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国私募禁止一般性招揽制度的构建——借鉴美国证券私募发行方式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我国私募禁止一般性招揽制度的构建——借鉴美国证券私募发行方式
梁清华;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我国目前私募行为乱象丛生,缺乏有效监管。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现行立法中有关私募发行方式规范的缺失。长期以来,美国在对证券私募发行方式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效力等级分明、内容具体明确的规则体系,对完善我国私募发行方式的立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私募;;禁止一般性招揽;;既存的实质联系;;互联网发行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梁清华;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杨柏国:《中国私募证券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2][美]路易斯·罗斯、乔尔·塞利格曼:《美国证券监管法基础》,张路等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3]傅喆:“美国JOBS法案签署,鼓励中小企业融资”,载《金融管理与研究》2012年第6期。①本文中公募与公开发行、私募与非公开发行、定向发行含义相同。笔者认为“募”本身含有发行与募集之意,因此本文采用“私募”而不是“私募发行”。同样,在涉及私募在发行阶段时的注册豁免时,表述为“私募注册豁免”,避免“私募发行注册豁免”的文义重复。②证券的种类在美国法语境下含义繁多,美国在《1933年证券法》中对“证券”做了相当宽泛的规定,包括“任何票据、股票、库存股票、债券、公司信用债券、债务凭证、盈利分享协议下的权益证书或参与证书、以证券作抵押的信用证书,组建前证书或认购书、可转让股票、投资合同、股权信托证,证券存款单、石油、煤气或其它矿产小额利息滚存权、或一般来说,被普遍认为是“证券”的任何权益和票据,或上述任一种证券的权益或参与证书、暂时或临时证书、收据、担保证书、或认股证书或订购权或购买权。”See Security Act of 1933,§77b(a)(1)。其中,尤其是投资合同所包括的种类十分宽泛,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S.E.C.v.W.J.Howey Co案中,专门对投资合同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形成的规则被称为“Howey测试”(Howey test),See,67 S.Ct.27。我国证券的定义比美国要窄很多,仅包括基金份额、股票、债券,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2条。笔者认为,我国证券的定义过于狭窄,导致实践中大量证券发行行为的规范无法可依。我国证券的定义应修改。本文的讨论是建立在广义证券的基础上。③目前我国对非公开发行方式的立法除了证券法第10条外,散见于《证券投资基金法》第88、92条;《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第17条;《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8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第1条第(二)项等文件中。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92条:非公开募集基金,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②“天津卓远天泽涉嫌非法集资超20亿董事长被刑拘”,资料来源:http://money.163.com/12/0511/01/816IIC5500253B0H.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3-07-05。③在我国,“影子银行”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广义的看法认为只要涉及借贷关系和银行表外业务都属于“影子银行”。从资金募集方式的角度看,所谓的“影子银行”大多数都是以私募的方式募集资本,其中很多“影子银行”的资金募集行为已经涉及到非法集资。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873646.htm,最后访问日期:2013-07-17。④《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10条:“……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⑤《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92条:非公开募集基金,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⑥《证券投资基金法》第88条:……前款所称合格投资者,是指达到规定资产规模或者收入水平,并且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其基金份额认购金额不低于规定限额的单位和个人。合格投资者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①《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8条信托公司推介信托计划时,不得有以下行为:“……(二)进行公开营销宣传。”②《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第21条:禁止通过电视、报刊、广播及其他公共媒体推广集合计划。禁止通过签订保本保底补充协议等方式,或者采用虚假宣传、夸大预期收益和商业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推广集合计划。③《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第42条:证券公司及其他推广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并通过证券公司、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监会电子化信息披露平台或者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信息披露平台,客观准确披露资产管理计划批准或者备案信息、风险收益特征、投诉电话等,使客户详尽了解资产管理计划的特性、风险等情况及客户的权利、义务,但不得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其他公共媒体推广资产管理计划。④详情见http://www.ghsl.cn/gham/jhlc/D00001/flwj/index.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3-07-19。⑤《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二)资本募集。股权投资企业的资本只能以私募方式,向特定的具有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者募集,不得通过在媒体(包括各类网站)发布公告、在社区张贴布告、向社会散发传单、向公众发送手机短信或通过举办研讨会、讲座及其他公开或变相公开方式(包括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的柜台投放招募说明书等),直接或间接向不特定或非合格投资者进行推介。股权投资企业的资本募集人须向投资者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及可能的投资损失,不得向投资者承诺确保收回投资本金或获得固定回报。”①《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6条:前条所称合格投资者,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能够识别、判断和承担信托计划相应风险的(一)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二)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三)个人收入在最近3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3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②本处及以下所提到的的个人投资者包括自然人投资者和家庭投资者。③《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第19条:保险公司次级债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购买次级债的独立分析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境内和境外法人,但不包括:(一)募集人控制的公司;(二)与募集人受同一第三方控制的公司。④《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第12条第2款:前款所称符合条件的特定客户,是指委托投资单个资产管理计划初始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且能够识别、判断和承担相应投资风险的自然人、法人、依法成立的组织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特定客户。⑤《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第23条:证券公司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接受单个客户的资产净值不得低于人民币100万元。⑥美微传媒通过在淘宝开设网店的方式出售原始股已经被证监会叫停,新浪科技:“美微传媒筹资被叫停背后:众筹在中国是否可行”,http://tech.sina.com.cn/i/2013-03-22/09578172527.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3-07-09。①关于“人人贷”网络贷款的新闻内容,详见:邓娴:“人人贷理财‘擦边’吸金P2P中国式生存”,中国经营报/2013年/1月/28日/第B04版。②见《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8条,《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第42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第1条“规范股权投资企业的设立、资本募集与投资领域”第(二)项“资本募集”部分。③SEC以通告的形式来发布SEC的命令、公告和其他信息,如SEC通过发布解释性通告(interpretive releases)对涉及公共利益的投资和商业问题提供指导,有如SEC通过发布概念通告(concept releases)来征集公众对某一证券规则制定的意见。因此,SEC的通告是SEC对公众发布信息,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资料来源:SEC网站http://www.sec.gov/rules.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3-07-06。④Securities Act Release No.285,1 Fed.Sec.L.Rep.(CCH)2740-44(Jan.24,1935).⑤Release No.285,Release No.33-285,1935 WL 27785.①本案的案情如下:Ralston公司自1911年以来一直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几年来通过其所认为的证券法第4(2)条的私募方式向其所认为的“关键员工”出售约200万美元的股票。但该行为被SEC认为不符合证券法第4(2)条的注册豁免要求而被告上法庭。SEC认为Ralston Purina公司的股票发行行为须经注册的理由是购买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25人,不符合1935年285通告对人数限制的要求;而Ralston Purina公司的抗辩则是,其发行对象是有针对性的“关键员工”员工而非全体员工,所以该发行行为不构成证券法意义下的公开发行。引自SEC v.Ralston Purina,346 U.S.119(1953)。②See Act Release No.5913(1978).③Rule 146(c)(1),Release No.5487,Release No.33-5487,4 S.E.C.Docket 154,1974 WL.④See Rules Governing the Limited Offer and Sale of Securities Without Registration Under the Securities Act of 1933,17 CFR§230.500.⑤Rule 146(d)(1),Release No.5487,Release No.33-5487,4 S.E.C.Docket154,1974WL.⑥A表格是附加在《1933年证券法》后的一个关于发行人信息披露要求的表格,A表格通常适用于注册发行的证券,获取符合A表格的信息实质上即要求投资者能够获取同注册发行的证券同样的信息。⑦Rule 146(e),Release No.5487,Release No.33-5487,4 S.E.C.Docket154,1974WL.⑧获准投资者(accredited Investors)是由《D条例》第501(a)条款规定,《D条例》第501(a)以列举的方法明确了获准投资者的范围,主要包括具有风险识别和风险承担能力的富有自然人和机构投资者。具体内容见17 CFR§230.501(a)。获准投资者的概念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合格投资者的概念基本相同。①由于有些不行动函涉及到发行人的商业秘密,所以目前SEC对不行动函公布比较谨慎,即便如此,SEC公布的不行动函的数目仍然相当可观。②SEC Interpretive Letter,[1982-1983 Transfer Binder]Fed.Sec.L.Rep.(CCH),p.77,342(issued July 8,1982).③SEC Interpretive Letter(available Dec.4,1985)(LEXIS,Fedsec Library,No Act file).④Woodtrails-Seattle,Ltd.,1982 WL 29366(S.E.C.No-Action Letter).⑤Mineral Lands Research&Marketing Corp.,SEC Interpretive Letter(available Dec.4,1985)(LEXIS,Fedsec Library,No Act file).⑥Fed.Sec.L.Rep.P 78,410,1987 WL 107526(S.E.C.No-Action Letter).⑦See IPO net,SEC No-Action Letter,Fed.Sec.L.Rep.(CCH)P77,252,at 77,270(July 26,1996).①D条例501(a)条款规定了“获准投资者”的标准,506(c)条款规定了“成熟投资者”的标准,两者的具体内容详见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873646.htm,最后访问日期:2013-07-17;Rule 146(d)(1),Release No.5487,Release No.33-5487,4 S.E.C.Docket154,1974WL。②Id.Accord,H.B.Shaine&Co.,Inc.,SEC Interpretive Letter(issued Mar.31,1987)(LEXIS,Fedsec Library,No Act file)substantive relationship said to be required‘in most cases’.③Patrick Daugherty:Rethinking the Ban on General Solicitation,38 EMORY LAW JOURNAL,67(1989),EMORYLJ.④See 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TITLE II,SEC.201(a)(1).⑤《D条例》第506条规定了一种购买者人数在35人以下的证券发行。根据D条例506(b)(2)的规定,这35个购买者需满足以下条件:发行人在发行前有理由相信购买者或其代理人具有足够的金融和商业知识,能够权衡预期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根据D条例第502 (c)条的规定,获准投资者(accredited investor)不被计算在这35人之中,具体内容见17 CFR§230.506(b)。⑥Release No.33-9354;File No.S7-07-12.①Eliminating the Prohibition Against General Solicitation and General Advertising in Rule 506 and Rule 144A Offerings,Ⅱ,Proposed Amendments to Rule 506 and Form D,Release No.33-9354;File No.S7-07-12.②在JOBS法案早期的讨论中曾有议员提案废除所有依据1933年证券法第4(2)条进行私募发行的的禁止一般性招揽限制,但是在最终的修订稿中,仅仅移除了对依据《D条例》506条款进行私募发行的禁止一般性招揽的限制,具体内容可见Access to Capital for Job Creators,H.R.2940,112th Cong.(2011).①《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没有明确合格投资者的概念,其中第23条规定:证券公司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接受单个客户的资产净值不得低于人民币100万元。笔者认为这条规定也间接地表达了证监会在规范证券公司私募行为时对投资者风险承担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的立场,与其他监管部门的思路基本一致。

相关话题/证券 公司 投资 信息 银行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信息时代侵权作品传播行为的定罪处罚标准
    信息时代侵权作品传播行为的定罪处罚标准 于志强; 1: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摘要(Abstract): 侵权作品传统传播行为的定罪处罚标准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中的适用性,但信息时代的网络传播侵权作品行为不能照搬适用这一传统标准,传统标准的外延在传播行为新阶段或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公司治理:“结构”抑或“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抑或“问题” 徐晓松; 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公司制度及其结构的分析表明,公司治理是由"治理问题"和"治理结构(体制或模式)"组成的体系,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与公司制度的结构具有直接的关联,这种关联不仅造就了不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股权善意取得之修正——以《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为例
    股权善意取得之修正——以《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为例 张笑滔; 1: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合规部 摘要(Abstract): 善意取得制度,本质上是在原所有权人利益和善意买受人利益之间寻找钟摆的均衡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通过ICSID解决中非之间投资争端的研究
    通过ICSID解决中非之间投资争端的研究 刘华; 1: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Abstract): 中国与非洲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生效的有16个。这些协定中有的规定,中国与非洲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产生的投资争端必须由ICSID进行仲裁;而另一些规定,无论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国企利润分配、公司治理及改进
    国企利润分配、公司治理及改进 蒋建湘; 1:中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利润分配对于国企公司治理的改善不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利润分配同国企的公司治理无关,在我国政策和立法已明确国企向国家分配利润且分配比例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企的公司治理必须相应地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公司法与劳动法语境下竞业禁止之比较
    公司法与劳动法语境下竞业禁止之比较 王林清; 1: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摘要(Abstract): 作为忠实义务的一部分,公司法规定了公司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定竞业禁止义务;为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需要,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订立离职后竞业限制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会计信息“真实”之新解——一个法律解释的视角
    会计信息“真实”之新解——一个法律解释的视角 李美云; 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财税金融法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真实"作为会计师的信息披露原则和审计师的审计目标之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可。"真实"是一种主观判断,是相对的、动态的真实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从“知的需要”到“知的权利”: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的困境及其超越
    从“知的需要”到“知的权利”: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的困境及其超越 蒋红珍; 1: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从"知的需要"到"知的权利"的转变,代表现代政府信息自由立法的理念革新。但反观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申请公开保留"知的需要"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公司信用重释
    公司信用重释 王坤; 1:广东商学院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国内学界长期以资本信用及资产信用为范畴,对公司信用进行探讨。这种仅仅从狭义角度界定公司信用的分析框架存在很大局限,限制了研究者的视野。实际上,公司信用是一种综合性的现象,与多种因素相关。当代企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恶债在国际法中的沉淀与反思——以中国的海外投资风险为视阈
    恶债在国际法中的沉淀与反思——以中国的海外投资风险为视阈 王淑敏; 1: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法律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在历史的卷帙中探寻真实的恶债,藉以印证中国海外投资的合法与适格。尽管"恶债不予继承"的国际法使命有待提升,但其对于海外投资的负面影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