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昌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 /2014-04-05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1. 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如生物化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预防医学等;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如食品分析和仪器分析、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表达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能应用一种外文熟练地阅读专门文献和写出论文摘要或全文;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满足专业和论文的需要。

3.身心健康。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增强身体锻炼;有健康、理性的良好心理素质和专业的道德水平。

基本学制2.5年。研究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结合的方式。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导师应多方面了解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能力基础等具体情况,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帮助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研究计划,要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和指导,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潜力。指导小组成员要协助导师完成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1、根据培养方案研究生应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取得学分。培养中着重注意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研究生采用自学方式获得学分。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专题式的教学方式。

2、组织引导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有计划安排研究生作学术报告和发表论文,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

3、在完成理论学习基础上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按期完成在学术上有水平、在社会和经济上有价值、具有新见解的研究论文。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7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32 学分(必修课不少于 18学分),必修环节 8 学分 ,学位论文 33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食品营养学

(含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采用先进的理化和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等手段,主要研究食品营养成分在机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和功能,研究膳食营养与人类慢性病的关系。研究食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食品加工中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食品营养成分新的分析方法。以便将营养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有机结合,为提高食品的价值和人们的健康提供科学根据和相应的产品。

邓泽元(博导)

张国文 范青生

肖小年 曹树稳

王远兴

 

2

营养保健与功能食品

 

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采用先进的理化和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等手段,主要研究食物资源中的功能性成分的分离、提取,以及其构效关系;特别是研究功能性成分与人类慢性病的关系,同时应用食品科学和(中)医药学的相关技术研究相应产品的工艺参数,为预防和治疗人类慢性病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应的产品。

谢明勇(博导)

邓泽元(博导)

熊华(博导)

范青生 曹树稳

肖小年 徐尔尼

 

3

 

 

食品卫生与安全

 

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采用先进的理化和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等手段,主要研究1)食品中化学性的污染和危害,包括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或残留、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2)生物性及其产生毒素的污染和危害。3)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新技术及其快速检测新技术。

许 杨(博导)

谢明勇(博导)

曹郁生(博导)

张国文 王远兴

徐尔尼

4

 

营养代谢与分子营养学

 

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采用先进的理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等手段,主要研究营养成分与基因相互作用关系,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以探索营养对代谢和健康的调控作用

谢明勇(博导)

许 杨(博导)

曹郁生(博导)

邓泽元(博导)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职称)

考核方式

备 注

 

 

 

 

必修

 

0020005

英 语

144

6

1、2

 

考试

1-4

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1

1

 

考试

1-4

0020003

自然辩证法

42

2

2

 

考试

1-4

0029009

数理统计

54

3

1

 

考试

1-4

5621065

现代仪器分析

54

3

1

欧阳崇学等

考试

1-4

5621066

高等食品化学★

54

3

1

黄绍华等

考试

1-4

5621068

现代微生物学技术

54

3

1

徐尔尼等

考试

1-4

5621088

高级生物化学

54

3

1

于化泓等

考试

1-4

 

 

 

选修

 

 

 

5622069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

36

2

2

高荫榆等

考查

1-4

5622070

现代食品分离技术

36

2

2

冯启利、

梁瑞红等

考查

1-4

5622071

高等分析化学

36

2

2

张国文等

考查

1-4

5622081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36

2

2

熊华等

考查

1-4

5622082

功能食品学

36

2

2

曹树稳

考查

1-4

5622089

现代营养学

36

2

2

邓泽元等

考查

1-4

5622090

实验动物学

36

2

2

邓泽元等

考查

1-4

5622091

预防医学

36

2

2

易醒等

考查

1-4

5622092

食品卫生与毒理学

36

2

2

高金燕等

考查

1-4

5622093

营养与食品科学技术研究进展(专题报告)

36

2

2

众导师

合上

考查

1-4

5622094

矿物质与微量元素营养

36

2

2

熊华等

考查

1.2.3

5621095

现代生化与免疫技术

36

2

2

于化泓等

考查

1-4

5622096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6

2

2

陈红兵等

考查

1-4

公共选修课

二外、数学、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类

 

 

 

 

 

至少选修一门

 

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至少选修一门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3

 

 

 

 

 

学术活动

 

2

 

 

 

 

 

社会实践

60

2

 

 

 

 

 

外语学术论文

 

1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十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1次报告)。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硕士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规定》)。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实践环节(2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实践或工程实践或管理实践或勤工助学,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含正式出版的增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1作者,或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得到申请号(研究生为第1发明人或导师为第1发明人,研究生为第2发明人)视同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昌大学。

学位论文形式:学术性论文。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由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主体(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已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部分组成。涉及理论研究工作的学位论文可在论文主体中增加理论部分。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4)论文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5)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万至3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以及各个必修环节,取得相应学分,并完成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后,按照《南昌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