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昌大学《工业催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 /2014-04-05

 《工业催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1、在本门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和文献,具有中外文互译,撰写论文摘要和初步的听、说能力。

3、身体健康。

基本学制:2.5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

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政治理论课学习与经常性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导师个别指导和教研室(研究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硕士生入学后,指导教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每个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导师应多方面了解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能力基础等具体情况,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帮助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研究计划,要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和指导,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潜力。

整个培养过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研究生毕业后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注意应用部门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实行学分制。学习方式,提倡自学与听课相结合。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硕士生个人才能的特点,导师应注意指定一些外文专业刊物、专著让硕士生阅读。

硕士生必须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公益劳动和体育锻炼等。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7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2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 ,学位论文33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精细有机化工催化

重点开展有机硅氢加成、有机硅高沸物的裂解歧化反应催化剂和催化工艺的研究,以及稀土在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化肥工业、环保等领域所用催化剂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罗来涛博导

刘小明博导

石秋杰教授

张宁教授

刘文明副教授

2

新催化材料

 

 

本方向开展了各种纳米催化新材料的研制如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稀土钙钛矿型、尖晶石型复合新催化材料、碳纳米管的合成以及以碳纳米管为载体的催化剂等的研究。

罗来涛博导

石秋杰教授

张宁教授

3

 

光催化

 

主要研究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与掺杂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尤其是通过稀土复合体的镶入式组装来调整光激发波长,使之适合于太阳光的激发而在光解水制氢、塑料降解、二氧化碳水合制甲醇等方面得到应用。

张宁教授

邱祖民教授

4

量子催化

量子催化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量子方法计算如从头计算、密度繁函和半经验方法等从电子这一微观层次对催化现象进行研究。它可以在实验条件不完备和没有实验仪器的条件下,通过对催化剂分子或催化反应进行建模,推测其催化活性位点,催化性能和催化反应机理,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催化反应过程。据此又可对催化剂分子进行设计或寻找更好的催化剂。

洪三国教授

(博导)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

0020005

英 语

144

6

1、2

 

 

 

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1

1

 

 

 

0020003

自然辩证法

42

2

2

 

 

 

5521102

近代仪器分析★

36

2

1

余燕影

副教授

考试

方向1~4

5521103

高等仪器分析实验

36

1

1

万益群

教授等

考试

方向1~4

5521154

催化原理★

54

3

1

张宁

教授

考试

方向1~4

5521155

工业催化剂的设计

54

3

2

石秋杰

教授

考试

方向1~4

选修

5522156

催化研究法

36

2

1

刘文明

副教授

考查

方向1~4

5522157

催化进展

36

2

2

众导师

合上

考查

方向1~4

5522158

光催化

36

2

2

张宁教授

考查

方向3

5522152

色谱分离技术

36

2

2

罗来涛教授

考查

方向1~4

5522159

催化新材料

36

2

2

石秋杰

教授

考查

方向2

5522160

多相催化动力学

36

2

2

张荣斌

副教授

考查

方向1~4

5522148

量子化学

36

2

2

洪三国

教授

考查

方向4

5522161

绿色化工与催化

36

2

2

刘文明

副教授

考查

方向1

公共选修课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至少选修一门

 

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至少选修一门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3

 

 

 

 

 

学术活动

 

2

 

 

 

 

 

社会实践

60

2

 

 

 

 

 

外语学术论文

 

1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做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做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实践环节(2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工程实践或管理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1作者,或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得到申请号(研究生为第1发明人或导师为第1发明人,研究生为第2发明人)视同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昌大学。

学位论文形式: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学术性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由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主体(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已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部分组成。涉及理论研究工作的学位论文可在论文主体中增加理论部分。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4)论文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做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凡是通俗性、泛论性或单纯叙述他人成果的文章或翻译材料,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5)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万至3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