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领域4301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机械设备设计、生产制造、检测及控制、使用及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包括工艺过程、制造加工设备及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及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验技术与机械性能分析技术、使用维修理论及技术。具有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能力、生产设备管理及使用维修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
2、机械传动理论及图形学
3、先进制造技术及特种加工
4、先进电子制造技术与设备
5、新型纺织机械设计与研究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指导教师与教研室或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与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尤其是与企业等实际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
突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应用性强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研讨、现场实践等多种方式。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生采取进校不离岗,以业余学习为主的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8个月。
2、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或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
3、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3~5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必修环节。工程硕士应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含28学分的课程学习和4学分的必修环节。
工程硕士生课程学习,学位公共课、学位专业课的考试成绩达到70分以上方可获得学分,申请硕士学位,选修课考试60分即可获得学分,达不到以上要求按不合格计。
(一)学位课程(至少20学分)
1、公共课(9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
外语(含专业外语) | 144学时/4学分 |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8学时/1学分 | |
自然辩证法 | 18学时/1学分 | |
工程数学 | 54学时/3学分 |
2、专业必修课(至少11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
弹塑性力学 | 54学时/3学分 | |
机械振动 | 54学时/3学分 | |
高等机械设计 | 54学时/3学分 | |
现代设计方法 | 36学时/2学分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36学时/2学分 |
(二)非学位课程(至少8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
高级程序设计 | 54学时/3学分 | |
现代控制理论 | 36学时/2学分 | |
微机原理与应用 | 36学时/2学分 | |
机构动力学 | 36学时/2学分 | |
工业机器人 | 36学时/2学分 | |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原理及应用 | 36学时/2学分 | |
激光加工技术 | 54学时/3学分 | |
CAD/CAM原理 | 54学时/3学分 | |
可靠性原理及应用 | 36学时/2学分 | |
人工智能原理 | 54学时/3学分 |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54学时/3学分 | |
先进制造技术 | 36学时/2学分 | |
先进电子制造技术 | 54学时/3学分 | |
高级程序设计(VC++) | 36学时/2学分 | |
微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 | 36学时/2学分 |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36学时/2学分 | |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 36学时/2学分 | |
电机控制技术 | 36学时/2学分 | |
计算机集成制造 | 36学时/2学分 | |
反求工程与快速成型 | 36学时/2学分 | |
创新学原理及应用 | 36学时/2学分 |
(三)必修环节(4学分)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1学分 |
论文中期报告及学术交流 | 1学分 |
工程实践 | 2学分 |
五、实践和学术活动环节
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实践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学考察、技术开发和服务等。在个人培养计划中应明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形式、时间、地点、工作量及考核办法。
六、学位论文与论文评阅、答辩
学位论文是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一般要用至少半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的选题要紧密结合实际,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应具有实践背景和应用价值。确定研究课题和作开题报告须经导师(指导小组)和教研室(研究室或学科组)审核同意,一般应在第四学期完成,并报学院备案。
学位论文必须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既不能搞纯粹的学术研究,也不能降格为实际工作的简单总结,而要密切结合实际,能够体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体现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论文,也可以是工程设计、产品开发、专题研究成果或是高水平(质量)的调研报告等。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按《苏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