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高速开关阀的复合PWM控制策略分析与优化*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电液伺服阀凭借其高频响、高精度等优势在航空航天、机器人及精密驱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但由于受到自身结构特性的约束,且对油液清洁度要求较高,电液伺服阀在高温、高压及强振动的环境下极易产生零漂或卡死等问题[2],长期工作可靠性难以保证。
高速开关阀(High-Speed On/Off Valve, HSV)作为数字液压系统中的核心元件,其阀芯为锥阀或球阀形式[3],且仅工作在全开或全关状态[4]。相对于伺服阀,高速开关阀具有无零漂、无泄漏及可靠性高等优点[5],目前在航空发动机[6]、飞机刹车[7]及汽车液压制动[8]等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由于受到频响及功耗的约束,高速开关阀在高精密驱动领域仍未能够取得较大的突破。针对高速开关阀的动态响应和功率损耗,国内外研究****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在电-机转换器方面,浙江工业大学的阮健等[9]采用双摆轮驱动2D高速开关阀,阀芯响应时间约2 ms,但尺寸较大且结构复杂。北京工业大学的聂松林等[10]采用音圈电机驱动气动高速开关阀,在240 V的驱动电压下,响应时间约8.2 ms。中南大学的周灿等[11]采用双压电叠堆驱动点胶喷射高速开关阀,阀芯开关频率可以达到500 Hz,有效提高了点胶喷射高速开关阀喷射流量的控制精度。
在控制策略方面,孔晓武和李世振[12]采用并行线圈激励的方法,在驱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将阀芯的开启时间从2.69 ms降至0.65 ms,关闭时间从1.05 ms降至0.31 ms。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赵建辉等[13]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激励电压增加可以降低阀芯的打开时间,但降低了能量转换效率。贵州大学的苏明[14]提出自适应双电压的控制策略,提高了高速开关阀的响应。浙江大学的钟麒等[15]提出了基于电流反馈的3电压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阀芯启闭时间分别降低了35.3%和25.0%,平均功率降低了70.4%,兼顾了动态响应和效率,但其对硬件要求较高,需配置专用的开关电源及相应的电压控制板,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16],而在航空发动机或车载系统中一般无法提供多种幅值的开关电源。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数字信号产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复合PWM控制策略,该复合PWM由基准PWM、激励PWM、高频PWM及反向PWM通过状态反馈量而构成,并为每种PWM设计了相应的反馈闭环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复合PWM控制策略与单一PWM(常规单个PWM信号)控制相比,可以有效降低阀芯关闭时间和线圈的功耗,旨在为实现高速开关阀的高频响、低功耗的控制方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高速开关阀数学模型 以贵州红林机械公司的两位三通高速开关阀(HSV3101S2)为研究对象,具体参数如下:驱动电压为24 V,线圈匝数为900,电阻为10.2 Ω,初始气隙长度为0.45 mm,最大开口为0.4 mm,球阀直径为2.4 mm,阀芯质量为10 g,衔铁有效截面积为12×10-6 m2。两位三通高速开关阀结构如图 1所示。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状态,球阀芯在P口压力的作用下向左运动,此时P口与C口连通,T口堵死;当线圈得电时,球阀芯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此时C口与T口连通,P口堵死。
图 1 两位三通高速开关阀结构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of 2-position and 3-way high-speed on/off valve structure
图选项




1.1 电-磁模型 假设磁通在媒介中均匀分布,根据磁路的第一方程可以得到[17]
(1)

式中:N为线圈匝数;I为线圈电流;Hc为主磁场强度;Lc为磁芯磁路长度;Hg为气隙磁场强度;Lg为气隙磁路长度;kf为漏磁系数;Leq为等效磁路长度,表达式为
(2)

其中:ur为相对磁导率;L0为初始气隙长度;xv为高速开关阀阀芯位移。
主磁场强度Hc、磁通量φ及线圈电感L存在如下关系:
(3)

(4)

式中:B为磁感应强度;S为衔铁有效截面积;uc为磁芯的磁导率;ψ为磁链。
根据式(1)~式(4)可以得到可变电感L
(5)

式中:μ0为真空磁导率。
电磁线圈的电压平衡方程为
(6)

式中:U为线圈电压;R为线圈等效电阻。其中电感由于阀芯运动而产生变化,其导数为
(7)

N匝电磁线圈通入电流后,衔铁受到的轴向电磁吸力为
(8)

1.2 阀芯动力模型 阀芯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电磁力、液压力及液动力的共同作用,运动状态较为复杂,为便于求解模型,在此将阀芯运动简化为单自由度的弹簧阻尼系统,阀芯的力平衡方程为
(9)

式中:mv为阀芯的质量;ps为进油口的压力;As为进油口面积;Fsf为稳态液动力;Bv为黏性阻尼系数, 取0.6 N/(m/s)[18]。由于稳态液动力趋向于阀芯关闭,且数值较小,故忽略稳态液动力的影响。
1.3 状态方程 由于高速开关阀是一个电-磁-机的耦合非线性系统,为便于系统描述,定义输入变量为U,输出变量(可测)为I,定义系统的状态变量为
(10)

则系统的状态空间非线性模型为
(11)

2 复合PWM控制原理 为了验证高速开关阀仿真模型的准确度,在第1节建立的高速开关阀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单一PWM控制(频率为20 Hz,占空比为0.5),得到了高速开关阀的线圈电压、线圈电流及阀芯位移的动态仿真曲线,如图 2所示。
图 2 高速开关阀的动态特性 Fig. 2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on/off valve
图选项




可以看出,阀芯动作可以分为4个阶段:打开阶段、最大开口维持阶段、关闭阶段及最小开口维持阶段。该控制方法简单且易于实现,但存在一定缺陷,如在最大开口维持阶段,线圈电流保持在最大值,线圈功耗较大;在阀芯关闭阶段,电感的作用造成的电流卸荷时间长,导致阀芯关闭时间较大。因此在诸多实际应用场合,单一PWM控制难以满足高频响和低功耗的要求。所得仿真结论与文献[15, 17]相似,故可以用于后续仿真工作。
在此基础上,本文从PWM信号产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频率和占空比的PWM信号进行合成与控制,设计了一种满足高速开关阀高频响和低功耗的复合PWM控制策略,如图 3所示。
图 3 复合PWM信号 Fig. 3 Compound PWM signal
图选项




图 3可知,该复合PWM信号是由4种不同功能的PWM信号通过相应的逻辑功能组成的,依次为基准PWM信号、激励PWM信号、高频PWM信号及反向PWM信号。其中基准PWM、激励PWM及反向PWM的信号如图 4所示。激励PWM和反向PWM是以基准PWM为参考信号,其中基准PWM与常用的单一PWM类似,其频率f1和占空比τ1用于控制阀芯的开关频率和平均流量;激励PWM的频率f2与基准PWM相同,而占空比τ2用于控制阀芯可靠开启;反向PWM的频率f4与基准PWM相同,而占空比τ4用于控制线圈电流的卸荷时间,加速阀芯关闭。
图 4 基准PWM、激励PWM及反向PWM信号 Fig. 4 Reference PWM, excitation PWM and reverse PWM signals
图选项




基准PWM和高频PWM的信号如图 5所示。可知,高频PWM的频率远高于基准PWM信号,其频率f3和占空比τ3用于控制阀芯运动到位时的电流,确保线圈处于低功耗模式。
图 5 基准PWM和高频PWM信号 Fig. 5 Reference PWM and high-frequency PWM signals
图选项




复合PWM控制策略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当检测到基准PWM信号的上升沿时,激励PWM信号工作,驱动阀芯动作;当阀芯达到最大开口后,切换到高频PWM,减小线圈电流并维持最大开口;当检测到基准PWM的下降沿时,切换到反向PWM,加速电流卸荷,阀芯运动回位;当检测到线圈电流低于最小阈值后,切换到基准PWM,此时线圈电压为0,阀芯回到初始位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复合PWM与常规单一PWM类似,区别在于:在基准PWM信号的基础上,复合PWM又融入了3种不同功能的PWM。其中激励PWM和反向PWM的频率与基准PWM一致,高频PWM信号的频率受到控制器最大输出能力限制,初步定为1 000 Hz,故最终需要控制的变量包括激励PWM、高频PWM及反向PWM的占空比。下文将借助仿真手段探讨这3个变量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对高速开关阀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此影响规律设计各变量的最优控制策略。
3 复合PWM参数分析 3.1 激励PWM的占空比对高速开关阀性能的影响 激励PWM是为了确保阀芯完全开启,占空比过小,阀芯可能无法达到最大开口,占空比过大,功率损失较大(由于阀芯打开时间较短,此时可忽略)。在不同载波频率和不同进口压力下分析激励PWM的占空比对高速开关阀性能的影响规律,仿真中基准PWM信号的占空比为0.5。
对模型分别在20 Hz和50 Hz载波频率下进行仿真,得到阀芯的位移响应曲线,如图 6所示。
图 6 不同载波频率下的阀芯位移曲线 Fig. 6 Displacement curves of ball valve under different carrier frequencies
图选项




图 6(a)可知,在20 Hz的载波频率下,占空比为0.1时,阀芯可以达到最大开口;由图 6(b)可知,在50 Hz的载波频率下,占空比需要0.25左右,阀芯才可以达到最大开口。这是由于载波频率越高,激励时间越短,故需要较大的占空比才能达到最大开口。
当进口压力分别为1、3及4 MPa时对模型进行仿真,此时激励PWM的载波频率和占空比分别为20 Hz和0.05,得到阀芯位移的仿真曲线,如图 7所示。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加,电磁力需要克服的阻力增加,故需要更长的激励时间才能使阀芯达到最大开口,所需要的占空比同时增加。
图 7 不同进口压力下的阀芯位移曲线 Fig. 7 Displacement curves of ball valve under different inlet pressures
图选项




3.2 高频PWM的占空比对高速开关阀性能的影响 高频PWM主要是在阀芯达到最大开口时起作用,此时阀芯合力略大于0,即可维持最大开口,占空比过大,造成不必要的功耗,占空比过小则可能导致阀芯关闭。为了分析在不同进口压力下,高频PWM的占空比对高速开关阀性能的影响,分别对模型在进口压力为4 MPa和6 MPa下进行仿真,结果如图 8所示。
图 8 不同进口压力下的阀芯合力曲线 Fig. 8 Resultant force curves of ball valve under different inlet pressures
图选项




图 8(a)可知,当进口压力为4 MPa时,占空比为0.2,阀芯合力小于0,此时阀芯关闭,占空比为0.5,阀芯合力大于10 N,此时阀芯维持最大开口;由图 8(b)可知,当进口压力为6 MPa时,占空比为0.3,阀芯合力仍然小于0,此时阀芯关闭,占空比为0.7时,阀芯合力30 N,远大于0,虽然可维持最大开口,但已造成不必要的功耗。由此可知,进口压力增大时,能够维持最大开口的占空比同时增加,故高频PWM占空比的最优控制应该与进口压力相关。
3.3 反向PWM的占空比对高速开关阀性能的影响 反向PWM主要是在阀芯关闭时加速线圈电流的卸荷速度,占空比过小,电流卸荷速度慢,占空比过大,电流卸荷速度快,但可能导致电流为负,电磁力变大,阀芯重新打开。由于占空比受到载波频率的影响,为了分析在不同载波频率下,反向PWM的占空比对高速开关阀性能的影响,分别对模型在载波频率为20 Hz和50 Hz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如图 9所示。
图 9 不同载波频率下的线圈电流响应曲线 Fig. 9 Response curves of coil current under different carrier frequencies
图选项




图 9可知,当载波频率分别为20 Hz和50 Hz时,占空比越大,电流卸荷速度越快,当占空比分别为0.55和0.6时,出现了反向电流,此时电磁力重新增加,导致阀芯重新打开。由此可知,反向PWM的占空比控制应该与载波频率相关。
4 复合PWM反馈控制及验证 4.1 激励PWM占空比的反馈控制及验证 通过实时监测阀芯运动到位时间t1,乘以载波频率,作为激励PWM的占空比。由于阀芯位移不可测,设计非线性滑模观测器[19-20],通过电流的实时测量值来估计阀芯位移。滑模观测器为
(12)

式中:h1h2M1M2为正增益常数;sgn为符号函数,即
(13)

由于电流是唯一可测变量,并以此来估计阀芯的位移,将电流的误差作为滑模面的方程:
(14)

滑动模态的全局条件与滑模观测器的稳定性证明过程与文献[20]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通过所设计的阀芯位移观测器来实时估计阀芯位移,并监测估计位移的运动到位时间,以此来计算激励PWM的占空比,具体计算如下:
(15)

根据此反馈原理,对激励PWM仿真模型进行优化反馈控制,图 10(a)为进口压力为4 MPa时,阀芯位移在不同载波频率下的响应曲线,图 10(b)为载波频率为20 Hz时,阀芯位移在不同进口压力下的响应曲线。
图 10 不同载波频率和进口压力下的阀芯位移优化曲线 Fig. 10 Optimization curves of ball valve's displacement under different inlet pressures and different carrier frequencies
图选项




图 10(a)可知,在不同载波频率下,阀芯位移响应一致,且都可以达到最大开口;由图 10(b)可知,在不同进口压力下,阀芯位移同样可以达到最大开口,进口压力增加时,克服阀芯运动的阻力增加,从而导致阀芯开启延迟时间增加,由于激励PWM控制的是电压激励时间,并未控制电压幅值,故不能保证不同进口压力下的阀芯开启时间一致。
4.2 高频PWM占空比的反馈控制及验证 反馈控制原理为:通过实时采集进口压力,计算临界电磁力的大小,进而推算出临界电流和可以维持最大开口的最小占空比。
当阀芯处于最大开口时,存在一个临界电磁力与液压力和稳态液动力平衡,临界电磁力为
(16)

则对应的临界电流为
(17)

式中:xvmax为阀芯的最大位移。
则占空比为
(18)

由于稳态液动力趋向于阀芯关闭,且数值较小,故忽略稳态液动力的影响,仿真过程中,使控制电流略大于临界电流。根据此原理,对高频PWM仿真模型进行反馈控制,分别得到了不同进口压力下阀芯合力的变化曲线,如图 11所示。
图 11 不同进口压力下的阀芯合力优化曲线 Fig. 11 Resultant force optimization curves of ball valve under different inlet pressures
图选项




图 11可知,不同进口压力下,采用高频PWM占空比反馈控制方法后,阀芯合力始终略大于0,既可以保证阀芯维持最大开口,又可以有效降低功耗,减小温升。
4.3 反向PWM占空比的反馈控制及验证 反馈控制原理为:通过实时监测线圈电流的卸荷时间t2,乘以载波频率,得到反馈占空比为
(19)

反向PWM的占空比τ4的增加可以提高反向电压的作用时间,进一步加速线圈电流的卸荷速度,进而降低线圈电流的卸荷时间t2,直至线圈电流降低至0 A,占空比τ4保持不变。
根据此反馈控制原理,对原反向PWM仿真模型进行优化反馈控制,分别得到了在不同载波频率下的电流响应曲线,如图 12所示。
图 12 不同载波频率下的线圈电流响应优化曲线 Fig. 12 Response optimization curves of coil current under different carrier frequencies
图选项




图 12可知,对反向PWM的占空比进行反馈控制后,在20 Hz和50 Hz载波频率下,电流的卸荷时间从10 ms降低到2 ms左右,并且不会出现负电流,避免阀芯重新打开的问题,有效降低了阀芯的关闭时间,提高了阀芯响应速度。
4.4 复合PWM控制策略验证 为了对比复合PWM控制和单一PWM控制的性能,分别对2种控制器仿真,结果如图 13所示。
图 13 不同控制策略下的线圈电流对比曲线 Fig. 13 Comparative curves of coil current under different control strategies
图选项




图 13可知,与单一PWM控制相比,采用复合PWM控制策略后,阀芯在最大开口维持阶段时,线圈电流降低约80%,有效降低了功耗。由图 14可知,阀芯关闭时,以理想阀芯位移为参考,采用复合PWM控制的阀芯关闭时间在3 ms以内,与单一PWM控制相比,减小约62.5%。
图 14 不同控制策略下的阀芯位移对比曲线 Fig. 14 Comparative displacement curves of ball valve under different control strategies
图选项




5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开关阀的复合PWM控制策略,包括基准PWM、激励PWM、高频PWM及反向PWM,并给出了复合PWM的作用机制与工作原理。
1) 针对激励PWM,设计了基于阀芯位移观测的占空比控制器,结果表明,阀芯位移在不同载波频率和不同进口压力下均可以达到最大开口。
2) 针对高频PWM,设计了基于进口压力反馈的占空比控制器,结果表明,在不同进口压力下,阀芯合力始终略大于0。
3) 针对反向PWM,设计了基于线圈电流卸荷时间反馈的占空比控制器,结果表明,在20 Hz和50 Hz载波频率下,与单一PWM控制相比,线圈电流的卸荷时间从10 ms降低到2 ms左右,并且避免了出现反向电流的问题。
4) 与单一PWM控制相比,复合PWM控制下的线圈电流在阀芯最大开口维持阶段降低约80%,阀芯关闭时间减少约62.5%,可有效减少线圈的功率损耗和阀芯的关闭时间。
5) 由于本文所有研究工作是在电压幅值为24 V的基础上开展的,与单一PWM控制相比,复合PWM控制策略并未提高电磁力的幅值,故并未改变阀芯的开启特性。

参考文献
[1] YANG H Y, PAN M. Engineering research in fluid power:A review[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 2015, 16(6): 427-442. DOI:10.1631/jzus.A1500042
[2] WU S, ZHAO X Y, LI C F, et 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hollow plunger type solenoid for high speed on/off valve[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8, 65(4): 3115-3124. DOI:10.1109/TIE.2017.2756578
[3] LINJAMA M, HUHTALA K.Digital hydraulic power management system-towards lossless hydraulic[C]//The Third Workshop on Digital Fluid Power, 2010: 5-22.
[4] 杨华勇, 王双, 张斌, 等. 数字液压阀及其阀控系统发展和展望[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46(5): 1494-1505.
YANG H Y, WANG S, ZHANG B, et 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digital hydraulic valve and valve control system[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 2016, 46(5): 1494-1505. (in Chinese)
[5] PAN M, PLUMMER A. Digital switched hydraulics[J].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8, 13(2): 225-231.
[6] 王秋霞, 樊丁, 彭凯. AMESim仿真技术在高速电磁阀中的应用[J]. 航空动力学报, 2014, 29(3): 702-707.
WANG Q X, FAN D, PENG K. High speed solenoid valv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MESim[J]. 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2014, 29(3): 702-707. (in Chinese)
[7] JIAO Z X, LIU X C, SHANG Y X, et al. An integrated self-energized brake system for aircrafts based on a switching valve control[J].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60: 20-30. DOI:10.1016/j.ast.2016.10.021
[8] MENG A H, SONG J. Linear contro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high speed on-off valve controlled by PWM[J]. S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ercial Vehicles, 2015, 8: 283-292. DOI:10.4271/2015-01-2672
[9] 江海兵, 阮健, 李胜, 等. 2D电液高速开关阀设计与实验[J]. 农业机械学报, 2015, 46(2): 328-334.
JIANG H B, RUAN J, LI S, et al. 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2D electrohydraulic high-speed on-off valve[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2015, 46(2): 328-334. (in Chinese)
[10] NIE S L, LIU X Y, YIN F L,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igh-pressure pneumatic on/off valve with high transient performances direct-driven by voice coil motor[J]. Applied Sciences, 2018, 8(4): 611. DOI:10.3390/app8040611
[11] ZHOU C, DUAN J, DENG G L, et al. A novel high-speed jet dispenser driven by double piezoelectric stack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7, 64(1): 412-419. DOI:10.1109/TIE.2016.2598805
[12] KONG X W, LI S Z. Dynamic performance of high speed solenoid valve with parallel coils[J].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4, 27(4): 816-821. DOI:10.3901/CJME.2014.0513.091
[13] ZHAO J H, WANG M L, WANG Z J, et al. Different boost voltage effects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energy losses of high-speed solenoid valves[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7, 123: 1494-1503. DOI:10.1016/j.applthermaleng.2017.05.117
[14] 苏明.电磁高速开关阀控制特性及方法研究[D].贵阳: 贵州大学, 2010.
SU M.Study on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 of high speed on/off solenoid valve[D].Guiyang: Guizhou University, 2010(in Chinese).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D215707
[15] 钟麒, 张斌, 洪昊岑, 等. 基于电流反馈的高速开关阀3电压激励控制策略[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52(1): 8-15.
ZHONG Q, ZHANG B, HONG H C, et al. Three power sources excitation on control strategy of high speed on/off valve based on current feedback[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 2018, 52(1): 8-15. (in Chinese)
[16] ZHONG Q, ZHANG B, YANG H Y,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high-speed on/off valve based on an intelligent pulse-width modulation control[J].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7, 9(11): 168781401773324. DOI:10.1177/1687814017733247
[17] 徐哲.汽车线控液压制动系统特性及控制研究[D].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XU Z.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of electro-hydraulic brake system[D].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4(in Chinese).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D820787
[18] WANG S, ZHANG B, ZHONG Q, et al. Study on control performance of pilot high-speed switching valve[J].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7, 9(7): 168781401770890.
[19] 宋晨, 王诗其, 杨超.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机翼颤振主动抑制设计[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7, 43(6): 1098-1104.
SONG C, WANG S Q, YANG C. Active flutter suppression design of a wing based on sliding mode observer[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7, 43(6): 1098-1104. (in Chinese)
[20] 邓成钢, 项占琴. 高速点阵式脉冲喷射发生器的无传感器控制[J]. 光学精密工程, 2012, 20(4): 752-759.
DENG C G, XIANG Z Q. Sensorless control of high-speed dot-matrix pulse jet generator[J].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2012, 20(4): 752-759. (in Chinese)


相关话题/控制 信号 电压 运动 设计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基于能量观点的混合层流优化设计*
    为了降低燃油消耗,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航空领域提出了“绿色航空”的概念,包含了提高发动机效率、完善飞机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以及改善飞机气动特性等方案[1-2]。层流控制技术通过尽可能地维系飞机在巡航状态表面的层流来降低燃油消耗。对于A320客机,在机翼、尾翼以及短舱表面维系40%的层流,全机可以收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城市中心区非机动车系统设计优化与探索*
    在城市发展中,积极推进非机动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系统的建设、倡导绿色交通出行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理念的重要内容。随着共享单车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逐渐推广,非机动车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为了解决目前大部分城市非机动车道存在的机非混行、机动车随意占道停车、自行车与电力驱动的非机动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ADMM算法的航空发动机模型预测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ModelPredictiveControl,MPC)具有显式处理航空发动机工作中约束的能力,可以简化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在发动机控制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1-4]。MPC通过在线优化的手段获得最优控制量,因此高效的在线优化算法可以提升MPC的实时性,有助于其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复杂转子系统支点动载荷模型及其优化设计*
    随着航空燃气轮机向高转速、高负荷的方向发展,转子系统工作于多阶临界转速之上,工作中可能经过或靠近弯曲临界,导致转子不可避免地产生弯曲变形[1-2]。此时,转子受离心载荷及轮盘陀螺力矩的影响,使得支点动载荷不再是一个只由不平衡量单一因素引起的“较小的稳态交变力”。尤其是对于广泛使用的带有中介轴承的双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一种新型路径共享真时延波束合成架构的设计*
    多波束合成天线阵列已经广泛应用于雷达、射电天文和卫星通信等宽带无线通信中[1]。在接收信号时,有用信号方向相长干涉,而在其他角度信号相消干涉,接收机的灵敏度被明显提高。多波束合成技术可以产生多个同时存在,方向各自独立的高增益波束,通过多个波束共同作用实现一定区域范围的覆盖,提高灵活性[2-3]。在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高速柔性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稳健设计方法*
    高速柔性转子一般工作在多阶临界转速之上,且工作转速范围内存在以转子弯曲振型为主的临界转速,为控制其转子变形而常采用多支点支承方案。高速柔性转子在起动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多阶临界转速,会产生较大弯曲变形,对各支点动载荷及整机振动水平有很大影响。在工作循环中,支承结构和转子连接结构承载界面的损伤不断积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矩阵分解的空间系绳系统不完全反馈控制*
    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航天器被不断发射到太空,因此近地空间已逐渐变成十分拥挤的场所。与此同时,由于复杂的太空扰动导致航天器轨道高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引起不同航天器之间的碰撞,产生大量空间碎片。因此,安全、高效地捕获空间碎片对于航天任务的安全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空间系绳系统(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和有限元法的多线圈均匀磁场优化设计*
    磁场模拟装置在地磁导航等航空航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3]。理想的磁场模拟装置应能够在足够大的空间内产生高均匀度的磁场,因此,磁场均匀性是衡量磁场模拟装置性能的关键技术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磁场模拟装置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其磁场分布的均匀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重视[4-6]。文献[4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平流层风场预测的浮空器轨迹控制*
    临近空间是介于航空与航天区域之间、尚未为人类所开发利用的大气层,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1]。临近空间底部的平流层具有气流稳定,空气流动相对缓慢的特点,特别是在一定时间内,平流层底部存在风速较小的准零风层[2],一般指平流层高度为17~22km大气层内存在的一个上下层纬向风风向相反,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MBSE的民用飞机功能架构设计方法*
    民机系统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高度复杂系统[1]。传统的民机功能需求分析是基于文档管理的,由设计师人工链接设计结果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如果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则需要重新返工,迭代开发时间长,成本高昂[2]。2007年,国际系统工程协会(InternationalCouncilonSystemsEng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