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飞翼布局飞行器等离子体激励滚转操控试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飞翼式布局相对于传统布局具有较大升阻比和良好的隐身性能,因而是下一代作战飞机较为理想的气动布局形式。但由于缺少平尾和垂尾,其纵向和航向往往呈现出中立稳定或静不稳定态势,因而此类飞机需要采用推力矢量装置或多个操纵面共同作用来产生所需的操纵力和力矩[1-2],这就增加了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了可靠性和隐身性能。
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解决思路,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采用流动控制手段,可实现对飞行器姿态的控制[3-4]。孔轶男等[5]采用喷流的方式,实现了小展弦比飞翼布局飞行器横向控制,Moeller和Rediniotis[3]在三角翼模型上通过射流改变涡破碎位置,实现了飞行器气动力矩的控制。而等离子体气动激励作为一种新的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厚度小和功耗低的特点,因此在流动控制和飞行控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6-9]。国内外在等离子体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Patel等[10-11]采用等离子体激励器对1303飞翼布局飞行器进行了风洞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机翼表面流动进行控制能够显著增加飞行器的升力,并由此提出了采用等离子体进行飞行控制的概念。Nelson等[12]在1303飞翼布局飞行器上布置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了等同于传统控制舵面的滚转力矩。国内杜海等[13-14]采用等离子体激励方式对飞翼布局飞行器进行了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在飞行器不同位置布置激励器,可实现对飞行器滚转、偏航和俯仰力矩的控制,等离子体激励器获得的气动力矩可达到常规舵面一定偏转角度的控制效果。
从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对飞翼布局飞行器应用等离子体激励器进行增升[15-16]和气动力矩控制[13-14]为主要的研究热点,而对于等离子体激励器布置位置和放电参数对产生控制力矩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表明,激励器布置位置和放电参数能够显著影响其控制效果[17-19]。因此,本文开展了飞翼布局飞行器等离子体激励滚转操控研究,为今后等离子体激励器实际应用中的位置、放电参数选择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1 试验系统 1.1 等离子电源 本文试验选用2种等离子体电源,分别为纳秒脉冲等离子体电源和AC等离子体电源。纳秒脉冲等离子体电源输入为0~220 V,50 Hz的交流电,输出电压在0~50 kV连续可调,放电频率调节范围为0.1~5.0 kHz。AC等离子体电源输出电压调节范围为0~30 kV,放电频率调节范围为1~100 kHz,占空比 (DC) 可在0~99%范围调整,输出电压波形为正弦波。
1.2 风洞及天平 试验风洞为开口式回流风洞,由试验段、扩散段、回流段、稳定段、收缩段和动力段组成。试验段尺寸为1.5 m×1.0 m,最大稳定风速为35 m/s,试验中风速为25 m/s,雷诺数Re=3.81×105。试验采用Φ14 mm杆式六分量天平,天平响应频率大于80 Hz,天平量程和校准精度如表 1所示。
表 1 天平量程和校准精度 Table 1 Measuring range and calibration accuracy of force balance
参数 X/kg Y/kg Z/kg Mx/
(kg·m)
My/
(kg·m)
Mz/
(kg·m)
天平量程 1.6 6.0 2.2 0.21 0.14 0.38
校准精度/% 0.08 0.03 0.06 0.02 0.01 0.08
注:X—轴向力;Y—法向力;Z—侧向力;Mx—滚转力矩;My—偏航力矩;Mz—俯仰力矩。


表选项






1.3 试验模型 试验用飞翼布局飞行器模型由ABS塑料加工而成,模型展长700 mm,机长345 mm,模型安装在风洞中的情况如图 1所示。
图 1 飞翼布局飞行器模型 Fig. 1 Flying wing aircraft model
图选项




1.4 试验内容 本次试验开展了等离子体激励器在飞翼布局飞行器上的布置位置和放电参数对飞行器滚转通道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试验中模型上的激励器电极材料为铜箔 (厚度约0.05 mm),绝缘材料为聚酰亚胺薄膜 (厚度约0.06 mm)。
为便于后续描述,对布置于飞行器上的等离子体激励器作如下编号和说明:为研究激励器对飞行器滚转通道操控效果,在飞行器顺航向右侧布置激励器,如图 2所示。将布置在模型上表面平行于内翼段前缘的激励器定义为A方式,布置在模型上表面内翼段垂直于机身轴线的激励器定义为B方式,布置在模型上表面平行于中翼段前缘定义为C方式。对于以上3种布置方式,试验中开展了不同位置的研究,各位置对应的激励器编号定义如表 2所示, 对于A、C、D布置方式其相对弦长中c指不同剖面位置处的弦长,而对于B布置方式其相对弦长中c1为对称面处的弦长,x为翼剖面弦向位置。D方式激励器编号如图 3所示。对于D方式时3种位置,单做如下说明:将激励器布置于模型上表面外翼段前后缘位置编号为D0,3条激励器布置于平行于外翼前缘0、5%c、10%c编号为D1,4条激励器顺来流布置并均分外翼段展向编号为D2。
图 2 等离子激励器编号 Fig. 2 Plasma actuator number
图选项




图 3 D布置方式激励器编号 Fig. 3 Plasma actuator number corresponding to arrangement position D
图选项




表 2 不同布置位置对应的等离子激励器编号 Table 2 Plasma actuator number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arrangement positions
激励器编号
A0 0
A1 5
A2 10
A3 15
B0 5
B1 10
B2 20
B3 40
B4 50
C0 0
C1 5
C2 10


表选项






2 结果与分析 2.1 激励器位置影响 试验采用固定放电参数的方式,开展了激励器位置的影响研究。选用纳秒脉冲等离子体电源,激励器调制频率为f=70 Hz,激励电压为U=15 kV。激励器A布置方式不同位置下放电与否产生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如图 4所示,ΔMx为激励器开启相对于激励器关闭状态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α为迎角。
图 4 A布置方式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变化 Fig. 4 Variation of rolling moment coefficient increment with angle of attack corresponding to arrangement position A
图选项




由试验结果可知,α≤12°,4种布置位置激励器产生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较小,α>12°,各位置下激励器产生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增加量值增大,在α=24°附近由于翼面流动分离的加剧控制效果迅速降低。布置于前缘的A0位置产生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较大,在α=24°处达到了最大量值0.017 5,随激励器布置位置向后移动,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逐渐降低。
激励器对飞行器滚转通道的操控是通过对流动分离的抑制实现的,由于在小迎角状态飞行器表面均为附着流态,因而激励器放电前后对全机滚转力矩系数的影响较小;大迎角时,机体表面出现流动分离,激励器放电后抑制了分离流动,使其重新附着,增大了右侧翼面的升力,升力的不对称为飞行器带来了滚转力矩。
B、C布置方式时不同激励器位置放电与否产生的全机滚转力矩系数增量ΔMx随迎角变化如图 5所示。
图 5 B、C布置方式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变化 Fig. 5 Variation of rolling moment coefficient increment with angle of attack corresponding to arrangement position B and C
图选项




图 5(a)中可知,激励器B布置方式不同位置放电前后对全机滚转通道的影响较小。由于激励器沿飞行器右侧翼面上表面展向布置,布置于前缘的激励器长度较短,大攻角时对流动分离的抑制能力有限,而位置靠后的激励器虽然长度较长,但大攻角时均处于流动分离区内部,对已经完全分离的气流作用效果有限,因此该布置方式下对飞行器滚转操纵效果较弱。
激励器C布置方式时,放电前后对滚转通道的起始控制迎角较A布置方式前移至6°,总体看,激励器布置位置越靠近前缘对滚转通道的控制效果越好。
由于A、C布置方式均对飞行器滚转通道有一定操控效果,且2种布置方式的起始控制迎角不同,因此考虑将A、C布置方式结合,沿飞行器内翼和中翼段布置等离子体激励器,不同位置下激励器放电与否产生的全机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变化如图 6所示。
` 图 6 AC布置方式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变化 Fig. 6 Variation of rolling moment coefficient increment with angle of attack corresponding to arrangement position AC
图选项




由试验结果可知,总体上随激励器布置位置后移,产生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逐渐降低,A2C2位置甚至在α=16°~21°放电后出现了对全机滚转力矩的反操纵。布置于前缘的A0C0位置产生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较大,该布置方式结合了A布置方式良好的大迎角控制效果和C布置方式较小的起始控制迎角优势,在α=6°后对全机滚转通道的操纵效果基本随迎角增加呈增大趋势,在α=24°时达到最大量值,而后由于流动分离加剧,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逐渐降低。
考虑到外翼段对滚转控制的力臂较长,因此以D布置方式开展了滚转操控风洞试验,试验结果如图 7所示。
图 7 D布置方式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变化 Fig. 7 Variation of rolling moment coefficient increment with angle of attack corresponding to arrangement position D
图选项




图 7可知,激励器D布置方式各位置放电前后对全机滚转通道有一定影响,但量值较小。随迎角增大飞翼布局飞行器首先在外翼段表面出现分离,但由于外翼段展向尺寸较小,激励器能够布置的空间有限,多条布置时只有在分离区附近的激励器能够对流动起到再附作用,因此D布置方式对飞行器滚转操控效果较弱。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当激励器布置于内翼段和中翼段前缘即A0C0位置时,对滚转通道的控制效果最佳。以下将以该最优布置位置为基础,开展放电参数对飞行器滚转操控效果的影响研究。
2.2 放电参数影响 等离子体激励器电源在放电时主要有3个控制参数:调制频率、激励电压和占空比。本次试验采用纳秒脉冲等离子体电源和AC等离子体电源2种电源,由于纳秒脉冲等离子体电源不具备占空比调节能力,因此在研究占空比的影响时,采用AC等离子体电源。首先用纳秒脉冲电源开展了调制频率和激励电压对飞行器滚转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试验。
激励器布置位置为A0C0,激励电压固定为U=15 kV时,不同调制频率激励器放电与否产生的全机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的变化如图 8所示。
图 8 不同调制频率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变化 Fig. 8 Variation of rolling moment coefficient increment with angle of attack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modulation frequencies
图选项




图 8结果可知,飞行器滚转控制效果受激励器调制频率的影响较大。调制频率f < 70 Hz时,激励器放电后产生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调制频率增加而增大;f=70 Hz时,对飞行器滚转通道的控制效果最佳;f>70 Hz时,激励器放电后产生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调制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在大迎角时过大的调制频率 (f=700 Hz) 对滚转通道出现了反操纵。
根据施特劳哈尔数公式:
(1)

式中:Lsep为沿流线分离区大小;V为来流速度。当调制频率f=70 Hz时,Sr≈1,该调制频率下滚转控制效果最佳,此时等离子体放电激励频率与分离涡脱落频率存在耦合关系,使流动分离得到有效抑制。因而可得出以下结论:在固定电压下最佳滚转控制效果的调制频率为Sr=1时对应的频率。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固定调制频率f=70 Hz,开展了不同激励电压U对飞行器滚转控制效果的影响试验,各激励电压激励器放电与否产生的全机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的变化如图 9所示。
图 9 不同激励电压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变化 Fig. 9 Variation of rolling moment coefficient increment with angle of attack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excitation voltage
图选项




由试验结果可知,激励电压对飞行器滚转控制效果的影响较小。各迎角下激励电压变化,飞行器滚转力矩系数增量基本不变。
由于等离子体激励器是通过将掩埋电极和裸露电极间的空气电离进而使其加速运动来实现流动控制的,因此放电电压过大可能导致激励器2个电极间的绝缘层被击穿。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实际应用时应选择较小的激励电压以保护激励器,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研究占空比 (DC) 对飞行器滚转控制效果的影响,采用AC等离子体电源开展了试验。调制频率固定为f=70 Hz、激励电压固定为U=15 kV时,不同占空比激励器放电与否产生的全机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的变化如图 10所示。
图 10 不同占空比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变化 Fig. 10 Variation of rolling moment coefficient increment with angle of attack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uty cycles
图选项




由试验结果可知,占空比对飞行器滚转控制效果有一定影响。占空比小于50%,激励器放电后产生的全机滚转力矩系数增量基本不随占空比而变化;占空比大于50%,激励器放电后产生的全机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占空比增加而下降。因此,采用AC放电方式时,占空比的选取不宜过大,否则会对飞行器滚转操控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2.3 等离子激励与气动舵操控效率对比 通过上述研究,等离子体激励能够实现对飞翼布局飞行器滚转通道的操控,这种新型操控方式与常规气动舵的操控效率相比究竟如何?本文开展了常规气动舵面滚转操控的风洞试验。图 11对比了纳秒脉冲放电方式下,调制频率f=70 Hz、激励电压U=15 kV、A0C0布置位置时,等离子体激励器放电产生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与飞行器副翼不同舵偏δx产生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
图 11 激励器与副翼不同舵偏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变化 Fig. 11 Variation of rolling moment coefficient increment caused by plasma actuator and aileron deflection with angle of attack
图选项




图 11可知,δx<20°时,副翼产生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随舵偏的增加而增大。随迎角增加,各舵偏下副翼产生的滚转力矩系数增量逐渐降低。常规气动舵面在α=16°之后,由于流动分离其对飞行器滚转通道的操控基本失效,而等离子体激励器在α<12°时对飞行器滚转通道的操纵能力较弱,α>12°时其操纵效率随迎角的增加迅速增大,在α=12.5°时相当于常规副翼δx=5°的滚转操控效果,α=16°时相当于常规副翼15°舵偏的滚转操控效果,α=22°时相当于常规副翼δx=20°的滚转操控效果。
图 12给出了激励器放电与飞行器副翼不同舵偏产生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俯仰力矩系数、侧向力系数及偏航力矩系数增量 (ΔCL、ΔCD、ΔMz、ΔCz及ΔMy) 随迎角变化的对比。
图 12 激励器与副翼不同舵偏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俯仰力矩系数、侧向力系数及偏航力矩系数增量随迎角变化曲线 Fig. 12 Variation of lift coefficient, drag coefficient, pitch moment coefficient, lateral force coefficient and yaw moment coefficient increments caused by plasma actuator and aileron deflection with angle of attack
图选项




由试验结果可知:总体看常规副翼偏转后,飞行器升力系数降低,阻力系数增加,而等离子体激励器控制滚转时,放电后飞行器升力系数增加,阻力系数降低,在滚转操控过程中对飞行器气动特性产生了有利影响;副翼偏转后对飞行器俯仰力矩产生了一定影响,致使升降舵需同步偏转,而等离子体激励器放电后对俯仰力矩的影响很小,基本不需升降舵配合作动。副翼偏转对侧向力系数的影响较小,等离子体激励器放电后,在产生较大滚转力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的侧向力。而对于偏航力矩,副翼偏转后产生了负偏航,等离子体激励器放电后产生的偏航力矩为正。
激励器以A0C0位置布置,飞行过程中,激励器放电后飞行器顺航向向左滚转,此时需要产生正的侧向力 (指向右侧机翼) 以平衡侧滑影响,等离子体放电方式能够产生较大的正侧向力从而降低方向舵舵偏。
综上所述,采用等离子体激励器控制飞行器滚转通道时,对全机气动特性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减少了各通道间的气动耦合。
3 结论 通过研究等离子体激励的布置位置、放电参数对飞翼布局飞行器滚转控制效果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 等离子体激励器通过放电能够实现对飞翼布局飞行器滚转力矩的操控,产生操控的机理是抑制翼面流动分离,从而使两侧机翼产生不对称的升力。
2) 激励器以平行于飞行器前缘方式布置时,能够获得较好的滚转控制效果,最佳控制效果为布置在内翼、中翼前缘位置。激励器位置后移,滚转控制效果逐渐降低。
3) 在纳秒脉冲放电方式下,飞行器滚转控制效果受激励器调制频率的影响较大,而激励电压对滚转控制效果的影响较小。最佳滚转控制效果的调制频率为施特劳哈尔数等于1时对应的频率。
4) 在AC放电方式下,占空比对飞行器滚转控制效果有一定影响。占空比的选取不宜过大,否则会对飞行器滚转操控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5) 等离子体激励器与常规副翼控制滚转相比,在小迎角时产生的滚转操纵力矩比副翼小,大迎角时副翼舵面由于流动分离失效,而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操纵效率随迎角的增加迅速增大。试验状态下,激励器在α=12.5°时与常规副翼δx=5°的滚转操控效果相当,α=16°时与常规副翼δx=15°的效果相当,α=22°时与常规副翼δx=20°的效果相当。
6) 相比于常规气动舵面,等离子体激励器在滚转操控时,能够增加飞行器升力,降低阻力,产生较大的正侧向力和正偏航力矩,同时对俯仰力矩的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 BOWLUS J A, MULTHOPP D, BANDA S 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ailless aircraft stability and control:AIAA-97-3830[J].Reston:AIAA, 1997: 1713–1718.
[2] 李林, 马超, 王立新. 小展弦比飞翼布局飞机稳定特性[J].航空学报, 2007, 28(6): 1312–1317.
LI L, MA C, WANG L X. Stability features of low aspect-ratio flying wings[J].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07, 28(6): 1312–1317.(in Chinese)
[3] MOELLER E B, REDINIOTIS O K. Hingeless flow control over a Delta-wing planform[J].Journal of Aircraft, 2002, 39(6): 1035–1044.DOI:10.2514/2.3032
[4] TRAUB L W, GILARRANZ J L, REDINIOTIS O K.Delta wing hingeless control via synthetic jet actuation[C]//40th AIAA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and Exhibit.Reston:AIAA, 2002:1-10.
[5] 孔轶男, 黄建栋, 王立新, 等. 涡流控制在小展弦比飞翼布局飞机上的应用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 2008, 26(4): 435–439.
KONG Y N, HUANG J D, WANG L X, et al. Vortex control in low aspect ratio flying wing[J].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2008, 26(4): 435–439.(in Chinese)
[6] CORKE T C, POST M L.Overview of plasma actuators:Concepts,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s:AIAA-2005-563[R].Reston:AIAA, 2005.
[7] CORKE T C, ENLOE C L, WILKINSON S P.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actuators for flow control[J].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2010, 42: 505–529.DOI:10.1146/annurev-fluid-121108-145550
[8] ROUPASSOV D V, ZAVYALOV I N, STARIKOVSKⅡ A Y, et al.Boundary layer separation plasma control using low-temperature non-equilibrium plasma of gas discharge[C]//44th AIAA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and Exhibit.Reston:AIAA, 2006:1-7.
[9] POST M L, CORKE T C. Separation control on high angle of attack airfoil using plasma actuators[J].AIAA Journal, 2004, 42(11): 2177–2184.DOI:10.2514/1.2929
[10] PATEL M P, NG T T, VASUDEVAN S, et al. Plasma actuators for hingeless aerodynamic control of an unmanned air vehicle[J].Journal of Aircraft, 2007, 44(4): 1264–1273.DOI:10.2514/1.25368
[11] HE C, CORKE T C, PATEL M P. Plasma flaps and slats:An application of weakly ionized plasma actuators[J].Journal of Aircraft, 2009, 46(3): 864–873.DOI:10.2514/1.38232
[12] NELSON R C, CORKE T C, HE C A, et al.Modification of the flow structure over a UAV wing for roll control:AIAA-2007-884[R].Reston:AIAA, 2007.
[13] 杜海, 史志伟, 倪芳原, 等. 基于等离子体激励的飞翼布局飞行器气动力矩控制[J].航空学报, 2013, 34(9): 2038–2046.
DU H, SHI Z W, NI F Y, et al. Aerodynamic moment control of flying wing vehicle using plasma actuators[J].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13, 34(9): 2038–2046.(in Chinese)
[14] 杜海, 史志伟, 耿玺, 等. 等离子体激励器对微型飞行器横航向气动力矩控制的实验研究[J].航空学报, 2012, 33(10): 1781–1790.
DU H, SHI Z W, GENG X,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directional-lateral aerodynamic moment control of micro air vehicle by plasma actuators[J].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12, 33(10): 1781–1790.(in Chinese)
[15] 王万波, 章荣平, 黄宗波, 等. 等离子体激励用于2段翼型增升的试验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2, 30(1): 64–68.
WANG W B, ZHANG R P, HUANG Z B, et al. Test research of two-element airfoil lift enhancement by plasma actuator[J].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2012, 30(1): 64–68.(in Chinese)
[16] 李应红, 吴云, 张朴. 等离子体激励抑制翼型失速分离的实验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 2008, 26(3): 372–377.
LI Y H, WU Y, ZHANG P.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airfoil stall separation suppression by plasma actuation[J].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2008, 26(3): 372–377.(in Chinese)
[17] 王万波, 黄勇, 黄宗波, 等.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NACA0015翼型流动控制的PIV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 2012, 26(2): 1–5.
WANG W B, HUANG Y, HUANG Z B, et al. PIV measurement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flow control on NACA0015 airfoil[J].Journal of Experiments in Fluid Mechanics, 2012, 26(2): 1–5.(in Chinese)
[18] 李应红, 梁华, 马清源, 等. 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抑制翼型吸力面流动分离的实验[J].航空学报, 2008, 29(6): 1429–1435.
LI Y H, LIANG H, MA Q Y,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airfoil suction side flow separation by pulse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ion[J].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08, 29(6): 1429–1435.(in Chinese)
[19] 赵勤, 吴云, 李应红, 等. 端壁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抑制高负荷压气机叶栅角区流动分离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 2013, 28(9): 2129–2138.
ZHAO Q, WU Y, LI Y H, et al. Experiment of flow separation control in highly loaded compressor cascade corner by endwall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ion[J].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2013, 28(9): 2129–2138.(in Chinese)


相关话题/控制 电压 力矩 航空 等离子体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航空铝合金系列材料裂纹扩展性能的温度效应*
    民用航空器的运行环境非常复杂,其结构需要经受较大范围的温度变化,例如,万米高空飞行时航空结构常处于-50℃左右的低温环境,高速飞行以及发动机的发热会使结构局部处于高温状态,温度的变化对结构材料的裂纹扩展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为此,针对温度对航空金属材料裂纹扩展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James等[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使用SGCMGs航天器滑模姿态容错控制*
    随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器控制系统日趋复杂,各部件的可靠性、准确性要求越高,同时部件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越大。如何避免航天任务的失败和经济损失,切实保障航天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航天器规避风险的能力成为控制系统的新的研究内容,并基于此提出了容错控制理论。目前,按照设计方法的特点,容错控制一般分为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链式平滑切换变体飞行器LPV鲁棒跟踪控制*
    变体飞行器通常是依据飞行任务模式、飞行参数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主动调整外形结构,从而改善气动性能和操纵能力,这种变形可以达到扩大飞行包线和适应不同飞行性能的目的[1]。近些年,各国的****针对其结构、气动和控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2-5]。变体飞行器控制系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6-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一种新型大功率升降压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近年来,升降压变换器在便携式设备[1-2]、通信电源[3-4]、航天器电源系统[5-6]、燃料电池汽车[7]和光伏发电[8]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后两者功率需求较高,通常在千瓦级以上。中国“十五”期间研制的轿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输出功率为30kW,客车用输出功率为60kW和100kW;小型屋顶用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具有尾缘襟翼的风力机动力学建模与恒功率控制*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达到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风能作为一种安全清洁的能源,在中国储量巨大,是新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为了降低单位度电成本,风力机的大型化已成为发展趋势,这对风力发电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当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为了保证风力机各部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事件驱动的多飞行器编队协同控制*
    飞行器编队飞行,即多架飞行器为适应任务要求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三维空间队形排列,使其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队形,以体现整个机群的协同一致性[1-2]。相对于单个飞行器,多飞行器的协同编队通常有着更好的容错性和鲁棒性,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更有效地完成任务[3-5],在环境监测、资源勘探、军事侦察、目标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网络控制系统有限频域故障检测和容错控制*
    随着控制系统向规模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大量的交互数据影响着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网络控制系统中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网络实现[1],可有效解决数据交互问题,具有结构灵活、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好的优点,在航空航天、机器人控制和车辆工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产生的时延[2-4]、丢包[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神经网络的撞球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研制并开始代替人脑网络进行感知、决策与控制等行为。撞球机器人作为一个有趣的研究对象,一直受到计算机、数学和应用物理等领域研究者们的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起,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机器人被设计、制造用以模仿、学习人类打球的行为[1-3]。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计算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一种无人机数据链信道选择和功率控制方法*
    近年来,无人机(UAV)广泛用于科学研究、环境监测、搜索与营救和快递业务等民用领域[1]。无人机数据链起着控制无人机飞行以及传输遥测数据的重要作用,但易受环境影响,无人机数据链所处电磁、地理自然环境复杂,具有时变特性,并且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频率使用要求,使用频段:840.5~84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等离子体对燃气在补燃室中燃烧特性的影响*
    通常燃气在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滞留时间非常短,燃气存在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低等问题,而等离子体的化学动力学效应,通过生成的氧原子、臭氧等活性粒子,改变燃气点火燃烧过程的化学反应路径,拓宽熄火极限,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实现燃料高效燃烧,因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3]。1983年,Inomata等[4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