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坚持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原则,按照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类人才”标准,通过培养,使硕士研究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并达到以下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邓小平理论,掌握市场经济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事业心,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事业的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增强身体锻炼;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基本学制:2.5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
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鼓励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导师应多方面了解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能力基础等具体情况,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帮助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研究计划,要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和指导,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潜力。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
应修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7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2 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 ,学位论文33学分。 |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 名称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指导教师 |
1 |
应用基因组学与基因工程 |
研究生物基因组DNA序列变异及其与生物表型变异的关系,定位、分离和鉴定与生物重要性状相关的、有市场应用前景或特殊用途的功能基因,进而探索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生物性状。主要内容包括:1)DNA多态性与分子标记;2)SNP、单倍型、连锁不平衡与关联分析;3)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分离和鉴定;4)植物组织培养与基因工程。 |
朱友林 李思光 罗玉萍 熊勇华 邱丽娟 |
2 |
基因表达与调控 |
从转录和翻译层次上研究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和机制:1)RNA组学与snmRNA(small non- messenger RNA)基因的结构和功能;2)真核基因转录起始机制及其调控; 3)真核基因翻译调节机制;4)真核基因表达的协调及平衡。 |
黄国俊 李思光 罗玉萍 朱友林 熊勇华 |
3 |
RNA组学 |
RNA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RNA组学研究将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孕育对生命本质认识和对疾病防治手段的重大突破。本方向主要研究基因组表达的全部功能RNA分子,寻找新的RNA基因、发现RNA的新功能和RNA的新应用,研究各种RNA的时空表达规律及其生物学意义。 |
李思光 罗玉萍 毛慧玲 周洪华 熊勇华 陆 豫 |
4 |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
采用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发掘、分离与动、植物和微生物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蛋白质,探索应用相关蛋白质改良生物性状的途径和方法,鉴定新的真核细胞mRNA翻译起始因子并研究其功能。 |
李思光 黄国俊 朱友林 毛慧玲 周洪华 邱丽娟 陆 豫 |
三、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任课教师 (职称) |
考核方式 |
备 注 |
|
必修 课 |
公 共 基 础 课 |
0020005 |
英 语 |
144 |
6 |
1、2 |
|
考试 |
|
0020001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30 |
1 |
1 |
|
考试 |
|
||
0020003 |
自然辩证法 |
42 |
2 |
2 |
|
考试 |
|
||
0029009 |
数理统计 |
54 |
3 |
1 |
|
考试 |
|
||
专 业 核 心 课 |
5621001 |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
54 |
3 |
1 |
|
考试 |
|
|
5621002 |
细胞生物学技术 |
54 |
3 |
1 |
|
考试 |
|
||
5621004 |
现代分子生物学★ |
54 |
3 |
1 |
|
考试 |
|
||
5621032 |
现代生化研究技术 |
54 |
3 |
1 |
|
考试 |
|
||
选
修
课 |
专 业 方 向 课 |
5622033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题 |
36 |
2 |
2 |
|
考试 |
|
5622034 |
高级生物化学 |
36 |
2 |
2 |
|
考试 |
|
||
5622035 |
生物信息学 |
36 |
2 |
2 |
|
考试 |
|
||
5622036 |
蛋白质化学与酶学 |
36 |
2 |
2 |
|
考试 |
|
||
5622037 |
统计遗传学 |
36 |
2 |
2 |
|
考试 |
|
||
5622038 |
RNA分子生物学 |
36 |
2 |
2 |
|
考试 |
|
||
5622039 |
细胞分子生物学 |
36 |
2 |
2 |
|
考试 |
|
||
5622040 |
遗传工程学 |
36 |
2 |
2 |
|
考试 |
|
||
5622041 |
基因表达与调控 |
36 |
2 |
2 |
|
考试 |
|
||
5622042 |
计算生物学 |
36 |
2 |
2 |
|
考试 |
|
||
5622043 |
结构生物学 |
36 |
2 |
2 |
|
考试 |
|
||
5622044 |
基因组学 |
36 |
2 |
2 |
|
考试 |
|
||
5622045 |
现代仪器分析 |
36 |
2 |
2 |
|
考试 |
|
||
素 质 教 育 课 |
公共 选修课 |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
|
|
|
|
|
至少选修一门 |
|
|
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课程 |
|
|
|
|
|
至少选修一门 |
||
必修 环节 |
|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
|
3 |
|
|
|
|
|
|
学术活动 |
|
2 |
|
|
|
|
||
|
社会实践 |
60 |
2 |
|
|
|
|
||
|
外语学术论文 |
|
1 |
|
|
|
|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
实践环节(2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1作者,或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得到申请号(研究生为第1发明人或导师为第1发明人,研究生为第2发明人)视同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发表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昌大学。 |
学位论文形式: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学术性论文。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由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主体(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已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部分组成。涉及理论研究工作的学位论文可在论文主体中增加理论部分。 |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1) 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 (2) 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3) 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 (4) 论文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凡是通俗性、泛论性或单纯叙述他人成果的文章或翻译材料,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 (5) 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万至3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