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裁判遗漏的补充判决制度——兼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2项之规定 赵泽君; 1:西南政法大学 摘要(Abstract):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裁判遗漏的通行救济制度是补充判决,对此,我国民事诉讼法未规定通过补充判决加以救济,而司法解释虽规定对裁判遗漏可适用上诉,而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虽增加当事人对裁判遗漏可申请再审,但这些规定不仅违反诉讼效率,而且有损司法公正,同时也与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制度相悖。司法实务界对此问题的处理比较混乱,而理论界对此现象的关注程度尚不到位。未来民事诉讼法应当规定补充判决制度。
关键词(KeyWords): 裁判遗漏;;诉讼效率;;补充判决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赵泽君;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英]丹宁:《法律的正当秩序》,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2][法]勒内.弗洛里奥:《错案》,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3]罗结珍译:《法国新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4]谢怀轼译:《德意志联邦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5][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林剑锋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6]白绿铉:《日本新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7][法]让.文森、塞尔日.金沙尔:《法国民事诉讼法要义》(上),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8]张正德:“刑事诉讼价值评析”,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4期。[9][日]三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10]刘荣军:“民事诉讼行为瑕疵及其处理”,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11]王以:“民事裁判错误问题研究——以法律救济为视角”,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12]吴明童:“既判力的界限研究”,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6期。[13]江伟、孙邦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第三稿)及立法理由》,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14]曹书瑜:“论民事瑕疵裁判的补正程序”,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6期。[15]林纪东等编:《新编六法(参照法令判解)全书》,1988年版。[16]兼之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白绿铉译,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17]方流芳:“民事诉讼收费考”,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①在大陆法系其他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学理界将裁判遗漏称作裁判脱漏。参见[日]三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汪一凡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79页。民事诉讼法研究会:《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二),三民书局1990年版,第375页。①在德国,裁判不正当地复述了法官的意志称作宣布上的瑕疵。参见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赵秀举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②《民事诉讼法》第89条。③《民事诉讼法》第182条。①《民事诉讼法》第186条。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8条。②民事诉讼法研究会:《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二),第416页。①参见赵泽君:“论强制律师代理诉讼的合理性基础与制度设计”,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7卷第7期,第83-84页。《法国民事诉讼法》第899条规定以及《德国民事诉讼法》第78条规定。②民事诉讼法研究会:《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二),第378页以下。③民事诉讼法研究会:《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二),第404-405页。④民事诉讼法研究会:《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二),第403页。⑤法国民事诉讼法第463条规定,裁判遗漏申请期限为1年,德国民事诉讼法第321条规定为两周,俄罗斯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为10日。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233条第2项规定为20日。①日本民事诉讼法第258条第1款。②《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5项规定,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③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9条规定和第19条的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如属于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则当事人仍然需要按照不服原判决部分的再审请求数额交纳案件受理费。因将裁判遗漏作为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时增加的,而诉讼费交纳办法也刚实施不久,裁判遗漏此类案件再审时是否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还需要具体实践来回答。但是,即便实践中不收案件受理费,当事人仍然需负担律师代理费、误工费以及其他不确定的诉讼成本。①《民事诉讼法》第179条。②《民事诉讼法》第187条。①德国民事诉讼法第71条之1和第99条。日本民事诉讼法第71条和第258条。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88条、89条、115条。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民事裁判遗漏的补充判决制度——兼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第12项之规定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相关话题/日本 法学 民事诉讼法 社会科学 程序
程序正义现代进路
程序正义现代进路 管宇; 1: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摘要(Abstract): 程序正义是法治社会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刑事诉讼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过程道德性和法律公平性,它与自然权利理论有着天然契合。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现代主义危机开始出现,随着福利国家制度的出现和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整体背景下程序、实体一体化——考察刑事法律关系的应然视角
整体背景下程序、实体一体化——考察刑事法律关系的应然视角 刘万奇;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 摘要(Abstract): 考察刑事法律关系,应当把刑事实体法律关系和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综合起来,并且放到整体法律关系背景之下。刑事法律关系的全部意义只有在整体法律关系有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上)——哈贝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上)——哈贝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高鸿钧; 1: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最具原创力和建构性的学者之一。他借助于语言学转向所提供的哲学革命契机,从语用学的视角提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果展示(之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成果展示(之一)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1: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法学教育供给与司法职业需求的不对称及其校正——中国大学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法学教育供给与司法职业需求的不对称及其校正——中国大学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徐清宇; 1: 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摘要(Abstract): 法学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和产出法学专业人才这样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又直接或间接地为司法实务部门所用,实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反思行政法学的教义立场与方法论学说——阅读《德国公法史(1800-1914):国家法学说和行政学》之后
反思行政法学的教义立场与方法论学说——阅读《德国公法史(1800-1914):国家法学说和行政学》之后 高秦伟; 1: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暨典型案例与法治建设研讨会综述
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暨典型案例与法治建设研讨会综述 1: 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
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 黄宗智;巫若枝;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清华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从东南沿海R县抽样所得的45个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取证程序改革对离婚法运作所起的作用。从毛泽东时代的主要由审判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中国重整程序与和解程序的功能及构造
中国重整程序与和解程序的功能及构造 金春; 1: 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 摘要(Abstract): 重整程序与和解程序的建构是中国破产制度完善的重要标志。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重整,并利于今后的审判实践,学界有必要从解释论和立法论的视角对两种程序的功能及构造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纯粹法学与纯粹法律——论原则性法典
纯粹法学与纯粹法律——论原则性法典Pure Theory of Law and Purifying of Law 周赟; 1: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Abstract): 纯粹法学是当今法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思潮,它坚持主张将国家实在法律之外的一切规范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