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昌大学《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 /2014-04-05

 《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遵记守法、品德高尚、学风正派,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心理、体魄。

2、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系统掌握光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一个专业方向的研究前沿,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基本学制: 2.5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

1、 师指导为主、导师指导与硕士点集体培养相结合。

2、 据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并取得学分,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

3、 注重自学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积极参与学术调研,拓宽知识面,撰写学术论文。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73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32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必修环节 8 学分 ,学位论文 33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固体光学与光电子学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各种光电子器件的开发与应用都以光与凝聚态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作为基础。超晶格、光子晶体等人工晶体材料是重要的信息功能材料,已广泛地应用于控制光的传播与发射的各种器件,如滤波器、谐振腔、高反射镜、波导耦合器、激光器,等等。研究光在各种信息功能材料中的发射与传播在光学与光电子技术中有重要意义。

刘念华教授

(博导)

赖珍荃教授

廖清华副教授

元美玲副教授

徐旭明副教授

2

激光物理与量子光学

本研究方向以新型激光的机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激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及辐射场在介质中的输运传播过程。涉及到新型激光的新原理新机制新技术,如新型高频激光、无序介质激光、量子点激光、原子激光等。还涉及到光场的新特性及其应用,如光学双稳态及器件、光场的非局域性及波包的传播、光纤中光孤子的产生和传输特性等。这些研究工作具有鲜明的多学科前沿交叉新热点的特点,不仅丰富发展了激光理论和技术,而且在新型激光器的研制、光通讯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刘正东教授(博导)

3

激光等离子体物理

本研究方向以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非经典特性为主要研究课题,运用完全量子化的方法研究场和原子量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涉及到量子系统密度算符的精确求解、非旋波近似的虚光场的影响、光场和原子的压缩态、光子数态、光场的聚束和反聚束效应、量子相位、量子干涉与弱光下的非线性效应、强激光驱动下靶面等离子体的不稳定性、自生磁场、传热阻滞、粒子加速以及冕区过热现象等,近来还在BEC及原子激光的相关问题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

刘三秋教授

(博导)

刘少斌教授

4

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

本研究方向集光、机、电、算为一体,以传感、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等技术为核心内容,综合利用多学科交叉优势,致力于机器视觉、三维面形测量、激光剪切干涉测量等研究。

刘南生教授

马 力教授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职称)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

 

0020005

英 语

144

6

1、2

 

 

所有方向

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1

1

 

 

所有方向

0020003

自然辩证法

42

2

2

 

 

所有方向

5521050

高等量子力学★

54

3

1

 

 

所有方向

5521051

量子光学

54

3

1

 

 

所有方向

5521066

信息光学

54

3

1

 

 

所有方向

5521067

半导体激光和光电子学

54

3

1

 

 

所有方向

 

 

 

选修

 

 

 

5522054

计算物理

36

2

2

 

 

 

5522068

专业基础实验

36

2

2

 

 

 

5522069

光学前沿问题与光谷论坛

36

2

2

 

 

所有方向

5522070

导波光学

36

2

2

 

 

 

5522061

激光等离子体物理

36

2

2

 

 

 

5522071

矩阵光学

36

2

2

 

 

 

5522072

近代光学测试技术

36

2

2

 

 

 

5522073

数字图像技术

36

2

2

 

 

 

5522074

固体光谱学

36

2

2

 

 

 

公共选修课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至少选修一门

 

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课程

 

 

 

 

 

至少选修一门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3

 

 

 

 

 

学术活动

 

2

 

 

 

 

 

社会实践

60

2

 

 

 

 

 

外语学术论文

 

1

 

 

 

 

标有★者双语教学课程。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文献调研、文献综述、选题及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实践环节(2学分):

在第二、第三或第四学期安排(由导师决定)。

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工程实践或管理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英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方能申请答辩。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1作者,或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得到申请号(研究生为第1发明人或导师为第1发明人,研究生为第2发明人)视同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昌大学。

学位论文形式:

必须是学术性论文。包括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主体(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已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部分组成。涉及理论研究工作的学位论文可在论文主体中增加理论部分。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1)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

(2)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3)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

(4)      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万至3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