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1

杨元合,1,2,*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alpine ecosystems under changing environment

YANG Yuan-He,1,2,*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通讯作者: yhyang@ibcas.ac.cn


Online:2018-01-20



PDF (1687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杨元合.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 植物生态学报[J], 2018, 42(1): 1-5 doi:10.17521/cjpe.2018.0048
YANG Yuan-He.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alpine ecosystems under changing environment.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J], 2018, 42(1): 1-5 doi:10.17521/cjpe.2018.0048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A)和年降水量(B)的变化。

Fig. 1Changes in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MAT, A) and precipitation (MAP, B)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近20年来, 国内****基于定位观测、样带调查、控制实验、室内培养、模型模拟等多种手段(图2), 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主题开展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近20年来的文献资料, 不难发现以往的研究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 以往的研究多以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为主, 而基于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的研究较少。通过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 基本阐明了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属性(He et al., 2009)、土壤特征(Yang et al., 2008)、微生物属性(Chen et al., 2017)以及主要生态系统功能(Jin et al., 2015)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然而, 与样带调查相比, 青藏高原的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研究较为薄弱。实际上, 这两种方法正是开展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这一研究现状说明青藏高原生态学研究有必要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第二, 青藏高原的控制实验研究近年来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增温和施氮等少数全球变化因子上。同时, 受技术手段(核磁共振分析、14C同位素、微生物功能基因等)的限制, 过去的控制实验研究重点还是在阐述不同生态过程对各种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上, 尚未从机制上剖析全球变化要素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这一研究现状意味着高寒生态学研究在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的同时, 亟需应用新技术加强机制研究。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的定位观测(A)、样带调查(B)、控制实验(C)以及本专辑中的样点分布(D)。底图为青藏高原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 源自1:1 000 000的中国植被图(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2001)。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样点的经纬度来自附件I中的文献。

Fig. 2Location of long-term observations (A), transect studies (B), manipulative experiments (C)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research sit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D), shown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vegetation atlas at a scale of 1:1 000 000 (Editorial Committee for Vegetation Map of China, 2001). Notabl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or each site in this figure was derived from literatures synthesized in Appendix I.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尽管本专辑的出版有望促进学术界对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但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未来的研究值得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研究, 揭示植被和土壤过程的长期变化及其机制。从图2可以看出, 目前青藏高原长期定位观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北站等少数研究点, 在区域尺度上的长期联网观测处于空白状态, 进而使得区域尺度上一些基本但又重要的生态参数(如物种组成, 物候, 地上、地下生产力等)的长期变化趋势仍不清楚。同时, 室内培养是解析地下生态过程(如土壤碳维持机制)的重要手段, 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在青藏高原十分薄弱。作为我国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藏高原土壤中储存了大量有机碳(Ding et al., 2016)。这部分碳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稳定性如何, 受哪些机制调控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室内培养实验。(2)依托野外控制实验平台, 结合同位素、微生物功能基因等技术, 揭示高寒生态过程对各种全球变化要素的响应及其生态学机制。如上所述, 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 出现了“气候变暖、降水波动中上升、氮沉降增加、冻土融化”等全球变化现象。然而, 目前的全球变化控制实验主要集中在增温和养分添加上, 对其他要素如降水格局变化、冻土融化等不够重视, 对多种全球变化要素间的交互作用的认识也十分有限。同时, 未来的控制实验研究应当注重同位素、微生物功能基因等技术的应用, 着力于解析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寒生态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令人鼓舞的是, 随着国家对青藏高原研究的重视, 上述问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解决。

责任编辑: 谢 巍

附件

附件I 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的定位观测、样带调查和控制实验研究

Appendix I Literatures about long-term observations, transect studies, and manipulative experiments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http://www.plant-ecology.com/fileup/PDF/cjpe.2018.0048-A1.pdf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作者已声明无竞争性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Chai X, Li YN, Duan C, Zhang T, Zong N, Shi PL, He YT, Zhang XZ ( 2018). CO2 flux dynamics and its limiting factors in the alpine shrub-meadow and steppe-meadow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6-19.

[本文引用: 1]

[ 柴曦, 李英年, 段呈, 张涛, 宗宁, 石培礼, 何永涛, 张宪洲 ( 2018).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化草甸CO2通量动态及其限制因子
植物生态学报, 42, 6-19.]

[本文引用: 1]

Chen N, Zhang YJ, Zhu JT, Li JX, Liu YJ, Zu JX, Cong N, Huang K, Wang L ( 2018). Nonlinear responses of productivity and diversity of alpine meadow communities to degrad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50-65.

URL [本文引用: 1]
为了阐释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的关键生态过程,该研究依托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那曲站),设置不同退化梯度实验,即对照、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5个梯度,探究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对不同退化强度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退化程度不断加剧,地上生物量呈现线性或非线性增加趋势,在重度退化处理下,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32.3%,其中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地上生物量呈非线性下降趋势,而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地上生物量呈非线性增加趋势;2)与地上生物量的响应模式相反,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地下生物量与总生物量均呈现非线性降低趋势;3)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物种辛普森指数、丰富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现非线性上升趋势。结构等式方程结果表明,土壤碳含量和体积含水量与地下生物量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碳含量、体积含水量和砾石质量比对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土壤碳、氮含量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地上生产力的变化不能很好地指示草地的退化程度,建议今后研究应以可食性牧草和毒杂草等植物功能群的变化来衡量草地退化。
[ 陈宁, 张扬建, 朱军涛, 李军祥, 刘瑶杰, 俎佳星, 丛楠, 黄珂, 王荔 ( 2018). 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非线性响应机制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42, 50-65.]

URL [本文引用: 1]
为了阐释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的关键生态过程,该研究依托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那曲站),设置不同退化梯度实验,即对照、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5个梯度,探究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对不同退化强度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退化程度不断加剧,地上生物量呈现线性或非线性增加趋势,在重度退化处理下,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32.3%,其中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地上生物量呈非线性下降趋势,而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地上生物量呈非线性增加趋势;2)与地上生物量的响应模式相反,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地下生物量与总生物量均呈现非线性降低趋势;3)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物种辛普森指数、丰富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现非线性上升趋势。结构等式方程结果表明,土壤碳含量和体积含水量与地下生物量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碳含量、体积含水量和砾石质量比对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土壤碳、氮含量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地上生产力的变化不能很好地指示草地的退化程度,建议今后研究应以可食性牧草和毒杂草等植物功能群的变化来衡量草地退化。

Chen YL, Deng Y, Ding JZ, Hu HW, Xu TL, Li F, Yang GB, Yang YH ( 2017). Distinct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active and permafrost layer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Molecular Ecology, 26, 6608-6620.

DOI:10.1111/mec.14396URLPMID:29087010 [本文引用: 1]
Abstract Permafrost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understudied genetic resource. Soil microorganism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gulating biogeochemical cycles and maintaining ecosystem function. However, our knowledge of patterns and drivers of permafrost microbial communities is limited over broad geographic scales. Using high-throughput Illumina sequencing, this study compared soil bacterial, archae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between the active and permafrost layer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icrobial alpha divers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active layer than in the permafrost layer with the exception of fungal Shannon-Wiener index and Simpson's diversity index,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layers. Our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soil fertility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s) were the primary drivers of the beta diversity of bacterial, archae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in the active layer. In contrast,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such as the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total phosphorus played dominant roles in driving the microbial beta diversity in the permafrost layer. Spatial distance was important for predicting the bacterial and archaeal beta diversity in both the active and permafrost layers, but not for fungal communities. Collectivel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different driving factors of microbial beta diversity between the active layer and permafrost layer, implying that the drivers of the microbial beta diversity observed in the active layer cannot be used to predict the biogeographic patterns of the microbial beta diversity in the permafrost layer.

Ding JZ, Li F, Yang GB, Chen LY, Zhang BB, Liu L, Fang K, Qin SQ, Chen YL, Peng YF ( 2016). The permafrost carbon inventor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 new evaluation using deep sediment cores
Global Change Biology, 22, 2688-2701.

DOI:10.1111/gcb.13257URLPMID:26913840 [本文引用: 1]
Abstract The permafrost organic carbon (OC) stock is of global significance because of its large pool size, and the potential positive feedback to climate warming.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systematic field observations and appropriate upscaling methodologies, substantial uncertainties exist in the permafrost OC budget, which limit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ate of frozen carbon in a warming world. In particular,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estimates of OC stocks across alpine permafrost means that current knowledge on this issue remains incomplete. Here we evaluated the pool size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permafrost OC stock to 3 metres depth on the Tibetan Plateau by combining systematic measurements from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pedons (i.e., 342 three-metre-deep cores and 177 50-cm-deep pits) with a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 (i.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We also quantified uncertainties in permafrost carbon budget by conducting 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ystematic measurements with the SVM model allowed spatially explicit estimates to be made. The OC density (OC amount per unit area, OCD) exhibit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southeastern to the northwestern plateau, with the exception that OCD in the swamp meadow was substantially higher than that in surrounding regions. Our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ibetan permafrost stored a large amount of OC in the top 3 metres, with the median OC pool size being 15.31 Pg C (interquartile range: 13.03-17.77 Pg C). 44% of OC occurred in deep layers (i.e., 100-300 cm), close to the proportion observed across the northern circumpolar permafrost region. The large carbon pool size, together with significant permafrost thawing suggests a risk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positive climate feedback across the Tibetan alpine permafrost region. This article is protected by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article is protected by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Gou XL, Zhou QP, Chen YJ, Wei XX, Tu WG ( 2018).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s in two dominant plant species and rhizospheric soils in alpine desert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under contrasting climates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133-142.

[本文引用: 1]

[ 苟小林, 周青平, 陈有军, 魏小星, 涂卫国 ( 2018). 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区高寒沙地两种优势植物及其根际土壤的养分特征
植物生态学报, 42, 133-142.]

[本文引用: 1]

Guo CH, Yang WQ, Wu FZ, Xu ZF, Yue K, Ni XY, Yuan J, Yang F, Tan B ( 2018). Effects of forest gap size on initial decomposition of twig litter in the subalpine forest of western Sichua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28-37.

URL [本文引用: 1]

[ 郭彩虹, 杨万勤, 吴福忠, 徐振锋, 岳楷, 倪祥银, 袁吉, 杨帆, 谭波 ( 2018). 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早期分解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42, 28-37.]

URL [本文引用: 1]

He JS, Wang XP, Flynn DFB, Wang L, Schmid B, Fang JY ( 2009). Taxonomic, phylo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tradeoffs between leaf productivity and persistence
Ecology, 90, 2779-2791.

DOI:10.1890/08-1126.1URLPMID:19886487 [本文引用: 1]
Abstract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soil fertility, and species identity on leaf trait relationship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adaptations of plants to their environment and for interpreting leaf trait relationships across spatial scales. In a comparative field study of 171 plant species in 174 grassland sites across China, we examined the trade-offs, defined as negative covariance between two traits, between leaf persistence (leaf mass per area, LMA) and leaf productivity (mass-based photosynthetic rate, Amass, N and P content, and photosynthetic N use efficiency, PNUE). We asked to which extent these trade-offs were influenced by: (1) variation among sites within species, decomposed into variation due to climatic and soil variables; (2) variation among species within sites, decomposed into variation among taxonomic, functional, or phylogenetic groups; and (3) the joint contribution of variation among species and sites. We used mixed-model analysis of covariance to partition bivari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af traits into trade-off components. We found significant mass-based persistence-productivity trade-offs of LMA-Amass, LMA-N, LMA-P, and LMA-PNU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broadscale findings. Overall, (1) variation among sites within species explained 14-23%, (2) variation among species within sites explained 20-34%, and (3) the two together explained 42-63% of the total covariance between leaf traits. Interspecific trade-offs of LMA-Amass, LMA-N, and LMA-P were stronger than inter-site ones. A relatively low amount of covariance was explained by climatic and soil variables. However, we found the trade-offs were stronger for LMA-N and LMA-P at higher precipitation and for LMA-PNUE at greater soil fertility, if displayed by major axis regression, which combined both intra- and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Residual trade-offs within species and sites were weak, suggesting that intraspecific, intra-site variation in physiology was less important than variation imposed by species identity or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s among sites. Our results from grassland biomes add evidence for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productivity-persistence trade-offs in plants. No individual factor emerged as the single major cause for these trade-offs. Rather, the total covariance between leaf traits was explained by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each contributing a range of explanatory power.

Jin Z, Zhuang Q, He JS, Zhu X, Song W ( 2015). Net exchanges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from 1979 to 2100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10, 085007. DOI: 10.1088/1748-9326/10/8/085007.

DOI:10.1088/1748-9326/10/8/085007URL [本文引用: 1]
Methane (CH) is a potent greenhouse gas (GHG) that affects the global climate system. Knowledge about land–atmospheric CHexchange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TP) is insufficient. Using a coupled biogeochemistry model,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net exchanges of CHand COover the QTP for the period of 1979–2100. Ou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region currently acts as a net CHsource with 0.95 Tg CHyemissions and 0.19 Tg CHysoil uptake, and a photosynthesis C sink of 14.1 Tg C y. By accounting for the net CHemission and the net COsequestration since 1979, the region was found to be initially a warming source until the 2010s with a positive instantaneous radiative forcing peak in the 1990s. In response to future climate change projected by multiple global climate models (GCMs) under four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RCP) scenarios, the regional source of CHto the atmosphere will increase by 15–77% at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NEP) will continually increase from the near neutral state to around 40 Tg C yunder all RCPs except RCP8.5. Spatially, CHemission or uptake will be noticeably enhanced under all RCPs over most of the QTP, whil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EP changes over a large-scale will only appear under RCP4.5 and RCP4.6 scenarios. The cumulative GHG fluxes since 1979 will exert a slight warming effect on the climate system until the 2030s, and will switch to a cooling effect thereafter. Overall, the total radiative forcing at the end of the 21st century is 0.25–0.35 W m, depending on the RCP scenario. Our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for both CHand COin quantifying the regional GHG budget. (paper)

Liu XJ, Zhang Y, Han WX, Tang A, Shen JL, Cui ZL, Vitousek P, Erisman JW, Goulding K, Christie P ( 2013). Enhanced nitrogen deposition over China
Nature, 494, 459-462.

DOI:10.1038/nature11917URLPMID:23426264 [本文引用: 1]
Abstract China is experiencing intense air pollution caused in large part by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of reactive nitrogen. These emissions result in the deposition of atmospheric nitrogen (N) in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ecosystems, with implications for human and ecosystem health, greenhouse gas balances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However, information on the magnitud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N deposition in China is limited. Here we use nationwide data sets on bulk N deposition, plant foliar N and crop N uptake (from long-term unfertilized soils) to evaluate N deposition dynamics and their effect on ecosystems across China between 1980 and 2010. We find that the average annual bulk deposition of N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8090009kilograms of nitrogen per hectare (P090009<0900090.001) between the 1980s (13.2090009kilograms of nitrogen per hectare) and the 2000s (21.1090009kilograms of nitrogen per hectare). Nitrogen deposition rates in the industrialized and agriculturally intensified regions of China are as high as the peak levels of deposition in northwestern Europe in the 1980s, b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mitigation measures. Nitrogen from ammonium (NH4(+)) is the dominant form of N in bulk deposition, but the rate of increase is largest for deposition of N from nitrate (NO3(-)), in agreement with decreased ratios of NH3 to NOx emissions since 1980. We also find that the impact of N deposition on Chinese ecosystems includ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lant foliar N concentrations in natural and semi-natural (that is, non-agricultural) ecosystems and increased crop N uptake from long-term-unfertilized croplands. China and other economies are facing a continuing challenge to reduce emissions of reactive nitrogen, N deposition and their negative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Ma ZL, Zhao WQ, Zhao CZ, Liu M, Zhu P, Liu Q ( 2018). Responses of soil inorganic nitrogen to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plant removal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 a Sibiraea angustata scrub ecosystem of east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86-94.

URL [本文引用: 1]
为了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灌丛土壤氮转化过程,开展青藏高原东缘窄叶鲜卑花高寒灌丛生长季节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对增温和去除植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窄叶鲜卑花高寒灌丛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整个生长季节,土壤硝态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一直增加的趋势。在生长季初期和中期,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铵态氮含量,而在生长季末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铵态氮含量,说明该区域土壤氮转化过程在生长季初期和中期以硝化作用为主,而在生长季末期以氨化作用为主。不同时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对增温和植物处理的响应不同:增温对硝态氮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生长季中期和末期,且因植物处理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增温仅在生长季中期使有植物样方铵态氮含量显著升高。植物处理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仅表现在对照样方(不增温),去除植物显著升高了生长季初期和中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了生长季末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同时无植物处理显著降低了增温样方生长季中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灌丛植被在生长季初期和中期可能主要吸收土壤硝态氮,其吸收过程不受土壤增温的影响。以上结果有利于全面认识高寒灌丛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过程。
[ 马志良, 赵文强, 赵春章, 刘美, 朱攀, 刘庆 ( 2018). 青藏高原东缘窄叶鲜卑花灌丛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对增温和植物去除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42, 86-94.]

URL [本文引用: 1]
为了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灌丛土壤氮转化过程,开展青藏高原东缘窄叶鲜卑花高寒灌丛生长季节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对增温和去除植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窄叶鲜卑花高寒灌丛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整个生长季节,土壤硝态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一直增加的趋势。在生长季初期和中期,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铵态氮含量,而在生长季末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铵态氮含量,说明该区域土壤氮转化过程在生长季初期和中期以硝化作用为主,而在生长季末期以氨化作用为主。不同时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对增温和植物处理的响应不同:增温对硝态氮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生长季中期和末期,且因植物处理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增温仅在生长季中期使有植物样方铵态氮含量显著升高。植物处理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仅表现在对照样方(不增温),去除植物显著升高了生长季初期和中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了生长季末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同时无植物处理显著降低了增温样方生长季中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灌丛植被在生长季初期和中期可能主要吸收土壤硝态氮,其吸收过程不受土壤增温的影响。以上结果有利于全面认识高寒灌丛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过程。

Qin DH ( 2014). Climate change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33, 874-883.

DOI:10.11820/dlkxjz.2014.07.002URL [本文引用: 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自2007年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以来,新的观测证据进一步证明,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2012年之前的3个连续10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气温,都比1850年以来任何一个10年更高,且可能是过去1400年来最热的30年。虽然1998-2012年全球地表增温速率趋缓,但还不能反映出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1970年以来海洋在变暖,海洋上层75 m以上的海水温度每10年升温幅度超过0.11℃;1971-2010年地球气候系统增加的净能量中,93%被海洋吸收。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1993-2010年间高达3.2 mm/年。全球海洋的人为碳库很可能已增加,导致海洋表层水酸化。1971年以来,全球几乎所有冰川、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冰量都在损失。其中1979年以来北极海冰范围以每10年3.5%~4.1%的速率缩小,同期南极海冰范围以每10年1.2%~1.8%的速率增大。北半球积雪范围在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大多数地区的多年冻土温度升高。已在大气和海洋变暖、水循环变化、冰冻圈退缩、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中检测到人类活动影响的信号。1750年以来大气CO2浓度的增加是人为辐射强迫增加的主因,导致20世纪50年代以来50%以上的全球气候变暖,其信度超过95%。采用CMIP5模式和典型浓度路径(RCPs),预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将继续升高,热浪、强降水等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将增加,降水将呈现'干者愈干、湿者愈湿'趋势。海洋上层的温度比1986-2005年间升高0.6~2.0℃,热量将从海表传向深海,并影响大洋环流,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0.26~0.82m。冰冻圈将继续变暖。为控制气候变暖,人类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较工业化之前的温升达到2℃,全球年均经济损失将达到收入的0.2%~2.0%,并造成大范围不可逆的影响,导致死亡、疾病、食品安全、内陆洪涝、农村饮水和灌溉困17
[ 秦大河 ( 2014). 气候变化科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地理科学进展, 33, 874-883.]

DOI:10.11820/dlkxjz.2014.07.002URL [本文引用: 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自2007年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AR4)以来,新的观测证据进一步证明,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2012年之前的3个连续10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气温,都比1850年以来任何一个10年更高,且可能是过去1400年来最热的30年。虽然1998-2012年全球地表增温速率趋缓,但还不能反映出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1970年以来海洋在变暖,海洋上层75 m以上的海水温度每10年升温幅度超过0.11℃;1971-2010年地球气候系统增加的净能量中,93%被海洋吸收。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1993-2010年间高达3.2 mm/年。全球海洋的人为碳库很可能已增加,导致海洋表层水酸化。1971年以来,全球几乎所有冰川、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冰量都在损失。其中1979年以来北极海冰范围以每10年3.5%~4.1%的速率缩小,同期南极海冰范围以每10年1.2%~1.8%的速率增大。北半球积雪范围在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大多数地区的多年冻土温度升高。已在大气和海洋变暖、水循环变化、冰冻圈退缩、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中检测到人类活动影响的信号。1750年以来大气CO2浓度的增加是人为辐射强迫增加的主因,导致20世纪50年代以来50%以上的全球气候变暖,其信度超过95%。采用CMIP5模式和典型浓度路径(RCPs),预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将继续升高,热浪、强降水等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将增加,降水将呈现'干者愈干、湿者愈湿'趋势。海洋上层的温度比1986-2005年间升高0.6~2.0℃,热量将从海表传向深海,并影响大洋环流,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0.26~0.82m。冰冻圈将继续变暖。为控制气候变暖,人类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较工业化之前的温升达到2℃,全球年均经济损失将达到收入的0.2%~2.0%,并造成大范围不可逆的影响,导致死亡、疾病、食品安全、内陆洪涝、农村饮水和灌溉困17

Qin SQ, Fang K, Wang GQ, Peng YF, Zhang DY, Li F, Zhou GY, Yang YH ( 2018). Responses of exchangeable base cations to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nitrogen addition in a typical alpine steppe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95-104.

[本文引用: 1]

[ 秦书琪, 房凯, 王冠钦, 彭云峰, 张典业, 李飞, 周国英, 杨元合 ( 2018). 高寒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以紫花针茅草原为例
植物生态学报, 42, 95-104.]

[本文引用: 1]

Shi GX, Wang WY, Jiang SJ, Cheng G, Yao BQ, Feng HY, Zhou HK ( 2018). Effects of the spreading of Ligularia virgaurea on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d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126-132.

URL [本文引用: 1]

[ 石国玺, 王文颖, 蒋胜竞, 成岗, 姚步青, 冯虎元, 周华坤 ( 2018). 黄帚橐吾种群扩张对土壤理化特性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42, 126-132.]

URL [本文引用: 1]

Song WQ, Zhu LJ, Zhang X, Wang XC, Zhang YD ( 2018). Comparison of growth-climate relationship of Sabina przewalskii at different timberlines along a precipitation gradient in the northeast Qinghai-Xizang Plateau,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66-77.

[本文引用: 1]

[ 宋文琦, 朱良军, 张旭, 王晓春, 张远东 ( 2018). 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径向生长与气候关系的比较
植物生态学报, 42, 66-77.]

[本文引用: 1]

Sun HL, Zheng D, Yao TD, Zhang YL ( 2012).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shelter zone on Tibetan Plateau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7, 3-12.

DOI:10.11821/xb201201001URL [本文引用: 1]
青藏高原对我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青藏高原呈现出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突出表现为:冰川退缩显著、土地退化形势严峻、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威胁加大与珍稀生物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发挥。针对当前高原生态安全状况,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和生态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加强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作用影响及区域生态安全调控作用的基础研究;系统开展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部署建设生态屏障功能动态监测体系,加强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成效评估,构建评估体系和标准,并凝练经验,以系统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总体功能,在应对全球变化中占据主动地位。
[ 孙鸿烈, 郑度, 姚檀栋, 张镱锂 ( 2012).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地理学报, 67, 3-12.]

DOI:10.11821/xb201201001URL [本文引用: 1]
青藏高原对我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青藏高原呈现出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突出表现为:冰川退缩显著、土地退化形势严峻、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威胁加大与珍稀生物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发挥。针对当前高原生态安全状况,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和生态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加强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作用影响及区域生态安全调控作用的基础研究;系统开展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部署建设生态屏障功能动态监测体系,加强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成效评估,构建评估体系和标准,并凝练经验,以系统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总体功能,在应对全球变化中占据主动地位。

Sun XM, Chen JJ, Li JX, Li L, Han GJ, Chen NL ( 2018). Hierarchical responses of plant stoichiometry to phosphorus addition in an alpine meadow community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78-85.

URL [本文引用: 1]

[ 孙小妹, 陈菁菁, 李金霞, 李良, 韩国君, 陈年来 ( 2018). 高寒草甸植物化学计量比对磷添加的分层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42, 78-85.]

URL [本文引用: 1]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for Vegetation Map of China ( 2001). Vegetation Atlas of China. Science Press, Beijing.
[本文引用: 2]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 2001). 中国植被图集. 科学出版社, 北京.]
[本文引用: 2]

Wang GQ, Li F, Peng YF, Chen YL, Han TF, Yang GB, Liu L, Zhou GY, Yang YH ( 2018). Responses of soil N2O emissions to experimental warming regulated by soil moisture in an alpine steppe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105-115.

DOI:10.17521/cjpe.2003.0064URL [本文引用: 1]
在人工控制光照强度和CO_2 浓度条件下,测量了禾本科C_4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Vpdl)对不同模拟光辐射 (SPR)强度与CO_2浓度的响应。结果表明:Pn,Tr及Gs均随SPR的升高而增大,增幅趋缓,最终趋于动态平衡。SPR增强的起始阶段,水分利用 率(WUE)逐渐增大,在SPR为1200μmol·m~(-2)·s~(-1)时达最大值,然后逐渐降低。Ci与Vpdl则随SPR的增强而减 小,SPR高于600 μmol·m~(-2)·s~(-1)之后,两者均达到平衡状态。CO_
[ 王冠钦, 李飞, 彭云峰, 陈永亮, 韩天丰, 杨贵彪, 刘莉, 周国英, 杨元合 ( 2018). 土壤含水量调控高寒草原生态系统N2O排放对增温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 42, 105-115.]

DOI:10.17521/cjpe.2003.0064URL [本文引用: 1]
在人工控制光照强度和CO_2 浓度条件下,测量了禾本科C_4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Vpdl)对不同模拟光辐射 (SPR)强度与CO_2浓度的响应。结果表明:Pn,Tr及Gs均随SPR的升高而增大,增幅趋缓,最终趋于动态平衡。SPR增强的起始阶段,水分利用 率(WUE)逐渐增大,在SPR为1200μmol·m~(-2)·s~(-1)时达最大值,然后逐渐降低。Ci与Vpdl则随SPR的增强而减 小,SPR高于600 μmol·m~(-2)·s~(-1)之后,两者均达到平衡状态。CO_

Wang J, Wang GQ, Li F, Peng YF, Yang GB, Yu JC, Zhou GY, Yang YH ( 2018). Effects of short-term experimental warming on soil microbes in a typical alpine steppe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116-125.

URL [本文引用: 1]

[ 王军, 王冠钦, 李飞, 彭云峰, 杨贵彪, 郁建春, 周国英, 杨元合 ( 2018). 短期增温对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42, 116-125.]

URL [本文引用: 1]

Wu QB, Zhang TJ ( 2010). Changes in active layer thickness over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from 1995 to 2007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15, D09107. DOI: 10.1029/2009JD012974.

DOI:10.1029/2009JD012974URL [本文引用: 1]
[1] The active layer over permafros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surface energy balance, hydrologic cycle, carbon fluxes, ecosystem, and landscape processes and on the human infrastructure in cold regions. Over a period from 1995 to 2007, a systematic soi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network of 10 sites was established along the Qinghai-Tibetan Highway. Soil temperatures up to 12 m depth were continuously measured semimonthly.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spatial variations of active layer thickness (ALT) and its change over the period of record. We found that ALT can be estimated with confidence using semimonthly soil temperature profiles compared to those determined from available daily soil temperature profiles over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 primary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long-term and spatially averaged ALT is 0908042.41 m with a range of 1.320900094.57 m along the Qinghai-Tibetan Highway. All monitoring sites show an increase in ALT over the period of their records. The mean increasing rate of ALT is 0908047.5 cm/yr. ALT shows a close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thawing index of air temperature on the plateau. We estimated ALT using the thawing index over a period from 1956 to 2005 near the Wudaolia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in the northern plateau. ALT had no or very limited change from 1956 to 1983 and a sharp increase of 09080439 cm from 1983 to 2005. The magnitude of ALT increase is greater in the warm permafrost region than in the cold permafrost region. The primary control of increase in ALT is caused by an increase in summer air temperature, whereas changes in the winter air temperature and snow cover condition play no or a very limited role.

Yang YH, Fang JY, Tang YH, He JS, Ji CJ, Zheng CY, Zhu B ( 2008). Storage, patterns, and control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Tibetan grasslands
Global Change Biology, 14, 1592-1599.

DOI:10.1111/j.1365-2486.2008.01591.xURL [本文引用: 1]
The soil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store a large amount of organic carbon, but the magnitude, spatial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s of the storage are littl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using data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in 405 profiles collected from 135 sites across the plateau and a satellite-based dataset of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 during 2001 2004, we estimated storage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SOC in the alpine grasslands. We also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 density (soil carbon storage per area) and climatic variables and soil texture.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C storage in the top 1 m in the alpine grasslands was estimated at 7.4 Pg C (1 Pg=1015 g), with an average density of 6.5 kg m?2. The density of SOC decreased from the southeastern to the northwestern areas, corresponding to the precipitation gradient. The SOC dens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soil moisture, clay and silt content, but weakly with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These variables could together explain about 72% of total variation in SOC density, of which 54% was attributed to soil moisture, suggesting a key role of soil moisture in shaping spatial patterns of SOC density in the alpine grasslands.

Yao TD, Chen FH, Cui P, Ma YM, Xu BQ, Zhu LP, Zhang F, Wang WC, Ai LK, Yang XY ( 2017). From Tibetan Plateau to third pole and pan-third pole
China Academic Journal, 32, 924-931.

URL [本文引用: 1]

[ 姚檀栋, 陈发虎, 崔鹏, 马耀明, 徐柏青, 朱立平, 张凡, 王伟财, 艾丽坤, 杨晓新 ( 2017). 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
中国科学院院刊, 32, 924-931.]

URL [本文引用: 1]

Zhang L, Wang GX, Ran F, Peng AH, Xiao Y, Yang Y, Yang Y ( 2018). Experimental warming changed plants’ phe- nological sequences of two dominant species in an alpine meadow, western of Sichuan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20-27.

URL [本文引用: 1]

[ 张莉, 王根绪, 冉飞, 彭阿辉, 肖瑶, 杨阳, 杨燕 ( 2018). 模拟增温改变川西高山草甸优势植物繁殖物候序列特征
植物生态学报, 42, 20-27.]

URL [本文引用: 1]

Zhang XZ, He YT, Shen ZX, Wang JS, Yu CQ, Zhang YJ, Shi PL, Fu G, Zhu JT ( 2015). Frontier of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uppo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Academic Journal, 30, 306-312.

URL [本文引用: 1]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域,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是西藏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方面重大需求,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受高原特殊的自然条件限制,西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为有限,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本底情况有待于进一步调查、评估;(2)以高寒草地为主体的高原生态系统深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屏障功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3)以高寒草地为支撑的畜牧业仍沿袭传统模式,农牧民收入现状及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建设西藏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产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在实现农牧民增收的同时,保护和建设国家生态系统安全屏障。主要对策包括:(1)开展西藏地区资源环境容量调查与研究,保障西藏的可持续发展;(2)量化辨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立科学有效的分类治理与管理模式;(3)实施农牧系统耦合工程,实现高寒草地保护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4)加强西藏高原特色畜产品基地保护与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
[ 张宪洲, 何永涛, 沈振西, 王景升, 余成群, 张扬建, 石培礼, 付刚, 朱军涛 ( 2015). 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科学院院刊, 30, 306-312.]

URL [本文引用: 1]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域,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是西藏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方面重大需求,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受高原特殊的自然条件限制,西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为有限,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本底情况有待于进一步调查、评估;(2)以高寒草地为主体的高原生态系统深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屏障功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3)以高寒草地为支撑的畜牧业仍沿袭传统模式,农牧民收入现状及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建设西藏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产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在实现农牧民增收的同时,保护和建设国家生态系统安全屏障。主要对策包括:(1)开展西藏地区资源环境容量调查与研究,保障西藏的可持续发展;(2)量化辨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立科学有效的分类治理与管理模式;(3)实施农牧系统耦合工程,实现高寒草地保护和农牧民增收的双赢;(4)加强西藏高原特色畜产品基地保护与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

Zhou YW, Guo DX, Qiu GQ, Cheng GD, Li SD ( 2000). Geocryology in China. Science Press, Beijing. 163-164.
[本文引用: 1]

[ 周幼吴, 郭东信, 邱国庆, 程国栋, 李树德 ( 2000). 中国冻土. 科学出版社, 北京. 163-164.]
[本文引用: 1]

Zi HB, Chen Y, Hu L, Wang CT ( 2018). Effects of nitrogen addition on root dynamics in an alpine meadow, Northwestern Sichuan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42, 38-49.

[本文引用: 1]

[ 字洪标, 陈焱, 胡雷, 王长庭 ( 2018). 氮肥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42, 38-49.]

[本文引用: 1]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化草甸CO2通量动态及其限制因子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化草甸CO2通量动态及其限制因子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非线性响应机制研究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非线性响应机制研究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Distinct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active and permafrost layer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1
2017

... id="C3">近20年来, 国内****基于定位观测、样带调查、控制实验、室内培养、模型模拟等多种手段(图2), 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主题开展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近20年来的文献资料, 不难发现以往的研究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 以往的研究多以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为主, 而基于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的研究较少.通过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 基本阐明了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属性(He et al., 2009)、土壤特征(Yang et al., 2008)、微生物属性(Chen et al., 2017)以及主要生态系统功能(Jin et al., 2015)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然而, 与样带调查相比, 青藏高原的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研究较为薄弱.实际上, 这两种方法正是开展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这一研究现状说明青藏高原生态学研究有必要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第二, 青藏高原的控制实验研究近年来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增温和施氮等少数全球变化因子上.同时, 受技术手段(核磁共振分析、14C同位素、微生物功能基因等)的限制, 过去的控制实验研究重点还是在阐述不同生态过程对各种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上, 尚未从机制上剖析全球变化要素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这一研究现状意味着高寒生态学研究在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的同时, 亟需应用新技术加强机制研究. ...

The permafrost carbon inventor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 new evaluation using deep sediment cores
1
2016

... id="C6">尽管本专辑的出版有望促进学术界对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但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未来的研究值得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开展长期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研究, 揭示植被和土壤过程的长期变化及其机制.从图2可以看出, 目前青藏高原长期定位观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北站等少数研究点, 在区域尺度上的长期联网观测处于空白状态, 进而使得区域尺度上一些基本但又重要的生态参数(如物种组成, 物候, 地上、地下生产力等)的长期变化趋势仍不清楚.同时, 室内培养是解析地下生态过程(如土壤碳维持机制)的重要手段, 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在青藏高原十分薄弱.作为我国陆地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藏高原土壤中储存了大量有机碳(Ding et al., 2016).这部分碳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稳定性如何, 受哪些机制调控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室内培养实验.(2)依托野外控制实验平台, 结合同位素、微生物功能基因等技术, 揭示高寒生态过程对各种全球变化要素的响应及其生态学机制.如上所述, 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 出现了“气候变暖、降水波动中上升、氮沉降增加、冻土融化”等全球变化现象.然而, 目前的全球变化控制实验主要集中在增温和养分添加上, 对其他要素如降水格局变化、冻土融化等不够重视, 对多种全球变化要素间的交互作用的认识也十分有限.同时, 未来的控制实验研究应当注重同位素、微生物功能基因等技术的应用, 着力于解析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寒生态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令人鼓舞的是, 随着国家对青藏高原研究的重视, 上述问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解决. ...

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区高寒沙地两种优势植物及其根际土壤的养分特征
1
2018

... id="C5">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区高寒沙地两种优势植物及其根际土壤的养分特征
1
2018

... id="C5">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早期分解的影响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早期分解的影响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Taxonomic, phylo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tradeoffs between leaf productivity and persistence
1
2009

... id="C3">近20年来, 国内****基于定位观测、样带调查、控制实验、室内培养、模型模拟等多种手段(图2), 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主题开展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近20年来的文献资料, 不难发现以往的研究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 以往的研究多以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为主, 而基于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的研究较少.通过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 基本阐明了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属性(He et al., 2009)、土壤特征(Yang et al., 2008)、微生物属性(Chen et al., 2017)以及主要生态系统功能(Jin et al., 2015)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然而, 与样带调查相比, 青藏高原的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研究较为薄弱.实际上, 这两种方法正是开展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这一研究现状说明青藏高原生态学研究有必要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第二, 青藏高原的控制实验研究近年来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增温和施氮等少数全球变化因子上.同时, 受技术手段(核磁共振分析、14C同位素、微生物功能基因等)的限制, 过去的控制实验研究重点还是在阐述不同生态过程对各种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上, 尚未从机制上剖析全球变化要素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这一研究现状意味着高寒生态学研究在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的同时, 亟需应用新技术加强机制研究. ...

Net exchanges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from 1979 to 2100
1
2015

... id="C3">近20年来, 国内****基于定位观测、样带调查、控制实验、室内培养、模型模拟等多种手段(图2), 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主题开展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近20年来的文献资料, 不难发现以往的研究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 以往的研究多以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为主, 而基于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的研究较少.通过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 基本阐明了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属性(He et al., 2009)、土壤特征(Yang et al., 2008)、微生物属性(Chen et al., 2017)以及主要生态系统功能(Jin et al., 2015)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然而, 与样带调查相比, 青藏高原的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研究较为薄弱.实际上, 这两种方法正是开展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这一研究现状说明青藏高原生态学研究有必要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第二, 青藏高原的控制实验研究近年来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增温和施氮等少数全球变化因子上.同时, 受技术手段(核磁共振分析、14C同位素、微生物功能基因等)的限制, 过去的控制实验研究重点还是在阐述不同生态过程对各种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上, 尚未从机制上剖析全球变化要素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这一研究现状意味着高寒生态学研究在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的同时, 亟需应用新技术加强机制研究. ...

Enhanced nitrogen deposition over China
1
2013

... id="C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青藏高原东缘窄叶鲜卑花灌丛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对增温和植物去除的响应
1
2018

... id="C5">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青藏高原东缘窄叶鲜卑花灌丛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对增温和植物去除的响应
1
2018

... id="C5">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气候变化科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1
2014

... id="C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气候变化科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1
2014

... id="C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高寒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以紫花针茅草原为例
1
2018

... id="C5">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高寒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以紫花针茅草原为例
1
2018

... id="C5">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黄帚橐吾种群扩张对土壤理化特性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1
2018

... id="C5">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黄帚橐吾种群扩张对土壤理化特性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1
2018

... id="C5">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径向生长与气候关系的比较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径向生长与气候关系的比较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1
2012

... id="C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1
2012

... id="C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高寒草甸植物化学计量比对磷添加的分层响应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高寒草甸植物化学计量比对磷添加的分层响应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2
2001

... id="C3">近20年来, 国内****基于定位观测、样带调查、控制实验、室内培养、模型模拟等多种手段(图2), 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主题开展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近20年来的文献资料, 不难发现以往的研究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 以往的研究多以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为主, 而基于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的研究较少.通过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 基本阐明了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属性(He et al., 2009)、土壤特征(Yang et al., 2008)、微生物属性(Chen et al., 2017)以及主要生态系统功能(Jin et al., 2015)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然而, 与样带调查相比, 青藏高原的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研究较为薄弱.实际上, 这两种方法正是开展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这一研究现状说明青藏高原生态学研究有必要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第二, 青藏高原的控制实验研究近年来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增温和施氮等少数全球变化因子上.同时, 受技术手段(核磁共振分析、14C同位素、微生物功能基因等)的限制, 过去的控制实验研究重点还是在阐述不同生态过程对各种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上, 尚未从机制上剖析全球变化要素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这一研究现状意味着高寒生态学研究在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的同时, 亟需应用新技术加强机制研究.
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的定位观测(A)、样带调查(B)、控制实验(C)以及本专辑中的样点分布(D).底图为青藏高原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 源自1:1 000 000的中国植被图(<xref ref-type="bibr" rid="b17">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2001</xref>).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样点的经纬度来自附件I中的文献. Location of long-term observations (A), transect studies (B), manipulative experiments (C)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research sit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D), shown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vegetation atlas at a scale of 1:1 000 000 (<xref ref-type="bibr" rid="b17">Editorial Committee for Vegetation Map of China, 2001</xref>). Notabl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or each site in this figure was derived from literatures synthesized in Appendix I. Fig. 2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 Location of long-term observations (A), transect studies (B), manipulative experiments (C)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research sit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D), shown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vegetation atlas at a scale of 1:1 000 000 (Editorial Committee for Vegetation Map of China, 2001). Notabl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or each site in this figure was derived from literatures synthesized in Appendix I. Fig. 2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2
2001

... id="C3">近20年来, 国内****基于定位观测、样带调查、控制实验、室内培养、模型模拟等多种手段(图2), 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主题开展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近20年来的文献资料, 不难发现以往的研究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 以往的研究多以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为主, 而基于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的研究较少.通过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 基本阐明了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属性(He et al., 2009)、土壤特征(Yang et al., 2008)、微生物属性(Chen et al., 2017)以及主要生态系统功能(Jin et al., 2015)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然而, 与样带调查相比, 青藏高原的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研究较为薄弱.实际上, 这两种方法正是开展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这一研究现状说明青藏高原生态学研究有必要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第二, 青藏高原的控制实验研究近年来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增温和施氮等少数全球变化因子上.同时, 受技术手段(核磁共振分析、14C同位素、微生物功能基因等)的限制, 过去的控制实验研究重点还是在阐述不同生态过程对各种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上, 尚未从机制上剖析全球变化要素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这一研究现状意味着高寒生态学研究在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的同时, 亟需应用新技术加强机制研究.
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的定位观测(A)、样带调查(B)、控制实验(C)以及本专辑中的样点分布(D).底图为青藏高原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 源自1:1 000 000的中国植被图(<xref ref-type="bibr" rid="b17">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2001</xref>).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样点的经纬度来自附件I中的文献. Location of long-term observations (A), transect studies (B), manipulative experiments (C)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research sit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D), shown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vegetation atlas at a scale of 1:1 000 000 (<xref ref-type="bibr" rid="b17">Editorial Committee for Vegetation Map of China, 2001</xref>). Notabl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or each site in this figure was derived from literatures synthesized in Appendix I. Fig. 2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 Location of long-term observations (A), transect studies (B), manipulative experiments (C)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research sit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D), shown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vegetation atlas at a scale of 1:1 000 000 (Editorial Committee for Vegetation Map of China, 2001). Notabl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or each site in this figure was derived from literatures synthesized in Appendix I. Fig. 2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土壤含水量调控高寒草原生态系统N2O排放对增温的响应
1
2018

... id="C5">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土壤含水量调控高寒草原生态系统N2O排放对增温的响应
1
2018

... id="C5">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短期增温对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2018

... id="C5">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短期增温对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2018

... id="C5">在土壤和微生物过程方面, 有3篇文章分别关注了增温、水分条件变化以及氮添加背景下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 马志良等(2018)揭示了模拟气候变暖对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高寒灌丛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现增温导致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季中期增加、末期降低, 使生长季中期铵态氮含量升高; 苟小林等(2018)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两种沙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特征, 发现半湿润条件下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n)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半干旱条件, 而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却呈现相反趋势; 秦书琪等(2018)则针对“碱性土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研究匮乏的现状, 考察了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对氮添加的响应, 发现氮添加能促进植被生长进而加速盐基离子吸收, 也能提高土壤无机氮含量、促进NH4+交换与NO3-淋溶进而导致盐基离子损失.这一结果与以往在酸性土得出的“缓冲土壤酸化导致盐基离子损失”的结论有所不同.其余的3篇文章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群落及其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其中, 来自高寒草原的两项研究显示, 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抑制了紫花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王军等, 2018)以及土壤N2O通量(王冠钦等, 2018)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此外, 石国玺等(2018)考察了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 发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变诱发的氮限制是导致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种群数量增加的重要机制.这些文章大多来自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在高寒生态过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Changes in active layer thickness over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from 1995 to 2007
1
2010

... id="C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Storage, patterns, and control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Tibetan grasslands
1
2008

... id="C3">近20年来, 国内****基于定位观测、样带调查、控制实验、室内培养、模型模拟等多种手段(图2), 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主题开展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近20年来的文献资料, 不难发现以往的研究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 以往的研究多以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为主, 而基于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的研究较少.通过样带调查等大尺度研究, 基本阐明了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属性(He et al., 2009)、土壤特征(Yang et al., 2008)、微生物属性(Chen et al., 2017)以及主要生态系统功能(Jin et al., 2015)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然而, 与样带调查相比, 青藏高原的定位观测和室内培养研究较为薄弱.实际上, 这两种方法正是开展生态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这一研究现状说明青藏高原生态学研究有必要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第二, 青藏高原的控制实验研究近年来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增温和施氮等少数全球变化因子上.同时, 受技术手段(核磁共振分析、14C同位素、微生物功能基因等)的限制, 过去的控制实验研究重点还是在阐述不同生态过程对各种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上, 尚未从机制上剖析全球变化要素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这一研究现状意味着高寒生态学研究在从格局研究向过程研究转变的同时, 亟需应用新技术加强机制研究. ...

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
1
2017

... id="C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从青藏高原到第三极和泛第三极
1
2017

... id="C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模拟增温改变川西高山草甸优势植物繁殖物候序列特征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模拟增温改变川西高山草甸优势植物繁殖物候序列特征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1
2015

... id="C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1
2015

... id="C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1
2000

... id="C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1
2000

... id="C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姚檀栋等, 2017), 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孙鸿烈等, 2012).高原气候整体上呈现“寒” “旱”特征, 且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降水梯度.沿着这一降水梯度, 分布着森林、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植被类型(张宪洲等, 2015).同时, 该地区孕育了约占我国国土面积1/6的冻土(周幼吴等, 2000).过去几十年, 青藏高原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化.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每年0.05 ℃的速率增加, 年降水量也在以每10年增加10.2 mm的速度波动上升(图1).除了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氮沉降速率在持续增加(Liu et al., 2013), 冻土活动层厚度也在以每年1.8 cm的速率增加(Wu & Zhang, 2010).这些环境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高寒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进而对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秦大河, 2014).因此, 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高寒生态过程研究不仅对认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而且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氮肥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氮肥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1
2018

... id="C4">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高寒生态过程的认识, 我们组织了“高寒生态过程”专辑.本专辑收录了13篇文章, 内容涉及增温、养分添加、草地退化等全球变化要素, 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等生态系统, 涵盖高寒植物、土壤和微生物过程.在植物属性方面, 有3篇文章揭示了功能群或者不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的现象, 分别发现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模式不同(孙小妹等, 2018), 不同功能群的多样性和生产力对草地退化的响应存在差异(陈宁等, 2018), 繁殖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不同繁殖阶段、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张莉等, 2018).还有两篇文章重点关注树木生长和凋落枝分解.其中, 宋文琦等(2018)针对“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处, 究竟是温度还是水分是限制树木生长的主控因子?”这一问题, 对比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降水梯度下高山林线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 发现水分不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干旱区高山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但会影响树木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基于“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凋落叶分解”的现状, 郭彩虹等(2018)重点关注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分解的影响, 发现林窗环境变化显著影响亚高山森林凋落枝分解, 但其影响取决于林窗面积和分解时间.其余的两项研究则注重新方法的引用或者长期的定位研究: 字洪标等(2018)基于微根管法研究了氮添加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群落根系动态的影响, 发现氮添加缩短了高寒草甸植物根系寿命, 加快了根系周转并促使根系向表层集中; 柴曦等(2018)基于连续5年的通量观测发现, 灌丛草甸起着碳汇作用而草原化草甸基本呈碳中性状态, 这种差异主要由两类生态系统中碳利用效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湿润程度和水热匹配性的差异所致. ...




相关话题/土壤 青藏高原 过程 植物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