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谭敏佳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2-10

xm:谭敏佳
xb:男
zc:研究员
xl:博士
dh:
cz:86-
dzyj:mjtan@simm.ac.cn
grzy:
zjlb:研究员;新药;
zw:课题组长
txdz: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555号
grjj: 谭敏佳,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2003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2008 年获得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博士学位,并于2008 年至201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实验室主要以肿瘤和代谢性疾病为研究对象,利用最新生物质谱技术,围绕细胞内蛋白翻译后修饰及动态变化开展研究工作,旨在发现其在疾病中的调控机制,阐明相关药物的靶标和分子机理,鉴定“精准”指征药效的个性化生物标志物和探索治疗新策略。研究工作发现了数种新蛋白新修饰,揭示了这些新修饰与表观遗传和细胞代谢间的关系,为相关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的机理和治疗新策略研究奠定重要基础;阐明了肺腺癌的分子全景,筛选到潜在生物标志物和药物治疗靶标,为肺腺癌的精准医疗提供了重要资源和线索。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通讯/第一作者发表在Cell(3篇)、Cell Metab、Nat Chem Biol、Nat Commun、Cell Chem Biol等国际学术期刊。Web of Science引用5000余次,其中10篇论文引用>200次,单篇论文最高引用800余次,六篇论文为ESI高被引论文。


yjfx:蛋白翻译后修饰与个性化药理学:
1. 生物质谱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新技术
2. 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的个性化药物治疗机理和生物标志物
3. 表观遗传修饰调控与药物干预机理研究
4. 基于组学技术的药物靶标鉴定和机理研究
dblz:1.Xu JY#, Zhang CC#, Wang X#, Zhai LH#, Ma YM#, Mao YS, Qian K, Sun CQ, Liu ZW, Jiang SW, Wang MH, Feng L, Zhao L, Liu P, Wang B, Zhao X, Xie H, Yang XY, Zhao LY, Chang YF, Jia JY, Wang XJ, Zhang YM, Wang YR, Yang YK, Wu ZX, Yang LH, Liu B, Zhao T, Ren SG, Sun AH, Zhao Y, Ying WT, Wang F, Wang GS, Zhang Y, Cheng SJ, Qin J, Qian XH, Wang Y*, Li J*, He FC*, Xiao T*, Tan M*. (2020) Integrative prote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182(1):245-261

2.Hu H#, Zhao W#, Zhu M, Zhao L, Zhai L, Xu JY, Liu P, Tan M*. (2019). LysargiNase and Chemical Derivatization Based Strategy for Facilitating In-Depth Profiling of C-Terminome. Anal Chem. 91(22): 14522-14529
3.Huang X#, Yan J#, Zhang M#, Wang Y#, Chen Y, Fu X, Wei R, Zheng XL, Liu Z, Zhang X, Yang H, Hao B, Shen YY, Su Y, Cong X, Huang M, Tan M*, Ding J*, Geng M*. (2018) Targeting Epigenetic Crosstalk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EZH2-Aberrant Solid Tumors. Cell 175(1):186-199.

4.Liu B#, Jiang S#, Li M#, Xiong X, Zhu M, Li D, Zhao L, Qian L, Zhai L, Li J, Lu H, Sun S, Lin J, Lu Y *, Li X*, Tan M*. (2018) Proteome-wide analysis of USP14 substrates revealed its role in hepatosteatosis. Nat Commun 9: 4770

5.Xu JY#, Xu Y#, Xu Z, Zhai LH, Ye Y, Zhao Y, Chu X, Tan M*, Ye BC* (2018) Protein Acylation is a General Regulatory Mechanism in Biosynthetic Pathway of Acyl-CoA-Derived Natural Products. Cell Chem Biol 25(8):984-995.

6.Xu JY, Xu Y, Chu X, Tan M*, Ye BC*. (2018) Protein Acylation Affects the Artificial Biosynthetic Pathway for Pinosylvin Production in Engineered E. coli. ACS Chem Biol 13(5):1200-1208
7.Nie L#, Shuai L#, Zhu M#, Liu P, Xie ZF, Jiang S, Jiang HW, Li J, Zhao Y, Li JY*, Tan M*. (2017) The Landscape of Histone Modifications in a High-Fat-Diet-Induced Obese (DIO) Mouse Model. Mol Cell Proteomics 16(7): 1324-1334
8.Tan, M.#, Peng, C.#, Anderson, K.A.#, Chhoy, P., Xie, Z., Dai, L., Park, J.S., Chen, Y., Huang, H., Zhang, Y., Ro, J., Wagner, G.R., Green, M.F., Madsen, A.S., Schmiesing, J., Peterson, B.S., Xu, G., Ilkayeva, O.R., Muehlbauer, M.J., Braulke, T., Mühlhausen, C., Backos, D.S., Olsen, C.A., McGuire, P.J., Pletcher, S.D., Lombard, D.B., Hirschey, M.D.*, Zhao, Y*. (2014) Lysine Glutarylation Is a Protei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Regulated by SIRT5. Cell Metab 19(4): 605-617
9.Tan M.#, Luo H.#, Lee S.#, Jin F., Yang J.S., Montellier E., Buchou T., Cheng Z., Rousseaux S., Rajagopal N., Lu Z., Ye Z., Zhu Q., Wysocka J., Ye Y., Khochbin S., Ren B., Zhao Y*. (2011) Identification of 67 histone marks and histone lysine crotonylation as a new type of histone modification. Cell 146, 1016-1028
10.Zhang, Z.#, Tan, M.#, Xie, Z., Dai, L., Chen, Y., Zhao, Y.*. Identification of lysine succinylation as a new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2011) Nat Chem Biol 7, 58-63

申请专利

1.吴晔明,叶阳,武志祥,姚胜,蔡翊鸿,谭敏佳。丹参酮类化合物及其用于治疗血管瘤的用途。中国,CN,2019.03.19(已公布,未授权)

2.郭方,谭敏佳,翟琳辉,刘萍。一种色谱柱支架。中国,CNU,2018.02.27

3.叶阳,大卫·E·詹姆斯,谭敏佳,格里高利·库尼,柯昌强,爱德华·W·克里根,陈彤,叶冀明,李希强。 苦瓜中提取的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的药物中的用途,中国,CN,2012.03.14

4.叶阳,大卫·E·詹姆斯,冷颖,谭敏佳,叶冀明,刘筱,柯昌强,冯颖,陈彤,李希强。葫芦烷型三萜皂苷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CN,2012.03.14

5.叶阳,司马骏一,唐春萍,杉本规矩夫,柯昌强,李希强,谭敏佳,葛凡,杨新洲,丁健。莽草酸的分离纯化方法。中国,CN**,2011.07.20


jyjl:复旦大学药学专业、理学学士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专业、理学博士
gzjl: 美国芝加哥大学 博士后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
ktxm: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9-2020,子课题负责人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9JC**,2019-2022,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2022,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19-2024,骨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2018-2021,骨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2020,主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7YFC**, 2017-2019,骨干 卢嘉锡国际团队项目,2018-2020,课题骨干 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YZ201647,2017-2018,课题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 2016-2017,子课题负责人 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2015-2018,项目负责人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A02004,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草图课题四/人体呼吸系统蛋白质组表达谱, 2014-2018,课题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9-2020,子课题负责人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9JC**,2019-2022,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2022,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19-2024,骨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2018-2021,骨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2020,主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2017YFC**, 2017-2019,骨干 卢嘉锡国际团队项目,2018-2020,课题骨干 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YZ201647,2017-2018,课题负责人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 2016-2017,子课题负责人 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2015-2018,项目负责人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A02004,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草图课题四/人体呼吸系统蛋白质组表达谱, 2014-2018,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4-2017,主持 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9507-002,2014-2016,骨干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301-001-007,2012-2015,骨干
ryhj: 第四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第八届中国人类蛋白组学大会优秀青年****奖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xpwj:http://sourcedb.simm.cas.cn/zw/gb2020/yjzz/202008/P.jpg
kycg: 1.构建了基于多维蛋白质组学的肺腺癌分子全景图谱,发现早期肺腺癌的蛋白生物学特征及相关信号通路,绘制了肺腺癌疾病的分子亚型及各亚型的分子特征与临床表征,揭示了不同亚型间的蛋白质表达、激酶活性、磷酸化蛋白修饰以及临床信息等方面的特征,筛选到若干肺腺癌潜在预后标志物及潜在药物靶标,为肺腺癌的精准医疗提供了重要资源和线索 (Cell 2020)。

2.发现肿瘤表观遗传靶点EZH2调控新模式及个性化治疗新策略,发现EZH2抑制剂诱导激活H3K27ac在细胞对EZH2抑制剂耐药起重要作用,首次证明联合使用EZH2抑制剂、BRD4抑制剂、ERK抑制剂能够大大提高EZH2抑制剂在实体肿瘤模型中的治疗效果,为表观遗传抑制剂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策略 (Cell 2018)。

3.首次对去泛素化酶USP14的底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其与脂肪酸、能量代谢等密切关系,并证明USP14通过调控脂肪酸合成酶FASN影响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和胰岛素抵抗的新机制 (Nat Commun 2018)。

4.揭示了蛋白酰化修饰在以辅酶A为前体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中调控机制的普遍性。证明通过操纵蛋白修饰的关键因素可提高活性天然产物产量,为代谢工程调控和改造提供全新的策略 (Cell Chem Biol 2018, ACS Chem Biol 2018)。

5.建立了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研究的新方法,揭示了组蛋白巴豆酰化为与精子发育密切相关的全新表观遗传修饰,并极大丰富了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内容 (Cell, 2011)。

6.发现了赖氨酸琥珀酰化和戊二酰化为去酰化修饰酶Sirt5调控的全新蛋白修饰,并与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揭示了戊二酸尿症的分子新机制(Cell Metab 2014, Nat Chem Biol 2011)。

研究工作被Cell,Nat Rev Genetics,Nat Methods,Cancer Discovery, Angew Chem Int Ed,Sci Singnaling,美国化学会C & En News,英国化学会Chemistry World,Faculty of 1000等许多重要学术期刊和网站列为研究亮点或专文评述,六篇论文为ESI高被引论文。


shrz: 2019年-至今《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编委

2019年-至今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表型组学分会委员

2018年-至今 《药学进展》青年编委

2018年-至今 上海市药理学会理事

2018年-至今 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

2017年-至今 第一届中国科学院留学人员联谊会(中科院欧美同学会)理事

2017年-至今 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分子系统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2016年-至今 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2016年-至今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分会理事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 上海药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