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昌大学《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 /2014-04-05

 《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可胜任高等院校教学以及科研部门、生产单位研究和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邓小平理论,掌握市场经济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事业心,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事业的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本门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身心健康。

基本学制:2.5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指导教师和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特别要注意研究生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73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32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8 学分),必修环节 8 学分 ,学位论文33 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动物资源学和分子系统学

 

研究动物各类群的分类、生态及经济动物的可持续利用。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探讨动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

吴小平 夏 斌

欧阳珊、文春根

吴志强(博导)

陈红根 彭卫东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

辜 清 洪一江

林 刚 熊 燕

3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增养殖学

研究动物繁殖技术,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生殖生理,动物营养与繁殖的关系。

洪一江 吴志强

虞鹏程 文春根

4

保护动物学

 

研究濒危动物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濒危动物的生物学特点、保护策略及动物资源的利用等

林 刚 吴小平

欧阳珊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职称)

考核方式

备 注

 

 

 

 

必修

 

0020005

英 语

144

6

1、2

 

 

 

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1

1

 

 

 

0020003

自然辩证法

42

2

2

 

 

 

0020004

数理统计

54

3

1

 

 

 

5621001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54

3

1

学院公共课

 

 

5621002

细胞生物学技术

54

3

1

辜 清,

洪一江等

 

 

5621019

动物学专题

54

3

1

辜 清等

 

 

5621020

动物资源与生态学

54

3

1

吴小平、夏斌等

 

 

选修

 

5622021

分门无脊椎动物

54

3

2

欧阳珊等

 

 

5622022

动物进化与系统学

54

3

2

夏 斌等

 

 

5622023

动物分类学进展

54

3

2

吴小平等

 

 

5622024

神经解剖学

54

3

2

辜 清等

 

 

5622025

组织化学及显微技术

54

3

2

朱学春等

 

 

5621004

现代分子生物学★

54

3

2

黄国俊等

 

 

5622026

淡水鱼类养殖学

54

3

2

虞鹏程等

 

 

5622027

遗传育种学

54

3

2

洪一江,文春根等

 

 

5622028

水产动物疾病学

54

3

2

文春根等

 

 

5622029

动物保护生物学

54

3

2

林 刚等

 

 

5622030

淡水生态学

54

3

2

吴小平等

 

 

5622031

环境生物学

54

3

2

吴志强等

 

 

公共选修课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至少选修一门

 

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至少选修一门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3

 

 

 

 

 

学术活动

 

2

 

 

 

 

 

社会实践

60

2

 

 

 

 

 

外语学术论文

 

1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实践环节(2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工程实践或管理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1作者,或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得到申请号(研究生为第1发明人或导师为第1发明人,研究生为第2发明人)视同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昌大学。

学位论文形式:

硕士学位论文由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主体(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已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部分组成。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要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有独立设计研究课题、独立完成研究工作的能力。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4)论文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5)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万至3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