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昌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 /2014-04-05

 《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适应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才兼备,既具有广博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上述培养目标主要应体现在研究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包括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及职业道德和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持改革开放,热爱祖国、关心集体、遵纪守法、服从分配,积极为我国现代建设服务。

2.全面掌握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及相关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前沿研究动态、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手段、技术,并能结合我国化工生产(包括基本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日用化工、医药、纺织、轻工、农药等)实际,创造性地将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分析解决教学、科研、应用开发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借助字典能用外文撰写“详细论文摘要”,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基础。

3.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工厂企业的应用化学和精细化工的教学、科研、应用开发及工业生产中的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

4.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适应能力强。

基本学制:2.5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

1、采取学科负责人统筹,导师具体负责和专业学术群体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负责人的组织协调作用,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术群体的协同作用,确保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采用教师重点启发式讲解与研究生集体讨论相结合;研究生自学与指导教师个别辅导相结合。课程学习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

3、能力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并重,加强实践环节和科研锻炼,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要求并组织研究生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鼓励并创造条件让研究生深入教学科研或工厂企业从事实践锻炼和调研,支持并组织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科研活动,适当安排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素质和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修学分:总学分要求为不低于7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学位论文33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精细化工

以新能源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精细化学品为主要研究方向,特别是在新能源催化材料制备及应用,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催化技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天然植物和资源矿物利用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对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供特殊性能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乐治平 教授

罗来涛 博导

林 森 教授

2

材料化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有机、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其中主要包括纳米催化材料、纳米发光材料及其在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应用技术。

盛天禄 教授

彭绍琴 教授

3

分析测试与计算化学

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结合并应用于化学和化工实验,对化学化工问题进行实验条件优化,并从测试数据或实验数据中最大程度地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化学和化工中用经典方法难于处理的疑难问题,对化学和化工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倪永年 博导

吴芳英 副教授

4

分离与结晶化学

结晶与分离技术在化工、冶金、食品、生物、环境和新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方向主要研究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沉淀与结晶、还原沉积、色层和膜分离技术及其过程化学问题,以及在稀土、贵金属、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精细化学品提纯、新材料制备和环境水处理上的应用。

李永绣 博导

黎先财 博导

许 民 教授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职称)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

 

0020005

英 语

144

6

1、2

 

考试

 

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1

1

 

考试

 

0020003

自然辩证法

42

2

2

 

考试

 

5521102

近代仪器分析★

36

2

1

倪永年教授

考试

所有方向

5521103

近代仪器分析实验

36

2

2

万益群教授

考试

所有方向

5521162

材料与精细化学品化学

54

3

1

乐治平教授

考试

所有方向

5521163

分离化学与技术

54

3

2

李永绣教授

考试

所有方向

 

 

 

选修

 

 

 

5522164

功能材料

36

2

1

彭绍琴教授

考查

 

5522152

色谱分离技术

36

2

2

罗来涛教授

考查

 

5522165

应用化学前沿

36

2

1

众导师

考查

 

5522166

应用化学实验

36

2

2

乐治平教授

考查

 

5522167

化学信息资源与应用

36

2

1

倪永年

李永绣教授

考查

 

5522168

组合化学

36

2

2

乐治平教授

考查

 

5522169

精细有机合成

36

2

2

林 森教授

考查

 

5522170

稀有元素化学

36

2

2

黎先财教授

考查

 

5522171

催化材料化学

36

2

1

石秋杰教授

考查

 

公共选修课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至少选修一门,不少于2学分

 

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至少选修一门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3

 

 

 

 

 

学术活动

 

2

 

 

 

 

 

社会实践

60

2

 

 

 

 

 

外语学术论文

 

1

 

 

 

 

标有★者双语教学课程。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实践环节(2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工程实践或管理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1作者,或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得到申请号(研究生为第1发明人或导师为第1发明人,研究生为第2发明人)视同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昌大学。

学位论文形式:硕士学位论文都必须是学术性论文。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由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主体(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已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部分组成。涉及理论研究工作的学位论文可在论文主体中增加理论部分。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4)论文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凡是通俗性、泛论性或单纯叙述他人成果的文章或翻译材料,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5)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万至3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以及各个必修环节,取得相应学分,并完成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后,按照《南昌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