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对话《刑法知识去苏俄化》的作者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对话《刑法知识去苏俄化》的作者
薛瑞麟;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断言"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是对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改造而来",是依靠想象的力量所作出的伪判断;在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中并不乏评价要素,也没有将事实要素与评价要素混为一谈,只不过同德国殊路而已;德国与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苏联的犯罪构成体系的特点在于便于司法操作,极具实践品格;社会危害性在我国刑法中仍有存在的价值,讨论它不能脱离刑法的规范。

关键词(KeyWords): 犯罪构成;;去苏俄化;;社会危害性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薛瑞麟;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苏联]A.皮昂特科夫斯基:“资产阶级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载《外国刑法研究资料》,北京政法学院1982年,第152页。[1]《环球时报》,2008年5月7日第7版。[1][苏联]H.马茨涅夫:“刑事责任的概念”,载《外国刑法研究资料》第2辑,北京政法学院1982年,第87页。[1]姚渂君:现代刑法思潮下的未遂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4页。[1]张军:“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1页。[1]陈兴良:“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2][苏联]A.特拉依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薛秉忠,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3][俄]A.季斯嘉科夫斯基:《普通刑法初级读本》,基辅1891年版。[4][俄]H.塔甘采夫:《俄国刑法》(总论两卷本)第1卷,图拉出版社2001年版。[5][日]上野达彦:“苏维埃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发展史”,载《国外法学》1979年第5期。[6]姚海:《俄罗斯文化之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7]刘祖熙主编:《斯拉夫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8]徐风林:《索洛维约夫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9][苏联]B.叶甫拉弗夫:《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莫斯科1978年版。[10][俄]Г.费列德什泰恩:《俄国刑法科学史中的主要学派》,雅罗斯拉夫尔1909年版。[11]贾泽林等编:《当代苏联哲学》(1945-1982),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2][苏联]A.皮昂特科夫斯基:《苏俄刑法分论》,莫斯科1928年版。[13][苏联]A.皮昂特科夫斯基:“社会主义法制的巩固与犯罪构成学说的基本问题”,载《外国刑法研究资料》1982年第2辑。[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5]安启念:《俄罗斯向何处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9][俄]H.库兹涅佐娃等主编:《俄罗斯刑法教程》(总论),黄道秀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20][苏联]B.契希克瓦节:“苏维埃刑法中犯罪构成的概念和意义”,载《苏维埃国家与法》1955年第4期。[21][德]冯.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22]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上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23][苏联]A.皮昂特科夫斯基主编:《苏联刑法科学史》,曹子丹等译,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24]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25]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6][日]大塚仁:《刑法概论》(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7]韩忠谟:“构成要件与刑法理论之体系”,载台湾《刑事法杂志》第9卷第1期。[28]赵秉志主编:《犯罪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29][苏联]T.奥伊则尔曼:《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进步统一出版社2003年版。

相关话题/刑法 马克思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