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

徐州医学院 免费考研网/2014-01-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专业代码 071010)

学术学位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 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团结进取,培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并以英文撰写研究论文。

4. 努力锻炼身体,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

1. 学习年限:三年

2. 时间安排:

(1)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理论课程学习,要求修满30学分以上。

(2)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进实验室报到,学习基本实验技能、查阅文献。

(3)第二学年:预实验,撰写文献综述;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末做开题报告。

(4)第三学年:科研;撰写毕业论文及答辩。

三、研究方向

脑病分子机制与防治

1. 脑病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2. 神经发育与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

3. 脑病治疗药物筛选与应用

4. 重要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

参考研究生学院相关规定,学习必修课和相关选修课(见课程设置表)。

(二)学分要求

研究生各门课程均实行学分制,考试采用百分制;所修总学分30学分以上,必修课≥70分、选修课≥60计算学分。

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学分

小计

英语(普通班)

150

5

13.5

医学英语术语学

90

3

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60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医学统计学

93

3

计算机信息技术

55

2.5

专业

基础

神经生物学

60

2

10.5

医学分子生物学(含实验)

120

4.5

细胞信号转导

60

2

高级生化实验技术

30

1

专业英语

30

1

医学文献检索

32

1

14.5

高级病理生理学

30

1

神经药理学进展

25

1

医用电子显微镜技术

31

1

医学论文写作

24

1

医学遗传学

56

1.5

大鼠中枢神经比较和应用解剖学

68

2.5

医学实验动物学

26

1

神经生物学实验

80

2.5

医学免疫学

60

2

合计

23门课

1084

38.5

38.5

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修医学英语术语学和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所有研究生两选一。

(三)必读著作和期刊

阅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参考资料,了解中风、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综合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

必读著作:

张光毅,细胞信号转导讲义,徐州医学院,2006

张龙翔等,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二版

李建武等,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必读期刊:

1. Cell

2. Science

3. Brain

4. Brain Research

5. Stroke

6. PNAS

7. Neuroscience

8. Neuroscience Letters

9. Nature

10. Nature cell biology

11. Nature Neuroscience

12.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3. Europe Journal ofNeuroscience

14.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15.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16. Biochemical Journal

17.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8.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20.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

21. 生理科学进展

(四)外语要求

1. 必修英语课考试成绩应及格(≥70分)

2. 能熟练阅读英文论文,并用英文撰写研究论文,英语达6级水平(CET-6)。

3. 专业外语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应达到2500印刷符号/小时,无重大错漏。

(五)学术活动

研究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并有详细的记录,在学期间至少听6次校级及以上学术报告。三年期间本人作学术报告≥6次(包括读书报告、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报告、实验小结报告及预答辩)。

五、科学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

(一)选题

可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者另选对本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课题,内容有所创新,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商定。

(二)查阅文献与撰写综述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报告需经三位副高以上教师评议通过。

(三)课题设计与开题报告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理论课程考试后,研究生应与导师联系,由导师指定进入各实验室,在高年级研究生指导下学习本学科常用实验技术,同时协助高年级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

第二学年:与导师讨论研究方向,做预实验,及时整理预实验结果,与导师讨论后,在学年内做开题报告,报告需经三位副高以上教师评议通过。

在科研实践中,如对课题进行修改,要经导师同意;如重新开题需经基础学院批准后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四)实验记录与分析

第一学年结束后从实验室秘书处领取实验记录本,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要求实验步骤完整,实验数据不可随意涂改和缺页。研究生毕业离校前需上交实验记录本(如有需要可复印实验记录)。分析应采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应实事求是。

(五)中期检查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政治思想、学位课程,实验进展情况,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是否正确、结果是否实事求是、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以及是否通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研究生学院委托督导专家组抽查。

(六)撰写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内定稿,并按照研究生学院规定的论文格式书写A4打印成册。

(七)预答辩

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20天左右,组织一次学位论文预答辩,专家组对论文进行评阅,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研究生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专家组由导师、导师组成员或相关学科专家组成。

(八)论文初审

论文定稿后,学校组织三位同行专家(副高职称及以上)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评议。三位同行专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一位,同时至少有一位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导师或导师组成员不能给自己的研究生作学位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专家不参加被审阅论文的研究生的答辩委员。

(九)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在第6学期的6月10号前完成。

1.申请答辩条件: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通过选修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完成教学工作、通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评议和论文撰写,论文经同行专家评阅并通过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2.填学论文答辩申请表,经导师签署意见后,基础学院审核、经研究生学院批准后方可进行答辩。

3.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论文答辩会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1年内补充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1次。

六、教学能力培养

参加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试讲、辅导答疑、指导实验等,有一定教学能力的研究生,可担任理论课教学。担任讲课和指导实验的研究生必须参加集体备课和教学的准备工作。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时间应不少于一个学期。

七、培养方式与管理

(一)导师负责制

1.建立由学科或学术带头人主持下的导师负责制,按照培养目标,全面实施培养计划,严格管理。

2.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课题设计,组织并督促科研计划的实施和落实,掌握科研课题的研究进度,做好科研过程及终端的质量控制。

(二)学科集体培养

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在科、室主任或学科负责人组织领导下,可由导师提名组成导师小组集体培养。导师小组由三人组成(包括导师),一般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其中可以有一名讲师。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小组负责研究生的全面培养,内容包括科研能力、专业理论和实验技能等,并注重教书育人。

(三)考核

研究生就读期间的考核包括平时、中期、毕业考核,包括以下内容:

1.学位课程及学分获得情况。在第六学期中进行专业课及专业外语考试。

2.科学研究完成情况:

①文献综述和报告及评议结果;

②科研设计完成情况;

③通过开题报告及评议,制定下一步研究计划;

④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3.外语

大学英语六级及专业英语通过情况。

4.综述和论文完成情况

①综述完成1篇,并与研究方向相应;

②完成学位论文,完成相关研究论文,至少有1篇已投稿或发表(接受发表)。

5.预答辩情况

6.思想品德的情况。

平时考核:建立包括思想品德、科研、教学及工作表现的档案,备考核。

中期考核:按“关于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实施办法”执行。

毕业考核:按研究生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达到培养目标的各项要求方可毕业,凡符合《徐州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后,授予硕士学位。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