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培养方案
420101
一、 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从事较高水平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教育管理人员。
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能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联系群众,遵纪守法,有高尚的品质与文化素养。
(二)掌握比较宽厚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基础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基本技术和方法。
(三)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判断、决策、应变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动员、团结群众的能力。
(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二至五年。
脱产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者学习期限一般为二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修满课程学分;最后半年回原单位实习,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者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但最少不得少于三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累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撰写学位论文时,在校时间不少于3个月。
三、研究方向
1、教育行政与政策
2、中小学学校管理
四、课程设置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程。课程总学分不少于 34学分。另外,必修环节2学分,共36学分。
(一)学位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102851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1 | 教育学原理 | 54学时/3学分 |
42010101 | 教育管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2 | 教育心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3 | 外语 | 54学时/3学分 |
(二)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102 | 教育统计与测量 | 54学时/3学分 |
42010103 | 管理心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42010104 | 教育经济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4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5 | 教育技术学 | 54学时/3学分 |
(三)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105 | 课程与教学论 | 36学时/2学分 |
42010106 |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 | 36学时/2学分 |
42010107 | 教育法学 | 36学时/2学分 |
(四)必修环节(2学分)
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为必修环节。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其中学校和学院各组织4次学术讲座,研究生自主报告2次。此环节为必修环节,计2学分。
五、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面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教育管理实践活动。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完成两篇实践调查。成立导师组,负责指导某一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修满课程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实际,研究解决中、小学教育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论文形式可以是基础教育管理的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或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典型诊断报告。对论文的评价着重于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中、小学教育的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答辨通过者,可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论文评阅人和答辨委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在基础教育管理部门或中、小学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
420102
一、 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教学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骨干教师。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能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联系群众,遵纪守法,有高尚的品质与文化素养。
(二)掌握比较宽厚的文化基础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具有教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教学方面事业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三)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判断、决策、应变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动员、团结群众的能力。
(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二至五年。
脱产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期限一般为二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修满课程学分;最后半年回原单位学习,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者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但最少不得少于三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三、研究方向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安排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总计不少于34个学分。另外,必修环节2学分,共36学分。
(一)学位课程 (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102851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1 | 教育学原理 | 54学时/3学分 |
42010201 |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2 | 教育心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3 | 外语 | 54学时/3学分 |
(二)专业必修课程 (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201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54学时/3学分 |
42010202 | 德育教育 | 54学时/3学分 |
42010203 | 青少年心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4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5 | 教育技术学 | 54学时/3学分 |
(三)选修课程 (不少于4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204 | 课程论 | 36学时/2学分 |
42010205 | 中外教育史 | 36学时/2学分 |
42010206 | 思想政治教育史 | 36学时/2学分 |
42010207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 36学时/2学分 |
(四) 必修环节(2学分)
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为必修环节。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其中学校和学院各组织4次学术讲座,研究生自主报告2次。此环节为必修环节,计2学分。
五、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面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在学员原单位进行。学员实践结束时,应提交两份教案及相关的教学评价。成立导师组负责指导某一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
修满课程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在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
论文答辩通过者,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
420103
一、 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从事高水平中、小学以及幼儿语文教育的人才。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能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联系群众,遵纪守法,有高尚的品质与文化素养。
(二)掌握比较宽厚的教育理论、语文教育理论,掌握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三)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判断、决策、应变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动员、团结群众的能力。
(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两至五年。
脱产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期限一般为两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修满课程学分;最后半年回原单位学习,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者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但最少不得少于三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三、研究方向
1、小学语文教学
2、中学语文教学
四、课程设置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程。课程总学分不少于 34学分。另外,必修环节2学分,共36学分。
(一)学位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102851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1 | 教育学原理 | 54学时/3学分 |
42010301 | 语文教学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2 | 教育心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3 | 外语 | 54学时/3学分 |
(二)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302 | 语文课程论 | 54学时/3学分 |
42010303 | 汉语专题 | 36学时/2学分 |
42010304 | 古代文学专题 | 36学时/2学分 |
42010305 | 现当代文学专题 | 36学时/2学分 |
10285104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5 | 教育技术学 | 54学时/3学分 |
(三)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306 | 语文学习论 | 36学时/2学分 |
42010307 | 语文教育史 | 36学时/2学分 |
42010308 | 中国古代思想专题 | 36学时/2学分 |
42010309 | 外国文学专题 | 36学时/2学分 |
42010310 | 文艺学专题 | 36学时/2学分 |
42010311 | 文献学基础 | 36学时/2学分 |
42010312 | 作文教学研究 | 36学时/2学分 |
42010313 | 语文测试研究 | 36学时/2学分 |
(四) 必修环节(2学分)
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为必修环节。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其中学校和学院各组织4次学术讲座,研究生自主报告2次。此环节为必修环节,计2学分。
五、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面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教育实践活动。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完成两篇论文或调查报告。成立导师组,负责指导某一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修满课程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实际,研究解决中、小学教育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论文形式可以是有关语文课程、语文教学以及语文学习等方面的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对论文的评价着重于综合能否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答辩通过者可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正文不少于2万字。
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在基础教育管理部门或中小学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
420104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数学教育观念和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力,高水平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的骨干教师。
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
(一)热爱教师职业和数学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
(二)文化基础与数学专业基础好,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数学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
(三)掌握基本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学科研究能力,能承担市级以上的研究课题。
(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分析。
(五)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二至五年。
脱产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期限一般为二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修满课程学分;最后半年回原单位学习,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者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但最少不得少于三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三、研究方向
1、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2、初等数学研究
四、课程设置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程。课程总学分不少于 34学分。另外,必修环节2学分,共36学分。
(一)学位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102851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58101 | 教育学原理 | 54学时/3学分 |
42010401 | 数学教育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2 | 教育心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3 | 外语 | 54学时/3学分 |
(二)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402 | 数学教育心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42010403 |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 54学时/3学分 |
42010404 | 中学数学现代基础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4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5 | 教育技术学 | 54学时/3学分 |
(三)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406 | 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文化 | 36学时/2学分 |
42010407 | 数学建模与CAI | 36学时/2学分 |
42010408 | 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 36学时/2学分 |
42010409 | 中数新课程专题选讲 | 36学时/2学分 |
(四)必修环节(2学分)
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为必修环节。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其中学校和学院各组织4次学术讲座,研究生自主报告2次。此环节为必修环节,计2学分。
五、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意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在学员原单位进行。学员实践结束时,应提交两份教案及相关的教学评价。成立导师组,负责指导研究生。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修满课程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选题以研究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为主。在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数学教师参加。论文答辩通过者,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培养方案
420105
一、 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从事较高水平中等学校物理教学及教学研究的教科研人员。
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
(一)热爱教师职业和物理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
(二)具有较宽厚的物理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心理理论素养。在物理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三)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判断、决策、应变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动员、团结群众的能力。
(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二至五年。
脱产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期限一般为二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修满课程学分;最后半年回原单位学习,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者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但最少不得少于三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三、研究方向
中学物理教学
四、课程设置
课程安排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课程总学分不少于 36学分。另外,必修环节2学分,共38学分。
(一)学位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102851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1 | 教育学原理 | 54学时/3学分 |
42010501 | 物理教学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2 | 教育心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3 | 外语 | 54学时/3学分 |
(二)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502 | 物理统计与测量 | 54学时/3学分 |
42010503 | 普通物理专题研究 | 54学时/3学分 |
42010504 | 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方法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4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5 | 教育技术学 | 54学时/3学分 |
(三)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505 | 物理学前沿 | 36学时/2学分 |
42010506 | 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 | 36学时/2学分 |
42010507 | 中学物理专题论析 | 36学时/2学分 |
42010508 | CAI编程与计算理论基础 | 36学时/2学分 |
42010509 | 中外物理教育比较 | 36学时/2学分 |
42010510 | 中学物理解题方法 | 36学时/2学分 |
(四)必修环节(2学分)
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为必修环节。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其中学校和学院各组织4次学术讲座,研究生自主报告2次。此环节为必修环节,计2学分。
五、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面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完成一篇教学研究论文。成立导师组,负责指导某一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修满课程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我国中等学校物理教学的实际,以研究解决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为主的课题。对论文的评价着重于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中等学校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答辩通过者,可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论文评阅人或答辩委员中,至少有一名是中等学校物理教学一线的专家。
论文答辩通过者,可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培养方案
420106
一、 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从事高水平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中学化学骨干教师:
(一)热爱教师职业和化学教学工作,有志于化学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事业心、责任感强。
(二)文化基础和化学专业基础好,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素养,在化学教学方面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三)有教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判断、决策、应变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动员、团结群众的能力。
(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二至五年。
脱产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期限一般为二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修满课程学分;最后半年回原单位学习,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者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但最少不得少于三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三、研究方向
中学化学教学
四、课程设置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程。课程总学分不少于 34学分。另外,必修环节2学分,共36学分。
(一)学位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102851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1 | 教育学原理 | 54学时/3学分 |
42010601 | 化学教学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2 | 教育心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3 | 外语 | 54学时/3学分 |
(二)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602 |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 54学时/3学分 |
42010603 |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 54学时/3学分 |
42010604 | 现代化学与中学化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4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5 | 教育技术学 | 54学时/3学分 |
(三)选修课程(4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605 | 化学思想方法论 | 36学时/2学分 |
42010606 | 化学教学改革与比较研究 | 36学时/2学分 |
(四)必修环节(2学分)
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为必修环节。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其中学校和学院各组织4次学术讲座,研究生自主报告2次。此环节为必修环节,计2学分。
五、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意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学习期间至少完成两篇教学研究论文或调查报告。成立导师组,负责指导研究生。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修满课程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研究、解决中学化学教学及教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论文的评价着重于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答辩通过者,可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英语)培养方案
420108
一、 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中等学校英语教学的骨干教师。
(一)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热爱教师职业和英语教学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强,有志于教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二)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宽厚的文化基础与英语专业基础,能通过阅读专业文献了解国内外英语学科教学理论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英语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三)有教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判断、决策、应变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动员、团结群众的能力。
(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与学习方式
学习年限为二至五年。
脱产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期限一般为二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修满课程学分;最后半年回原单位学习,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者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但最少不得少于三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三、研究方向
英语教学
四、课程设置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课程分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总学分不少于 34学分。另外,必修环节2学分,共36学分。
(一)学位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102851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58101 | 教育学原理 | 54学时/3学分 |
42010801 | 英语教学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2 | 教育心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42010802 | 学术论文写作 | 54学时/3学分 |
(二)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803 | 英语学习理论 | 54学时/3学分 |
42010804 | 英语语言学 | 54学时/3学分 |
42010805 | 英美文学鉴赏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4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5 | 教育技术学 | 54学时/3学分 |
(三)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806 | 中学英语课程论研究 | 36学时/2学分 |
42010807 | 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 | 36学时/2学分 |
42010808 | 中学英语教材研究 | 36学时/2学分 |
42010809 | 中国英语教学史 | 36学时/2学分 |
42010810 | 多媒体辅助教学 | 36学时/2学分 |
42010811 | 英语教师心理学 | 36学时/2学分 |
42010812 | 跨文化交际 | 36学时/2学分 |
42010813 | 英语小说 | 36学时/2学分 |
42010814 | 翻译理论与实践 | 36学时/2学分 |
42010815 | 社会语言学 | 36学时/2学分 |
42010816 | 教育评估与测量 | 36学时/2学分 |
42010817 | 教学行动研究 | 36学时/2学分 |
42010818 | 中国翻译史 | 36学时/2学分 |
(四)必修环节(2学分)
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为必修环节。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其中学校和学院各组织4次学术讲座,研究生自主报告2次。此环节为必修环节,计2学分。
五、教学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总体原则是:指导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导师和指导小组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个人学习的主体作用。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对学生的学习和作业严格要求。无论以何种形式授课,课程结束时均须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六、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修满课程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选题以研究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为主。论文答辩通过者,经院(校)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方案
420109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骨干教师。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是:
(一)热爱教师职业和历史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与责任感强。
(二)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与历史学知识基础,能通过阅读专业资料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理论素养,在历史教学方面视察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并具有一定的学科教学科研能力。
(三)有教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判断、决策、应变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和动员、团结群众的能力。
(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二至五年。
脱产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期限一般为二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修满课程学分;最后半年回原单位学习,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者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但最少不得少于三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三、研究方向
中学历史教学
四、课程设置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总学分应不少于38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为36学分,必修环节为2学分。
(一)学位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102851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1 | 教育学原理 | 54学时/3学分 |
42010901 | 历史教学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2 | 教育心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3 | 外语 | 108学时/3学分 |
(二)专业必修课程(17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902 | 管理心理学 | 36学时/2学分 |
42010903 | 历史文献学 | 54学时/3学分 |
42010904 |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 54学时/3学分 |
42010905 | 中国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4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5 | 教育技术学 | 54学时/3学分 |
(三)选修课程(至少4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0906 | 中国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 | 36学时/2学分 |
42010907 | 世界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 | 36学时/2学分 |
42010908 |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 36学时/2学分 |
(四)必修环节(2学分)
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为必修环节。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其中学校和学院各组织4次学术讲座,研究生自主报告2次。此环节为必修环节,计2学分。
五、教学方式
以课程学习为主,采取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辅导咨询;加强实践环节,安排历史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在学生工作单位进行。学生在实践结束时,应提交两份教案及相关的教学评价资料。成立导师小组,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修满课程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好研究课题。选题一方面要考虑到本学科研究的学术性,更要兼顾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联系性。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着手进行,并且接受导师不少于5次的当面指导。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立题意义、文献综述初步、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理论(技术)难题及拟解决方案。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论文正文字数不能少于2万字。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学生学位论文的评阅和答辩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进行,论文通过答辩者,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体育)培养方案
420112
一、 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骨干教师。
基本规格如下:
(一)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
(二)具有较宽厚的教育和体育理论基础与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高质量地完成体育教学工作,并具有一定的运动训练和管理工作能力。
(三)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体育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工作。
(四)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五)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二至五年。
脱产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期限一般为二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修满课程学分;最后半年回原单位学习,并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者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但最少不得少于三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三、研究方向
1、体育与健康教学
2、健身锻炼的理论与方法
3、身体机能的评价
四、课程设置
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程。课程总学分不少于 34学分。另外,必修环节2学分,共36学分。
(一)学位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10285100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1 | 教育学原理 | 54学时/3学分 |
42011201 | 体育教学论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2 | 教育心理学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3 | 外语 | 54学时/3学分 |
(二)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1202 | 现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 | 54学时/3学分 |
42011203 |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生理学研究 | 54学时/3学分 |
42011204 |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心理学研究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4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54学时/3学分 |
10285105 | 教育技术学 | 54学时/3学分 |
(三)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42011205 | 体育社会学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06 | 中外学校体育比较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07 | 课余体育训练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08 | 体育与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09 | 体育哲学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10 | 体育科技概论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11 | 社区体育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12 | 休闲与娱乐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13 | 学校体育史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14 | 学校体育测量与评价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15 | 体育法规研究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16 | 运动技能学习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17 | 健身处方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18 | 学校体育管理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19 | 体育课程论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20 | 中外教育史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21 | 学习理论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22 | 德育原理 | 36学时/2学分 |
42011223 | 学校卫生学 | 36学时/2学分 |
(四)必修环节(2学分)
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为必修环节。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其中学校和学院各组织4次学术讲座,研究生自主报告2次。此环节为必修环节,计2学分。
五、教学方式
一般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意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个人的特长和才能。同时,有计划地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或派研究生到兄弟院校和科研单位听课;导师必须讲授研究生的专业课。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修满课程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尽可能和系、教研室的科研项目结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课题,拟定论文工作计划,包括论文工作各阶段的要求、进行方式及完成期限等。
在学位论文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题要有创新,对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趋势、新成就要有较全面的了解,选题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2、选题要尽可能考虑社会需要,以研究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为主。既要考虑论文的社会价值、课题的先进性,也要考虑完成论文手段的实际可能(如仪器设备等)。
在论文题目初步选定后,要以系或教研室为单位举行选题交流会。先由学生向导师和其他专家介绍所选题目的和意义,有关学科领域目前的国内外进展动态、完成论文的时间和预期效果等。报告后请导师作必要的补充和说明,然后请到会其他导师和专家进行审议,提出意见,并做修改、定题。
答辩合格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可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