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昌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 /2014-04-05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应具有本学科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最新进展和技术;掌握必要实验技能,能独立地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创造性成果。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有独立查阅、综合利用国内外技术资料的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培养从事材料加工、机械、电子、模具、塑料等行业的生产第一线部门,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

基本学制:3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也可请外单位高级职称专家参加指导。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80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32 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 学分),必修环节 8  学分 ,学位论文 40 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模具CAD/CAE/CAM

研究现代模具技术,包括材料成形过程模拟、模具CAD/CAE/CAM/CAPP系统、逆向工程和并行工程、快速成形与制模技术、模具高速硬切削加工技术等。

辛勇(博导)卢险峰(博导)

周天瑞(博导)黄菊花(博导)

闫洪(博导)陈国香 杨雪春

张如华 孙玲 陈泽中

2

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

研究先进材料制备、成型技术及装备,包括高性能材料的成分、组织控制技术,轻合金(铝、镁合金等)材料的液态、半固态和固态成形技术等;将合金化与合金组织细化、均质化、纯净化相结合,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

闫洪(博导) 耿茂鹏(博导)

周天瑞(博导)曾效舒(博导)

陈国香 孙晓刚

郑志强 李克

3

材料加工过程控制与自动化

研究将先进数控技术应用于材料加工设备,开发出具有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特点的新型材料成型设备。

黄菊花(博导)耿茂鹏(博导)

杨湘杰(博导)

杨雪春 揭小平

4

材料加工新技术

研究材料加工中的新工艺、新技术,包括半固态成型、板料成形、注塑成型、近净成形、超塑性成形、纳米技术、冷锻技术、超塑性成形表面改性、隔振技术等。

杨湘杰(博导)周天瑞(博导)

卢险峰(博导)黄菊花(博导)

辛勇(博导)闫洪(博导)

揭小平 张如华 郑志强 孙晓刚 孙玲    李克

5

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

研究材料加工过程的模拟方法和技术,包括多种物理场的藕合建模、宏微观模拟、多学科建模等,实现材料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

扶名福(博导)耿茂鹏(博导)

曾效舒(博导)卢险峰(博导)

杨湘杰(博导)辛勇(博导)

陈国香 杨雪春 陈泽中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职称)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

 

0020005

英 语

144

6

1、2

 

考试

所有方向

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1

1

 

考试

所有方向

0020003

自然辩证法

42

2

2

 

考试

所有方向

0029010

数值分析

54

3

1

 

考试

所有方向

5921048

有限元与优化方法               

54

3

1

卢险峰

考试

所有方向

5921049

弹塑性力学

54

3

1

周天瑞

考试

所有方向

5921050

材料物理基础

54

3

1

陈国香

考试

所有方向

选修课

 

 

 

 

 

 

 

5922034

流变学原理  

36

2

2

杨湘杰

考查

 

5922050

现代模具设计技术

36

2

2

辛勇

考查

 

5922051

材料加工计算机模拟

36

2

2

闫洪

考查

 

5922052

现代材料分析技术

36

2

2

曾效舒

考查

 

5922053

实验应力分析

36

2

2

揭小平

考查

 

5922054

CAD/CAE/CAM应用技术

36

2

2

黄菊花

考查

 

5922055

模具现代制造技术

36

2

2

张如华

考查

 

5922056

冶金传输原理

36

2

2

曾效舒

考查

 

5922057

材料制备新技术

36

2

2

闫洪

考查

 

5922058

系统动力学

36

2

2

杨雪春

考查

 

5922059

近净成形技术

36

2

2

耿茂鹏

考查

 

5922060

现代材料加工技术与应用

36

2

2

孙玲

考查

 

5922061

复合材料

36

2

2

孙晓刚

考查

 

5922062

逆向工程与快速制模                    

36

2

2

周天瑞

考查

 

5922063

材料成形性能

36

2

2

卢险峰

考查

 

5922064

前沿讲座

36

2

2

众导师

考查

所有方向

公共选修课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至少选修一门

 

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至少选修一门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3

 

 

 

 

 

学术活动

 

2

 

 

 

 

 

社会实践

60

2

 

 

 

 

 

外语学术论文

 

1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实践环节(2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工程实践或管理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形式:学术性论文。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基本要求:(1)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4)论文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凡是通俗性、泛论性或单纯叙述他人成果的文章或翻译材料,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5)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万至3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