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纳卫星电磁对接机构技术*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随着微电子、微机械系统和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卫星小型化技术有了大幅进步。在此背景下,1999年,斯坦福大学的Bob Twiggs提出立方星,引起了广泛关注[1]。立方星形状如名,是边长为10 cm的立方体,输出功率相当于手机,在几瓦范围内,重量不足1.3 kg[1-2]。立方星大量采用货架产品,具有成本低、研制周期短、扩展性强等特点,一般应用于小型试验、对地观测和业余无线电通信等。统计显示,2013—2015年,274颗立方星已成功发射。2014年,立方星被《科学》杂志评选为10大科学突破之一。一方面,随着载荷技术的提升,立方星空间应用得到拓展,已经开始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3-5], 另一方面,在轨重构和在轨组装引起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传统的在轨交汇对接技术主要通过推力器配合相应敏感器实现,在近距离对接阶段,为避免碰撞,控制精度要求相对比较高,并且容易产生羽流污染和冲击力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利用电磁技术实现在轨交汇对接成为近几年研究热点,尤其是针对电磁对接中的动力学及控制问题[6-10]。对比基于推力器的对接方式,电磁对接技术不需要消耗燃料,且无对接冲击和羽流污染等优势[11]。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由于其所能够提供的电磁力量级较小,仅适用微小型航天器的对接驱动需求[12-13]
综上所述,电磁对接技术与立方星技术的结合,不仅弥补了当前电磁对接技术的缺陷,而且进一步促进了立方星空间应用,增强立方星空间重构特性,一定程度上补偿软件重构的不足。利用电磁对接技术,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特性的立方星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进行空间自主分离和重组。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结合立方星自身约束,设计出一种适用于立方星的低成本电磁对接机构。然后,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电磁力和电磁力矩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铁芯的影响,以此来弥补理论分析的不足。
1 电磁对接机构设计 电磁对接的主要特征是电磁体之间的作用力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其量级与电磁体材料与结构密切相关[8]。在距离范围、功耗、质量等约束下,适用于微纳卫星编队飞行与交会对接所需大小的电磁力/力矩,当前主要存在2种电磁力产生方式:一是采用“超导线圈”;二是在普通线圈中加铁芯以增加电磁力[14-15]
超导体材料对热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在地面试验中需要采用液氮冷却,在太空中需要设计专门的热系统进行制冷,从而增加额外的制冷设备和功耗,不适用立方星。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可以增加磁场磁通量,并且结构简单、功耗小,适用于立方星。对此,本文以螺线管电磁铁作为电磁对接机构的设计基础,设计了一种适用于1U立方星结构的电磁对接机构。
电磁对接机构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能够产生对接驱动力的电磁装置,另一部分为用于对接和锁紧的对接端口。考虑到立方星尺寸限制,2部分均秉承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设计原则。电磁装置采用含铁芯的直流螺线管式电磁铁结构,选择软磁材料1J50作为铁芯,其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易于磁化和退磁等优势,减少了由于剩磁原因对卫星姿控系统的影响。
螺线管电磁铁直径、长度、线圈匝数等主要通过卫星本身体积约束、功耗约束以及发热平衡约束迭代设计获得,主要设计过程如图 1所示。
图 1 螺线管电磁铁设计参数获取过程 Fig. 1 Gaining process of solenoid electromagnet design parameters
图选项




首先,利用经验公式(1)~式(4),获得圆形铜导线基本参数:
(1)

(2)

(3)

(4)

式中:In为安匝数,I为线圈电流,n为线圈匝数;P为线圈额定功率;A0为线圈窗口截面积;lav为线圈平均长度;U为线圈电压;Aa为线圈带绝缘导线截面积;dd为线圈带绝缘导线线径。
其次,通过发热平衡约束设计磁棒参数,磁棒参数包括磁芯材料、直径、长度及绕线后的外径。其中磁芯直径由纳卫星的重量和体积限制,长度由线圈长度确定,发热方程为
(5)

式中:Pt为发热平衡功率;SaSM分别为与空气和金属接触的散热面;a1a2分别为单位散热面上所散出的功率,是由线圈厚度和类型得到的经验值。
再次,基于上述约束,最终确定螺线管电磁铁设计参数:磁芯直径为10 mm,长度为97 mm。线圈直径为0.65 mm,绕线长度为88 mm,线圈匝数为975±5,线圈厚度为5 mm。绕制完成的螺线管电磁铁如图 2所示。
图 2 含铁芯的螺线管电磁铁 Fig. 2 Solenoid electromagnet with iron core
图选项




电磁对接机构采用“类杆-锥式”对接方式,此类对接方式对比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结构更加简单、质量较轻、使用可靠且应用广泛,适用于纳卫星。对接端口分为对接杆和接纳锥2部分,分别安装于主动卫星和被动卫星,如图 3所示。对接杆与接纳锥通过螺线管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驱动近距离对接过程。采用“笔帽式”锁紧方式进行锁紧,对接杆外部有一圈球状挡位,接纳锥的内部有3个半球状卡扣,当对接杆进入接纳锥内部时,在轴向力的控制下,对接杆外部与接纳锥内部可通过球面接触实现对接锁定与脱离。卡扣与挡位均由弹性材料制备,当对接杆进入接纳锥后,对接杆上的挡位与接纳锥内的卡扣相互接触挤压,发生弹性变形。变形后的挡位和卡扣在材料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对接杆上的挡位与接纳锥内的卡扣相互夹紧。该锁紧原理机械结构简单、质量轻、体积小、对控制精度要求低,适用于纳卫星,对接过程如图 4所示。
图 3 锁紧机构示意图 Fig. 3 Schematic diagram of locking mechanism
图选项




图 4 对接锁紧过程 Fig. 4 Docking locking process
图选项




最后,基于自由度约束准则,采用3组对接端口分布于同一圆周设计布局,实现主动卫星与被动卫星之间6个自由度的动力学约束,如图 5所示, F为自由度。
图 5 自由度约束设计 Fig. 5 Freedom degree constraint design
图选项




综上所述,基于螺线管电磁铁、对接端口以及1U立方星优化布局3个方面的分析设计,实现了1U电磁对接机构的设计,如图 6所示。
图 6 1U电磁对接机构实物图 Fig. 6 Picture for 1U electromagnetic docking mechanism
图选项




2 电磁力/力矩模型简化 2.1 通电螺线管模型的简化 针对第1节电磁对接机构,对电磁力/力矩模型进行简化,将有限长通电螺线管模型简化为单匝线圈模型,通电线圈与通电螺线管模型如图 7所示。
图 7 通电线圈与通电螺线管模型 Fig. 7 Electrified coil and solenoid model
图选项




对单匝线圈与通电螺线管在轴线上所产生的磁场进行对比分析。单个线圈轴线上磁场表达式为
(6)

通电螺线管轴线上磁场表达式为
(7)

式中:μ0=4π×10-7N/A2为真空磁导率;R为电流线圈的半径;L为通电螺线管长度。
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较远时,两者相差不大,在距通电螺线管端部中心距离d在0.2~1 m之间,可以认为两者的比值c=B1/B2=0.2,如图 8所示。
图 8 通电螺线管与单个线圈轴线上磁场比值 Fig. 8 Magnetic field ratio between electrified solenoid and single coil axis
图选项




2.2 精确模型和远场模型 通过毕奥-萨伐尔定理,利用多重积分可得到精确的单个线圈电磁力模型,但该模型非解析,因此本文采用泰勒一阶展开式进行简化近似。电磁对接机构空间位置示意图如图 9所示,a1、a2、a3、a4为航天器a的4个通电螺线管,b1、b2、b3、b4为航天器b的4个通电螺线管,d1为每一个螺线管间距,2个航天器间距相同。
图 9 电磁对接机构空间位置示意图 Fig. 9 Schematic diagram of spatial position for electromagnetic docking mechanism
图选项




精确电磁力和电磁力矩为
(8)

式中:dla和dlb为线圈矢量微元;r为线圈微元到空间点的距离。
通过泰勒一阶展开而简化的远场电磁力和电磁力矩为
(9)

式中:d为两航天器的相对距离矢量,下标ba表示从航天器b指向航天器a;μ为磁矩矢量,下标a和b分别表示航天器a和航天器b。
为比较分析2种模型,本文从强度和角度2方面进行误差特性分析,基本方程如式(10)~式(13)所示,其中Δ1Δ2分别表示电磁力强度误差和角度误差,Δ3Δ4分别表示电磁力矩强度误差和角度误差。
(10)

(11)

(12)

(13)

一方面,针对电磁力,对2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磁力强度以及角度的误差相对于卫星之间距离呈现递减趋势(见图 10~图 13)。2个卫星的角度在10°以内时,在d≥0.1 m的条件下,强度和方位的误差分别在2%和1°以内。则存在以下合理的假设:远场电磁力模型成立的条件为d≥0.1 m。需要特别说明的是:αβ分别为2个螺线管线圈截面在y方向和z方向的初始夹角,坐标系的定义如图 9所示。
图 10 电磁力强度误差与距离及角度的关系 Fig. 10 Change of strength error of electromagnetic force with distance and angle
图选项




图 11 电磁力角度误差与距离及角度的关系 Fig. 11 Change of angle error of electromagnetic force with distance and angle
图选项




图 12 电磁力矩强度误差与距离及角度的关系 Fig. 12 Change of strength error of electromagnetic moment with distance and angle
图选项




图 13 电磁力矩角度误差与距离及角度的关系 Fig. 13 Change of angle error of electromagnetic moment with distance and angle
图选项




另一方面,针对电磁力矩模型,对其进行了同样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远场模型的电磁力矩强度误差随着相对距离的减小而逐渐增大,呈现出与精确模型一样的趋势。2颗卫星的角度在10°以内时,当d≥0.1 m,强度误差Δ3均小于3%。方位误差的变化具有比较大的波动,但在距离满足d≥0.1 m的条件下,误差均小于1.5×10-6°。
综上分析,当对接距离大于0.1 m时,远场模型与精确模型的误差是在工程应用可接收范围内,而本文设计的电磁对接机构,在完成对接情况下,中心距离恰为0.1 m,进而说明远场模型适用于本文所设计的电磁对接机构。
3 铁芯对螺线管电磁铁的影响 由于理论推导的复杂性,在第2节分析中并没有考虑铁芯的影响,对此本文进一步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铁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图 14给出了Maxwell 3D仿真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见图 15),单一螺线管在轴线方向磁场强度分布均匀,但对于含铁芯的螺线管在轴线方向磁场强度峰值现象明显,成对称式分布。两者电磁强度相差明显,插入铁芯的螺线管电磁强度显著增加。
图 14 2种螺线管Maxwell 3D仿真模型 Fig. 14 Two kinds of Maxwell solenoid 3D simulation model
图选项




图 15 单一螺线管和含铁芯螺线管轴线上磁感应强度分布 Fig. 15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 axial direction for electrified solenoid with single solenoid and iron core
图选项




同时,为了定量的给出2种模型磁感应强度的不同,本文对单个线圈和含铁芯的通电螺线管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如图 16所示。在距离对接中心较近时,两者比值约在10-4量级;随着距离的增加,2个模型的比值约在10-8量级。此分析结果可对远场模型进行修正,弥补远场模型没有考虑铁芯而产生的误差。
图 16 单个线圈与通电螺线管磁感应强度比较分析 Fig. 16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comparison analysis between single coil and electrified solenoid
图选项




4 结论 1) 本文基于电磁原理,在立方星约束条件下,设计了一种1U立方星电磁对接机构。
2) 创新性提出了一种“笔帽式”锁紧对接端口。
3) 通过对电磁力和力矩精确模型和远场模型的比较分析,明确了远场模型的范围。
4) 进一步,利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给出了铁芯对磁感应强度的影响,为理论分析的经验纠正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WOELLERT K, EHRENFREUND P, RICCO A J, et al. Cubesat:Cost-effec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tforms for emerging and developing nations[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11, 47(4): 663-684. DOI:10.1016/j.asr.2010.10.009
[2] SELVA D, KREJCI D. A survey and assessment of the capabilities of Cubesats for earth observation[J]. Acta Astronautica, 2012, 74(27): 50-68.
[3] SHIMMIN R, SCHALKWYCK J, PEREZ A D, et al.Small spacecraft state of the art report 2015[C]//NASA Technical Memorandum.Washington, D.C: NASA, 2016.
[4] SCHOL Z, JUANG J N. Toward open source CubeSat design[J]. Acta Astronautica, 2015, 115: 384-392. DOI:10.1016/j.actaastro.2015.06.005
[5] 苏瑞丰, 张科科, 宋海伟. 甚小型卫星发展综述[J]. 航天器工程, 2012, 22(6): 104-111.
SU R F, ZHANG K K, SONG H W. Summarization of very small satellite development[J]. Spacecraft Engineering, 2012, 22(6): 104-111. (in Chinese)
[6] KONG E M C, KWON D W, SCHWEIGHART S A, et al. Electromagnetic formation flight for multisatellite arrays[J]. Journal of Spacecraft and Rockets, 2004, 41(4): 659-666. DOI:10.2514/1.2172
[7] MILLER D W, SEDWICK R J, KONG E M C, et al.Electromagnetic formation flight for sparse aperture telescopes[C]//Aerospace Conference Proceedings.Piscataway, NJ: IEEE Press, 2002: 729-742. 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968657_Electromagnetic_formation_flight_for_sparse_aperture_telescopes
[8] FEHSE W. Automated rendezvous and docking of spacecraf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0-201.
[9] RINGELBERG J.Docking assembly techniques and challenges[C]//AIAA Space Conference & Exposition.Reston: AIAA, 2007: 1-5.
[10] JOSEPH P S.Dynamics of reconfigurable multibody space systems connected by magnetic flux pinning[D].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2011: 4-10.
[11] 朱仁璋, 王鸿芳, 丛云天, 等. 中外交会对接技术比较研究[J]. 航天器工程, 2013, 22(3): 8-15.
ZHU R Z, WANG H F, CONG Y T,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rendezvous and docking technologies[J]. Spacecraft Engineering, 2013, 22(3): 8-15. DOI:10.3969/j.issn.1673-8748.2013.03.002 (in Chinese)
[12] 张元文, 杨乐平. 空间电磁对接控制问题[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0, 27(8): 1069-1074.
ZHANG Y W, YANG L P. The control of spatial electromagnetic docking[J].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2010, 27(8): 1069-1074. (in Chinese)
[13] ZHANG Y, YANG L, ZHU Y, et al. Self-docking analysis and velocity-aimed control for spacecraft electromagnetic docking[J].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2016, 57(11): 2314-2325. DOI:10.1016/j.asr.2016.03.022
[14] 张三慧. 大学物理学-电磁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120-130.
ZHANG S H. University physics-electromagnetism[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1999: 120-130. (in Chinese)
[15] 张元文, 杨乐平. 空间电磁对接的非线性控制[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1, 28(8): 1181-1186.
ZHANG Y W, YANG L P. Nonlinear control of space electromagnetic docking[J].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2011, 28(8): 1181-1186. (in Chinese)


相关话题/设计 卫星 技术 控制 结构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一种仿生附着装置柔顺关节的优化设计*
    随着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航天器自身的组织结构及组成部分日趋复杂。为保证航天器的稳定运行,需要大力发展在轨捕获技术,以实施卫星的维修维护、零件回收和空间碎片清理等操作。在运用诸如刚性臂杆捕获、空间电磁对接、专用对接等传统捕获方式实施目标捕获时,需保证目标物提供合作捕获接口,并依据合作目标物的结构、运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软件定义卫星姿态控制算法*
    近年来,随着卫星软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逐渐向小型化、低成本化、快速设计及部署的方向发展,每年有过百颗小卫星成功发射,这些小卫星有着不同的载荷和任务目标、物理参数和轨道等,因此对其姿态控制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随着软件定义卫星概念的提出,利用可重组的动态载荷和智能性更强的姿态控制算法,有助于研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连续信号交叉口网联自动驾驶车速控制*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车辆的低能耗和低排放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信号交叉口是中国城市道路网的重要节点,由于受到信号灯的周期性干扰,车辆通常需要在信号交叉口处停车等待,导致交叉口交通拥堵,增加车辆的旅行时间、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1-2],并且会对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造成影响。相关研究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带吊挂负载的四旋翼无人机滚动纳什控制*
    四旋翼无人机(UAVs)因为结构简单、起降方便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在非常多的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如物流配送、无线通信、农业植保和灾害监测等[1-3]。在这些应用中,常常需要使用一个或多个四旋翼无人机来提取和搬运负载。与将负载直接固定在机身上相比,采用吊挂的方式既不会改变无人机自身的动力学属性,同时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一种自冷却结构燃油泵滑动轴承润滑特性分析*
    滑动轴承是航空发动机燃油齿轮泵的重要支撑部件。新一代先进燃油泵的高温、高转速、大增压比和强功率负荷技术要求,对滑动轴承性能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轴承良好的润滑性能对保障燃油泵的寿命和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发动机燃油泵在高空小表速工况时,输出的多余燃油流量会通过回油活门不断返回泵进口[1],导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自适应二阶终端滑模的SRM直接转矩控制*
    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ReluctanceMotor,SRM)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较强的容错能力、适合于高温高速环境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动汽车等领域[1-2],特别是在多/全电飞机的起动/发电系统和各类电气传动系统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3-4],但是由于SRM转矩脉动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UMAC的RBF神经网络PID控制*
    精密装配过程中,装配动作需要多伺服运动轴协同工作,同时要求各运动轴运动准确度和精度高,响应时间快。通用电机运动控制器(UniversalMotionandAutomationController,UMAC)是一款强大、灵活和易用的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器,其能广泛地满足从最简单到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应用场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表面触觉再现技术现状和评估方法*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媒体终端日益普及,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人机交互媒介[1],触摸屏技术也成为当下最为普遍的交互方式之一。然而,绝大多数触摸屏操作依赖于视觉和听觉[2-3],仅有大约15%的信息来自触觉,相比于视听交互技术的迅速发展,触觉交互技术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触觉反馈的缺失会降低操作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线性伪谱模型预测能量最优姿态机动控制方法*
    现代空间任务通常要求飞行器具有良好的姿态机动能力[1]。空间飞行器的姿态机动是指飞行器在外太空作大角度的姿态调整[2]。相比于人造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空间飞行器(如亚轨道飞行器、动能拦截器、轨道再入攻击器等,以下简称飞行器)的姿态机动存在以下特点:①姿态机动角度大、时间短;②一般为主动控制,多采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时变环境下RCS测量中的精确背景抵消处理技术*
    低可探测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精确测量与评估对RCS测试场的低散射背景电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减小RCS测量不确定度,提高测量精度,通常采用背景矢量相减技术以抑制背景杂波的影响[1-5]。然而,对于室外RCS测试场,尤其是地面平面场,在测量背景和目标这段较长时间内,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