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刑升格条件的认识 张明楷;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定刑升格条件中的首要分子、多次、作为犯罪行为孳生之物或者报酬的违法所得数额,是不需要认识的内容;在法定刑升格条件为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形下,只要行为人对重伤、死亡结果具有预见可能性,就可以适用加重法定刑;在法定刑升格条件为严重财产损失(公共危险犯与职务犯罪除外)与其他具体违法事实(具体升格条件)的情形下,只有当行为人对之有认识时,才能适用加重法定刑,否则只能适用基本犯的法定刑;在法定刑升格条件是"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下,对构成情节(特别)严重的事实,应当具体区分为不需要认识、需要有预见可能性和需要有认识三种情形,但行为人对(特别)严重与否的评价错误,不影响加重法定刑的适用;行为人对同一法条中的法定刑升格条件的事实认识错误(如误将抢险物资当作军用物资实施抢劫),也不影响加重法定刑的适用。
关键词(KeyWords): 法定刑升格条件;;认识;;认识错误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明楷;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参见[日]西田典之:《刑法总论》,弘文堂2006年版,第200页;Claus Roxin,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Band I,4.Aufl.,C.H.Beck2006,S.331f。[1]以上参见[德]约翰内斯.韦塞尔斯:《德国刑法总论》,李昌珂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Claus Roxin,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Band I,4.Aufl.,C.H.Beck2006,S.341f.[2]Vgl.,Claus Roxin,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Band I,4.Aufl.,C.H.Beck2006,S.342.[3]Vgl.,Gnther Jakobs,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2.Aufl.,Walter de Gruyter1993,S.178.[4]德国学者Zipf就采取了这种观点,Vgl.,Claus Roxin,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Band I,4.Aufl.,C.H.Beck2006,S.507.[1]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7月16日《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实施抢夺公私财物行为,构成抢夺罪,同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等后果,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但这一解释导致处罚不均衡,明显不妥当(参见张明楷:《盗窃与抢夺的界限》,《法学家》2006年第2期,第119页以下)。[1]张明楷:“严格限制结果加重犯的范围与刑罚”,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2][德]布诺伊:“量刑における行为の非构成要件的结果の考虑”,载《东洋法学》1996年第2号。[3]张明楷:“论盗窃故意的认识内容”,载《法学》2004年第11期。[4][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成文堂2008年版。[5]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法定刑升格条件的认识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相关话题/刑法 法学 物资 清华大学 法学院
从间接正犯到直接正犯——评《刑法修正案(七)》关于内幕交易罪的修改
从间接正犯到直接正犯——评《刑法修正案(七)》关于内幕交易罪的修改 车浩;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刑法修正案(七)》在第180条中增设"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的立法,违背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原理,是一种立法浪费。修法的目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证据法学视域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
证据法学视域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 胡常龙; 1:山东大学法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检察官客观义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证据义务,检察官证据收集和运用的全过程都受制于检察官客观义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我国证据立法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司法实践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戚渊; 1: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是两个既有外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同等范畴。法律方法是应用法律的方法,表现为创制、执行、适用、衡量、解释、修改等,法学方法是研究法律和法律应用的方法,表现为分析、批判、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刑法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应然回应
刑法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应然回应 徐英军;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法律系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南省2007度软科学计划项目“科技创新的刑法保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第二届中国法治论坛暨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颁奖大会会议综述
第二届中国法治论坛暨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颁奖大会会议综述 柳经纬;曹伟峰; 1:中国政法大学 2: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隔阂与落寞:分析法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其命运
隔阂与落寞:分析法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其命运 陈锐; 1: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分析法学派是19世纪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之一,在清末民初开始传入中国。它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五四运动"之前,它只是处于初步传入阶段;"五四运动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下)——哈贝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下)——哈贝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高鸿钧;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最具原创力和建构性的学者之一。他借助于语言学转向所提供的哲学革命契机,从语用学的视角提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对话《刑法知识去苏俄化》的作者
对话《刑法知识去苏俄化》的作者 薛瑞麟;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断言"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是对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改造而来",是依靠想象的力量所作出的伪判断;在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中并不乏评价要素,也没有将事实要素与评价要素混为一谈,只不过同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走出私人领域:法学教育、法律职业中的女性
走出私人领域:法学教育、法律职业中的女性 刘小楠; 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 摘要(Abstract): 女性进入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是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影响和妇女运动推动的结果,而女性进入法律界反过来也促进了妇女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女性主义法学的产生。2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上)——哈贝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上)——哈贝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高鸿钧;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最具原创力和建构性的学者之一。他借助于语言学转向所提供的哲学革命契机,从语用学的视角提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