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反竞争经营者集中的公共利益辩护:路径选择与制度建构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反竞争经营者集中的公共利益辩护:路径选择与制度建构
The Defense of Public Interest in Anticompetitive Concentration of Undertakings: The Path Choice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刘桂清;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许多国家,公共利益都是反竞争经营者集中赖以通过主管机构竞争审查的重要辩护理由,具体辩护路径有两条:一是视公共利益为集中的效率体现,通过效率抗辩实现公共利益辩护;二是将公共利益作为效率之外的直接豁免因素,效率抗辩是竞争评估的组成部分,竞争评估的结论是集中应予禁止时,再考虑公共利益豁免。由于公共利益与效率抗辩制度存在内在冲突,我国不应采行第一种做法,而宜将公共利益直接作为一种豁免因素。然而公共利益豁免本质上是一种"政策之治",极易成为纯粹的政治干预工具,特别是可能引致主管机构非理性行使豁免裁量权,因此应从明确公共利益事项范围、健全公共利益认定的程序机制、设定利益衡量的基点准则、建立豁免权的分立体制方面建构公共利益豁免制度体系。

关键词(KeyWords): 反竞争经营者集中;;公共利益豁免;;效率抗辩;;路径选择;;制度建构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问题研究”(批准号:09YJA820094)的成果之一

作者(Author): 刘桂清;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日]根岸哲、舟田正之:《日本禁止垄断法概论》(第3版),王为农、陈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2]李国海:“反垄断法公共利益理念研究”,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3]王源扩:“我国竞争法的政策目标”,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5期。[4][韩]权五乘:《韩国经济法》,崔吉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5]余东华:《横向并购反垄断控制中的效率抗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6]美国律师协会反垄断分会:《合并与收购——理解反垄断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7][美]马西莫·莫塔:《竞争政策——理论与实践》,沈国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王晓晔:《竞争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9]孙博:“德国企业合并控制中的公共利益——对我国反垄断法实施工作的启示”,载《中德法学论坛》(第7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0]吴元元:“反垄断司法的知识生产——一个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载《现代法学》2014年第6期。[11][美]凯斯·孙斯坦:《法律推理与政治冲突》,金朝武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12]唐忠民、温泽彬:“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模式”,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13]刘桂清:“助推器抑或绊脚石——经济危机时期的反垄断法实施”,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8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4][美]理查德·斯图尔特:《美国行政法的重构》,沈岿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15]刘太刚:“公共利益法治论——基于需求溢出理论的分析”,《法学家》2011年第6期。[16][英]布莱恩·莱特:《法律和道德领域的客观性》,高中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7]尹建国:“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说明理由”,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18]谢晓尧:《竞争秩序的道德解读》,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19]梁上上:“利益的层次结构与利益衡量的展开”,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20][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1]周佑勇:“行政裁量的治理”,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22]李钟斌:《反垄断法的合理原则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3][德]U·伊蒙伽利:“合并控制法在欧洲和德国的新发展”,载王晓晔、[日]伊从宽主编:《竞争法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1)商务部反垄断局网站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中,包括了两车合并案。http://fldj.mofcom.gov.cn/article/zcfb/201504/20150400932418.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5-04-04。(2)根据德国轨道交通权威机构出版的《世界铁路技术装备市场》显示,目前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中,排在前七位的分别是北车、南车、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美国GE和日本川畸,中国两家合计销售收入几乎相当于其他五家的总和。参见杨烨、张彬:“南北车合并预计6月完成”,载2015年3月26日《经济参考报》第3版。(3)根据两公司年报显示,2014年中国南车实现营业收入1 197亿元,中国北车1 042亿元。(1)CUTs,Public Interest Issues in Competition Analysis,CCIER-5-2008.转引自蒋悟真:“反垄断法中的公共利益及其实现”,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4期。(2)Legh Robert,Treisman Haylene,South Africa:The Public Interest Factor in Merger Proceeding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增刊)Competition&Antitrust 2001:A Legal Guide,Apr 2001,p.47.(3)See Paolo Buccirossi,Handbook of Antitrust Economics,The MIT Press,2008,p.xiii.(1)相关内容,请参见刘英国:“欧盟企业合并审查中的效率分析”,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2期;应品广:“经营者集中效率抗辩的证明”,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王中美:“经济理性与法学逻辑的融会贯通---中国反垄断并购审查实体标准与程序的得与失”,载《现代法学》2011年第2期;余东华:《横向并购反垄断控制中的效率抗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77页。(2)See Wiliam J.Kolasky&Andrew R.Dick,The Merger Guidelines and Integraton of Efficiencies into Antitrust Review of Horizontal Mergers,70 Antitrust Law Journal,2003,71(3),p.207.(1)《2010年美国司法部与联邦贸易委员会横向合并指南》,§10.(2)在司法中,“法院还没有在哪个案件中基于效率主张而批准(严重)反竞争性的并购”。参见美国律师协会反垄断分会编:《合并与收购---理解反垄断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8页。(1)Diana L.Moss,Antitrust Versus Regulatory Merger Review:The Case of Electricity,Rev Ind Origan,No.32,p.245(2008).(2)ABA,Report on Antitrust Policy Objectives,February 12,2003,section VI,point 3.转引自兰磊:“反垄断法唯效率论质疑”,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3)Aditi Bagchi,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rger Regulation,53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1,Winter 2005.(1)Dr Mateusz Blachucki,Public Interest Consideration in Merger Control Assessment,European Competition Law Review,2014,35(8),p.384.(2)Deborah Stone.Policy Paradox,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W.W.Norton Company,p.23(2001).(3)学界已有批评指出,我国反垄断法实施带有较多的政治和行政色彩,远离法律应有的理性,更多是行政或政治的执行方式。参见邓峰:“传导、杠杆与中国反垄断法的定位---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反垄断审查案为例”,载《中国法学》2011年第1期。(4)参见台湾学者翁岳生先生自刊著作《行政法与现代法治国家》(1990年),第80页。(1)Andrea Gomes Da Silva,Mark Sanson,Mark Sansom,Antitrust Implication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A UK and EU View,23-SPG Antitrust,p.25(2009).(1)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第20条就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应当在行政决定中说明理由。但在行政执法中,这一制度并未得到很好实施。(1)2016年3月,德国经济部长批准了此前被联邦卡特尔局禁止的Edeka/Kaiser’s Tengelmann超市并购案。德国垄断委员会主席Daniel Zimmer一直对此持不同意见,该案被批准后宣布辞职。

相关话题/法学 法律 政治 政策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