋势,而植被低覆盖区面积呈减小趋势。从分区来看,环青海湖—祁连山区植被覆盖面积呈减小趋势,其余3区均呈增加趋势。从分区分级来看,东部黄土高原区和环青海湖—祁连山区的植被高覆盖区、青南高原植被低覆盖区面积呈减小趋势,其余各区各级植被覆盖区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与水热条件的空间相关分析显示,青海省东部和东南部与温度的正相关性相对显著;柴达木盆地东缘、南缘,青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与降水的正相关相对显著;青海省东部与降水呈正相关,但相比于温度相关性较弱。从驱动因子来看,柴达木盆地植被高、中覆盖区,环青海湖—祁连山区的植被中覆盖区面积变化受温度和降水的共同驱动;青南高原区子区的干旱区植被中、高覆盖区,半干旱区植被低覆盖区,半湿润区植被中、低覆盖区面积变化受温度和降水的共同驱动;半干旱区中、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变化受降水驱动,半湿润区植被高覆盖区和湿润区植被高、中、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变化受温度驱动;东部黄土高原区子区中山区植被中、高覆盖区面积变化受降水和气温共同驱动,山区植被低覆盖区面积变化受降水驱动。

CQ, Sun SC ( 2004). A review 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carbon density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28, 692-703.

[本文引用: 1]

[ 吕超群, 孙书存 ( 2004). 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格局研究概述
植物生态学报, 28, 692-703.]

[本文引用: 1]

Lu H, Liu K, Wu JH ( 2013). Change of carbon storage in forest veget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Qinghai Province in recent 20 year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2, 1333-1338.

[本文引用: 4]

[ 卢航, 刘康, 吴金鸿 ( 2013). 青海省近20年森林植被碳储量变化及其现状分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2, 1333-1338.]

[本文引用: 4]

Luan JW, Liu SR, Zhu XL, Wang JX ( 2011). Soil carbon stocks and fluxes in a warm-temperate oak chronosequence in China
Plant and Soil, 347, 243-253.

DOI:10.1007/s11104-011-0842-7URL [本文引用: 1]
Soil respiration (RS) and soil carbon stocks, as well as stand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warm-temperate oak chronosequenc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age effect on soil CO2 efflux. The chronosequence consisted of three 40-year-old, 48-year-old, 80-year-old, and 143-year-old oak stands, respectively. RS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 Li-8100 soil CO2 flux system from October 2008 to October 2009. Temporal variations of RS of all the four forests largely depended on soil temperature of 5 cm depth (T5) (R2= 0.738 0.825). The mean RS for 40-year-old, 48-year-old, 80-year-old, and 143-year-old forests were 2.37, 2.59, 2.99, and 3.32 mol CO2 m-2 s-1 respectively. Both top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 (LFOC) stock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RS variation, while only significant different LFOC among stands was found. This indicated that cumulated labile oiganic carbon was a better indicator on RS variation, which was further illustrated by a better relationship between R10 and LFOC than that of R10 and SOC. We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 of mean RS among stands was well correlated with basal area (BA). Marginal correlation between RS and fine root biomass (FR) demonst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S and belowground metabolism. We also found total porosity (TP) negatively influenced the mean RS and this negative effect may mainly be attributed to the capillary porosity (CP). Forest growth and yield could be contributed to RS variation among stands. Forest succession also changed soil labile carbon stock and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that influenced the CO2 efflux.

Luo TX, Li W, Zhu H, Leng YF, Yue YZ ( 1998). Estimation of total biomass and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Tibetan Plateau
Geographical Research, 17, 337-344.

DOI:10.3321/j.issn:1000-0585.1998.04.001URL [本文引用: 1]
以80多块样地资料及森林和草地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按县级为单位估算了青海和西藏两省区的自然值被总生物量,分别为2.586*10^8t和1.282*10^9t。建立的QZNPP模型显示,随着温度的增加,生物生量呈S型曲面递增,且其递增速率随降水量增加而加快;
[ 罗天祥, 李文华, 冷允法, 岳燕珍 ( 1998). 青藏高原自然植被总生物量的估算与净初级生产量的潜在分布
地理研究, 17, 337-344.]

DOI:10.3321/j.issn:1000-0585.1998.04.001URL [本文引用: 1]
以80多块样地资料及森林和草地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按县级为单位估算了青海和西藏两省区的自然值被总生物量,分别为2.586*10^8t和1.282*10^9t。建立的QZNPP模型显示,随着温度的增加,生物生量呈S型曲面递增,且其递增速率随降水量增加而加快;

Pan Y, Birdsey RA, Fang J, Houghton R, Kauppi PE, Kurz WA, Phillips OL, Shvidenko A, Lewis SL, Canadell JG, Ciais P, Jackson RB, Pacala SW, McGuire AD, Piao S, Rautiainen A, Sitch S, Hayes D ( 2011). A large and persistent carbon sink in the world’s forests
Science, 333, 988-993.

DOI:10.1126/science.1201609URLPMID:21764754 [本文引用: 1]
The terrestrial carbon sink has been large in recent decades, but its size and location remain uncertain. Using forest inventory data and long-term ecosystem carbon studies, we estimate a total forest sink of 2.4 ± 0.4 petagrams of carbon per year (Pg C year

Pan Y, Birdsey RA, Phillips OL, Jackson RB ( 2013). Th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and biomass of the world’s forest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44, 593-622.

DOI:10.1146/annurev-ecolsys-110512-135914URL [本文引用: 1]
Forests are the dominant terrestrial ecosystem on Earth. We review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trolling their structure and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evaluate their current and future trajectory. Adaptations of trees to climate and resource gradients, coupled with disturbances and forest dynamics, create complex geographical patterns in forest assemblages and structures. These patterns are increasingly discernible through new satellite and airborne observation systems, improved forest inventories, and global ecosystem models. Forest biomass is a complex property affected by forest distribution,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Since at least 1990, biomass density has consistently increased in global established forests, despite increasing mortality in some regions, suggesting that a global driver such as elevated CO2 may be enhancing biomass gains. Global forests have also apparently become more dynamic. Advanc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and biomass of the world's forests provides critical ecological insigh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and enhancing forest conservation and ecosystem services.

Rice AH, Pyle EH, Saleska SR, Hutyra L, Palace M, Keller M, Camargo PB, Portilho K, Marques DF, Wofsy SC ( 2004). Carbon balance and vegetation dynamics in an old-growth Amazonian forest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4, S55-S71.

DOI:10.1890/02-6006URL [本文引用: 1]
Abstract Amazon forests could be globally significant sinks or sources for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but carbon balance of these forests remains poorly quantified. We surveyed 19.75 ha along four 1-km transects of well-drained old-growth upland forest in the Tapajós National Forest near Santarém, Pará, Brazil (251 S, 5458 W) in order to assess carbon pool sizes, fluxes, and climatic controls on carbon balance. In 1999 there were, on average, 470 live trees per hectare with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10 cm. The mean (and 95% CI) aboveground live biomass was 143.7 5.4 Mg C/ha, with an additional 48.0 5.2 Mg C/ha of coarse woody debris (CWD). The increase of live wood biomass after two years was 1.40 0.62 Mg C·ha 1 ·yr 1 , the net result of growth (3.18 0.20 Mg C·ha 1 ·yr 1 from mean bole increment of 0.36 cm/yr), recruitment of new trees (0.63 0.09 Mg C·ha 1 ·yr 1 , reflecting a notably high stem recruitment rate of 4.8 0.9%), and mortality (2.41 0.53 Mg C·ha 1 ·yr 1 from stem death of 1.7% yr 1). The gain in live wood biomass was exceeded by respiration losses from CWD, resulting in an overall estimated net loss from total aboveground biomass of 1.9 1.0 Mg C·ha 1 ·yr 1 . The presence of large CWD pools, high recruitment rate, and net accumulation of small-tree biomass, suggest that a period of high mortality preceded the initiation of this study, possibly triggered by the strong El Ni09 o Southern Oscillation events of the 1990s. Transfer of carbon between live and dead biomass pools appears to have led to substantial increases in the pool of CWD, causing the observed net carbon release. The data show that biometric studies of tropical forests neglecting CWD are unlikely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carbon balance. Fur-thermore, the hypothesized sequestration flux from CO 2 fertilization (0.5 Mg C·ha 1 ·yr 1) would be comparatively small and masked for considerable periods by climate-driven shifts in forest 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carbon balance in tropical forests.

Schlesinger WH ( 1977). Carbon balance in terrestrial detritu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8, 51-81.

DOI:10.1146/annurev.es.08.110177.000411URL [本文引用: 1]

Shen B, Dang KL, Wu PH, Zhu CG ( 2015). Organic carbon density in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 ecosystem on the south slope of the middle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35, 1798-1806.

[本文引用: 4]

[ 沈彪, 党坤良, 武朋辉, 朱成功 ( 2015). 秦岭中段南坡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生态学报, 35, 1798-1806.]

[本文引用: 4]

Sleutel S, de Neve S, Hofman G, Boeckx P, Beheydt D, van Cleemput O, Mestdagh I, Lootens P, Carlier L, van Camp N, Verbeeck H, Vande Walle I, Samson R, Lust N, Le-meur R ( 2003). Carbon stock change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flemish cropland soils
Global Change Biology, 9, 1193-1203.

DOI:10.1046/j.1365-2486.2003.00651.xURL [本文引用: 1]
Evaluatio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tocks are often based on assigning a carbon density to each one of a number of ecosystems or soil classes considered, using data from soil profiles within these categories. A better approach, in which the use of classification methods by which extrapolation of SOC data to larger areas is avoided, can only be used if enough data are available at a sufficiently small scale. Over 190 000 SOC measurements (0–24 cm) have been made in the Flemish cropland (the Northern part of Belgium) in the 1989–2000 period. These SOC data were grouped into 3-year periods and as means plus standard deviation per (part of) community (polygons). This large dataset was used to calculate SOC stocks and their evolution with time, without data extrapolation. Using a detailed soil map, larger spatial groups of polygons were created based on soil texture and spatial location.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n the entire study area, SOC stocks had decreased or at best had remained stable. In total, a yearly decrease of 354 kton OC yr 611 was calculated, which corresponds with a net CO 2 emission of 1238 kton CO 2 yr 611 . Specific regions with a high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SOC losses during the 1989–2000 period and the mean 1999 SOC content, compared to the average SOC content of soils in Flanders with a similar soil texture. When restoring the SOC stocks to their 1990 level, we estimated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the Flemish cropland soils to be some 300 kton CO 2 yr 611 at best, which corresponds to a 40-year restoration period. In conclusion, we can say that in regions wher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very intense,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cropland may make only a very modest contribution to a country's effort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un SQ, Wang SH, Chen YQ, Zou T ( 2008). The research on carbon fixation of high wood in Anhui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33, 144-147.

DOI:10.3969/j.issn.1673-1212.2008.07.039URL [本文引用: 1]
以安徽省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为依据,对安徽省不同类型乔 木林固碳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种乔木固碳能力依次为:用材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防护林;不同发育阶段乔木林固碳能力依 次为:幼龄林>中龄林>近成熟林>成熟林>过成熟林;不同优势树种组乔木林固碳能力依次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 交林;不同优势树种乔木林固碳能力依次是:杉木林>马尾松林>杨树林;同时,得出相同龄组但不同优势树种或相同优势树种但不同龄组的乔木林固 碳能力也不同,其中杉木的幼龄林固碳能力最大,达到19.75t/(hm2·a).
[ 孙世群, 王书航, 陈月庆, 邹婷 . ( 2008). 安徽省乔木林固碳能力研究
环境科学与管理, 33, 144-147.]

DOI:10.3969/j.issn.1673-1212.2008.07.039URL [本文引用: 1]
以安徽省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为依据,对安徽省不同类型乔 木林固碳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种乔木固碳能力依次为:用材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防护林;不同发育阶段乔木林固碳能力依 次为:幼龄林>中龄林>近成熟林>成熟林>过成熟林;不同优势树种组乔木林固碳能力依次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 交林;不同优势树种乔木林固碳能力依次是:杉木林>马尾松林>杨树林;同时,得出相同龄组但不同优势树种或相同优势树种但不同龄组的乔木林固 碳能力也不同,其中杉木的幼龄林固碳能力最大,达到19.75t/(hm2·a).

Tang X, Zhao X, Bai Y, Tang Z, Wang W, Zhao Y, Wan H, Xie Z, Shi X, Wu B, Wang G, Yan J, Ma K, Du S, Li S, Han S, Ma Y, Hu H, He N, Yang Y, Han W, He H, Yu G, Fang J, Zhou G ( 2018). Carbon pools in China’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New estimates based on an intensive field surve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5, 4021-4026.

DOI:10.1073/pnas.1700291115URL [本文引用: 4]

Tans PP, Thoning KW, Elliott WP, Conway TJ ( 1990). Error estimates of background atmospheric CO2, patterns from weekly flask sampl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95, 14063-14070.

DOI:10.1029/JD095iD09p14063URL [本文引用: 1]
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trends and seasonal cycles of CO2, as determined from grab samples, was investigated. First, the statistical aspects of infrequent (weekly) sampling were studied by simulating, via a partially random procedure, parallel time series of CO2 flask samples. These simulated flask series were compared to the continuous analyzer records from which they had been derived. The second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uncertainties of flask records was to compare real flask results with simultaneous hourly mean concentrations of the in situ analyzers at the Geophysical Monitoring for Climatic Change observatories at Point Barrow, Mauna Loa, Samoa, and the south pole. The latter comparisons emphasized experimental, rather than statistical, errors. The uncertainties and sampling biases depend on the site and on the period of averaging. For monthly means the uncertainty varies from 0.2 to 0.6 ppm (one standard deviation, parts per million by volume), being largest for Barrow. Sampling biases for monthly means at Barrow and Mauna Loa are significant, up to 0.5 ppm. Experimental errors are the dominant error source for annual averages, and spurious interannual variations can be up to 0.4 ppm.

Technical Manual Writing Group of Ecosystem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 ( 2015). Observation and Investigation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Science Press, Beijing.
[本文引用: 2]

[ 生态系统固碳项目技术规范编写组 ( 2015). 生态系统固碳观测与调查技术规范. 科学出版社, 北京.]
[本文引用: 2]

Wang J, Wang GX, Wang CT, Ran F, Chang RY ( 2016). Carbon storage and potentials of the broad-leaved forest in alpine region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0, 374-384.

DOI:10.17521/cjpe.2015.0152URL [本文引用: 4]
为明晰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植被碳储量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利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估算了青藏高原高寒区(青海和西藏两省区)阔叶林植被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结果表明:2011年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植被碳储量为310.70 Tg,碳密度为89.04 Mg·hm^-2。六类阔叶林型(栎(Quercus)林、桦木(Betula)林、杨树(Populus)林、其他硬阔林、其他软阔林和阔叶混交林)中,阔叶混交林的碳储量最大,杨树林碳储量最小;其他硬阔林碳密度最大,其他软阔林碳密度最小。空间分配上碳储量和碳密度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枯死木层。不同龄级碳储量和碳密度总体表现为随林龄增加逐渐增大的趋势。阔叶林碳储量从2001年的304.26 Tg增加到2011年的310.70 Tg,平均年固碳量为0.64Tg·a^-1,固碳速率为0.19 Mg·hm^-2·a^–1。不同林型固碳速率表现为其他软阔林最大,其他硬阔林最小;不同龄级表现为成熟林最大,幼龄林最小。阔叶林乔木层固碳潜力为19.09 Mg·hm^-2,且不同林型固碳潜力表现为栎林最大,桦树林最小。三次调查期间阔叶林碳储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森林保护工程的开展使阔叶林生长健康良好。
[ 王建, 王根绪, 王长庭, 冉飞, 常瑞英 ( 2016). 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植被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植物生态学报, 40, 374-384.]

DOI:10.17521/cjpe.2015.0152URL [本文引用: 4]
为明晰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植被碳储量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利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估算了青藏高原高寒区(青海和西藏两省区)阔叶林植被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结果表明:2011年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植被碳储量为310.70 Tg,碳密度为89.04 Mg·hm^-2。六类阔叶林型(栎(Quercus)林、桦木(Betula)林、杨树(Populus)林、其他硬阔林、其他软阔林和阔叶混交林)中,阔叶混交林的碳储量最大,杨树林碳储量最小;其他硬阔林碳密度最大,其他软阔林碳密度最小。空间分配上碳储量和碳密度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枯死木层。不同龄级碳储量和碳密度总体表现为随林龄增加逐渐增大的趋势。阔叶林碳储量从2001年的304.26 Tg增加到2011年的310.70 Tg,平均年固碳量为0.64Tg·a^-1,固碳速率为0.19 Mg·hm^-2·a^–1。不同林型固碳速率表现为其他软阔林最大,其他硬阔林最小;不同龄级表现为成熟林最大,幼龄林最小。阔叶林乔木层固碳潜力为19.09 Mg·hm^-2,且不同林型固碳潜力表现为栎林最大,桦树林最小。三次调查期间阔叶林碳储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森林保护工程的开展使阔叶林生长健康良好。

Wang XK, Bai YY, Ouyang ZY, Miao H ( 2002). Missing sink in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its causes
Acta Ecologica Sinica, 22, 94-103.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2.01.013URL [本文引用: 1]
近20多年来,大气碳收支不平衡,即碳失汇(Missing carbon sink),一直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总结全球碳失汇的主要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碳失汇数量和可能分布地点,并对形成的主要原因:CO2施肥作用,氮沉降的变化,变暖促进氮矿化和早期破坏后的森林再生等,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指出了该问题的复杂性。
[ 王效科, 白艳莹, 欧阳志云, 苗鸿 ( 2002). 全球碳循环中的失汇及其形成原因
生态学报, 22, 94-103.]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2.01.013URL [本文引用: 1]
近20多年来,大气碳收支不平衡,即碳失汇(Missing carbon sink),一直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总结全球碳失汇的主要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碳失汇数量和可能分布地点,并对形成的主要原因:CO2施肥作用,氮沉降的变化,变暖促进氮矿化和早期破坏后的森林再生等,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指出了该问题的复杂性。

Wang XK, Feng ZW, Ouyang ZY ( 2001).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and dens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2, 13-16.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1.01.003URL [本文引用: 1]
To improve the estimatation of carbon pool of forest ecosystems is very important in studying their CO emission, uptake. The estimation of vegetation carbon pool in China has just begu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estimates from different methods applied. Based on forest inventory recorded by age class, the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na was estimated to be 3.26~3.73Pg, accounting for 0.6~0.7% of the global pool. The carbon densities were difference among forest types, provinces, in range of 6.47~118.14Mg·hm .There is an incremental tendency from southeast to north, west. This trend i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the change in population density in logarithmic mod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actual forest carbon density is prominently determined by human activities.
[ 王效科, 冯宗炜, 欧阳志云 ( 2001).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12, 13-16.]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1.01.003URL [本文引用: 1]
To improve the estimatation of carbon pool of forest ecosystems is very important in studying their CO emission, uptake. The estimation of vegetation carbon pool in China has just begu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estimates from different methods applied. Based on forest inventory recorded by age class, the vegetation carbon storage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na was estimated to be 3.26~3.73Pg, accounting for 0.6~0.7% of the global pool. The carbon densities were difference among forest types, provinces, in range of 6.47~118.14Mg·hm .There is an incremental tendency from southeast to north, west. This trend i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the change in population density in logarithmic mod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actual forest carbon density is prominently determined by human activities.

Wang XY, Sun YJ ( 2008). Review on research and estimation methods of carbon storage in forest ecosystem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21(5), 24-29.

URL [本文引用: 1]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碳交换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其碳储量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社会意义。文中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及估测方法,并展望了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碳研究的主要方面。
[ 王秀云, 孙玉军 ( 2008).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世界林业研究, 21(5), 24-29.]

URL [本文引用: 1]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碳交换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其碳储量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社会意义。文中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及估测方法,并展望了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碳研究的主要方面。

Wang Y, Wang MB, Zhu SZ, Zhao TL ( 2015). Carbon densities of major tree species in forests in southern Lüliang Mountains of Shanxi Province,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34, 333-340.

URL [本文引用: 4]
森林在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碳密度的精确估算是区域森林碳储量研究的重要基础。以2005和2010年吕梁山南段2期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和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森林乔木层的生物量进行估算,发现前者估算结果显著高于后者(P0.01),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更适宜于中小尺度生物量估算。依据回归模型法获得的28×112(物种×样方)碳密度矩阵,对森林群落进行TWINSPAN分类和DCA、CCA排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对不同生境条件下乔木层的碳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吕梁山南段森林群落可分为8个群系,不同群系间碳密度差异显著(P0.01),其中辽东栎+色木槭群系和辽东栎+油松群系显著高于其他群系,白皮松+侧柏群系最低。2010年乔木层碳密度显著高于2005年,平均每年以1.54 t·hm-2的速度增加。乔木层碳密度与海拔或坡度呈显著相关,随海拔或坡度的增加碳密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阴坡和半阴坡(北坡和东坡)碳密度大于阳坡和半阳坡(南坡与东南坡),山脊碳密度最小。因地制宜进行物种选择和抚育管理,可显著提高森林碳密度。
[ 王琰, 王孟本, 朱世忠, 赵天梁 ( 2015). 山西吕梁山南段森林乔木层碳密度
生态学杂志, 34, 333-340.]

URL [本文引用: 4]
森林在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碳密度的精确估算是区域森林碳储量研究的重要基础。以2005和2010年吕梁山南段2期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为基础,采用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和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森林乔木层的生物量进行估算,发现前者估算结果显著高于后者(P0.01),加权生物量回归模型法更适宜于中小尺度生物量估算。依据回归模型法获得的28×112(物种×样方)碳密度矩阵,对森林群落进行TWINSPAN分类和DCA、CCA排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对不同生境条件下乔木层的碳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吕梁山南段森林群落可分为8个群系,不同群系间碳密度差异显著(P0.01),其中辽东栎+色木槭群系和辽东栎+油松群系显著高于其他群系,白皮松+侧柏群系最低。2010年乔木层碳密度显著高于2005年,平均每年以1.54 t·hm-2的速度增加。乔木层碳密度与海拔或坡度呈显著相关,随海拔或坡度的增加碳密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阴坡和半阴坡(北坡和东坡)碳密度大于阳坡和半阳坡(南坡与东南坡),山脊碳密度最小。因地制宜进行物种选择和抚育管理,可显著提高森林碳密度。

Wani AA, Joshi PK, Singh O, Bhat JA ( 2014). Estimating soil carbon storage and mitigation under 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s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Kashmir Himalayas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19, 1179-1194.

DOI:10.1007/s11027-013-9466-yURL [本文引用: 1]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quantified to assess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density (t ha -1 ) and SOC CO2 mitigation (t ha -1 ) under six forest strata Cedrus deodara (closed) (S1), Cedrus deodara (open) (S2), Abies pindrow-Picea smithiana (closed) (S3), Abies pindrow-Picea smithiana (open) (S4), Pinus wallichiana (closed) (S5) and Pinus wallichiana (open) (S6)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Kashmir Himalayas India. Lowest average bulk density (D b ) of 0.95 was found same in S3 (σ65±650.07) and S5 (σ65±650.09) and highest D b (1.08) was observed in S2 (σ65±650.05). A relatively higher coarse fraction was observed in all the six strata ranging from 19.23 (SD65±654.66) in S3 to 29.37 (σ65±656.12) in S6. Soil pH ranged from 6.09 (σ65±650.64) in S4 to 6.97 (σ65±650.53) in S2. The region under biotic interference has observed significant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leading to lower SOC% values compared to other studies in the adjoining regions of Indian Himalayas and 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s in general. SOC% values were observed to range from 1.03 (σ65±650.22) in S2 to 2.25 (σ65±650.23) in S3. SOC density ranged between 25.11 (σ65±655.41) t ha -1 in S2 and 51.93 (σ65±655.24) t ha -1 in S3. SOC CO2 mitigation density was found highest 190.59 (σ65±6519.23) t ha -1 in S3 and lowest 92.16 (σ65±6519.86) t ha -1 in S2.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was observed in SOC density within strata. SOC density values in closed strata in general exceed to those in open strata. Primar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SOC stock for all the strata is low due to continuous biotic pressure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making it a potential region for SOC buildup under plus options of REDD +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which includes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forests and enhancement of forest carbon (C) stocks.

Yang HX, Wu B, Zhang JT, Lin DR, Chang SL ( 2005). Progress of research into carbon fixation and storage of forest ecosystems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41, 172-177.

DOI:10.3321/j.issn:0476-0301.2005.02.018URL [本文引用: 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森林的固碳能力关系到能否降低大气CO2浓度和抑制全球变暖趋势.本文在回顾森林固碳作用和碳储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提出粗浅看法:探知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通量是调控碳循环过程的必要环节和最大难题之一,样地清查、遥感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与采伐森林资源不存在绝对对立关系,以演替理论指导森林管理有利于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对森林资源的适度经济利用;应重视和加强对中高纬度森林枯落物碳库的研究.
[ 杨洪晓, 吴波, 张金屯, 林德荣, 常顺利 ( 2005). 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 172-177.]

DOI:10.3321/j.issn:0476-0301.2005.02.018URL [本文引用: 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森林的固碳能力关系到能否降低大气CO2浓度和抑制全球变暖趋势.本文在回顾森林固碳作用和碳储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提出粗浅看法:探知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通量是调控碳循环过程的必要环节和最大难题之一,样地清查、遥感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与采伐森林资源不存在绝对对立关系,以演替理论指导森林管理有利于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对森林资源的适度经济利用;应重视和加强对中高纬度森林枯落物碳库的研究.

Zhang P, Wang G, Zhang T, Chen NL ( 2010). Responses of foliar δ 13C in Sabina przewalskii and Picea crassifolia to altitude and its mechanism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 34, 125-133.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02.003URL [本文引用: 1]
以分布于祁连山北麓中段的两种优势乔木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山乔木叶片δ13C值对海拔(2600-3600m)、土壤含水量和叶片含水量、叶片碳氮含量的响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这两种乔木叶片δ13C值均随海拔升高呈增重趋势,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1)。海拔2600-3600m阳坡树种祁连圆柏叶片的δ13C值显著高于同海拔梯度阴坡树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和青海云杉叶片的δ13C值均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01),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1)。祁连圆柏叶片δ13C值与土壤含水量(p0.0001)、叶片含水量(p=0.01)和叶片碳氮比(C/N)(p0.00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片全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01)。而青海云杉叶片δ13C值与土壤含水量、叶片全氮、叶片碳氮比和叶片含水量不相关。说明海拔变化引起的水热条件的改变,尤其是温度变化对高山乔木叶片碳同位素分馏起主要作用,但各个因子综合对高山植物叶片碳同位素分馏的作用机制可能比较复杂,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张鹏, 王刚, 张涛, 陈年来 ( 2010). 祁连山两种优势乔木叶片δ 13C的海拔响应及其机理
植物生态学报, 34, 125-133.]

DOI:10.3773/j.issn.1005-264x.2010.02.003URL [本文引用: 1]
以分布于祁连山北麓中段的两种优势乔木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山乔木叶片δ13C值对海拔(2600-3600m)、土壤含水量和叶片含水量、叶片碳氮含量的响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这两种乔木叶片δ13C值均随海拔升高呈增重趋势,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1)。海拔2600-3600m阳坡树种祁连圆柏叶片的δ13C值显著高于同海拔梯度阴坡树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和青海云杉叶片的δ13C值均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01),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1)。祁连圆柏叶片δ13C值与土壤含水量(p0.0001)、叶片含水量(p=0.01)和叶片碳氮比(C/N)(p0.00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片全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01)。而青海云杉叶片δ13C值与土壤含水量、叶片全氮、叶片碳氮比和叶片含水量不相关。说明海拔变化引起的水热条件的改变,尤其是温度变化对高山乔木叶片碳同位素分馏起主要作用,但各个因子综合对高山植物叶片碳同位素分馏的作用机制可能比较复杂,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Zhang WX, Zhou YD, Huang QL, Zhou YW, Mo LJ ( 2012). Advances in estimation of vegetation carbon stocks of forest ecosystem in China
Forest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8(4), 50-55.

DOI:10.3969/j.issn.1006-4427.2012.04.011URL [本文引用: 1]
文章从时空尺度、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子三方面总结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阐述了在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和林分尺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地域分布、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分布、龄级分布、林分内的分布以及时间动态变化;探讨了经济和人口、气候条件、造林和抚育、林龄、林型种类等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针对植被碳储量估算存在的问题,从资源清查、估算方法等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 张玮辛, 周永东, 黄倩琳, 周永文, 莫罗坚 ( 2012).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
林业与环境科学, 28(4), 50-55.]

DOI:10.3969/j.issn.1006-4427.2012.04.011URL [本文引用: 1]
文章从时空尺度、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子三方面总结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阐述了在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和林分尺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地域分布、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分布、龄级分布、林分内的分布以及时间动态变化;探讨了经济和人口、气候条件、造林和抚育、林龄、林型种类等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针对植被碳储量估算存在的问题,从资源清查、估算方法等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Zhang YL, Yang FW, Lu SW ( 2007). Estimation on the economic values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in Qinghai Province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35(11), 74-76.

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7.11.024URL [本文引用: 1]
在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的基础之上,采用第6次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国内外权威部门公布的价格参数数据,利用市场价值法、费用代替法、替代工程法、机会成本定量评价了2004年青海省不同林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2004年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55.35亿元,各项服务功能价值排序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制氧>涵养水源>净化环境>保育土壤>营养积累>森林游憩;不同树种单位面积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排序为杨树>软阔类>落叶松>栎类>桦木>柏木>云杉>冷杉>油松>经济林;不同树种提供的服务功能总价值排序为柏木>云杉>桦木>杨树>油松>经济林>落叶松>软阔类>冷杉>栎类.
[ 张永利, 杨峰伟, 鲁绍伟 ( 2007).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5(11), 74-76.]

DOI:10.3969/j.issn.1000-5382.2007.11.024URL [本文引用: 1]
在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的基础之上,采用第6次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国内外权威部门公布的价格参数数据,利用市场价值法、费用代替法、替代工程法、机会成本定量评价了2004年青海省不同林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2004年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55.35亿元,各项服务功能价值排序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制氧>涵养水源>净化环境>保育土壤>营养积累>森林游憩;不同树种单位面积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排序为杨树>软阔类>落叶松>栎类>桦木>柏木>云杉>冷杉>油松>经济林;不同树种提供的服务功能总价值排序为柏木>云杉>桦木>杨树>油松>经济林>落叶松>软阔类>冷杉>栎类.

[ 赵敏, 周广胜 ( 2004).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地理科学, 24, 50-54.]

[本文引用: 1]

Zhao M, Zhou GS ( 2004). Carbon storage of forest veget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ic factor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4, 50-54.

[本文引用: 1]

Carbon sequestration rates in organic layers of boreal and temperate forest soils—Sweden as a case study
1
2005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岷江上游林草交错带祁连山圆柏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
1
2003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岷江上游林草交错带祁连山圆柏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
1
2003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Carbon pools and fluxes of global forest ecosystems
2
1994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 ),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1
1997

... 每个样点设置3个重复样方(50 m × 20 m或30 m × 20 m), 样点间距至少100 m.调查指标包括: 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树种组成、投影面积、郁闭度、人为活动事件描述、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等.并对样地内胸径大于5 cm的乔木全部进行每木检尺, 测定树高和胸径.采集乔木层优势种各部分器官鲜质量约300 g样品带回实验室, 烘干, 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测定乔木树种各器官碳含量(董鸣, 1997; 黄从德等, 2008). ...

1
1997

... 每个样点设置3个重复样方(50 m × 20 m或30 m × 20 m), 样点间距至少100 m.调查指标包括: 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树种组成、投影面积、郁闭度、人为活动事件描述、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等.并对样地内胸径大于5 cm的乔木全部进行每木检尺, 测定树高和胸径.采集乔木层优势种各部分器官鲜质量约300 g样品带回实验室, 烘干, 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测定乔木树种各器官碳含量(董鸣, 1997; 黄从德等, 2008). ...

青海省森林资源评价
2
2009

...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31.65°-39.32° N, 89.58°-103.07° E), 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燕山运动奠定其地形复杂多样, 高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分布, 最低海拔1 650 m, 最高海拔6 860 m, 平均海拔3 500 m以上, 属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7-6.0 ℃, 年日照时间2 340-3 550 h, 年降水量16.7-776.1 mm (大部分400 mm以下), 年蒸发量1 118.4-3 536.2 mm (董旭, 2009). ...

... 根据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 青海省土地总面积7 215.24 × 104 hm2, 其中林地面积634.00 × 104 hm2, 占8.79%; 森林面积329.56 × 104 hm2, 占林地面积的51.98%, 森林覆盖率4.57%.森林植被分布于96° E以东, 主要江河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 大多分布在海拔2 500-4 200 m, 以寒温带常绿针叶林亚型为主, 其次为落叶林植被型(多为原始林破坏后的次生类型).植被地域上跨青藏高原、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3个植被区, 具有高寒和旱生的特点, 常见的针叶树种有云杉(Picea spp.)、圆柏(Sabina chinensis)等, 阔叶树种有杨树(Populus spp.)、桦木(Betula spp.)等(张永利等, 2007; 董旭, 2009). ...

青海省森林资源评价
2
2009

...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31.65°-39.32° N, 89.58°-103.07° E), 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燕山运动奠定其地形复杂多样, 高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分布, 最低海拔1 650 m, 最高海拔6 860 m, 平均海拔3 500 m以上, 属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7-6.0 ℃, 年日照时间2 340-3 550 h, 年降水量16.7-776.1 mm (大部分400 mm以下), 年蒸发量1 118.4-3 536.2 mm (董旭, 2009). ...

... 根据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 青海省土地总面积7 215.24 × 104 hm2, 其中林地面积634.00 × 104 hm2, 占8.79%; 森林面积329.56 × 104 hm2, 占林地面积的51.98%, 森林覆盖率4.57%.森林植被分布于96° E以东, 主要江河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 大多分布在海拔2 500-4 200 m, 以寒温带常绿针叶林亚型为主, 其次为落叶林植被型(多为原始林破坏后的次生类型).植被地域上跨青藏高原、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3个植被区, 具有高寒和旱生的特点, 常见的针叶树种有云杉(Picea spp.)、圆柏(Sabina chinensis)等, 阔叶树种有杨树(Populus spp.)、桦木(Betula spp.)等(张永利等, 2007; 董旭, 2009). ...

Changes in forest biomass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between 1949 and 1998
1
2001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寻找失去的陆地碳汇
2007

寻找失去的陆地碳汇
2007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2
2007

... 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Schlesinger, 1977; Luan et al., 2011; Wani et al., 2014).碳循环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过程, 碳源是指碳排放的源头, 碳汇是指碳的储存和吸收.陆地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被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经研究发现由人为活动所造成部分CO2去向不明,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失汇现象(方精云和郭兆迪, 2007).针对全球“失汇”现象, 多数****认为这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致(Tans et al., 1990; 刘国华等, 2000; 王效科等, 2002), 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要的. ...

... 青海省乔木层碳密度为76.54 Mg·hm-2, 高于方精云等(2007)(41.0 Mg·hm-2)和Tang等(2018) (42.5 Mg·hm-2)估算的全国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平均碳密度, 同时也高于毗邻的甘肃省(69.10 Mg·hm-2, 关晋宏等, 2016)和四川省(41.66 Mg·hm-2, 黄从德等, 2008).究其原因, 首先青海省分布有大量的云杉、圆柏等寒温性针叶林, 其碳储量和面积合计分别占全省森林的73.33%和67.66%, 且针叶林平均碳密度(136.59 Mg·hm-2)要远高于阔叶林平均碳密度(38.92 Mg·hm-2); 其次在本次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青海省过熟林较多, 且青海省过熟林碳密度普遍高于成熟林, 在选取的240个采样点中69个采样点为过熟林, 占总采样点数的28.75%. ...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2
2007

... 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Schlesinger, 1977; Luan et al., 2011; Wani et al., 2014).碳循环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过程, 碳源是指碳排放的源头, 碳汇是指碳的储存和吸收.陆地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被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经研究发现由人为活动所造成部分CO2去向不明,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失汇现象(方精云和郭兆迪, 2007).针对全球“失汇”现象, 多数****认为这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致(Tans et al., 1990; 刘国华等, 2000; 王效科等, 2002), 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要的. ...

... 青海省乔木层碳密度为76.54 Mg·hm-2, 高于方精云等(2007)(41.0 Mg·hm-2)和Tang等(2018) (42.5 Mg·hm-2)估算的全国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平均碳密度, 同时也高于毗邻的甘肃省(69.10 Mg·hm-2, 关晋宏等, 2016)和四川省(41.66 Mg·hm-2, 黄从德等, 2008).究其原因, 首先青海省分布有大量的云杉、圆柏等寒温性针叶林, 其碳储量和面积合计分别占全省森林的73.33%和67.66%, 且针叶林平均碳密度(136.59 Mg·hm-2)要远高于阔叶林平均碳密度(38.92 Mg·hm-2); 其次在本次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青海省过熟林较多, 且青海省过熟林碳密度普遍高于成熟林, 在选取的240个采样点中69个采样点为过熟林, 占总采样点数的28.75%. ...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1
1996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1
1996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甘肃省森林碳储量现状与固碳速率
5
2016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 Based on Guan et al. (2016). ...

... 引用自关晋宏等(2016). ...

... 青海省乔木层碳密度为76.54 Mg·hm-2, 高于方精云等(2007)(41.0 Mg·hm-2)和Tang等(2018) (42.5 Mg·hm-2)估算的全国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平均碳密度, 同时也高于毗邻的甘肃省(69.10 Mg·hm-2, 关晋宏等, 2016)和四川省(41.66 Mg·hm-2, 黄从德等, 2008).究其原因, 首先青海省分布有大量的云杉、圆柏等寒温性针叶林, 其碳储量和面积合计分别占全省森林的73.33%和67.66%, 且针叶林平均碳密度(136.59 Mg·hm-2)要远高于阔叶林平均碳密度(38.92 Mg·hm-2); 其次在本次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青海省过熟林较多, 且青海省过熟林碳密度普遍高于成熟林, 在选取的240个采样点中69个采样点为过熟林, 占总采样点数的28.75%. ...

... 青海省2003年至2011年8年内平均年固碳速率为1.06 Mg·hm-2·a-1,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固碳速率(2001-2006年, 0.19 Mg·hm-2·a-1, 王建等, 2016), 同时也高于甘肃省(1996-2011年, 0.91 Mg·hm-2·a-1, 关晋宏等, 2016), 但略低于四川省(含重庆地区)的固碳速率(1999-2003年, 1.10 Mg·hm-2·a-1, 黄从德等, 2008).一方面因为青海省幼龄林和中龄林占地面积比例52.49%, 超过了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占地面积的50%, 另一方面青海省2003-2011年间森林面积增加了1.59万hm2.这两点是促使青海省乔木层固碳速率较大的主要原因.固碳潜力方面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单位面积固碳潜力为23.77 Mg·hm-2,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单位面积固碳潜力(19.09 Mg·hm-2, 王建等, 2016).未来, 随着大量低龄林逐渐发展为成熟林, 将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做出重要贡献. ...

甘肃省森林碳储量现状与固碳速率
5
2016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 Based on Guan et al. (2016). ...

... 引用自关晋宏等(2016). ...

... 青海省乔木层碳密度为76.54 Mg·hm-2, 高于方精云等(2007)(41.0 Mg·hm-2)和Tang等(2018) (42.5 Mg·hm-2)估算的全国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平均碳密度, 同时也高于毗邻的甘肃省(69.10 Mg·hm-2, 关晋宏等, 2016)和四川省(41.66 Mg·hm-2, 黄从德等, 2008).究其原因, 首先青海省分布有大量的云杉、圆柏等寒温性针叶林, 其碳储量和面积合计分别占全省森林的73.33%和67.66%, 且针叶林平均碳密度(136.59 Mg·hm-2)要远高于阔叶林平均碳密度(38.92 Mg·hm-2); 其次在本次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青海省过熟林较多, 且青海省过熟林碳密度普遍高于成熟林, 在选取的240个采样点中69个采样点为过熟林, 占总采样点数的28.75%. ...

... 青海省2003年至2011年8年内平均年固碳速率为1.06 Mg·hm-2·a-1,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固碳速率(2001-2006年, 0.19 Mg·hm-2·a-1, 王建等, 2016), 同时也高于甘肃省(1996-2011年, 0.91 Mg·hm-2·a-1, 关晋宏等, 2016), 但略低于四川省(含重庆地区)的固碳速率(1999-2003年, 1.10 Mg·hm-2·a-1, 黄从德等, 2008).一方面因为青海省幼龄林和中龄林占地面积比例52.49%, 超过了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占地面积的50%, 另一方面青海省2003-2011年间森林面积增加了1.59万hm2.这两点是促使青海省乔木层固碳速率较大的主要原因.固碳潜力方面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单位面积固碳潜力为23.77 Mg·hm-2,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单位面积固碳潜力(19.09 Mg·hm-2, 王建等, 2016).未来, 随着大量低龄林逐渐发展为成熟林, 将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做出重要贡献. ...

关于新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思考
1
2015

...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由于气候、地形影响境内林木稀少, 森林覆盖率仅为4.57%, 仅略高于新疆(4.24%, 郭远平, 2015).Tang等(2018)估测我国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2.67-13.47 Pg, 根据本次实地调查数据估测得到的乔木层碳储量为27.38 Tg, 青海省乔木碳储量占全国碳储量的0.20%-0.22%.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极大, 因而该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虽然碳汇功能相对其他省份较弱, 但其生态功能不可忽视. ...

关于新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思考
1
2015

...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由于气候、地形影响境内林木稀少, 森林覆盖率仅为4.57%, 仅略高于新疆(4.24%, 郭远平, 2015).Tang等(2018)估测我国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2.67-13.47 Pg, 根据本次实地调查数据估测得到的乔木层碳储量为27.38 Tg, 青海省乔木碳储量占全国碳储量的0.20%-0.22%.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极大, 因而该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虽然碳汇功能相对其他省份较弱, 但其生态功能不可忽视. ...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现状研究
2
2015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 不同估算方法的差异导致了碳储量估算的结果差异较大.胡雷等(2015)卢航等(2013)依据青海省森林清查资料结合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估算的青海省2008年总碳储量为11.18 Tg, 本研究中得到的青海省2011年乔木层碳储量27.38 Tg结果与之存在差异.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中主要影响碳储量的因素为蓄积量、回归方程的拟合性和各林型面积值的选取, 影响本研究所得到的碳储量的主要因素为各林型不同龄级下的平均碳密度和各林型面积的取值.因本研究与上述两项研究选取的各林型面积均为2008年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所提供, 共计35.78 × 104 hm2, 故结果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依据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所得到的碳密度与实地测量所得到的碳密度值的差异.以云杉林为例, 卢航等(2013)估算得到的2008年青海省云杉碳密度为28.33 Mg·hm-2, 本研究调查样方内纯云杉(采用240个样方内全部云杉的碳储量除以有云杉生长样方的总面积求得)的碳密度为47.04 Mg·hm-2.造成碳密度差异的原因首先是通过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与异速生长方程计算乔木生物量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生物量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碳储量的计算,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青海省森林乔木两种生物量估算方法所得到结果差异较大; 其次是样方法存在的缺陷, 因地形和样方具体选取范围等因素的影响, 即便通过大范围、多位点标准的进行样方设置, 但也还不能做到完全代表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 第三是含碳率的取值, 卢航等(2013)选取的含碳率为普遍的50%, 本研究通过对标准木各个器官含碳率的分别测定, 得到全株云杉的含碳率约为47.22%.另外, 在调查样地中多以天然林为主, 所以样地内树种多样性较高, 对优势种的判定难度较高.本文中样地龄级是依据优势树种龄级来判定的, 低龄级样方中也存在高龄级非优势种乔木生长的现象, 这也一定程度地导致了有些低龄级的样地存在碳密度较高的情况.本研究并未考虑2008年至2011年3年间森林面积的变化量, 从2003年至2008年青海省森林面积由34.19 × 104 hm2增加至35.78 × 104 hm2, 故森林面积取值也是本次青海省森林乔木总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因素. ...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现状研究
2
2015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 不同估算方法的差异导致了碳储量估算的结果差异较大.胡雷等(2015)卢航等(2013)依据青海省森林清查资料结合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估算的青海省2008年总碳储量为11.18 Tg, 本研究中得到的青海省2011年乔木层碳储量27.38 Tg结果与之存在差异.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中主要影响碳储量的因素为蓄积量、回归方程的拟合性和各林型面积值的选取, 影响本研究所得到的碳储量的主要因素为各林型不同龄级下的平均碳密度和各林型面积的取值.因本研究与上述两项研究选取的各林型面积均为2008年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所提供, 共计35.78 × 104 hm2, 故结果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依据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所得到的碳密度与实地测量所得到的碳密度值的差异.以云杉林为例, 卢航等(2013)估算得到的2008年青海省云杉碳密度为28.33 Mg·hm-2, 本研究调查样方内纯云杉(采用240个样方内全部云杉的碳储量除以有云杉生长样方的总面积求得)的碳密度为47.04 Mg·hm-2.造成碳密度差异的原因首先是通过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与异速生长方程计算乔木生物量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生物量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碳储量的计算,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青海省森林乔木两种生物量估算方法所得到结果差异较大; 其次是样方法存在的缺陷, 因地形和样方具体选取范围等因素的影响, 即便通过大范围、多位点标准的进行样方设置, 但也还不能做到完全代表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 第三是含碳率的取值, 卢航等(2013)选取的含碳率为普遍的50%, 本研究通过对标准木各个器官含碳率的分别测定, 得到全株云杉的含碳率约为47.22%.另外, 在调查样地中多以天然林为主, 所以样地内树种多样性较高, 对优势种的判定难度较高.本文中样地龄级是依据优势树种龄级来判定的, 低龄级样方中也存在高龄级非优势种乔木生长的现象, 这也一定程度地导致了有些低龄级的样地存在碳密度较高的情况.本研究并未考虑2008年至2011年3年间森林面积的变化量, 从2003年至2008年青海省森林面积由34.19 × 104 hm2增加至35.78 × 104 hm2, 故森林面积取值也是本次青海省森林乔木总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因素. ...

四川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
3
2009

... 青海省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但降水在省内分布极不均匀, 各地区温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而降水和气温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的关键(吕超群和孙书存, 2004; 黄从德等, 2009).本次研究的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 调查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在10-14 ℃范围内, 地表温度在12-20 ℃范围内, 累积降水均高于160 mm.而没有形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玉树西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等地区生长季地表温度均高于 20 ℃, 且累积降水量均低于160 mm (刘雪梅等, 2017).因此受生长季地表温度和累积降水量的影响,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区域受限, 影响了青海省森林乔木层的碳储量. ...

... 坡度主要影响树冠层所接受的光照以及土壤水肥状况, 因而与乔木层碳密度显著相关(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结合实地测量信息和坡度划分标准(黄从德等, 2009), 我们将坡度分为平坡(0-5°, 30个)、缓坡(6°-15°, 66个)、斜坡(16°-25°, 60个)、陡坡(26°-35°, 35个)、急坡(36°-45°, 26个)和险坡(≥46°, 23个).其中平坡平均碳密度为68.61 Mg·hm-2; 缓坡平均碳密度为63.64 Mg·hm-2; 斜坡平均碳密度为46.10 Mg·hm-2; 陡坡平均碳密度为47.43 Mg·hm-2; 急坡平均碳密度为88.86 Mg·hm-2; 险坡平均碳密度为102.59 Mg·hm-2.可以看出随着坡度变化, 乔木层碳密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已有研究得到的随着坡度增大碳密度随之上升(王琰等, 2015)或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黄从德等, 2009;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

... )或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黄从德等, 2009;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

四川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
3
2009

... 青海省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但降水在省内分布极不均匀, 各地区温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而降水和气温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的关键(吕超群和孙书存, 2004; 黄从德等, 2009).本次研究的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 调查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在10-14 ℃范围内, 地表温度在12-20 ℃范围内, 累积降水均高于160 mm.而没有形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玉树西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等地区生长季地表温度均高于 20 ℃, 且累积降水量均低于160 mm (刘雪梅等, 2017).因此受生长季地表温度和累积降水量的影响,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区域受限, 影响了青海省森林乔木层的碳储量. ...

... 坡度主要影响树冠层所接受的光照以及土壤水肥状况, 因而与乔木层碳密度显著相关(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结合实地测量信息和坡度划分标准(黄从德等, 2009), 我们将坡度分为平坡(0-5°, 30个)、缓坡(6°-15°, 66个)、斜坡(16°-25°, 60个)、陡坡(26°-35°, 35个)、急坡(36°-45°, 26个)和险坡(≥46°, 23个).其中平坡平均碳密度为68.61 Mg·hm-2; 缓坡平均碳密度为63.64 Mg·hm-2; 斜坡平均碳密度为46.10 Mg·hm-2; 陡坡平均碳密度为47.43 Mg·hm-2; 急坡平均碳密度为88.86 Mg·hm-2; 险坡平均碳密度为102.59 Mg·hm-2.可以看出随着坡度变化, 乔木层碳密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已有研究得到的随着坡度增大碳密度随之上升(王琰等, 2015)或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黄从德等, 2009;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

... )或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黄从德等, 2009;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

四川省及重庆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3
2008

... 每个样点设置3个重复样方(50 m × 20 m或30 m × 20 m), 样点间距至少100 m.调查指标包括: 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树种组成、投影面积、郁闭度、人为活动事件描述、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等.并对样地内胸径大于5 cm的乔木全部进行每木检尺, 测定树高和胸径.采集乔木层优势种各部分器官鲜质量约300 g样品带回实验室, 烘干, 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测定乔木树种各器官碳含量(董鸣, 1997; 黄从德等, 2008). ...

... 青海省乔木层碳密度为76.54 Mg·hm-2, 高于方精云等(2007)(41.0 Mg·hm-2)和Tang等(2018) (42.5 Mg·hm-2)估算的全国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平均碳密度, 同时也高于毗邻的甘肃省(69.10 Mg·hm-2, 关晋宏等, 2016)和四川省(41.66 Mg·hm-2, 黄从德等, 2008).究其原因, 首先青海省分布有大量的云杉、圆柏等寒温性针叶林, 其碳储量和面积合计分别占全省森林的73.33%和67.66%, 且针叶林平均碳密度(136.59 Mg·hm-2)要远高于阔叶林平均碳密度(38.92 Mg·hm-2); 其次在本次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青海省过熟林较多, 且青海省过熟林碳密度普遍高于成熟林, 在选取的240个采样点中69个采样点为过熟林, 占总采样点数的28.75%. ...

... 青海省2003年至2011年8年内平均年固碳速率为1.06 Mg·hm-2·a-1,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固碳速率(2001-2006年, 0.19 Mg·hm-2·a-1, 王建等, 2016), 同时也高于甘肃省(1996-2011年, 0.91 Mg·hm-2·a-1, 关晋宏等, 2016), 但略低于四川省(含重庆地区)的固碳速率(1999-2003年, 1.10 Mg·hm-2·a-1, 黄从德等, 2008).一方面因为青海省幼龄林和中龄林占地面积比例52.49%, 超过了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占地面积的50%, 另一方面青海省2003-2011年间森林面积增加了1.59万hm2.这两点是促使青海省乔木层固碳速率较大的主要原因.固碳潜力方面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单位面积固碳潜力为23.77 Mg·hm-2,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单位面积固碳潜力(19.09 Mg·hm-2, 王建等, 2016).未来, 随着大量低龄林逐渐发展为成熟林, 将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做出重要贡献. ...

四川省及重庆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3
2008

... 每个样点设置3个重复样方(50 m × 20 m或30 m × 20 m), 样点间距至少100 m.调查指标包括: 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树种组成、投影面积、郁闭度、人为活动事件描述、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等.并对样地内胸径大于5 cm的乔木全部进行每木检尺, 测定树高和胸径.采集乔木层优势种各部分器官鲜质量约300 g样品带回实验室, 烘干, 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测定乔木树种各器官碳含量(董鸣, 1997; 黄从德等, 2008). ...

... 青海省乔木层碳密度为76.54 Mg·hm-2, 高于方精云等(2007)(41.0 Mg·hm-2)和Tang等(2018) (42.5 Mg·hm-2)估算的全国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平均碳密度, 同时也高于毗邻的甘肃省(69.10 Mg·hm-2, 关晋宏等, 2016)和四川省(41.66 Mg·hm-2, 黄从德等, 2008).究其原因, 首先青海省分布有大量的云杉、圆柏等寒温性针叶林, 其碳储量和面积合计分别占全省森林的73.33%和67.66%, 且针叶林平均碳密度(136.59 Mg·hm-2)要远高于阔叶林平均碳密度(38.92 Mg·hm-2); 其次在本次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青海省过熟林较多, 且青海省过熟林碳密度普遍高于成熟林, 在选取的240个采样点中69个采样点为过熟林, 占总采样点数的28.75%. ...

... 青海省2003年至2011年8年内平均年固碳速率为1.06 Mg·hm-2·a-1,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固碳速率(2001-2006年, 0.19 Mg·hm-2·a-1, 王建等, 2016), 同时也高于甘肃省(1996-2011年, 0.91 Mg·hm-2·a-1, 关晋宏等, 2016), 但略低于四川省(含重庆地区)的固碳速率(1999-2003年, 1.10 Mg·hm-2·a-1, 黄从德等, 2008).一方面因为青海省幼龄林和中龄林占地面积比例52.49%, 超过了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占地面积的50%, 另一方面青海省2003-2011年间森林面积增加了1.59万hm2.这两点是促使青海省乔木层固碳速率较大的主要原因.固碳潜力方面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单位面积固碳潜力为23.77 Mg·hm-2,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单位面积固碳潜力(19.09 Mg·hm-2, 王建等, 2016).未来, 随着大量低龄林逐渐发展为成熟林, 将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做出重要贡献. ...

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1
2016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1
2016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Biomass and carbon budget of European forests, 1971 to 1990
1
1992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Vegetation and soil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1
2004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1
2016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1
2016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1
2000

... 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Schlesinger, 1977; Luan et al., 2011; Wani et al., 2014).碳循环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过程, 碳源是指碳排放的源头, 碳汇是指碳的储存和吸收.陆地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被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经研究发现由人为活动所造成部分CO2去向不明,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失汇现象(方精云和郭兆迪, 2007).针对全球“失汇”现象, 多数****认为这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致(Tans et al., 1990; 刘国华等, 2000; 王效科等, 2002), 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要的. ...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1
2000

... 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Schlesinger, 1977; Luan et al., 2011; Wani et al., 2014).碳循环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过程, 碳源是指碳排放的源头, 碳汇是指碳的储存和吸收.陆地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被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经研究发现由人为活动所造成部分CO2去向不明,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失汇现象(方精云和郭兆迪, 2007).针对全球“失汇”现象, 多数****认为这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致(Tans et al., 1990; 刘国华等, 2000; 王效科等, 2002), 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要的. ...

2002-2015年青海省不同气候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1
2017

... 青海省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但降水在省内分布极不均匀, 各地区温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而降水和气温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的关键(吕超群和孙书存, 2004; 黄从德等, 2009).本次研究的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 调查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在10-14 ℃范围内, 地表温度在12-20 ℃范围内, 累积降水均高于160 mm.而没有形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玉树西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等地区生长季地表温度均高于 20 ℃, 且累积降水量均低于160 mm (刘雪梅等, 2017).因此受生长季地表温度和累积降水量的影响,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区域受限, 影响了青海省森林乔木层的碳储量. ...

2002-2015年青海省不同气候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1
2017

... 青海省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但降水在省内分布极不均匀, 各地区温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而降水和气温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的关键(吕超群和孙书存, 2004; 黄从德等, 2009).本次研究的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 调查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在10-14 ℃范围内, 地表温度在12-20 ℃范围内, 累积降水均高于160 mm.而没有形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玉树西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等地区生长季地表温度均高于 20 ℃, 且累积降水量均低于160 mm (刘雪梅等, 2017).因此受生长季地表温度和累积降水量的影响,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区域受限, 影响了青海省森林乔木层的碳储量. ...

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格局研究概述
1
2004

... 青海省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但降水在省内分布极不均匀, 各地区温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而降水和气温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的关键(吕超群和孙书存, 2004; 黄从德等, 2009).本次研究的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 调查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在10-14 ℃范围内, 地表温度在12-20 ℃范围内, 累积降水均高于160 mm.而没有形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玉树西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等地区生长季地表温度均高于 20 ℃, 且累积降水量均低于160 mm (刘雪梅等, 2017).因此受生长季地表温度和累积降水量的影响,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区域受限, 影响了青海省森林乔木层的碳储量. ...

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格局研究概述
1
2004

... 青海省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但降水在省内分布极不均匀, 各地区温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而降水和气温是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的关键(吕超群和孙书存, 2004; 黄从德等, 2009).本次研究的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 调查区生长季平均气温在10-14 ℃范围内, 地表温度在12-20 ℃范围内, 累积降水均高于160 mm.而没有形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玉树西部、柴达木盆地及周边等地区生长季地表温度均高于 20 ℃, 且累积降水量均低于160 mm (刘雪梅等, 2017).因此受生长季地表温度和累积降水量的影响,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区域受限, 影响了青海省森林乔木层的碳储量. ...

青海省近20年森林植被碳储量变化及其现状分析
4
2013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 不同估算方法的差异导致了碳储量估算的结果差异较大.胡雷等(2015)卢航等(2013)依据青海省森林清查资料结合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估算的青海省2008年总碳储量为11.18 Tg, 本研究中得到的青海省2011年乔木层碳储量27.38 Tg结果与之存在差异.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中主要影响碳储量的因素为蓄积量、回归方程的拟合性和各林型面积值的选取, 影响本研究所得到的碳储量的主要因素为各林型不同龄级下的平均碳密度和各林型面积的取值.因本研究与上述两项研究选取的各林型面积均为2008年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所提供, 共计35.78 × 104 hm2, 故结果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依据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所得到的碳密度与实地测量所得到的碳密度值的差异.以云杉林为例, 卢航等(2013)估算得到的2008年青海省云杉碳密度为28.33 Mg·hm-2, 本研究调查样方内纯云杉(采用240个样方内全部云杉的碳储量除以有云杉生长样方的总面积求得)的碳密度为47.04 Mg·hm-2.造成碳密度差异的原因首先是通过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与异速生长方程计算乔木生物量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生物量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碳储量的计算,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青海省森林乔木两种生物量估算方法所得到结果差异较大; 其次是样方法存在的缺陷, 因地形和样方具体选取范围等因素的影响, 即便通过大范围、多位点标准的进行样方设置, 但也还不能做到完全代表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 第三是含碳率的取值, 卢航等(2013)选取的含碳率为普遍的50%, 本研究通过对标准木各个器官含碳率的分别测定, 得到全株云杉的含碳率约为47.22%.另外, 在调查样地中多以天然林为主, 所以样地内树种多样性较高, 对优势种的判定难度较高.本文中样地龄级是依据优势树种龄级来判定的, 低龄级样方中也存在高龄级非优势种乔木生长的现象, 这也一定程度地导致了有些低龄级的样地存在碳密度较高的情况.本研究并未考虑2008年至2011年3年间森林面积的变化量, 从2003年至2008年青海省森林面积由34.19 × 104 hm2增加至35.78 × 104 hm2, 故森林面积取值也是本次青海省森林乔木总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因素. ...

... , 故结果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依据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所得到的碳密度与实地测量所得到的碳密度值的差异.以云杉林为例, 卢航等(2013)估算得到的2008年青海省云杉碳密度为28.33 Mg·hm-2, 本研究调查样方内纯云杉(采用240个样方内全部云杉的碳储量除以有云杉生长样方的总面积求得)的碳密度为47.04 Mg·hm-2.造成碳密度差异的原因首先是通过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与异速生长方程计算乔木生物量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生物量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碳储量的计算,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青海省森林乔木两种生物量估算方法所得到结果差异较大; 其次是样方法存在的缺陷, 因地形和样方具体选取范围等因素的影响, 即便通过大范围、多位点标准的进行样方设置, 但也还不能做到完全代表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 第三是含碳率的取值, 卢航等(2013)选取的含碳率为普遍的50%, 本研究通过对标准木各个器官含碳率的分别测定, 得到全株云杉的含碳率约为47.22%.另外, 在调查样地中多以天然林为主, 所以样地内树种多样性较高, 对优势种的判定难度较高.本文中样地龄级是依据优势树种龄级来判定的, 低龄级样方中也存在高龄级非优势种乔木生长的现象, 这也一定程度地导致了有些低龄级的样地存在碳密度较高的情况.本研究并未考虑2008年至2011年3年间森林面积的变化量, 从2003年至2008年青海省森林面积由34.19 × 104 hm2增加至35.78 × 104 hm2, 故森林面积取值也是本次青海省森林乔木总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因素. ...

... .造成碳密度差异的原因首先是通过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与异速生长方程计算乔木生物量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生物量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碳储量的计算,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青海省森林乔木两种生物量估算方法所得到结果差异较大; 其次是样方法存在的缺陷, 因地形和样方具体选取范围等因素的影响, 即便通过大范围、多位点标准的进行样方设置, 但也还不能做到完全代表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 第三是含碳率的取值, 卢航等(2013)选取的含碳率为普遍的50%, 本研究通过对标准木各个器官含碳率的分别测定, 得到全株云杉的含碳率约为47.22%.另外, 在调查样地中多以天然林为主, 所以样地内树种多样性较高, 对优势种的判定难度较高.本文中样地龄级是依据优势树种龄级来判定的, 低龄级样方中也存在高龄级非优势种乔木生长的现象, 这也一定程度地导致了有些低龄级的样地存在碳密度较高的情况.本研究并未考虑2008年至2011年3年间森林面积的变化量, 从2003年至2008年青海省森林面积由34.19 × 104 hm2增加至35.78 × 104 hm2, 故森林面积取值也是本次青海省森林乔木总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因素. ...

青海省近20年森林植被碳储量变化及其现状分析
4
2013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 不同估算方法的差异导致了碳储量估算的结果差异较大.胡雷等(2015)卢航等(2013)依据青海省森林清查资料结合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估算的青海省2008年总碳储量为11.18 Tg, 本研究中得到的青海省2011年乔木层碳储量27.38 Tg结果与之存在差异.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中主要影响碳储量的因素为蓄积量、回归方程的拟合性和各林型面积值的选取, 影响本研究所得到的碳储量的主要因素为各林型不同龄级下的平均碳密度和各林型面积的取值.因本研究与上述两项研究选取的各林型面积均为2008年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所提供, 共计35.78 × 104 hm2, 故结果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依据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所得到的碳密度与实地测量所得到的碳密度值的差异.以云杉林为例, 卢航等(2013)估算得到的2008年青海省云杉碳密度为28.33 Mg·hm-2, 本研究调查样方内纯云杉(采用240个样方内全部云杉的碳储量除以有云杉生长样方的总面积求得)的碳密度为47.04 Mg·hm-2.造成碳密度差异的原因首先是通过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与异速生长方程计算乔木生物量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生物量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碳储量的计算,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青海省森林乔木两种生物量估算方法所得到结果差异较大; 其次是样方法存在的缺陷, 因地形和样方具体选取范围等因素的影响, 即便通过大范围、多位点标准的进行样方设置, 但也还不能做到完全代表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 第三是含碳率的取值, 卢航等(2013)选取的含碳率为普遍的50%, 本研究通过对标准木各个器官含碳率的分别测定, 得到全株云杉的含碳率约为47.22%.另外, 在调查样地中多以天然林为主, 所以样地内树种多样性较高, 对优势种的判定难度较高.本文中样地龄级是依据优势树种龄级来判定的, 低龄级样方中也存在高龄级非优势种乔木生长的现象, 这也一定程度地导致了有些低龄级的样地存在碳密度较高的情况.本研究并未考虑2008年至2011年3年间森林面积的变化量, 从2003年至2008年青海省森林面积由34.19 × 104 hm2增加至35.78 × 104 hm2, 故森林面积取值也是本次青海省森林乔木总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因素. ...

... , 故结果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依据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所得到的碳密度与实地测量所得到的碳密度值的差异.以云杉林为例, 卢航等(2013)估算得到的2008年青海省云杉碳密度为28.33 Mg·hm-2, 本研究调查样方内纯云杉(采用240个样方内全部云杉的碳储量除以有云杉生长样方的总面积求得)的碳密度为47.04 Mg·hm-2.造成碳密度差异的原因首先是通过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与异速生长方程计算乔木生物量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生物量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碳储量的计算,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青海省森林乔木两种生物量估算方法所得到结果差异较大; 其次是样方法存在的缺陷, 因地形和样方具体选取范围等因素的影响, 即便通过大范围、多位点标准的进行样方设置, 但也还不能做到完全代表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 第三是含碳率的取值, 卢航等(2013)选取的含碳率为普遍的50%, 本研究通过对标准木各个器官含碳率的分别测定, 得到全株云杉的含碳率约为47.22%.另外, 在调查样地中多以天然林为主, 所以样地内树种多样性较高, 对优势种的判定难度较高.本文中样地龄级是依据优势树种龄级来判定的, 低龄级样方中也存在高龄级非优势种乔木生长的现象, 这也一定程度地导致了有些低龄级的样地存在碳密度较高的情况.本研究并未考虑2008年至2011年3年间森林面积的变化量, 从2003年至2008年青海省森林面积由34.19 × 104 hm2增加至35.78 × 104 hm2, 故森林面积取值也是本次青海省森林乔木总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因素. ...

... .造成碳密度差异的原因首先是通过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与异速生长方程计算乔木生物量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生物量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碳储量的计算,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青海省森林乔木两种生物量估算方法所得到结果差异较大; 其次是样方法存在的缺陷, 因地形和样方具体选取范围等因素的影响, 即便通过大范围、多位点标准的进行样方设置, 但也还不能做到完全代表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 第三是含碳率的取值, 卢航等(2013)选取的含碳率为普遍的50%, 本研究通过对标准木各个器官含碳率的分别测定, 得到全株云杉的含碳率约为47.22%.另外, 在调查样地中多以天然林为主, 所以样地内树种多样性较高, 对优势种的判定难度较高.本文中样地龄级是依据优势树种龄级来判定的, 低龄级样方中也存在高龄级非优势种乔木生长的现象, 这也一定程度地导致了有些低龄级的样地存在碳密度较高的情况.本研究并未考虑2008年至2011年3年间森林面积的变化量, 从2003年至2008年青海省森林面积由34.19 × 104 hm2增加至35.78 × 104 hm2, 故森林面积取值也是本次青海省森林乔木总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因素. ...

Soil carbon stocks and fluxes in a warm-temperate oak chronosequence in China
1
2011

... 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Schlesinger, 1977; Luan et al., 2011; Wani et al., 2014).碳循环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过程, 碳源是指碳排放的源头, 碳汇是指碳的储存和吸收.陆地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被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经研究发现由人为活动所造成部分CO2去向不明,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失汇现象(方精云和郭兆迪, 2007).针对全球“失汇”现象, 多数****认为这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致(Tans et al., 1990; 刘国华等, 2000; 王效科等, 2002), 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要的. ...

青藏高原自然植被总生物量的估算与净初级生产量的潜在分布
1
1998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青藏高原自然植被总生物量的估算与净初级生产量的潜在分布
1
1998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A large and persistent carbon sink in the world’s forests
1
2011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Th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and biomass of the world’s forests
1
2013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Carbon balance and vegetation dynamics in an old-growth Amazonian forest
1
2004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Carbon balance in terrestrial detritus
1
1977

... 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Schlesinger, 1977; Luan et al., 2011; Wani et al., 2014).碳循环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过程, 碳源是指碳排放的源头, 碳汇是指碳的储存和吸收.陆地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被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经研究发现由人为活动所造成部分CO2去向不明,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失汇现象(方精云和郭兆迪, 2007).针对全球“失汇”现象, 多数****认为这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致(Tans et al., 1990; 刘国华等, 2000; 王效科等, 2002), 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要的. ...

秦岭中段南坡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4
2015

... 坡度主要影响树冠层所接受的光照以及土壤水肥状况, 因而与乔木层碳密度显著相关(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结合实地测量信息和坡度划分标准(黄从德等, 2009), 我们将坡度分为平坡(0-5°, 30个)、缓坡(6°-15°, 66个)、斜坡(16°-25°, 60个)、陡坡(26°-35°, 35个)、急坡(36°-45°, 26个)和险坡(≥46°, 23个).其中平坡平均碳密度为68.61 Mg·hm-2; 缓坡平均碳密度为63.64 Mg·hm-2; 斜坡平均碳密度为46.10 Mg·hm-2; 陡坡平均碳密度为47.43 Mg·hm-2; 急坡平均碳密度为88.86 Mg·hm-2; 险坡平均碳密度为102.59 Mg·hm-2.可以看出随着坡度变化, 乔木层碳密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已有研究得到的随着坡度增大碳密度随之上升(王琰等, 2015)或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黄从德等, 2009;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

... ;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

... 海拔因素对碳密度也存在影响(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 本次实地调查中选取的样地海拔在2 175-3 852 m之间, 将其划分为: 2 000-2 500 m (25个)、2 500-3 000 m (129个)、3 000-3 500 m (35个)和3 500-4 000 m (51个) 4个海拔梯度, 这4个海拔梯度内样方的平均碳密度分别为: 58.38、55.32、94.64和68.00 Mg·hm-2.随着海拔的升高碳密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其他研究得到的结论(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相似, 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的乔木所受到的人为扰动较小,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高于海拔3 000 m以下区域; 3 500-4 000 m海拔梯度上因水分、温度的限制相对不适宜乔木生长,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低于3 000-3 500 m区域.同时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也发现在海拔3 000 m以上, 不存在阔叶类树种为优势种的样地类型, 针叶类乔木喜温凉气候且抗寒能力较强, 因而针叶类乔木在不同海拔梯度区域都有作为优势种存在的现象.以针叶林为优势树种的调查样地平均碳密度为136.59 Mg·hm-2, 阔叶林为优势种的样地平均碳密度仅为38.92 Mg·hm-2.因此, 人为扰动和林型差异导致了在海拔3 000 m以下地区的平均碳密度低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地区. ...

... .随着海拔的升高碳密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其他研究得到的结论(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相似, 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的乔木所受到的人为扰动较小,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高于海拔3 000 m以下区域; 3 500-4 000 m海拔梯度上因水分、温度的限制相对不适宜乔木生长,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低于3 000-3 500 m区域.同时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也发现在海拔3 000 m以上, 不存在阔叶类树种为优势种的样地类型, 针叶类乔木喜温凉气候且抗寒能力较强, 因而针叶类乔木在不同海拔梯度区域都有作为优势种存在的现象.以针叶林为优势树种的调查样地平均碳密度为136.59 Mg·hm-2, 阔叶林为优势种的样地平均碳密度仅为38.92 Mg·hm-2.因此, 人为扰动和林型差异导致了在海拔3 000 m以下地区的平均碳密度低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地区. ...

秦岭中段南坡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4
2015

... 坡度主要影响树冠层所接受的光照以及土壤水肥状况, 因而与乔木层碳密度显著相关(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结合实地测量信息和坡度划分标准(黄从德等, 2009), 我们将坡度分为平坡(0-5°, 30个)、缓坡(6°-15°, 66个)、斜坡(16°-25°, 60个)、陡坡(26°-35°, 35个)、急坡(36°-45°, 26个)和险坡(≥46°, 23个).其中平坡平均碳密度为68.61 Mg·hm-2; 缓坡平均碳密度为63.64 Mg·hm-2; 斜坡平均碳密度为46.10 Mg·hm-2; 陡坡平均碳密度为47.43 Mg·hm-2; 急坡平均碳密度为88.86 Mg·hm-2; 险坡平均碳密度为102.59 Mg·hm-2.可以看出随着坡度变化, 乔木层碳密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已有研究得到的随着坡度增大碳密度随之上升(王琰等, 2015)或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黄从德等, 2009;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

... ;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

... 海拔因素对碳密度也存在影响(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 本次实地调查中选取的样地海拔在2 175-3 852 m之间, 将其划分为: 2 000-2 500 m (25个)、2 500-3 000 m (129个)、3 000-3 500 m (35个)和3 500-4 000 m (51个) 4个海拔梯度, 这4个海拔梯度内样方的平均碳密度分别为: 58.38、55.32、94.64和68.00 Mg·hm-2.随着海拔的升高碳密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其他研究得到的结论(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相似, 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的乔木所受到的人为扰动较小,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高于海拔3 000 m以下区域; 3 500-4 000 m海拔梯度上因水分、温度的限制相对不适宜乔木生长,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低于3 000-3 500 m区域.同时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也发现在海拔3 000 m以上, 不存在阔叶类树种为优势种的样地类型, 针叶类乔木喜温凉气候且抗寒能力较强, 因而针叶类乔木在不同海拔梯度区域都有作为优势种存在的现象.以针叶林为优势树种的调查样地平均碳密度为136.59 Mg·hm-2, 阔叶林为优势种的样地平均碳密度仅为38.92 Mg·hm-2.因此, 人为扰动和林型差异导致了在海拔3 000 m以下地区的平均碳密度低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地区. ...

... .随着海拔的升高碳密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其他研究得到的结论(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相似, 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的乔木所受到的人为扰动较小,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高于海拔3 000 m以下区域; 3 500-4 000 m海拔梯度上因水分、温度的限制相对不适宜乔木生长,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低于3 000-3 500 m区域.同时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也发现在海拔3 000 m以上, 不存在阔叶类树种为优势种的样地类型, 针叶类乔木喜温凉气候且抗寒能力较强, 因而针叶类乔木在不同海拔梯度区域都有作为优势种存在的现象.以针叶林为优势树种的调查样地平均碳密度为136.59 Mg·hm-2, 阔叶林为优势种的样地平均碳密度仅为38.92 Mg·hm-2.因此, 人为扰动和林型差异导致了在海拔3 000 m以下地区的平均碳密度低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地区. ...

Carbon stock change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flemish cropland soils
1
2003

... 固碳潜力通过理论最大固碳潜力和相对固碳潜力(Mg·hm-2)来表示.本研究估算的固碳潜力为天然林理论最大固碳潜力, 假定森林面积不变的前提下, 根据森林演替理论把各林型成熟林碳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林型演替终点的碳密度, 并作为该林型理论最大固碳潜力的参照系来估算单位面积固碳潜力(Sleutel et al., 2003). ...

安徽省乔木林固碳能力研究
1
2008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安徽省乔木林固碳能力研究
1
2008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Carbon pools in China’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New estimates based on an intensive field survey
4
2018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由于气候、地形影响境内林木稀少, 森林覆盖率仅为4.57%, 仅略高于新疆(4.24%, 郭远平, 2015).Tang等(2018)估测我国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2.67-13.47 Pg, 根据本次实地调查数据估测得到的乔木层碳储量为27.38 Tg, 青海省乔木碳储量占全国碳储量的0.20%-0.22%.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极大, 因而该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虽然碳汇功能相对其他省份较弱, 但其生态功能不可忽视. ...

... 青海省乔木层碳密度为76.54 Mg·hm-2, 高于方精云等(2007)(41.0 Mg·hm-2)和Tang等(2018) (42.5 Mg·hm-2)估算的全国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平均碳密度, 同时也高于毗邻的甘肃省(69.10 Mg·hm-2, 关晋宏等, 2016)和四川省(41.66 Mg·hm-2, 黄从德等, 2008).究其原因, 首先青海省分布有大量的云杉、圆柏等寒温性针叶林, 其碳储量和面积合计分别占全省森林的73.33%和67.66%, 且针叶林平均碳密度(136.59 Mg·hm-2)要远高于阔叶林平均碳密度(38.92 Mg·hm-2); 其次在本次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青海省过熟林较多, 且青海省过熟林碳密度普遍高于成熟林, 在选取的240个采样点中69个采样点为过熟林, 占总采样点数的28.75%. ...

Error estimates of background atmospheric CO2, patterns from weekly flask samples
1
1990

... 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Schlesinger, 1977; Luan et al., 2011; Wani et al., 2014).碳循环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过程, 碳源是指碳排放的源头, 碳汇是指碳的储存和吸收.陆地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被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经研究发现由人为活动所造成部分CO2去向不明,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失汇现象(方精云和郭兆迪, 2007).针对全球“失汇”现象, 多数****认为这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致(Tans et al., 1990; 刘国华等, 2000; 王效科等, 2002), 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要的. ...

2
2015

... Based on the Technical Manual Writing Group of Ecosystem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 (2015). D and H refer to tre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cm) and tree height (m), respectively. WS, WB, WL and WR refer to stem biomass (kg), branch biomass (kg), leaf biomass (kg) and root biomass (kg), respectively. ...

... 引自生态系统固碳项目技术规范编写组(2015).D, 胸径(cm); H, 树高(m); WS, 树干生物量(kg); WB, 树枝生物量(kg); WL, 树叶生物量(kg); WR, 根生物量(kg). ...

2
2015

... Based on the Technical Manual Writing Group of Ecosystem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 (2015). D and H refer to tre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cm) and tree height (m), respectively. WS, WB, WL and WR refer to stem biomass (kg), branch biomass (kg), leaf biomass (kg) and root biomass (kg), respectively. ...

... 引自生态系统固碳项目技术规范编写组(2015).D, 胸径(cm); H, 树高(m); WS, 树干生物量(kg); WB, 树枝生物量(kg); WL, 树叶生物量(kg); WR, 根生物量(kg). ...

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植被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4
2016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 根据现有的不同龄级林型的碳密度, 结合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五次复查结果(2008年)所提供的相对应的林地面积, 估算出青海省2011年乔木层植被总碳储量(CF, Tg)(王建等, 2016). ...

... 青海省2003年至2011年8年内平均年固碳速率为1.06 Mg·hm-2·a-1,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固碳速率(2001-2006年, 0.19 Mg·hm-2·a-1, 王建等, 2016), 同时也高于甘肃省(1996-2011年, 0.91 Mg·hm-2·a-1, 关晋宏等, 2016), 但略低于四川省(含重庆地区)的固碳速率(1999-2003年, 1.10 Mg·hm-2·a-1, 黄从德等, 2008).一方面因为青海省幼龄林和中龄林占地面积比例52.49%, 超过了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占地面积的50%, 另一方面青海省2003-2011年间森林面积增加了1.59万hm2.这两点是促使青海省乔木层固碳速率较大的主要原因.固碳潜力方面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单位面积固碳潜力为23.77 Mg·hm-2,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单位面积固碳潜力(19.09 Mg·hm-2, 王建等, 2016).未来, 随着大量低龄林逐渐发展为成熟林, 将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做出重要贡献. ...

... , 王建等, 2016).未来, 随着大量低龄林逐渐发展为成熟林, 将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做出重要贡献. ...

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植被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4
2016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 根据现有的不同龄级林型的碳密度, 结合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五次复查结果(2008年)所提供的相对应的林地面积, 估算出青海省2011年乔木层植被总碳储量(CF, Tg)(王建等, 2016). ...

... 青海省2003年至2011年8年内平均年固碳速率为1.06 Mg·hm-2·a-1,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固碳速率(2001-2006年, 0.19 Mg·hm-2·a-1, 王建等, 2016), 同时也高于甘肃省(1996-2011年, 0.91 Mg·hm-2·a-1, 关晋宏等, 2016), 但略低于四川省(含重庆地区)的固碳速率(1999-2003年, 1.10 Mg·hm-2·a-1, 黄从德等, 2008).一方面因为青海省幼龄林和中龄林占地面积比例52.49%, 超过了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占地面积的50%, 另一方面青海省2003-2011年间森林面积增加了1.59万hm2.这两点是促使青海省乔木层固碳速率较大的主要原因.固碳潜力方面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单位面积固碳潜力为23.77 Mg·hm-2, 高于青藏高原高寒区阔叶林单位面积固碳潜力(19.09 Mg·hm-2, 王建等, 2016).未来, 随着大量低龄林逐渐发展为成熟林, 将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做出重要贡献. ...

... , 王建等, 2016).未来, 随着大量低龄林逐渐发展为成熟林, 将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做出重要贡献. ...

全球碳循环中的失汇及其形成原因
1
2002

... 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Schlesinger, 1977; Luan et al., 2011; Wani et al., 2014).碳循环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过程, 碳源是指碳排放的源头, 碳汇是指碳的储存和吸收.陆地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被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经研究发现由人为活动所造成部分CO2去向不明,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失汇现象(方精云和郭兆迪, 2007).针对全球“失汇”现象, 多数****认为这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致(Tans et al., 1990; 刘国华等, 2000; 王效科等, 2002), 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要的. ...

全球碳循环中的失汇及其形成原因
1
2002

... 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Schlesinger, 1977; Luan et al., 2011; Wani et al., 2014).碳循环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过程, 碳源是指碳排放的源头, 碳汇是指碳的储存和吸收.陆地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被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经研究发现由人为活动所造成部分CO2去向不明,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失汇现象(方精云和郭兆迪, 2007).针对全球“失汇”现象, 多数****认为这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致(Tans et al., 1990; 刘国华等, 2000; 王效科等, 2002), 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要的. ...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1
2001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1
2001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1
2008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1
2008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山西吕梁山南段森林乔木层碳密度
4
2015

... 坡度主要影响树冠层所接受的光照以及土壤水肥状况, 因而与乔木层碳密度显著相关(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结合实地测量信息和坡度划分标准(黄从德等, 2009), 我们将坡度分为平坡(0-5°, 30个)、缓坡(6°-15°, 66个)、斜坡(16°-25°, 60个)、陡坡(26°-35°, 35个)、急坡(36°-45°, 26个)和险坡(≥46°, 23个).其中平坡平均碳密度为68.61 Mg·hm-2; 缓坡平均碳密度为63.64 Mg·hm-2; 斜坡平均碳密度为46.10 Mg·hm-2; 陡坡平均碳密度为47.43 Mg·hm-2; 急坡平均碳密度为88.86 Mg·hm-2; 险坡平均碳密度为102.59 Mg·hm-2.可以看出随着坡度变化, 乔木层碳密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已有研究得到的随着坡度增大碳密度随之上升(王琰等, 2015)或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黄从德等, 2009;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

... .可以看出随着坡度变化, 乔木层碳密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已有研究得到的随着坡度增大碳密度随之上升(王琰等, 2015)或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黄从德等, 2009;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

... 海拔因素对碳密度也存在影响(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 本次实地调查中选取的样地海拔在2 175-3 852 m之间, 将其划分为: 2 000-2 500 m (25个)、2 500-3 000 m (129个)、3 000-3 500 m (35个)和3 500-4 000 m (51个) 4个海拔梯度, 这4个海拔梯度内样方的平均碳密度分别为: 58.38、55.32、94.64和68.00 Mg·hm-2.随着海拔的升高碳密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其他研究得到的结论(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相似, 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的乔木所受到的人为扰动较小,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高于海拔3 000 m以下区域; 3 500-4 000 m海拔梯度上因水分、温度的限制相对不适宜乔木生长,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低于3 000-3 500 m区域.同时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也发现在海拔3 000 m以上, 不存在阔叶类树种为优势种的样地类型, 针叶类乔木喜温凉气候且抗寒能力较强, 因而针叶类乔木在不同海拔梯度区域都有作为优势种存在的现象.以针叶林为优势树种的调查样地平均碳密度为136.59 Mg·hm-2, 阔叶林为优势种的样地平均碳密度仅为38.92 Mg·hm-2.因此, 人为扰动和林型差异导致了在海拔3 000 m以下地区的平均碳密度低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地区. ...

... ; 王琰等, 2015)相似, 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的乔木所受到的人为扰动较小,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高于海拔3 000 m以下区域; 3 500-4 000 m海拔梯度上因水分、温度的限制相对不适宜乔木生长,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低于3 000-3 500 m区域.同时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也发现在海拔3 000 m以上, 不存在阔叶类树种为优势种的样地类型, 针叶类乔木喜温凉气候且抗寒能力较强, 因而针叶类乔木在不同海拔梯度区域都有作为优势种存在的现象.以针叶林为优势树种的调查样地平均碳密度为136.59 Mg·hm-2, 阔叶林为优势种的样地平均碳密度仅为38.92 Mg·hm-2.因此, 人为扰动和林型差异导致了在海拔3 000 m以下地区的平均碳密度低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地区. ...

山西吕梁山南段森林乔木层碳密度
4
2015

... 坡度主要影响树冠层所接受的光照以及土壤水肥状况, 因而与乔木层碳密度显著相关(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结合实地测量信息和坡度划分标准(黄从德等, 2009), 我们将坡度分为平坡(0-5°, 30个)、缓坡(6°-15°, 66个)、斜坡(16°-25°, 60个)、陡坡(26°-35°, 35个)、急坡(36°-45°, 26个)和险坡(≥46°, 23个).其中平坡平均碳密度为68.61 Mg·hm-2; 缓坡平均碳密度为63.64 Mg·hm-2; 斜坡平均碳密度为46.10 Mg·hm-2; 陡坡平均碳密度为47.43 Mg·hm-2; 急坡平均碳密度为88.86 Mg·hm-2; 险坡平均碳密度为102.59 Mg·hm-2.可以看出随着坡度变化, 乔木层碳密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已有研究得到的随着坡度增大碳密度随之上升(王琰等, 2015)或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黄从德等, 2009;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

... .可以看出随着坡度变化, 乔木层碳密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已有研究得到的随着坡度增大碳密度随之上升(王琰等, 2015)或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黄从德等, 2009; 沈彪等, 2015)存在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急坡、险坡区域虽然其水分、凋落物等积累量较少, 但是因其地形影响不利于人工利用, 导致了在该坡度下过熟林样方占比较高(61.22%), 进而导致其平均碳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和陡坡这四个坡度均会受到人为扰动影响, 而平坡、缓坡区域的养分积累条件要优于斜坡、陡坡区域, 所以其碳密度相对高于斜坡、陡坡区域. ...

... 海拔因素对碳密度也存在影响(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 本次实地调查中选取的样地海拔在2 175-3 852 m之间, 将其划分为: 2 000-2 500 m (25个)、2 500-3 000 m (129个)、3 000-3 500 m (35个)和3 500-4 000 m (51个) 4个海拔梯度, 这4个海拔梯度内样方的平均碳密度分别为: 58.38、55.32、94.64和68.00 Mg·hm-2.随着海拔的升高碳密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其他研究得到的结论(沈彪等, 2015; 王琰等, 2015)相似, 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的乔木所受到的人为扰动较小,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高于海拔3 000 m以下区域; 3 500-4 000 m海拔梯度上因水分、温度的限制相对不适宜乔木生长,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低于3 000-3 500 m区域.同时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也发现在海拔3 000 m以上, 不存在阔叶类树种为优势种的样地类型, 针叶类乔木喜温凉气候且抗寒能力较强, 因而针叶类乔木在不同海拔梯度区域都有作为优势种存在的现象.以针叶林为优势树种的调查样地平均碳密度为136.59 Mg·hm-2, 阔叶林为优势种的样地平均碳密度仅为38.92 Mg·hm-2.因此, 人为扰动和林型差异导致了在海拔3 000 m以下地区的平均碳密度低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地区. ...

... ; 王琰等, 2015)相似, 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的乔木所受到的人为扰动较小,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高于海拔3 000 m以下区域; 3 500-4 000 m海拔梯度上因水分、温度的限制相对不适宜乔木生长, 所以其平均碳密度低于3 000-3 500 m区域.同时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也发现在海拔3 000 m以上, 不存在阔叶类树种为优势种的样地类型, 针叶类乔木喜温凉气候且抗寒能力较强, 因而针叶类乔木在不同海拔梯度区域都有作为优势种存在的现象.以针叶林为优势树种的调查样地平均碳密度为136.59 Mg·hm-2, 阔叶林为优势种的样地平均碳密度仅为38.92 Mg·hm-2.因此, 人为扰动和林型差异导致了在海拔3 000 m以下地区的平均碳密度低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地区. ...

Estimating soil carbon storage and mitigation under 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s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Kashmir Himalayas
1
2014

... 碳循环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Schlesinger, 1977; Luan et al., 2011; Wani et al., 2014).碳循环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过程, 碳源是指碳排放的源头, 碳汇是指碳的储存和吸收.陆地圈与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被认为是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经研究发现由人为活动所造成部分CO2去向不明,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失汇现象(方精云和郭兆迪, 2007).针对全球“失汇”现象, 多数****认为这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了解所致(Tans et al., 1990; 刘国华等, 2000; 王效科等, 2002), 因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进行充分的研究是必要的. ...

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
1
2005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
1
2005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祁连山两种优势乔木叶片δ 13C的海拔响应及其机理
1
2010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祁连山两种优势乔木叶片δ 13C的海拔响应及其机理
1
2010

... 乔木作为森林植被主体, 能够贡献森林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大部分的碳储量(81.37%-95.83%)(关晋宏等, 2016; 黄晓琼等, 2016; 李银等, 2016; 王建等, 2016), 同时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固碳速率相对稳定, 且不同乔木种间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存在差异(孙世群等, 2008), 所以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并将乔木层的碳储量、固碳速率和固碳潜力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的重要指标.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 同时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被誉为“中华水塔”.省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承担着维持气候、生态环境稳定和保水固碳的重要功能, 但其因地形环境等因素, 省内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基础信息数据相对不全面, 且森林都不同程度受人为扰动影响.目前已有一系列对于省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 多集中于祁连山区范围内(陈文年等, 2003; 张鹏等, 2010), 也有研究通过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结合蓄积量-生物量方程的方法估算了青海省碳储量情况(卢航等, 2013; 胡雷等, 2015).采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青海省内乔木层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的数据资料相对匮乏, 导致了对青海省乔木层碳汇功能了解不充分, 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其生态功能进行全面了解, 进而限制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地调查虽易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限制调查区域, 但通过实地调查测量不但能够得出相对更精确的数据结果(Tang et al., 2018), 同时可以对已是多年前提出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 特别是对于青海省内各类乔木碳储量的估算进行实地验证(方精云和徐嵩龄, 1996; 罗天祥等, 1998; Fang et al., 2001).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数据和标准样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的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 可以为我国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
1
2012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
1
2012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1
2007

... 根据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 青海省土地总面积7 215.24 × 104 hm2, 其中林地面积634.00 × 104 hm2, 占8.79%; 森林面积329.56 × 104 hm2, 占林地面积的51.98%, 森林覆盖率4.57%.森林植被分布于96° E以东, 主要江河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 大多分布在海拔2 500-4 200 m, 以寒温带常绿针叶林亚型为主, 其次为落叶林植被型(多为原始林破坏后的次生类型).植被地域上跨青藏高原、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3个植被区, 具有高寒和旱生的特点, 常见的针叶树种有云杉(Picea spp.)、圆柏(Sabina chinensis)等, 阔叶树种有杨树(Populus spp.)、桦木(Betula spp.)等(张永利等, 2007; 董旭, 2009). ...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1
2007

... 根据青海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 青海省土地总面积7 215.24 × 104 hm2, 其中林地面积634.00 × 104 hm2, 占8.79%; 森林面积329.56 × 104 hm2, 占林地面积的51.98%, 森林覆盖率4.57%.森林植被分布于96° E以东, 主要江河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 大多分布在海拔2 500-4 200 m, 以寒温带常绿针叶林亚型为主, 其次为落叶林植被型(多为原始林破坏后的次生类型).植被地域上跨青藏高原、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3个植被区, 具有高寒和旱生的特点, 常见的针叶树种有云杉(Picea spp.)、圆柏(Sabina chinensis)等, 阔叶树种有杨树(Populus spp.)、桦木(Betula spp.)等(张永利等, 2007; 董旭, 2009). ...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1
2004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1
2004

...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物圈的主体, 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 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维持全球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Kauppi et al., 1992; Dixon et al., 1994; Pan et al., 2011, 2013).目前, 针对森林的植被碳储量和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Rice et al., 2004; Akseslsson et al., 2005; 杨洪晓等, 2005; 王秀云和孙玉军, 2008; 张玮辛等, 2012), 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全球或国家尺度上(Dixon et al., 1994; 王效科等, 2001; Li et al., 2004; 赵敏和周广胜, 2004).目前不同研究得到的我国碳储量估算值相差达到100多Pg (Tang et al., 2018).因此需要通过对不同省份、不同林型进行多组分详细的调查分析, 来提升我国碳储量估算的精度. ...




Copyright © 2021 版权所有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地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 100093
Tel.: 010-62836134, 62836138; Fax: 010-82599431; E-mail: apes@ibcas.ac.cn, cjpe@ibcas.ac.cn
备案号: 京ICP备16067583号-19

相关话题/数据 青藏高原 青海 基础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