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刑事审前程序合法性的证明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刑事审前程序合法性的证明
李建明; 1: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刑事审前程序合法性是刑事司法公正性的基础和条件,因而审前程序中控方行为的合法性问题经常成为审判阶段控辩双方的主要争点。程序合法性首先是一个事实问题,审判中解决程序合法性问题的难点在于程序合法与非法的证明与认定问题。实践中解决程序合法性争议存在多种模式,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证明制度,尤其是尚无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由控方承担审前程序合法性事实的证明责任是公正合法而且有效率的选择。构建科学合理的审前程序合法性证明机制,必须同时明确证明的对象范围、产生证明责任的条件、履行证明责任的证据方法、履行证明责任所应达到的标准。

关键词(KeyWords): 程序合法;;程序事实;;证明责任;;程序公正;;刑事诉讼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建明;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关于从理论上给“合理怀疑”所下的几种代表性定义,参见[美]艾伦等著:《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张保生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18页。[1]韩流:“我国法庭治理刑讯逼供之反思与重构”,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5期。[2]陈瑞华:“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法理学分析”,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3]宁松:“论排除非法口供举证责任之分配”,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6期。[4]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唐磊:“论非法口供的认定与排除”,载《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2年第4期。[6]易延友:“冤狱是怎样炼成的——从<窦娥冤>中的举证责任谈起”,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4期。[7]汪海燕、范培根:“论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从证明责任角度的思考”,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8]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9]陈晓辉:“刑讯逼供举证责任倒置之驳论”,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10]肖晗:“刑事诉讼非法证据的证明”,载《时代法学》2006年第3期。[11]刘少军:“非法证据证明责任问题探析”,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12]陈瑞华:“刑事诉讼排除规则适用中的证明责任问题”,载《法学》2004年第5期。[13]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14]许学锋:“析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说明责任”,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3期。[15]宋英辉、孙长永等:《外国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6]张剑秋、韩阳、谭琦:“被追诉人权利保障中的刑讯逼供的证明机制”,载《学术交流》2007年第3期。[17]王俊民、沈亮:“论程序性辩护中的举证责任”,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期。[18]李玉萍:“论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的证明”,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19]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20]彭志敏:“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若干问题探析”,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6期。[21]陈一云主编:《证据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相关话题/程序 法学 刑事 政法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