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物 化 学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专业代码 100701)
学术学位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药学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具体要求是:
(一)政治思想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具有学风严谨,道德高尚,热爱专业,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从事药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2.掌握现代化学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提取、合成新工艺和药效评价的研究方法,能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新药研究与开发,具有分析问题、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了解药学领域的发展动向,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作性成果。
3.培养创造性科学思维能力,能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并掌握药物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科技文献检索能力,并追踪本专业新进展,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撰写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阅读外文专业期刊和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
硕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为三年。
第一阶段为第一学期,主要学习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等(导师可根据研究方向指定选修课),参加研究生学术例会及学术活动。
第二阶段为第二至六学期,主要是科研工作和撰写论文,必要环节的培养和学位论文研究。
研究生第一、二、三年级均不享受寒暑假,休假时间由研究生申请,导师安排。具体培养进程参照研究生院颁发的《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三、研究方向
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药物研究。
2. 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药物研究与开发。
3.抗肿瘤药物研发与机制研究。
4. 生物活性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及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5. 超分子药物载体的研发。
6. 药物合成方法学研究
7. 抗感染药物研究与开发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
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
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数 | 学分 | 小计 | |
公 共 必 修 课 | 英语(普通班) | 150 | 5 | 13.5 | |
医学英语术语学 | 90 | 3 | |||
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 60 | 2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
医学统计学 | 93 | 3 |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55 | 2.5 | |||
专 业 必 修 课 | 专业 基础 课 | 医学论文写作 | 24 | 1 | 8 |
医学文献检索 | 32 | 1 | |||
医学实验动物学 | 26 | 1 | |||
专业 课 | 药学概论 | 20 | 1 | ||
高等药物化学选论 | 50 | 2 | |||
化学生物学研究与进展 | 20 | 1 | |||
专业英语 | 30 | 1 | |||
专 业 选 修 课 | 波谱解析 | 20 | 1 | 37 | |
高等天然药物化学选论 | 50 | 2 | |||
有机立体化学 | 30 | 1 | |||
色谱及其联用技术选论 | 20 | 1 | |||
天然产物分离技术 | 20 | 1 | |||
药理学实验设计与技术 | 40 | 1.5 | |||
临床药物治疗学选论 | 30 | 1.5 | |||
神经生物学 | 60 | 2 | |||
医学免疫学 | 60 | 2 | |||
医学分子生物学(含实验) | 120 | 4.5 | |||
人中枢神经实地解剖学 | 48 | 1.5 | |||
肾脏病学 | 30 | 1 | |||
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 18 | 0.5 | |||
高级病理生理学 | 30 | 1 | |||
大鼠中枢神经比较和应用解剖学 | 68 | 2.5 | |||
神经药理学进展 | 25 | 1 | |||
心血管药理学进展 | 25 | 1 | |||
化疗药物进展 | 20 | 1 | |||
医学遗传学 | 56 | 1.5 | |||
神经生物学实验 | 80 | 2.5 | |||
病理学进展及技术 | 56 | 1.5 | |||
医用电子显微镜技术 | 31 | 1 | |||
细胞生物学 | 62 | 2 | |||
医学多元统计方法及SAS软件应用 | 50 | 1.5 | |||
合计 | 38门课 | 1603 | 58.5 | 58.5 |
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修医学英语术语学和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所有研究生两选一。
(二)学分与外语水平要求
1. 第一外语考试及格并获5学分。
2. 原则上要求通过大学英语6级(CET-6)考试。
3. 答辩前通过专业英语考试。
4. 学术学位研究生至少要获得30学分。必修课70分为及格,选修课60分为及格。
5.选修课不少于4门(其中必须跨学科选修1~2门)。
(三)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为硕士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其对科研的兴趣,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药物化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与本专业学科相关的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具体学术活动学分如下:
参加校或院系组织的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 0.2学分/次
参加全国或地区性学术会议0.5学分/次
参加在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0.5学分/次
在校或院系组织的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1.0学分/次
在全国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作学术报告1.5学分/次
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的墙报上展示论文 1.0学分/次
硕士生在参加学术报告后,将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题目、时间报告,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签字认可,在申请预答辩时,交研究生办公室审核、备案。参加校、院组织的学术活动,需在研究生管理部门处备案方予认可,参加全国、地区或国际学术会议者,需凭会议通知、参加证明方予认可。
(四)主要参考书刊
1.参考书
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结构化学中的应用,杨大文等编写;
Principles of Medicinal Chemistry, Foye LemkeWilliams, 4th edition;The Total Synthesis of NaturalProducts, Vol 1~10;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陈凯先等编;
药物设计学,徐文方主编。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
高等有机化学,A、B卷;Textbookof Drug Design and Development;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陈惠黎等主编;
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方福德等主编;
蛋白质结构分析:制备、鉴定与微量测序,
R.M.坎普等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宁永成主编。
2.阅读期刊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药学进展、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Nature、Science、Drugs of the Future、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Tetrahedron、Heterocycles、Chemical Pharmaceutical Bulletin、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Drugs、PharmacologicalReview、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 。
五、教学实践
硕士研究生完成基本理论学习后,从第二学年开始进入相关学科专业进行教学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教学集体备课,熟悉各教学环节,承担一定的实验带教或见习带教,教学实践一般不少于30学时。参加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指导课堂讨论、协助指导本科生实习或实验课等。通过教学实践使硕士生对教学工作有直接的体验,得到初步的训练。实践环节结束后由所在教研室进行考评和鉴定。
六、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应至少用二年左右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在论文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查阅文献与撰写综述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题目,在通过开题后,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进行调查研究。课题方向主要围绕本学科的主攻方向或导师的专业方向,科研型硕士生以培养科研能力和掌握科研方法为主要目的。需经3名副高及以上专家(可包括导师)评阅通过,并填写《文献综述评议表》。
(二)实验设计与开题报告
硕士生应在第一学年学位课程学习期间就基本确定课题,第二学年开始实验调查工作,科研时间至少不少于二年。第二学年由导师组织开题,开题前应做好必要的预实验或预调查。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国内外动态、选题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指标、预期结果和经费预算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开题前,研究设计及开题报告需先经3名副高以上导师组成员审阅,并填写《科研设计审议表》,审阅通过后方可开题,审阅通过后填写《课题设计书》和《开题报告记录》,经系、部、院审核后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在科研实践中,如对课题设计进行修改,要经导师同意;如重新开题需经系、部、院批准后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三)实验记录与分析
具体按《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记录管理办法》执行。
1.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完成实验或调研,客观、如实地做好记录,妥善保存原始记录,不得缺页,申请论文答辩时上交研究生学院。
2.分析应采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应实事求是。
(四)中期检查
具体按《关于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实施办法》执行。
1.检查时间:入学后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进行。
2.检查内容:课程学分、文献综述、开题和实验设计。
3.检查组织:由各学位点导师或导师组自查,部、系、院检查,研究生学院委托督导专家组抽查。
(五)学位论文
1.于第5学期末或第6学期初完成,论文应按学校统一格式书写,用A4纸打印。
2.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为实验研究性论文。学位论文的要求是:实验设计思路正确,技术路线明确,实验数据真实,语言叙述通畅准确,文章结构合理,在理论观点或实验方法上有创新性,或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论文字数不得少于2万字。
(六)预答辩
1.于答辩前一个月内完成
2.由硕士点导师、导师组成员和相关学科专家组成预答辩评定小组
3.预答辩通过者方可进行正式答辩,具体要求按《硕士研究生预答辩实施办法》执行。
(七)论文初审
论文定稿后,学校组织三位同行专家(副高职称及以上)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评议。三位同行专家中校外专家至少不少于一位,同时至少有一位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我院导师或导师组成员不能给自己的研究生作学位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专家不参加答辩委员会。
(八)论文答辩
研究生按培养计划修满学分,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完成教学或临床实践和论文工作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具体要求按《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的规定》执行。
(九)学术成果发表要求
研究生需将与学位论文研究有关的已发表学术论文或将学位论文内容按拟投稿杂志的要求整理出1篇拟发表论文,以附件方式附在学位论文之后,作为研究生论文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与本专业研究有关的学术论文。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均要求发表核心以上论文,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徐州医学院药学院为第一单位),指导教师为通讯作者;或指导教师第一,研究生署名第二。论文答辩资格审查以正式发行的刊物或论文出版清样为准,清样必须在一年内正式刊出。
七、培养方式与管理
(一)导师负责制
1.负责指导研究生课程的选修和学位课题的选题,指导研究生完成严谨的实验设计、实施及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
2.学科的具体指导;
3.专业的自学辅导;
4.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督促和检查;
5.研究经费的使用和审核。
(二)学科集体培养
研究生入学后由教研室安排或导师聘请导师辅导小组,亦可跨学科聘请导师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培养计划。研究生每月向导师或导师小组汇报学习和科研情况。研究生在校期间,导师组负责硕士生的全面培养,内容包括科研能力、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等,并注重教书育人。
(三)考核
(1)平时考核:建立包括科研、思想、工作表现的档案备考核;
(2)毕业考核。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达到培养目标的各项要求方可毕业,凡符合《徐州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后,授予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