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量刑的技术与情感——以许霆案为例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量刑的技术与情感——以许霆案为例
李兰英; 1:厦门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理论中的量刑平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体平衡,二是个别平衡。量刑整体平衡的实现依靠立法的技术及其合理的量刑规则;量刑个别平衡的实现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因而离不开情感的因素。量刑的技术和情感并不是对立的两个因素。为了追求刑罚实质的公正和相对的量刑均衡,需要法律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科学合理的量刑来源于立法、司法的技术设计以及正义情感的归位。

关键词(KeyWords): 量刑均衡;;量刑技术;;量刑情感;;自由裁量权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兰英;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参见归丽华:《论量刑均衡的司法实现》,载《华东政法学院硕士论文》2002年电子版本,第8页。[1]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对盗窃罪量刑的数额标准的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2]黄冲、王亦君:“8名律师就恶意取款者被判无期案上书最高法院”,《中国青年报》,来源: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l/2008-01-08/020014687927.sht ml。[4]黄冲、王亦君:“8名律师就恶意取款者被判无期案上书最高法院”,《中国青年报》,来源: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l/2008-01-08/020014687927.sht ml。[1]《广州中级法院关于许霆案前后量刑悬殊的释法答疑》,来源: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03/31/content-13978714.ht m。[2]黄冲、王亦君:“8名律师就恶意取款者被判无期案上书最高法院”,《中国青年报》,来源: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l/2008-01-08/020014687927.sht ml。[1]王琳:“许霆案轻判是司法还是民意的胜利”,《东方早报》,来源: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pl/2008-04-01/074515266758.sht ml。[2]譬如,在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所著的《EQ》一书中,将情绪定义为“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与心理的状态,以及相关的行为倾向”。他研究的结果表明,情绪、行为、认知就如同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三者必须配合而非抗衡,才能使个人身心状态处在平衡状态。转引蔡秀玲、杨智馨著:《情绪管理》,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第1版,第127页。[1]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先生在全国大法官“大学习大讨论”研讨班上指出,“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要越来越近,不能越来越远。要切实纠正司法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习气和作风,真正体现司法为民。”(吴兢整理:“王胜俊:司法不要搞神秘化”,载《人民日报》2008年8月28日)[2]王小喜,安徽人,在泉州打工,与母亲一同生活,母亲病逝后,因为无钱埋葬或者火葬母亲,就采取了“将母亲的尸体装在麻袋里沉于水中”的葬母方式。几天后,尸体被发现,公安机关在侦查之后,认为故意杀人罪证据不足,但其行为涉嫌“侮辱尸体罪”,将王小喜刑事拘留。见2008年11月29日《海峡导报》的相关报道。[1]2005年9月9日晋江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通过《刑事案件量刑规则》。这一规则包括四个主体部分和四个附件内容。主体内容分别是:一、量刑的一般规则;二、量刑情节适用规则;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规则;四、个别刑罚适用规则。在附件中分别对“本院受理的所占比例较大的几类刑事案件,包括盗窃、抢劫、抢夺、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案件,制定具体的量刑细化标准,供本院审理具体案件时参照适用”。[3]参见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量刑指导规则》第9条。[1]如日本刑法典第66条、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62条第2款、台湾地区刑法典第59条、澳门地区刑法典第66条均规定了“刑罚的特别减轻制度”,可见,作为通行的制度,其价值和必要性并不令人怀疑。转引冯卫国:《论酌定减轻处罚制度及其完善》,载郎胜、刘宪权、李希慧主编:《刑法实践热点问题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328页。[2]学者李立众建议,将酌定减轻处罚核准权下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参见:清华法学网站http://www.law.tsinghua.edu.cn/lawtsinghua/index.asp。[1]参见由《法制日报》及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共同主办《法制资讯》,2008年1月30日出版,第66页。[1]张庆旭:“数量型犯罪的量刑基准计量研究——兼论贪污罪量刑基准的构建”,载《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2]李荣:“影响量刑的法官情绪因素研究”,载《刑法实践热点问题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意]贝卡利亚:《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4]孙炜:“论同罪个案间的量刑均衡——由二审对量刑不当案件改判引发的思考”,载《江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8期。[5][美]唐.布莱克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6][美]本杰明.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7]陈武能:“法官的天职与良知——重读英国名哲学家培根《论法律》有感”,载《中国律师》2002年第9期。[8][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9]庞凌:“司法如何介入政治”,载《法学》2002年第11期。[10]黄京平、李小文、吴江:《媒体干扰审判行为的刑事抗制》,黄京平、韩大元:《宪法学与刑法学的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1][美]安德鲁.冯.赫希,著:《已然之罪还是未然之罪——对罪犯量刑中的该当性与危险性》,邱兴隆、胡云腾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12]周美华、黄应生:“盗窃案件如何规范量刑”,载《中国审判新闻月刊》2007年第8期。[13]赵廷光:《量刑公正的实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4]季卫东:“电脑量刑辩证观”,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15]赵廷光:“量刑精确制导”,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4期。[16]罗猛、温国帅:“被害人宽恕与量刑”,载《时代法学》2008年第4期。[17]胡康生、郎胜,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8][日]曾根威彦:《量刑基准》,载[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19][美]爱伦.豪彻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0]赵秉志:《刑罚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21]房保国:《被害人的刑事程序保护》,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22]洪川:《法学中的现代和后现代》,载《人大法律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相关话题/司法 法学 技术 刑事 法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刑事审前程序合法性的证明
    刑事审前程序合法性的证明 李建明; 1: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刑事审前程序合法性是刑事司法公正性的基础和条件,因而审前程序中控方行为的合法性问题经常成为审判阶段控辩双方的主要争点。程序合法性首先是一个事实问题,审判中解决程序合法性问题的难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社会转型中的法律变革探讨——“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社会转型中的法律变革探讨——“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明新; 1: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硕士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一个政策分析
    法律硕士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一个政策分析 王健; 1:西北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法律硕士教育在学位设计、培养模式、招录和毕业等管理制度,以及确定新增培养单位的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改进和完善的空间。坚持科学发展观、借鉴美国管理经验、制订和实施学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三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刑事诉因制度研究
    三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刑事诉因制度研究 李扬; 1: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诉因制度的引入对刑事诉权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诉因是诉权行使的焦点,诉权为诉因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我国目前裁判权侵犯当事人诉权的刑事司法现状,从引入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基本权利与法律权利关系之探讨——以基本权利的性质为切入点
    基本权利与法律权利关系之探讨——以基本权利的性质为切入点 蒋德海; 1:华东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权利文本上的根本性和实践中保障机制的缺位是中国基本权利面临的困境之一。导致这一困境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基本权利的人民民主性质重视不够。基本权利是人民民主最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证据法学视域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
    证据法学视域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 胡常龙; 1:山东大学法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摘要(Abstract): 检察官客观义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证据义务,检察官证据收集和运用的全过程都受制于检察官客观义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我国证据立法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司法实践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宏观调控主体法律责任的性质
    宏观调控主体法律责任的性质 张德峰; 1: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宏观调控主体的法律责任是宏观调控法律关系中的调控主体违反宏观调控法律设定的义务所应付出的代价。宏观调控主体法律责任包括宏观调控决策主体的法律责任和执行主体的法律责任两类。直接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戚渊; 1: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是两个既有外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同等范畴。法律方法是应用法律的方法,表现为创制、执行、适用、衡量、解释、修改等,法学方法是研究法律和法律应用的方法,表现为分析、批判、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司法解释的悖论性现象透析
    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司法解释的悖论性现象透析 丁伟; 1:上海市人大法制委 2: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3:华东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如果当事人以司法解释为依据提出仲裁请求或发表抗辩意见,仲裁庭在应当适用中国法律而相关法律未作具体规定的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文化交流的一般原理及其作用——以中日法律文化交流为个案的分析
    法律文化交流的一般原理及其作用——以中日法律文化交流为个案的分析 张中秋; 1: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人类法律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它们的交流,交流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基于人类生活的共性和个性所形成的法律文化的同一性与差异互补性原理。在这个原理的作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