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带衬套沉头螺栓复合材料/金属接头拉伸性能*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复合材料由于其比强度高、比刚度大、寿命长、耐腐蚀性好等诸多优点[1],在现代工业中已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复合材料设计与工艺的不断进步,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从最早的只能用于非承力部件,逐步到次承力部件,目前已经用于主承力结构。在飞行器实际结构中,考虑到制造工艺及结构维护等因素,会设计各种工艺分离面及维护口盖,这些分离面及开口处可能会采用传载能力强的机械连接形式[2]。在复合材料结构机械连接中,因为具备保持表面光滑,保证雷电通路等优点,带衬套沉头连接结构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
对复合材料沉头螺栓连接结构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无衬套复合材料沉头螺栓连接结构拉伸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方面,而对于复合材料带衬套过盈沉头螺栓连接拉伸性能及其损伤机理的研究工作较少。
Chishti等[4]利用ABAQUS/Explicit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壳单元模拟面内损伤,结合Cohesive单元模拟分层损伤,该模型捕捉了单搭接沉头螺栓接头的渐变损伤过程并成功预测了接头的承载能力。Herrera-Franco和Cloud[5]提出采用胶黏金属嵌入件以提高层合板螺栓接头传载效率。Camanho和Matthews[6]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对胶黏衬套接头的失效机理进行分析,发现黏结剂与孔边结合的所有面积都能传递载荷,从而有效缓解应力集中的问题,同时还研究了衬套材料及厚度对结构的影响。国内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静强度及其损伤机理研究工作较少。刘鹏等[7]通过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沉头单钉螺接结构的拉伸性能,建立了三维渐进损伤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条件挤压载荷、极限挤压载荷均与试验吻合良好。孙永波等[8]总结试验和数值研究,得出影响沉头连接载荷分布的主要因素有钉孔间隙、螺栓沉头比、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铺层方向等。其中,钉孔间隙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螺栓沉头比和铺层方向,选择恰当的钉孔间隙、螺栓沉头比和铺层方向对提高连接结构承载效率非常重要。
本文是在文献[7]的基础上,首先对带衬套沉头连接结构拉伸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然后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其拉伸破坏过程,对接头损伤机理进行分析;最后以螺栓和衬套过盈量、螺栓拧紧力矩和钛板厚度为参变量,研究这些因素对结构拉伸性能的影响。
1 试验件与试验 1.1 试验件 试验件由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剪型高锁螺栓、衬套、抗剪型高锁螺母和金属板构成(见图 1)。层合板铺层材料为T700/双马树脂,共52层,铺层顺序为[45/-45/0/90/45/0/-45/90/-45/45/0/90/45/-45/45/0/-45/45/0/45/-45/45/0/45/-45/45/90/45/0/45/90/45/0/0/45/90/45/0/45/90/45/-45/45/0/45/-45/45/0/45/-45/0/45],单层名义厚度t=0.125 mm。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如表 1所示。为使试验件加载对中,在层合板夹持端采用J116B胶黏玻璃钢增强材料作为加强片。高锁螺栓沉头高度为3.4 mm,螺栓杆直径为8.16 mm,头径为16.0 mm;衬套沉头高度为3.5 mm,壁厚为0.25 mm,内径为8.0 mm,外径为8.5 mm。试验件以2.5 N·m的拧紧力矩进行组装。螺栓和金属板都采用TC4-DT,弹性模量为110 GPa,泊松比为0.33。衬套材料为A286,弹性模量为201 GPa,泊松比为0.31。试验件几何尺寸如图 2所示,共制备3个试验件,编号分别为SLR1、SLR2、SLR3。
图 1 接头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joint
图选项




表 1 T700/双马树脂的力学性能 Table 1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700/bismaleimide
参数数值
径向模量Exx/GPa129
径向拉伸强度XT/MPa2 389
径向压缩强度XC/MPa1 415
纬向模量EyyEzz/GPa10.1
纬向拉伸强度YT/MPa67.5
纬向压缩强度YC/MPa220
泊松比μxyμxz0.25
泊松比μyz0.4
剪切模量GxyGxz/GPa6.0
剪切模量Gyz/GPa3.7
剪切强度Sxy/MPa94.8
剪切强度SxzSyz/MPa106


表选项






图 2 试验件几何尺寸和贴片方案 Fig. 2 Geometry of specimen and strain gauge arrangement
图选项




1.2 试验 试验件上贴有8个应变片(S1~S8),其布置如图 2所示,其中S1和S2在层合板上下面,以表征该接头二次弯曲;S4和S5关于孔对称,以表征层合板旁路载荷的传递;S3和S6分布在接头对称面上;S7和S8位于钢板的上下两面。
拉伸试验在Instron8801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机载荷传感器静态精度小于示值的0.5%。试验环境为常温干态,采用控制位移加载,加载速率为2 mm/min。试验时通过设计特殊的夹具,将标距为10 mm的引伸计两端跨过螺钉分别固定在钛合金和层合板上,记录试验件在受拉过程中引伸计两端的位移变化,作为孔受挤压产生的变形量。二次弯曲是单搭接接头的特有属性[9],为表征带衬套沉头螺栓接头的二次弯曲现象,在层合板端部放置位移计以监测端部离面位移。试验测得3个试验件层合板端部离面位移分别为0.57、0.44和0.66 mm。试验件装置的具体情况如图 3所示。
图 3 试验件夹持状态 Fig. 3 Specimen clamping state
图选项




图 4为SLR1试验件最终破坏示意图,该试验件出现螺栓被剪断现象,可以观察到在层合板和钛板受挤压一侧都出现了大量损伤。SLR2和SLR3破坏模式相似,图 5为SLR2试验件最终破坏示意图,试验件在层合板孔边损伤更为明显,衬套出现显著的塑性变形并伴有层合板的挤压破坏,层合板表面出现明显的劈丝。其中,孔边挤压破坏属于正常的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破坏行式,层合板沿厚度方向的破坏是由于拉伸过程中载荷不对称使螺钉发生倾斜,从而造成破坏。因此,所有试验件的极限强度都比单纯挤压破坏模式的强度低。
图 4 SLR1试验件破坏示意图 Fig. 4 Schematic diagram of SLR1 specimen failure
图选项




图 5 SLR2试验件破坏示意图 Fig. 5 Schematic diagram of SLR2 specimen failure
图选项




图 6给出了SLR2拉伸试验过程中载荷为0~22 kN的应变数据。在该范围内,各应变曲线均保持线性增长,说明接头未出现影响结构刚度的损伤。分析图 6应变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
图 6 SLR2试验件中应变片测量结果 Fig. 6 SLR2 specimen strain gauge measurement results
图选项




1) 从S1和S2应变分析,该接头存在明显的次弯曲。S1应变位置受压应力,且与所受拉伸载荷所产生的拉应力相接近使得S1应变值稳定在0左右。S2应变片在次弯曲和拉伸载的共同拉伸应力的作用下产生拉伸应变。
2) S6位置应变始终接近于0,说明拉伸载荷在开孔处沿着旁路进行传递。S4和S5应变虽然对称,但S5应变略小于S4,说明接头受力并非严格对称。在0~10 kN, S4应变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在12.5~22 kN范围内出现下降段,说明随着载荷的增大,接头由于次弯曲所产生的压缩作用大于接头所受的拉伸影响,次弯曲对接头的影响逐渐增大。
3) S7和S8位置应变同样受拉伸载荷和次弯曲载荷的共同影响。S7应变在拉伸正应力和弯曲应力的作用下始终为正,S8应变所受弯曲压应力大于拉伸正应力始终为负,而且S7应变绝对值始终大于S8应变绝对值。
2 有限元建模 2.1 有限元模型 通过ABAQUS 6.14创建有限元模型,螺栓与螺母采用一体化建模。模型中的所有组件单元类型都选择缩减积分线性单元C3D8R。模型边界条件如图 7所示,钛板固支,层合板受拉伸位移载荷。钛板沿厚度方向被分割成6个单元,层合板板厚度方向每个单层划分1个单元。
图 7 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 Fig. 7 Finite element model's boundary condition
图选项




为精确计算出孔边应力,在层合板开孔、衬套和螺栓拐角处布置较密的网格,对于远离开孔的层合板区域布置较疏的网格以便提高计算效率。在各接触面上的单元节点过渡均匀以利于求解的收敛。
与沉头螺栓接头相比,带衬套沉头螺栓接头增加了螺栓与衬套,衬套与层合板合和衬套与金属的接触。有限元模型共设置7对接触,根据选取刚度大的部件为主面原则[10],在螺栓和衬套的所有接触中都设置螺栓面为主面,衬套与层合板的接触中设置衬套面为主面,钛板与衬套的接触中设置钛板面为主面。螺栓与衬套之间的过盈配合都是都通过接触设置中的Interference Fit功能实现[11]
紧固件拧紧力矩通过ABAQUS中的Bolt load命令施加,其预紧力大小计算式为[12]
(1)

式中:T为拧紧力矩;μ为摩擦因数;F为预紧力;d为螺栓公称直径。本文取μ=0.2,试验中拧紧力矩T=2.5 N·m,d=8.16 mm,则预紧力为F=1 277 N。
在拉伸位移加载步之前,添加分析步线性地把相应预紧力和过盈量添加到模型中,从而形成相应的初内力。
2.2 损伤判据及刚度退化准则 本文采用Hashin分类损伤判据[13]来判断层合板内各单元铺层是否发生了纤维/基体剪切破坏、基体破坏、分层、纤维破坏,具体表达式如式(2)~式(8)所示。
纤维/基体剪切破坏:
(2)

基体破坏:
(3)

(4)

分层:
(5)

(6)

纤维破坏:
(7)

(8)

式中:σxxσyyσzz分别为单层板径向、纬向和厚度方向的正应力;τxzτxyτyz为3个方向的剪切应力分量;SxySxzSyz为3个方向的剪切强度;XTXC分别为铺层径向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YTYC分别为纬向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
各分类损伤判据通过ABAQUS USDFLD子程序实现。当单元满足损伤判据,会失去部分或全部承载能力。为反映单元损伤后承载能力的下降,需要对材料的刚度性质进行衰减。本文选用准则为Camanho[14]与Papanikos[15]等所提出的刚度衰减准则,其具体形式为:纤维/基体剪切破坏时,μxyGxy乘以折减系数0.2;基体破坏时,EyyμxzμyzGxzGyz乘以折减系数0.2;分层破坏时,EzzμxzμyzGxzGyz乘以折减系数0.2;纤维破坏时,所有材料性能参数乘以折减系数0.07。
3 结果分析 图 8为3组试验与有限元模拟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可知有限元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吻合,以此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有限元模拟曲线与SLR1试验曲线相比初始刚度偏小,可能由于该试验件层合板厚度偏大,载荷偏心等因素引起,但都在工程可接受的误差内。
图 8 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的载荷-位移曲线 Fig. 8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图选项




图 8可知,在加载初期,各曲线都保持线性增长,当载荷增大到17 kN左右,试验曲线开始出现非线性段,有限元模拟曲线也出现了明显载荷降,之后曲线都爬升直至破坏载荷。有限元模拟的载荷-位移曲线基本能够反映试验加载过程中的特征。由有限元模型测得层合板端部的面外位移为0.51 mm,与试验所测结果接近。表 2给出了试验与有限元模拟所得关键载荷对比结果,其中条件挤压载荷为ASTM D5961/D5961M-13规定挤压2%孔径变形量对应的载荷[16]。有限元计算的条件挤压载荷和极限载荷与试验平均差误差分别为6.90%和5.10%,两者误差都在工程可接受范围内。
表 2 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 Table 2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results
试验件编号宽度/mm厚度/mm条件挤压载荷/kN极限挤压载荷/kN
SLR148.246.8626.9735.08
SLR248.206.8225.7934.37
SLR348.286.6923.7835.18
试验平均值48.246.7925.5134.87
有限元48.006.5023.7536.65


表选项






图 9给出试验与有限元模拟螺栓与衬套的变形情况,两者基本一致。螺栓和衬套一端都向固支端上翘,另一端向沉头孔倾斜。在加载过程中,衬套和螺栓的上翘端将与层合板孔发生挤压,成为主要传载面,这从层合板孔的最终变形上也能看出来。
图 9 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的螺栓变形对比 Fig. 9 Comparison of bolt deformation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图选项




4 钉孔挤压损伤机理分析 层合板和衬套的局部应力如图 10所示。由图可知,衬套与层板的接触区为高应力区,层合板应力集中区域主要发生在受挤压一侧沉头与直头的过渡区域,衬套的应力集中区域在与层合板接触的末端,对该区域层合板的2种主要损伤进行分析。
图 10 层合板和衬套局部应力云图 Fig. 10 Laminate and sleeve local stress contour
图选项




图 11为纤维/基体剪切损伤扩展示意图,当载荷为10.6 kN时,在层合板应力集中处开始出现损伤,之后损伤沿着直孔受压段周向和轴向扩展。当载荷达到17.8 kN时,直孔挤压端单元几乎全部失效,载荷继续增大时,沉头区域单元也开始出现损伤直至结构破坏。
图 11 纤维/基体剪切损伤扩展 Fig. 11 Fiber/matrix shear damage extension
图选项




图 12为分层损伤扩展示意图,载荷达到11.7 kN时(比初始纤维/基体剪切载荷大),在层合板应力集中处开始出现分层单元。之后损伤主要沿着周向扩展,说明在各接触面完全接触后,直孔段为主要承载段。当载荷增大31.5 kN时,在受挤压另一侧也出现分层,这主要由于螺栓的弯曲使得这侧层合板沉头段有沿厚度方向的挤压载荷,当载荷增至36.6 kN时结构接近破坏,沉头段和直孔段都出现众多分层失效单元。
图 12 分层损伤扩展 Fig. 12 Delamination damage extension
图选项




5 影响因素分析 5.1 过盈量 选取螺栓与衬套的过盈量分别为0、0.5%(0.04 mm)和2%(0.16 mm)衬套内径为研究对象,考察螺栓与衬套过盈量的影响。图 13为有限元模型得出不同过盈量带衬套沉头螺栓接头的载荷-位移曲线。
图 13 不同螺栓与衬套的过盈量下接头载荷-位移曲线 Fig. 13 Joint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under different interferences between bolts and sleeve
图选项




从计算结果看,随着过盈量的增加,层合板初始出现载荷降后移,结构刚度也有明显提高,条件挤压载荷和极限破坏载荷都有小幅增大,因此针对本文所研究的带衬套沉头接头,螺栓与衬套的过盈量可适当增大以提高接头承载能力。
5.2 拧紧力矩 选取了1.25、5 N·m和无拧紧力矩以研究其对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图 14为有限元模型计算的载荷-位移曲线。从图 14可以得出,使用一定拧紧力矩能有效提高接头刚度和强度,这主要有拧紧力矩能有效抑制分层的出现[17],但并非拧紧力矩越大越好,从1.25 N·m到5 N·m接头刚度出现小幅下降。设计者可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拧紧力矩以提高接头承载能力。
图 14 不同拧紧力矩下接头载荷-位移曲线 Fig. 14 Joint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under different tightening torques
图选项




5.3 钛板厚度 钛板的厚度对单钉单搭接的二次弯曲有影响[18]图 15为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3种不同钛板厚度的载荷-位移曲线。由图 15可知,适当的增加钛板的厚度,对接头的刚度有明显提升,但极限破坏载荷影响较小。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结构重量和结构设计要求选取合理的钛板厚度。
图 15 不同钛板厚度下接头载荷-位移曲线 Fig. 15 Joint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under different titanium plate thickness
图选项




6 结论 通过试验研究了带衬套沉头螺栓拉伸性能,测得3个试验件的载荷-位移曲线,然后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单钉带衬套沉头层合板/金属螺接接头进行了研究。有限元模拟的载荷-位移曲线与试验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钉孔挤压渐进损伤过程和带衬套沉头螺栓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
1) 层合板直孔段和沉头段过渡处应力集中较为严重,受载过程中该区域首先发生失效,而且纤维/基体剪切失效先于分层失效。随着载荷的增加,层合板主要发生直孔段挤压破坏,同时由于螺栓的弯曲,沉头钉头会使层合板非挤压区出现局部分层。
2) 螺栓与衬套的过盈是影响接头强度的重要因素,过盈量的适度增加使接头刚度和强度都有改善,合理地设计过盈量并保持高精度的加工对改善接头拉伸性能有重要工程意义。
3) 针对本文所研究的接头,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螺栓拧紧力矩能有效提高接头的强度,超出该范围可能对层合板产生附加损伤,降低接头刚度。钛板的金属厚度主要影响接头的刚度,对极限破坏载荷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 王兴刚, 于洋, 李树茂, 等. 先进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上的应用[J]. 纤维复合材料, 2011, 44(2): 44-47.
WANG X G, YU Y, LI S M, et al. The research o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J]. Fiber Composites, 2011, 44(2): 44-47. DOI:10.3969/j.issn.1003-6423.2011.02.011 (in Chinese)
[2] 谢鸣九. 复合材料连接[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XIE M J. Composite materials connection[M].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in Chinese)
[3] 孙永波, 程小全, 张纪奎, 等. 复合材料层合板沉头多钉连接钉载分配研究[J].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13, 38(1): 63-66.
SUN Y B, CHENG X Q, ZHANG J K, et al. Research of load distribution in multi-countersunk bolt joints on composite laminate[J]. High-Tech Fibers & Applications, 2013, 38(1): 63-66. DOI:10.3969/j.issn.1007-9815.2013.01.012 (in Chinese)
[4] CHISHTI M, WANG C H, THOMSON R S,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damage progression and strength of countersunk composite joints[J].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2, 94(3): 865-873. DOI:10.1016/j.compstruct.2011.10.011
[5] HERRERA-FRANCO P, CLOUD G L. Strain-relief inserts for composite fasteners-An experimental study[J].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1992, 26(5): 751-768. DOI:10.1177/002199839202600506
[6] CAMANHO P P, MATTHEWS F L.Bonded metallic inserts for bolted joints in composite laminates[C]//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L: Journal of Material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Thousand Oaks: SAGE Publishing, 2000, 214(1): 33-40.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45390051_Bonded_Metallic_Inserts_for_Bolted_Joints_in_Composite_Laminates
[7] 刘鹏, 程小全, 刘淑峰, 等. 沉头单钉连接层合板拉伸试验与分析[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6, 37(6): 782-787.
LIU P, CHENG X Q, LIU S F, et al. Tensile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single countersunk bolt composite laminate joints[J]. Journal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2016, 37(6): 782-787. (in Chinese)
[8] 孙永波, 程小全, 张纪奎. 复合材料层合板沉头螺栓连接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 2012, 414(18): 75-78.
SUN Y B, CHENG X Q, ZHANG J K.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composites laminate countersunk bolt joint[J]. 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2, 414(18): 75-78. DOI:10.3969/j.issn.1671-833X.2012.18.015 (in Chinese)
[9] WANG S W, CHENG X Q, GUO X, et al. Influence of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the grip on single lap composite-to-aluminum bolted joints[J]. Experimental Mechanics, 2016, 56(3): 407-417. DOI:10.1007/s11340-015-0110-5
[10] Abaqus Inc.Abaqus user manual, Version 6.14 dassault systemes simulia corp[M].Providence, RI: Dassault Systems Simulia Corp, 2014.
[11] 石亦平, 周玉蓉. ABAQUS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SHI Y P, ZHOU Y R.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ABAQU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example[M]. Beijing: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2006. (in Chinese)
[12]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 连接与紧固[M]. 5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CHENG D X. Mechanical design manual:Single line, connection and fastening[M]. 5th ed. Beijing: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2011. (in Chinese)
[13] HASHIN Z. Failure criteria for unidirectional fiber composites[J].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1980, 47(2): 329-334. DOI:10.1115/1.3153664
[14] CAMANHO P P, MATTHEWS F L. A progressive damage model for mechanically fastened joints in composite laminates[J].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1999, 33(24): 2248-2280. DOI:10.1177/002199839903302402
[15] TSERPESA K I, LABEASB G, PAPANIKOS P, et al. Strength prediction of bolted joints in graphite/epoxy composite laminates[J]. 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 2002, 33(7): 521-529. DOI:10.1016/S1359-8368(02)00033-1
[16] ASTM International.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bearing response of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laminate: ASTM D5961/D5961M-13[S].West Conshohocken, PA: ASTM International, 2013.
[17] NASSAR S A, VIRUPAKSHA V L, GANESHMURTHY S. Effect of bolt tightness on the behavior of composite joints[J].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Technology, 2007, 129(1): 43-51. DOI:10.1115/1.2389000
[18] GRAY P J, O'HIGGINS R M, MCCARTHY C T. Effect of thickness and laminate taper on the stiffness strength and secondary bending of single-lap, single-bolt countersunk composite joints[J]. Composite Structure, 2014, 107: 315-324. DOI:10.1016/j.compstruct.2013.07.014


相关话题/结构 材料 计算 载荷 设计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航空发动机转子结构布局优化设计方法*
    目前,中国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研制正处于从测绘仿制到自主研发的过渡发展阶段,由于对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在设计上大多依赖于传统的工程设计经验。而对于一台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航空发动机来讲,单纯依靠长期积累的设计经验或测绘仿制不能满足其先进性的需求。所谓布局优化设计,即是结构构型的合理设计,只有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一种考虑过滤的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RVE建模方法*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和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在航空航天[1-2]、建筑[3]、汽车[4]、医疗[5]、船舶[6]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弹性模量的预测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主要的预测方法有均匀化法[7]、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VolumeElement,RVE)法[8-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数字锁相解调器的优化设计*
    锁相解调器是一种抗噪能力强、高稳定性的微弱信号检测技术[1-9],常应用于多种检测系统[2-4]。一般情况下,微弱信号往往隐没在强噪声背景当中,而且其频率还会与谐波交叠在一起。如果不能有效快速地从强噪声中提取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的性能将会受到影响。另外,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下,往往还需要考虑其跟踪信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一种图像缩放算法的SoC协同加速设计方法*
    近年来由于机器视觉的飞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不同领域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常情况下,工程应用中的图像处理算法需要处理的图像数据很大,处理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提高处理速度在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必要的。在算法优化已经无法提高计算速度的前提下,将部分单一、耗时的图像处理操作用硬件来实现可以有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空间两点的视觉自主着陆导引算法设计*
    垂直起降无人机(UAVofthetypeVerticalTakeOffandLanding,VTOLUAV)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动目标跟踪、紧急着降以及危险救援等任务[1-2]中,这对其导引效率与精度要求越来越高[3]。由于GPS信号的局限性,基于视觉传感器的导引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4-5]。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芯片互联结构断裂失效的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
    电子设备在军事及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可靠性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集成电路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水平的提升,大型电子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复杂[1-2]。同时,电子芯片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芯片越来越小型化、集成化,其内部的互联结构,即焊点的数目众多且尺寸微小。焊点作为起机械支撑和电气连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改进的动态Kriging模型的结构可靠度算法*
    当现有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应用于复杂的工程结构时,往往面临巨大的挑战[1],功能函数通常是高度非线性甚至是隐式的,而且需要借助有限元分析(FiniteElementAnalysis,FEA)进行评估,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2-3]。一阶可靠度算法(FirstOrderReliabilityMethod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航路点布局的多目标网络结构优化方法*
    中国空域呈现碎片化、多元化特征,且部分区域航路网络结构与飞行流量分布的矛盾十分突出[1]。为了规避障碍空域,同时避免因节点失效而导致的网络崩溃,需进行航路网络结构优化。航路网络结构优化指通过调整航路点及航段的数量和位置以改变原有网络的性质和布局,从而实现优化目标[2]。根据规模大小,航路网络结构优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高速转子连接结构刚度损失及振动特性*
    现代航空发动机为了控制结构质量在总体布局上采取了多种措施。涡轴发动机为减少支点和承力框架,多采用涡轮级间共用承力框架,使得燃气发生器转子多采用1-0-1大跨度支承方案。高转速大跨度的燃气发生器转子的工作转速位于多阶临界转速以上,且最大工作转速靠近弯曲临界,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弯曲变形,为准刚性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航空发动机承力结构隔振设计方法及试验*
    随着航空发动机推重比/功重比的不断提高,转子承力结构设计愈发轻质化,更多使用薄壁板壳结构,使其振动模态更加密集复杂并表现出一定的几何非线性[1]。同时承力结构在工作时承受多种振动载荷(如转子不平衡激励、传动齿轮啮合的机械激励等),具有复杂的振动特征。在多频交互激励的振动环境下,承力结构自身以及分布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