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Epidemiology and HealthStatistics
(专业代码100401或077801)
医学学术学位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法纪,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事业而献身;
掌握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以及有关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
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较好地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能解决流行病学实际的问题,或能较好地运用卫生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各种事件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在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新意;
可胜任科研院所、高校从事本专业或相邻专业教学、科研工作;
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
全日制研究生三年。第一学期修满学分(讲座学分可以到第二学期修满),第二至三学期完成硕士论文的选题、开题,第四至第六学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论文及论文答辩。
三、研究方向
1. 常见疾病流行病学
主要探讨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病因、预防措施及进行效果评价,以及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
2. 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丰富和发展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理论方法。
3. 群体健康状况评价
研究不同群体例如弱势群体、大学生、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机制;群体的生命质量评价及其影响机理,同时注重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4. 医疗卫生改革政策研究
研究区域卫生改革现状、基本医疗卫生状况、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等,如卫生服务的供给和利用及其评价。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
原则:本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除了相应的医学知识外,还与数学、管理学等学科相联系,跨度较大。为了能使学生在确定的培养方向上更好的得到发展,所以在课程选择上,由导师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可以在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等课程上进行改动,并符合研究生选课学分要求,报请研究生学院。
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小计 | |
公 共 必 修 课 | 英语(普通班) | 150 | 5 | 13.5 | |
医学英语术语学 | 90 | 3 | |||
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 60 | 2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
医学统计学 | 93 | 3 |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55 | 2.5 | |||
专 业 必 修 课 | 专 业 基 础 课 | 线性代数 | 72 | 3 | 26.5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 | 90 | 3 | |||
抽样研究 | 72 | 3 | |||
卫生事业管理 | 90 | 3 | |||
医学分子生物学(含实验) | 120 | 4.5 | |||
专 业 课 | 医学多元统计方法及SAS软件应用 | 50 | 1.5 | ||
临床流行病学 | 30 | 1 | |||
卫生服务研究 | 45 | 1.5 | |||
卫生经济学 | 72 | 3 | |||
专业英语 | 30 | 1 | |||
前沿讲座(主讲) | 60 | 2 | |||
选 修 课 | 医学文献检索 | 32 | 1 | 9 | |
医学论文写作 | 24 | 1 | |||
医用电子显微镜技术 | 31 | 1 | |||
医学实验动物学 | 26 | 1 | |||
现场调查方法 | 30 | 1 | |||
医学免疫学 | 60 | 2 | |||
传染病学 | 30 | 1 | |||
临床心理学 | 30 | 1 | |||
合计 | 27门课 | 1346 | 49 | 49 |
备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必须选修英语(普通班),通过的研究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选修医学英语术语学和医学英文文献阅读。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所有研究生两选一。
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不同有选择性的学习专业必修课中的相关课程;另补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时间序列分析,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内科学。
(二)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70分及以上、选修课程60分及以上者方可获得学分。
(三)主要阅读著作和期刊
《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流行病学》林果为或郝培良
《Medical Epidemiology》Raymond S.Greenberg et al.zhongguo人民卫生出版社,Third edition
《抽样调查》L.Kish著 功过统计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抽样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Judith T.lessler, Willian D.Kalsbeek 著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年
《应用线性回归》SWeisberg 著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
《寿命表数据中的统计模型与方法》 J.F.Lawles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
《生存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Elisa T.Lee 著 中国统计出版社
《Toxicology》Klaassen C.D. 人民卫生出版社,sixth edition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公共卫生杂志》、《中国慢性疾病与预防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人口研究》、《现代预防医学》、《数理统计与管理》。
(四)外语要求
在学期间要求阅读英文专业文献不少于80万英文字符,用英文写出4-5篇文献摘要。在导师指导下撰写论文的英文摘要。译文≥20篇,其中部分内容安排在研究生学术例会上报告。答辩前通过专业外语考试,译文每小时≥2500个印刷字符,且无重大错漏。必修英语课成绩≥70分,并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
(五)学术活动
在读期间需参加教研室及院有关学术团体学术活动,应作2次或以上的学术报告,最好参加一次省级以上学术会议。
五、科学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
至少用一年半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
(一)选题
一般应密切结合导师科学研究方向,或在导师指导下独立研究的课题。选题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商定。
(二)查阅文献,撰写综述
第一学年除完成必要的课程学习之外,应在导师指导下针对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资料,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动态,准备撰写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应通过3名副高以上专家的评议。
(三)课题设计与开题报告
研究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内进行开题报告,并向教研室或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研究生开题报告评审通过后,填报《课题设计书》,经系审核后报研究生学院备案。在实施过程中如需对课题进行修改,需经导师同意。如需重新开题需经系批准并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四)实验记录与分析
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操作获得翔实数据(所有实验数据须记录在研究生实验记录本上,完成后交研究生学院存档),应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作出科学的结论。
(五)中期检查
检查时间,于入学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
检查内容,主要是硕士生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分、文献综述、开题和实验设计等完成情况。
检查由学位点导师或导师组自查。系检查,或研究生学院委托督导专家组抽查。
(六)撰写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在导师及导师指导小组指导下独立设计和完成的科研课题的总结,应反映作者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流行病学或卫生统计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研究结论应具有一定的新意,并对疾病的防治和解决医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或应用价值。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无误、统计处理得当、文句精炼、图表清晰、引文准确合理,在论文后附参考文献目录。
论文应按学校统一格式书写,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
(七)预答辩
预答辩于正式答辩前20天左右进行。由学位点导师、导师组成员,并聘请相关学科专家组成预答辩评定小组。预答辩通过后方可进行正式答辩。
(八)论文初审
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至少经三名副高以上同行专家(至少有一名院外专家并至少有一名有研究生导师资格者)审阅,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否则延期答辩。论文评阅者不参加答辩委员会。
(九)论文答辩
第三学年末,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组成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织研究生进行答辩。申请答辩者必须按培养计划修满学分,完成综述、开题报告、课题设计、通过预答辩。同时需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一篇。
论文答辩申请者需经导师、部、系审核,报研究生学院批准后方可实施。
五、教学和临床实践
在教师的指导下,适量参与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实验课或临床医学专业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有一定的时间到徐州市疾病控制中心进行社会实践。
六、培养方式和管理
(一)导师负责制
导师应及时了解研究生思想、学习、科研、生活情况,指导学生完成学位论文。注重全面提高研究生防疫技能和科研能力。
(二)学科集体培养
研究生培养可由导师提名组成导师小组集体培养。导师小组由三人组成(包括导师),一般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导师小组负责研究生的全面培养,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综合素质、基本知识、专业理论和教学能力等。
(三)考核
1.平时考核:建立研究生考核档案。包括政治思想方面、学习情况、工作表现、科研活动、实践活动、学术活动。
2.期中考核:具体要求同前。
3.毕业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经过三年培养是否全面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要求。
八、毕业学位授予
达到培养目标的各项要求方可毕业,凡符合《徐州医学院硕士授予学位工作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后授予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