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内 科 学
(100201)
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总32学分)
(一)学位课程(22学分)
1、公共学位课(6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开课学期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8学时/1学分 | 第一学期 |
自然辩证法 | 18学时/1学分 | 第一学期 |
英语 | 144学时/4学分 | 第一学期 |
2、学位基础课(9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开课学期 |
分子生物学 | 36学时/2学分 | 第一学期 |
临床流行病学 | 54学时/3学分 | 第一学期 |
卫生统计学 | 72学时/4学分 | 第一学期 |
3、学位专业课(7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开课学期 |
临床药理学 | 36学时/2学分 | 第一学期 |
临床免疫学 | 36学时/2学分 | 第一学期 |
专业课 | 54学时/3学分 | 第三学期 |
(二)限制性选修课(2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开课学期 |
医学文献检索 | 36学时/2学分 | 第一学期 |
(三)临床试轮训与必修环节(8学分)
相关学科(一)轮训 | 2学分 |
相关学科(二)轮训 | 2学分 |
本学科轮训 | 3学分 |
专业英语 | 1学分 |
二、临床实践
1、时间安排
1~18月,完成三个专科的轮转(每个学科轮转半年)(含课程学习)。19~32月,定在一个专科学习,期间在专业导师小组安排轮转相关科室(2~4月),并有所侧重地加以培养。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及临床研究。33~36月,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2、临床能力训练要求
1)掌握普通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现代内科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2)做到全面准确询问病史,认真仔细体格检查,掌握严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正规书写病写,全部病历质量必须达到甲级要求(按三甲医院要求)。
3)熟悉内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5)比较熟练地掌握内科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6)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包括体外心脏按压术、电除颤、人工呼吸、药物复苏、抗休克。
7)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或独立进行重症监护,包括心脏监护、呼吸监护、给氧等。
8)掌握常用的内科诊断治疗操作技术,包括吸氧、心电图检查、腰穿、骨髓穿刺、胸膜腔和腹膜腔穿刺等。
9)熟练掌握常见心电图、X线平片,了解B超、CT检查适应征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10)了解各种内窥镜的检查技术,如:胃镜、结肠镜纤支镜的检查指征及临床意义。
11)掌握各种抗菌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确用法。
3、临床实践的管理
内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由内科学硕士专业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管理并考核,轮转期间,以直接管病房病人为主,分管5~6床,由导师指导小组成员或由其指定副主
三、各方向培养要求:
A方案为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B方案为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一)心血管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冠心病(包括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常见瓣膜病、心肌炎、心肌病、常见心脏病急诊如心脏骤停和阿斯综合症、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危象、严重心律失常等。
要求了解:心包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的先天性心肌病。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和分类。上述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处理,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洋地黄和其他正性肌力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要求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力衰竭的现代概念和处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型和处理,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12导联心电图操作,识别心电图中伪差与假象,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左右心室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塞、低血钾、高血钾、窦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免搏心律,各种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常见心脏病X线图片的诊断。
要求了解:心包穿刺术,临时心脏起搏术,常用的无创性心脏检查技术,如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电图。
(4)操作考核 12导联心电图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科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如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疗法(适应征、禁忌征、用法、合并症等),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等。
2、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能力,基本达到内科主治医师水平。
3、熟练进行食道调搏20例以上
4、掌握心包穿刺术,心脏电复律术。协助安装埋藏起搏器5例以上,独立进行右心导管5例以上及临时人工起搏5例以上,积极参加心衰、心梗等危重病人抢救20例以上。
5、独立诊断各种异常心电图200份以上,能初步诊断异常起声心动图30例以上。
6、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
7、参加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二)血液病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出血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白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脾机能亢进,成分输血及输血反应。
要求了解: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上述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发病原因、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溶血性贫血分类,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以及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特点;正常止血和凝血机理,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出血特点,实验室诊断(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及治疗,急性与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药物治疗和治疗方案,淋巴瘤分类、分期诊断依据和治疗。成分输血的指征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处理。
要求了解:
MDS的分类及治疗原则,骨髓增生性病患及常凝血功能障碍性疾患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和判断。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骨髓穿刺术及活检的技术和适应征、禁忌征。
要求了解:各种溶血、出凝血实验室检查的原理,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4、操作考核选项:骨髓穿刺术
A:
1、在B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科基础知训、理论、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如急性白血病MIC分型及意义,BMT和PBSCT的适应征等。
2、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能力,基本达到内科主治医师水平。
3、积极参加出血性疾病,急性溶血等危重病人的抢救10例以上,熟练掌握贫血与出血的一般实验检查,熟练进行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10例以上,骨髓活检10例以上,能独立诊断各种骨髓涂片50例以上。
4、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
5、参加专科总住院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三)呼吸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细菌性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咯血、呼吸衰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要求了解:结节病、肺真菌病、肺部良性肿瘤、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常规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和X线异常的鉴别诊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进展及临床使用。
要求了解:上述要求了解病种的有关知识。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动脉采血,结核菌素试验,气胸箱的使用、吸痰、胸片X线阅片、抽胸水、吸入给药方法。
要求了解: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与支气管肺泡灌洗、肺活检、胸部CT。
4、考核内容
抽胸水,阅读X线读片。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如败血症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及抗休克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进展和临床应用等。
2、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处理,基本达到内科主治医师水平。
3、熟练掌握呼吸机的使用10例以上,掌握肺功能操作和应用30例以上,掌握胸膜活检20例,熟练阅读各种X线胸片、胸部CT片各50例以上。
4、积极参加呼衰、气胸、哮喘、大咯血等危重病人的抢救10例以上。
5、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
6、参加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四)消化内科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反流性食道炎,食道癌、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结肠癌、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易激综合症、肝硬化及并发症,肝脓肿、原发性肝癌。
要求了解:胃肠道淋巴瘤、腹腔结核、慢性腹泻。
2、理论认识
要求掌握: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生化及功能(消化、吸收、内分泌、免疫),消化系统主要症状及体征,如黄疸、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及以上要求掌握临床病种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要求了解:肠结核心与克隆氏病的鉴别诊断,腹水的鉴别诊断(门脉性与非门脉性,良恶性),慢性腹泻分类、病理生理及鉴别诊断、腹痛,腹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腹腔穿刺术、胃肠减压,三腔管的使用和适应征、禁忌征。
要求了解:胃镜、ERCP、肝穿刺活检的适应征、禁忌征及并发症,消化系统X线检查的适应征、禁忌征及阅片。
4、操作考核选项:腹膜穿刺术,三腔管使用。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等,如消化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胃肠动力与胃肠疾病。
2、具备科学的思维办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证的处理,基本达到内科主治医师水平。
3、熟练插三腔管5例次以上,熟练肝穿刺2例以上,参与PTC和ERCP检查10例以上,熟练胃镜检查50例以上。
4、积极参加抢救消化道出血、肝昏迷及急腹痛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危重病人10例以上。
5、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见习带教工作。
6、参加本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五)内分泌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糖尿病、糖快活病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甲亢,单纯性甲状腺肿,各型甲状腺炎。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甲亢的病因学、临床表现、治疗及实验室表现,糖尿病分型、病因、治疗方法、饮食疗法原则,食物热卡计算及实施要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及抢救。
要求了解: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放免法测定激素的原理及临床意义,内分泌功能试验的原理、定义及意义。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常用内分泌功能试验及测定标本留取要求。
要求了解:放免法激素测定操作过程。
4、操作考核选项:糖尿病食物热卡计算。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科的知识、理论、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等,如免疫学指标对Gvaves病和糖尿病诊断分型有预后的意义,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等。
2、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处理,基本达到内科主治医师水平。
3、熟悉掌握放免检查各种生化检查在内分泌中的应用各10份以上。熟练掌握各种腺体功能测定20份以上。
4、积极参加抢救甲亢危象、酮症酸中毒等危重病人10例以上。
5、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见习带教工作。
6、参加本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六)肾病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症、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多囊肾),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
要求了解:肾小管疾病、间质性肾炎、肾脏移植。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肾单位和肾脏生理功能,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剂应用,急慢性肾盂炎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非透析疗法;血液透析法的适应征。
要求了解: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肾小管疾病的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和诊治原则。肾脏移植的抗排异治疗。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各种肾功能检查的运用和结果判断,包括改良莫氏试验。
要求了解:肾脏穿刺检查,置腹膜透析管。
4、操作考核选项:改良莫氏试验。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科基础知识理论,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如肾脏病的实验诊断、影像诊断的临床意义。
2、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处理、基本达到内科主治医师水平。
3、协助完成肾活检10例以上,参加血液透治疗10例以上,掌握其适应征、禁忌征、并发症,协助进行腹膜透析5例以上。
4、积极参加抢救肾衰等危重病人5例以上。
5、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见习带教工作。
6、参加本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
(七)传染病
B: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病毒性肝炎,尤其是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伤寒、肝炎后肝硬化及其常见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腔感染、肝肾综合症的诊断及治疗。
要求了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水痘、艾滋病、猩红热。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知识,重症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伤寒、菌痢、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特异治疗,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选择。
要求了解:艾滋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胸腔穿刺术及腹腔穿刺术。
要求了解:肝穿刺的适应征、禁忌征。
4、操作考核选项:胸腔穿刺术或腹腔穿刺术。
A: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在B方案基础,进一步掌握本专科基础知识、理论,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如人工肝支持疗法,免疫功能检测在传染病中的应用等。
2、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某些疑难杂症的处理能力,基本达到专科主治医师水平。
3、熟练掌握传染病专科各种特异性血液学检测方法。
4、熟练掌握肝穿5例以上,及时参加抢救高热、流行性出血热及重症肝炎、肝昏迷等危重病人10例以上。
5、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见习带教工作。
6、参加本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胜任本专科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