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任进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2-10

xm:任进
xb:女
zc:研究员
xl:博士
dh:
cz:
dzyj:jren@cdser.simm.ac.cn
grzy:
zjlb:研究员;新药;
zw: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主任、研究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txdz: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海科路501号
grjj:任进,女,医学博士,二级研究员,现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安评中心主任。带领团队2004年通过了我国SFDA GLP实验室认可。2012年顺利通过了OECD(瑞典和比利时)GLP的资格认证;2013年通过了英国药监权威机构MHRA的GLP实验项目审计;2016年顺利通过美国FDA整个设施的GLP审计,成为我国通过国际GLP认证最多的安评机构,并作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的标志性成果。

在毒理学研究中始终瞄准国际毒理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863”、“973”、中科院、上海市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同时,针对药物可能诱发的肝脏、肾脏等毒性,从分子、细胞、整体水平上,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毒性机理研究。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首次发现非编码miRNA具有转录和转录后双重调控作用的全新基因调控模式;首次发现miR-552-3p对肝内糖脂代谢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并验证了非编码单链RNA、转录因子和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的全新分子机制,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J of Hepatology”上。已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了130余篇文章,其中国外SCI杂志上发表了90余篇,被引用1240余次。申请了十余项专利、授权3项。编写了毒性病理学相关的专业技术书籍《毒性病理学图解》,填补了国内空白。培养了二十余名博士研究生。被聘为国家CFDA的新药审评专家和GLP实验室检查专家;中国毒理学会、中国药学会、上海市药理学会的理事;现任中国药学会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日本《毒性病理学杂志》特约编委等多个杂志的编委。2013年同时获得英国皇家病理学院授予的病理学家和国际毒性病理学家的资格和称号,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作为第一完成人带领团队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何粱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以及“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一等奖”、“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奖”,入选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多项荣誉和奖励,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在全国药物毒理学研究领域中走在前列。


yjfx:1. 用于新药IND注册的符合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OECD等多国GLP要求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化药、中药、生物药和细胞疗法)
2. 新药的早期药效/药代/毒性筛选,以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降低风险
3. 生物药(单抗、ADC抗体、核酸类药物等)和细胞疗法的特殊关键技术评价、分析和研究
4. 针对药物的重要靶器官肝脏、肾脏、心脏等分子毒性机制研究,以及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型的探索
5. 非编码RNA在生理和多种疾病中的分子机制和应用研究
dblz:1.Fan L#, Lai RT#, Ma NN, Dong YX, Li Y, Hou L, Wu Q, Lu HL, Qiao JW, Gong LK, Chen J*, Xie Q*, Jin Ren*: miR-552-3p modulates transcriptional activities of FXR and LXR to meliorate hepatic glyco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 Journal of Hepatology(IF=18.946) (Revising)

2.Guo HJ, Pu M, Tai YS, Chen YX, Lu HL, Qiao JW, Wang GH, Chen J, Qi XM, Huang RM*, Tao ZT*, Ren J*. Nuclear miR-30b-5p suppresses TFEB-mediated lysosomal biogenesis and autophagy.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Immediate IF=11.07) (Revising)

3.Yu Li1,2, Huibiao Zhang3 , Lei Fan1,2, Jiahui Mou1,2, Yue Yin4, Chao Peng5, Yuxiang Chen1, Henglei Lu1,6, Liting Zhao7, Zhouteng Tao1,2, Jing Chen1,2, Yizheng Wang8, Xinming Qi1,2, Ruimin Huang 2,9*, Jin Ren1,2*. MiR-629-5p promotes the invasion of lung adenocarcinoma via increasing both tumor cell invasion and endothelial cell Permeability. Oncogene. 2020 Feb 27. doi: 10.1038/s41388-020-1228-1. [Epub ahead of print] (Immediate IF=8.11)

4.Y Xiao, M Ge, X Xue, C Wang, H Wang, X Wu, L Li, L Liu, X Qi, Y Zhang, Y Li, H Luo, T Xie, J Gu and J Ren*. Hepatic cytochrome P450s metabolize aristolochic acid and reduce its kidney toxicity. Kidney International 2008,73(11): 1231-1239 (IF= 8.306)

5.Yiting Zhang127, Jianhua Sun17, Minjia Tan23, Yongzhen Liu1, Qian Li23, Hua Jiang4, Huamao Wang4, Zonghai Li4, Wei Wan25, Hualiang Jiang25, Henglei Lu1, Bingshun Wang6, Jin Ren12*, Likun Gong12*. Species-Specific Involvement of Integrin αIIbβ3 in a Monoclonal Antibody CH12 Triggers Off-Target Thrombocytopenia in Cynomolgus Monkeys. Molecular Therapy. 6 June 2018, 26(6) , 1457-1470. (IF= 8.402)

6.Pu M, Chen J, Tao Z, Miao L, Qi X, Wang Y, Ren J. Regulatory network of miRNA on its target: coordination between transcriptional and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Cell Mol Life Sci. 2019 Feb;76(3):441-451.(IF= 7.014)

7.Yang Zhao, Xinming Qi, Jing Chen, Wenxin Wei, Cunzhi Yu, Hong Yan, Mengfan Pu, Yu Li, Lingling Miao, Chunzhu Li*, Jin Ren*. The miR-491-3p/Sp3/ABCB1 axis attenuates multidrug resista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ancer Letters. 2017 Nov 1;408:102-111. (IF=6.508)

8.Lingling Miao, Hailan Yao, Chenggang Li, Mengfan Pu, Xuan Yao, Hui Yang , Xinming Qi, Jin Ren*, YizhengWang*. A dual inhibition: microRNA-552 suppresses both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 of cytochrome P450 2E1.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Gene Regulatory Mechanisms. 2016;1859(4):650-662. (IF=6.332)

9.Mengfan Pu, Chenggang Li, Xinming Qi, Jing Chen, Yizheng Wang, Lulu Gao, Lingling Miao*, Jin Ren*. MiR-1254 suppresses HO-1 expression through seed region-dependent silencing and non-seed interaction with TFAP2A transcript to attenuate NSCLC growth. PLoS Genetics. 2017 Jul 27;13(7):e**. doi: 10.1371. (IF=6.100)

10.Ma D, Jiang Y, Chen F, Gong LK, Ding K, Xu Y, Wang R, Ge A, Ren J*, Li J, Li J, Ye Q.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sozymes and in vivo protection against emphysema by substituted gamma-keto carboxylic acids.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06; 49 (2):456-458. (IF=6.054)

11.Yang Zhao, Jing Chen, Wenxin Wei, Xinming Qi, Chunzhu Li, and Jin Ren. The dual-inhibitory effect of miR-338-5p on multidrug resistance and cell growth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2018 Jan 26;3:3. doi: 10.1038. (IF=5.873)

12.Luan Y, Xing G, Qi X, Wu M, Li C, Yao J, Gong L, Nohmi T, Gu J, Zhou W, Zheng S, Ren J. The application of hepatic P450 reductase null gpt delta mice in studying the role of hepatic P450 in genotoxic carcinogen 4-(methylnitrosamino)-1-(3-pyridyl)-1-butanone-induced mutagenesis. Arch Toxicol. 2012; 86(11): 1753-61. (IF=5.741)


jyjl: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医学学士学位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硕士学位日本国北海道大学医学系癌研究所,病理学博士学位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 (Buffalo, New York, U.S.A.)博士后
gzjl: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任助教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化学环境部,任研究员 日本国千叶县癌中心病理研究部,任研究员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战略的基础研究推进事业“脑研究Project研究员 (在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系,神经病理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任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ktxm: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建立符合国际GLP标准的,以毒性病理学为优势的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平台。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细胞与分子水平检测药物肝肾潜在毒性和代谢特征的安全评价关键新技术。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基于人源化动物模型和肝脏生物功能网络的药物肝毒性预测关键新技术。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生物大分子药物特殊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 针对miRNAs重要靶点的创新药物研发-MDR1所致肿瘤耐药。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马兜铃酸致肝癌风险量效关系的评价、预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中科院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多项课题
ryhj: 作为第一完成人和唯一获奖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2009/2016/2019) “第十二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1) 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一等奖(2008) 第三届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创新奖(2018)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2014/2017)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6) 上海市领军人才 上海市第八届巾帼创新奖 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奖 上海市“侨界十杰”称号 国务院侨办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荣誉称号 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xpwj:http://sourcedb.simm.cas.cn/zw/gb2020/yjzz/202008/P.jpg
kycg:1.创建符合国际GLP规范的药物非临床安评中心,率先获得美国FDA/英国MHRA/欧盟OECD GLP资格认证,使我国药物安评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带领团队经过十余年努力,建成了符合国际GLP规范的药物安评平台,率先实现药物安评平台与国际接轨,以无任何GLP偏离的结果,获得美国FDA/英国MHRA/瑞典/比利时药监权威机构的GLP检查和认证资格,成为我国获得国际GLP认证最多的安评平台。已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平台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高质量完成了多项新药安评项目:建立了百余种早期毒性筛选方法与模型。完成了国内外320余种、1500余药次的新药安评项目,申报或进入美国FDA/英国/欧盟OECD等国外临床试验50余项,我国创新药物近100项并获得新药证书或临床批件。如我国抗肿瘤明星新药安罗替尼、吡咯替尼、阿帕替尼、抗高血压新药阿利沙坦酯等已成功上市,上市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药物安评与国际接轨、安评数据与国际互认重大目标,已成为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平台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国家科技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并在10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宣传推广。

2.分子毒理学机制研究成果显著获国际同行高度评价:毒性机制是药物安评的重要基础。

针对传统中药活性成分,通过迴然不同的靶器官与作用机制,应用特异性分子、细胞和转基因动物创新体系,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多个常用中药的肝脏、肾脏、生殖毒性作用新机制,如对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马兜铃酸(AA)肾病和肝癌相关性的毒性机制进行了创新研究,应用ICH认可的大鼠中期致肝癌模型,首次揭示了AA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是诱发因子、非直接致肝癌因子,验证了DNA加合物形成和特异性基因突变是AA毒性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应用肝脏P450还原酶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首次阐明肝脏P450酶氧化代谢和肾脏NQO1酶还原代谢可调控AA肾脏毒性作用。国际权威杂志“Kidney International”主编邀请权威专家撰写专题评论:该研究解决了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对中药雷公藤限制性毒性进行了创新研究,首次证明雷公藤衍生物的毒性与肝脏P450酶的调控密切相关;揭示了TAK1 Ser412位点的去磷酸化是其引发特异性睾丸损伤的重要毒性分子机制;完成了创新药雷藤舒全套安评试验获批临床。还揭示了大黄素诱导DNA双链断裂的分子机制被选为毒理学杂志的封面文章。

3. 非编码RNA研究领域取得多项新成果

创建了基于非编码RNA全新分子机制为基础的早期发现和成药性研究体系,创新性提出小RNA在转录后和转录水平同时抑制基因表达的新机制, 改变了单一经典调控的概念,阐明了小RNA精细调控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和四种双重调控的新模式,即同时调控靶基因mRNA翻译和启动子转录、转录因子表达和上游信号通路活性(综述文章)。

1)Oncogene:miR-629-5p通过增强肿瘤细胞侵袭和内皮细胞渗透的双重作用促进肺腺癌的浸润。本研究采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最新技术方法,包括TCGA数据库的筛选、体外/体内功能考察、蛋白质谱分析和分子机制探究,以及临床样本的验证,首次发现miR-629-5p能够通过抑制肺腺癌细胞中PPWD1的表达、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中CELSR1的表达而发挥更显著的促进肺腺癌浸润的双重作用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为阐明肺腺癌浸润转移机制提供了新依据、新思路,同时为肺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新策略。

2)CDD: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Nuclear miR-30b-5p suppresses TFEB-mediated lysosomal biogenesis and autophagy。本研究通过RNA-seq、蛋白质谱分析、CRISPR/Cas9敲除等一系列最新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的分子机制探索,以及体内外功能验证,发现miR-30b-5p能够在细胞核中通过与自噬溶酶体相关基因启动子区的CLEAR元件相结合,占据了调控溶酶体生成及自噬过程的关键转录因子TFEB的结合位点而抑制TFEB的转录活性,进而抑制溶酶体的生成以及自噬。本研究创新性地证明了成熟形式的miRNA可以进入细胞核来发挥非经典基因转录调控作用,揭示了其在细胞核中与顺式作用元件和转录因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全新分子机制,阐明了miRNA在溶酶体自噬过程中发挥的重要调控作用,为非编码RNA对基因非经典的转录抑制调控提供了新的分子机制,同时这些发现也为治疗自噬异常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

3)Journal of HEPATOL:揭示新的糖脂代谢调控miRNA—miR-552-3p在细胞核内调控FXR和LXR转录活性从而调节肝脏糖脂代谢功能异常。本研究通过RNA-seq、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miR-552-3p可以在细胞核内发挥调控肝X受体(LXR)和法尼醇X受体(FXR)下游基因的新的生物学功能,并在多种动物模型中验证了这个miRNA对肝内糖脂代谢异常的改善作用。再通过体外FRET、ChIP、pull down、EMS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miR-552-3p序列中特有的与NR1家族响应元件类似的碱基排列可与LXR响应元件(LXRE)中DR4序列的反义链结合,以及与FXR响应元件(FXRE)中IR1序列的正义链和反义链结合,从而影响它们的转录活性及下游糖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一作用机制也再次在人的肝原代细胞上得到印证。进一步,应用人的临床样本首次发现了miR-552-3p与NAFLD病人肝脂蓄积程度和肝损伤的相关性。该研究不仅首次提出了miR-552-3p对肝内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具有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生物学功能,再次证明了本实验室首次提出的miRNA、转录因子和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的新的分子机制,也为miR-552-3p发展为NAFLD无创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及基于该miRNA进行糖脂代谢病的药物开发提供了可能性。这些新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细胞核内miRNA调控下游基因表达提供了新机制,为miRNA参与体内糖脂代谢提供了新依据,为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方向。

共发表论文百余篇,他引一千余次次,影响因子>350。申请专利13项、授权5项。培养了二十多名硕博研究生。


shrz:2003年/2008年/2012年/2016年连续四届当选为上海市人大代表

2011年/2012年连续当选为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

2005年/2010年/2015年连续三届当选为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常委

2005年/2012年当选为致公党上海市市委委员、科技支部副主委

学术任职: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责任专家组成员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国家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新药审评专家

国家NMPA的GLP实验室检查专家

中国药学会 常务理事、药物毒性病理学专委会 主任委员

中国毒理学会/上海市环境诱变剂学会/上海市药理学会/《中国药理学报》 理事

日本《毒性病理学杂志》 特约海外编委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特约编委

《卫生毒理学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药学杂志》/《药物不良反应》编委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 上海药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