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婚姻家庭继承法律的精神与意义 金眉; 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古代中国的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具有宗法性、世俗性和礼仪性,男女被分别赋予阴与阳的属性,由阴阳主从而达致和谐的法则成为婚姻家庭制度的内在特质。在中国,儒家将人们追求生命不朽的努力纳入礼教的轨道,通过婚姻来实现传宗接代的目标,实现生的永恒。与佛教放弃家庭,脱离尘世修行和基督教对婚姻的消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不同,古代中国人是将婚姻作为人世的起点而加以肯定和规范。源自中国的国家统治理念和法律思维模式为古代东亚社会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接受,它使得东亚诸国在法律精神上开始摆脱原始宗教性和习俗的影响而融入了儒家人文伦理的精神,由此推动了东亚社会的伦理化和人文礼仪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东亚民族共同的个性和气质。
关键词(KeyWords): 中国古代;;婚姻家庭;;继承;;法律;;精神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6年一般项目(06JA820042)《中国亲属法的近现代转型——从〈大清民律草案亲属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阶段科研成果
作者(Author): 金眉;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礼记.婚义》,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0年版。[2]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3]李维武编:《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徐复观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4]段成式:《酉阳杂俎》,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版。[7]姜义华等编:《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8]《唐律疏议.户婚》“居父母嫁娶”条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9]《唐律疏议.户婚》“义绝离之”条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10]《唐律疏议.名例》“十恶”条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11]《唐律疏议.户婚》“有妻更娶”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12]《唐律疏议.户婚》“以妻为妾”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13]《唐律疏议.户婚》“妻无七出而出之”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14][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张建国、李力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5]方同义:《中国智慧的精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6]李卓主编:《家族文化与传统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7]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2003年版。①对此前辈学者赵凤喈有专论:“中国的礼教,素重视伦常,而‘长幼有序’,即五伦之一。故女子在家庭中地位,虽较同辈男子为卑逊,而长幼之名分,仍然保持。因此年长之女子,不特对于同辈年幼之女子享有优越之待遇;且对于同辈年幼之男子,有时亦立于较优于之地位,毫不受‘男女异长’说之影响”(赵凤喈:《中国妇女在法律上的地位》,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8-10页。)②“称子者,男女同。”(《唐律疏议.名例律》“称期亲祖父母等”条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7页。)同时,唐律根据在室女在家中的尊卑、长幼之序来决定其量刑轻重。典型的例子是殴兄姊的处罚重于殴弟妹。(见《唐律疏议.斗讼》“殴兄姊等”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3页。)②孔子编修诗经,并不避男女之爱。孟子更是言:“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滕文公下》,见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90页。)从道家所传的房中书看,不仅视男女结合为符合道的自然行为,而且将此看作个人养生长寿的途径,见[荷]高罗佩:《中国古代房内考》,李零郭晓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9—60页。①《诗.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参见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23页。②《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吕氏春秋.仲夏.大乐》:“太一出两极,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①这在《春秋繁露.基义》中说得很明白:“凡物必有合。……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阳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妻之义。”见《春秋繁露.基义》,载《董仲舒集》,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②《仪礼.丧服》传曰:“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故父子手足也,夫妻绊合也,昆弟四体也。”见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220页。①对此陈鹏先生一语中的:“中国婚姻基于天地阴阳自然之性,为人伦之本,家始于是,国始于是,社会之一切制度,莫不始于是,是为中国古代婚姻观念之又一特点。”(见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6页。)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论中国古代婚姻家庭继承法律的精神与意义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相关话题/岳麓 法律 伦理 社会 人文
社会转型中的法律变革探讨——“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社会转型中的法律变革探讨——“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明新; 1: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果展示(之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果展示(之七)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1: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权与社会保障权
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权与社会保障权 邹爱华; 1: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2: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将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权和社会保障权融于一体的做法,在理论上忽视了补偿权和社会保障权的区别,在实践上不利于被征地农民。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法律硕士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一个政策分析
法律硕士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一个政策分析 王健; 1:西北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法律硕士教育在学位设计、培养模式、招录和毕业等管理制度,以及确定新增培养单位的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坚持科学发展观、借鉴美国管理经验、制订和实施学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基本权利与法律权利关系之探讨——以基本权利的性质为切入点
基本权利与法律权利关系之探讨——以基本权利的性质为切入点 蒋德海; 1:华东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权利文本上的根本性和实践中保障机制的缺位是中国基本权利面临的困境之一。导致这一困境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基本权利的人民民主性质重视不够。基本权利是人民民主最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宏观调控主体法律责任的性质
宏观调控主体法律责任的性质 张德峰; 1: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宏观调控主体的法律责任是宏观调控法律关系中的调控主体违反宏观调控法律设定的义务所应付出的代价。宏观调控主体法律责任包括宏观调控决策主体的法律责任和执行主体的法律责任两类。直接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戚渊; 1: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是两个既有外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同等范畴。法律方法是应用法律的方法,表现为创制、执行、适用、衡量、解释、修改等,法学方法是研究法律和法律应用的方法,表现为分析、批判、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法律文化交流的一般原理及其作用——以中日法律文化交流为个案的分析
法律文化交流的一般原理及其作用——以中日法律文化交流为个案的分析 张中秋;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人类法律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它们的交流,交流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基于人类生活的共性和个性所形成的法律文化的同一性与差异互补性原理。在这个原理的作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一部被“折扣”的法律——析《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冲突
一部被“折扣”的法律——析《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冲突 汪海燕;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由于修改后的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相关内容发生冲突且效力不明,加之其中有些规定过于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律师法在司法实践中得不到有效执行。此种状况不仅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半个世纪的“立法秀”——近世中国司法主权的收复与法律创制
半个世纪的“立法秀”——近世中国司法主权的收复与法律创制 张仁善; 1: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1843年中国司法主权的丧失到1943年司法主权的基本收复,历时百年。百年之中,除去列强在华司法特权的耻辱印记,争取司法主权独立,一直是国人特别是法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