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昌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昌大学 /2014-04-05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基本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为我国高等学校以及机械、电子、模具、塑料等行业的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要求做到: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成为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并能做出创造性贡献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具有健康的体格。

基本学制: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以3年制为基本学制的弹性学制,博士研究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为3至5年。

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成员要协助导师完成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应修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21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16 学分(必修课不少于14学分);必修环节 5 学分。

二、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指导教师

1

材料加工工艺力学

研究金属材料在铸造、热处理、塑性成形加工过程中的力学和热力学性质及其计算机模拟,研究材料内部结构的非平衡演化和非线性相互作用,研究非局部摩擦理论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及其变分不等式,研究塑性大变形的基本理论,研究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的宏微观本构关系,研究材料微结构与强韧性协同的优化设计及其实现的方法,研究金属力学性质与材料微结构的关系,研究材料内部组织和表层结构受力的损伤演化,探索熔凝过程的热物理机理及组织形成规律,发展先进的材料制造技术和材料性质改性方法。

扶名福教授

宋固全教授

黄模佳教授

2

塑性成形新工艺及模具CAD/CAE/CAM

在对金属塑性变形金属学原理和力学特性进入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塑性加工新工艺的开发和工艺参数优化。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具CAD/CAE/CAM的研究和应用。目前主要包含: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技术、冷锻冷挤压技术、超塑性成形及逆向工程与快速模具技术等研究内容。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理力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编程应用能力。毕业后既可在高等院校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又可在科研院所和有关企业从事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

周天瑞教授

卢险峰教授

黄菊花教授

3

机器人与焊接自动化

研究大型工件现场特种机器人焊接技术、工业示教再现焊接机器人智能化技术以及焊接过程自动化技术及装备,以实现复杂的焊接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目前在爬行机器人焊接、焊接过程焊缝跟踪与熔透集成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潘际銮教授

张 华教授

4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及模具CAD/CAM/CAE

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有: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技术

    1、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新原理、新方法、新工艺。已经在高分子材料的气体辅助成型技术、振动辅助成型技术、塑料共注成型技术、塑料异型材制造技术、成型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技术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研究成果可以丰富和发展现代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理论,推动我国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关键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2、塑料制品成型CAD/CAE/KBE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塑料制品注射成型CAD/CAE/KBE技术,如精密注射成型技术、薄壁注射成型技术、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超高速注射成型技术、低压注射成型技术、复合注射成型技术等。通过研究塑料制品注射成型CAD/CAE/KBE技术、可大大提高模具精度,缩短制作周期。并通过仿真模拟,可以正确地设计制品。建立并研究塑料制品注射成型与制造的成本评估、控制和评价技术。

柳和生教授

辛 勇教授

5

先进轻合金材料技术及数值模拟

先进轻合金设计、制备与成形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镁合金、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半固态制备与直接成形的先进设备与工艺技术开发,努力解决其中的关键技术,为先进轻合金材料成形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

1、半固态铝合金浆料制备与成形基础研究。通过开发半固态铝合金浆料制备装置,从凝固理论的角度深入研究浆料的制备机理,掌握合金组织形态与演变规律的关键技术。以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探讨合金凝固过程的模拟模型。为铝合金流变成形打下基础。

2、半固态镁合金制备与成形基础研究。通过建立半固态镁合金成形过程多介质、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半固态镁合金组织形成与演变规律、浆料流变性能和本构关系、半固态镁合金成形的热力学条件和成形性能等,为半固态镁合金制备与成形打下基础。

3、半固态镁合金板带连续铸轧技木研究。通过研究镁合金半固态浆料制备、输送及直接轧制过程的模拟仿真,研究半固态镁合金组织形成与演变规律其控制规律,建立镁合金半固态直接铸轧成形的理论和铸轧成形过程控制方法,为进一步技术开发提供依据。

4、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木研究。镁合金零件表面非铬酸盐改性工艺。采用化学方法在镁合金零件表面生成非铬酸盐皮膜,使得外涂装层与镁合金表面有更好的附着力和抗腐蚀能力。

5、轻合金纳米复合材料技木研究。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铝、镁合金的绝对机械性能,在铝、镁合金中加入纳米材料颗粒或纤维增强相,构成轻金属复合材料,研究纳米增强相的分散技术,纳米材料和基体的兼容规律,纳米材料对基体组织性能的影响等规律,提高其高温性能,机械强度硬度和使用寿命,是目前复合材料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

耿茂鹏教授

杨湘杰教授

阎 洪教授

曾效舒教授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职称)

考核

方式

备注

0010006

第一外语

90

5

1

外国语学院

考试

全部

0010004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54

3

1

社会学系

考试

全部

5911014

非线性问题数值方法

36

2

1

宋固全

黄模佳

考试

全部

5911015

金属塑性成形过程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36

2

1

黄菊花

周天瑞

考试

全部

5911016

材料加工新进展

36

2

1

所有博导

考试

全部

选修

 

 

 

 

5912017

有限变形弹塑性★

36

2

2

扶名福

考查

双语

5912018

摩擦学原理

36

2

2

刘莹

考试

 

5912019

智能控制理论

36

2

2

张华

刘国平

考试

 

5912020

冶金反应工程学基础

36

2

2

耿茂鹏

考查

 

5912021

凝聚态物理

36

2

2

刘念华

考查

 

5912022

振动控制工程

36

2

2

杨雪春

黄菊花

考查

 

5912023

金属超塑性

36

2

2

周天瑞

考查

 

5912024

传输与凝固

36

2

2

陈国香

考试

 

5912025

现代橡塑成型

36

2

2

柳和生

考查

 

5912026

材料组织设计

36

2

2

杨湘杰

考查

 

5912027

模具学导论(Ⅱ)

36

2

2

卢险峰

考查

 

5912028

材料微细观力学

36

2

2

宋固全

考查

 

5912029

软件工程与先进制造技术

36

2

2

辛勇

考查

 

5912030

注塑模具数字化制造

36

2

2

辛勇

考查

 

5912031

力学中的数学理论★

36

2

2

黄模佳

考查

双语

5912032

数字图像处理

36

2

2

吴建华

考查

 

5912033

材料性能及测试

36

2

2

曾效舒

考查

 

5912034

高等材料微结构理论★

36

2

2

黄模佳

考查

双语

5912035

半固态金属加工理论与技术

36

2

2

闫洪

考查

 

5912036

专题讲座

36

2

2

各博导

考查

全部

 

二外(日、法、德)

54

3

2

 

考试

全部

 

跨学科的专业课程(可在全校博士、硕士生课程中选修)

 

 

 

 

 

 

必修

环节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3

 

 

考查

全部

 

学术活动

 

2

 

 

考查

全部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必须以学术报告会形式进行,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的2年内统一组织和实施。成立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专家)必须严格审核博士生所作的开题报告,避免流于形式。经报告、评审通过后,博士生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术活动(2学分):

博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做2次报告)。博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博士生选听学术报告应有针对性,自己举行报告应有充分的准备,讲座报告应体现前沿性、科学性,突出自己从文献中自我学习、自我总结的能力和演讲能力。对博士生讲座的质量导师应有评语。

五、学位论文

发表论文要求:

博士生在学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4篇,其中必须在本专业学术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论文3篇(增刊不计算在内,如在读博期间以学生为第一的发明专利,可替代论文1篇);或被SCI、EI收录的论文1篇或ISTP收录的论文2篇。学术论文必须以南昌大学为第一单位署名发表,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

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对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培养的全面训练。博士生应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为确保论文的进度和质量,要求做到:

1、    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能够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反映作者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2、论文选题确定后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论文工作计划,对科研经费的来源、试验器材的采购和加工计划等应尽早提前考虑并采取措施,经过认可后才能进行课题研究。论文计划经学位点负责人审定后在第四学期结束前报学科、学院、研究生院备案。

3、博士生应按阶段在本学科的学术会议上报告科研和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取得本学科的集体指导和帮助。该报告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由学院或学位点记录备案。

4、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成果可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应用,但不能作为博士阶段的科研成果。

5、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要求概论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数据可靠、计算正确、图表清晰、层次分明、文字简练。学位论文应包括:

(1)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以及本人做出的贡献;

(2)说明采用的实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与讨论;

(3)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4)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5)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必须指明出处,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说明本人的具体工作。

6、博士学位论文采用计算机编辑和输出,具体格式参照《学位论文与摘要的统一要求》及《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

7、博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或论文应在答辩前三个月送评阅人或有关单位,以广泛征求意见。

8、博士生在学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正式发表的或已录用的论文清单必须附在本人学位论文中。博士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同时附交论文发表所在刊物的该期封面、目录及本人论文第一页的复印件或录用通知书的复印件。论文发表或完成的认可由各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决定,并同申请材料汇总一同交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备案。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