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西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4-08

 区域经济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2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学、科研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掌握扎实的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并能写作科学论文。

3.具有良好的学术修养和独立的学术人格。

4.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正常的心态。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半至三年。课程学习为一年至一年半;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一年半至两年。

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硕士生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三、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将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和更新。目前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每方向字数在50字以内)

研究生导师

1

区域发展与城镇化

区域经济及城镇化发展基础、空间格局及演变规律。

郑林、马定国

2

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

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产业发展条件、空间组合调整分析,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判断。

马定国、郑林

3

旅游经济研究

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

毛端谦

4

土地利用与区域空间结构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区域空间过程与格局演变

舒晓波、钟业喜

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明确导师

每一位研究生必须拥有明确的导师,采取主、辅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作用。

    2.自学为主,听课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等学习方式

    研究生学习的自学为主,充分调动研究生本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注重本学科发展的最终成果的了解和掌握。

    3.加强能力培养

硕士生的教育必须注重和加强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每个研究生至少要参加一门相关专业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实践。

4.因材施教

    导师对硕士生培养要充分考虑不同本科背景,因材施教。

    5.严格考核制度

    在导师确定、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等方面都必须严格进行,制订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执行,确保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五、课程设置、学分要求与课程考核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非学位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专业的本科生主干课程。

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6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4门、8学分,专业基础课3门、9学分,专业核心课3门、9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即专业选修课不少于3门、6学分;每学分以18学时为标准安排教学,补修课程(凡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以参加本科生课程班级学习的方式补修本专业不少于2门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不计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

2、课程考核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要进行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取得学分。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学位课程75分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程60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考核应注重对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提倡以要求学生撰写文献阅读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试题等形式进行课程考核。

六、实践环节

    通过组织研究生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和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造条件给研究生担任助教、助研和助管工作。实践性环节一般不得免修,其成绩不记录课程学分,但是申请学位的必备内容。

七、科研能力的培养

1. 努力培养硕士生的科研能力。要求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有关课题研究,并通过研究推动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和拓展硕士生的理论和知识面。同时,能阅读和翻译外文专业文献。

2. 积极参与学术活动。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和聆听有关学术报告5次以上,主讲学术报告2次以上,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和总结。

3.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

八、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攻方向及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技术路线,认真做好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一般为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2、论文进展报告和中期检查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学位点应定期组织论文中期检查。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

3、论文评阅与答辩

人文地理学硕士生学位论文经导师认可后全部盲审。盲审通过的论文送专家评阅和答辩,答辩委员会人数为5-7人,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外聘专家担任。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江西师范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

 

 

 

 

 

 

 

 

 

 

 

 

 

 

 

 

 

 

 

 

 

 

 

 

 

 

 

 

 

 

 

 

附件一:

区域经济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备注

公共必修

9992001

9992002

公共英语

4

216

1和2

学校统一安排

英语学科修二外

999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学校统一安排

全校必修

999201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2

学校统一安排

理科指定选修

0032001

专业英语

1

18

2

赵安

 

专业基础课

00320005

现代区域经济学

3

54

2

马定国

 

0022048

中级微观经济学

3

54

1

白湘阳/许莉

0022046

中级宏观经济学

3

54

2

陈胜祥/李似鸿

专业核心

0032032

经济地理学前沿ABCD

3

54

1

钟业喜

 

0032030

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ABCD

3

54

1

郑林

0032003

现代人文地理学ABCD

3

54

1

马定国

0032031

城市土地利用理论与实践ABCD

3

54

2

舒晓波

专业

选修

0022071

经济制度演进专题

2

36

2

李建德、邹啸鸣

任选四~五门

0032035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2

36

2

赵安/胡碧松

0022050

产业经济学原理

2

36

1

陈运平/张新芝

0032036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2

36

2

毛端谦/冯淑华

0032038

人文社科GIS方法

2

36

2

方朝阳

0032039

科技论文写作与规范

2

36

3

赖格英/钟业喜

0032033

城市发展研究

2

36

3

郑林

0032037

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

2

36

3

钟业喜

 

 

 

 

 

 

 

 

 

 

 

 

 

 

 

 

 

 

 

 

 

 

 

 

 

 

 

 

 

 

实践

环节

学术活动

参加学术讲座或研讨不少于5次,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

1

 

 

各指导

教师

 

实践活动

参加教学、社会或科研实践

1

 

 

 

补修

课程

 

经济地理学

 

 

 

钟业喜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者须补修

 

地理科学导论

 

 

 

舒晓波

注:A代表区域发展与城镇化方向,B代表低碳经济与产业发展方向,C代表旅游经济研究方向,D代表土地利用与区域空间结构方向。

 

附件二:

区域经济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032005

课程名称:现代区域经济学

英文译名:Modern 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马定国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以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线索,分别阐述区域新经济增长理论、区域新经济地理理论、区域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理论、区域总部经济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新产业区理论、区域差异理论、区域经济板块理论、区域收敛与发散理论等。

1、了解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发展动态及前沿研究领域;

2、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3、运用区域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区域经济运行轨迹,揭示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2、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聂华林、鲁地、李泉.现代区域经济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课程编号:0022048

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

英文译名: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财政金融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白湘阳 讲师,许莉 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级微观经济理论以理性经济主体的最优决策为研究对象,强调对一般经济现象的数学建模并给出一般性结论。以分章节课堂讲授的方式讨论微观经济学的具体问题。通过学习,一方面,学生能系统理解微观经济理论的整体框架和体系,进一步培养经济学直觉。掌握经济学的数理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具备阅读经济学基础文献的能力,了解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为后续研究打下较坚实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非策略环境下的最优决策行为,策略环境下的最优决策行为,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决策行为。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Mas-Coelle, Green and Winston,Microeconomic The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影印版)

2 Jehel and Reny,  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 2nd.ed. Addison-Wesley, 2001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影印版)

3 Varian, Microeconomic Theory, 3rd.ed Norton, W.W. 1993

 

课程编号:0022046

课程名称:中级宏观经济学

英文译名: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财政金融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陈胜祥副教授,李似鸿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是大学本科段所学的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深化和拓展,它着重研究宏观经济学各主要学派关于经济增长、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若干基本问题的分歧和共识,从宏观经济学动态发展的视角引导研究生系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变化,拓展他们应用理论分析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着重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科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二部分为“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增长”,主要内容有:(1)经济增长,介绍国民收入的基本古典模型;索洛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等。(2)失业的原因及形式;(3)货币与通货膨胀,运用古典货币理论的思想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成本。(4)开放的经济。第三部分是“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主要内容有:(1)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2)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第四部分是“经济周期理论:长期中的经济”,包括:(1)经济波动导论;(2)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3) 总需求Ⅱ:使用IS-LM模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引领“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学习,要求学生在对宏观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应用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现实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及事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本课程提倡学生精读一部中级宏观经济学原著,在此基础上广泛阅读各种宏观经济学理论、现实财经热点新闻,达到在有限学时内教师精讲、学生宽学、充分讨论、理论联系现实的教学目的。先修课程包括初级微观经济学及初级宏观经济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美]曼昆著:《宏观经济学》(第六版),张凡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目:

1、[英]布莱恩·斯诺登、霍华德·R·文著,佘江涛等译:《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2、[美]弗罗恩著:《宏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余斌:《经济学真相:宏观经济学批判》,中国邮电出版社,2010(1)。

4、人民出版社于2008年12出版的系列图书:“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

 

课程编号:0032032

课程名称:经济地理学前沿

英文译名:The forefrontofeconomic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钟业喜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通过对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科学的特点和相互关系的讨论,较全面地阐述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海港区位论及空间相互作用论等上述几门边缘学科共同的理论基础——区位论作较为深入地介绍。

对地理区位论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基本具备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开展区域和城市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陆大道.区位论与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8年。

3.外文杂志: (1)Urban Studies

             (2)Regional Science

             (3)Economic Geograph

             (4)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4.有关中文期刊:地理学报、地理学进展、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

 

课程编号:0032030

课程名称: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

英文译名:Regional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郑林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综述国内外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的进展和主要理论成就,通过对国地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大都市区规划、概念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等各种不同类型规划的介绍和剖析,深入了解区域规划原则、目标、方法、程序等环节,探讨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空间结构理论与区域发展关系。

基本要求:对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有较全面的了解,能根据基本原理知识进行实例分析,并基本具备独立从事区域规划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崔功豪 等.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6年。

3.方创林.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

4.顾朝林.集聚与扩散.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广东省建委.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6.崔功豪.当代区域规划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课程编号:0032003

课程名称:现代人文地理学

英文译名:Modern Hum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马定国 教授、郑林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为学术系列讲座课程。课程追踪人文地理学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国内外人文地理学发展动态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地理问题,广泛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采取专题讲座形式,介绍人文地理学发展动态、理论研究进展、应用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的热点问题等。课程近期涉及的主要领域有:城镇体系与城市化、人口与就业、现代旅游、文化地理、人地系统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等。

1、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动态和前言研究领域。

2、深刻认识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成绩

3、提高运用人文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开展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外文杂志: (1)Urban Studies

             (2)Regional Science

             (3)Economic Geograph

             (4)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有关中文期刊:地理学报、地理学进展、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

 

课程编号:0032031

课程名称:城市土地利用理论与实践

英文译名:Land Use Theory and Practice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舒晓波 教授,等

教学内容及要求

介绍土地利用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介绍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的发展动态。对当代与土地整理、土地评价、土地规划有关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区域发展与城市建设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为区域经济建设与管理服务。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王万茂主编. 土地资源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毕宝德主编. 土地经济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安国辉等. 土地利用规划.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课程编号:0022071

课程名称:经济制度演进专题

英文译名:evolution of Economic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财政金融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建德教授,邹啸鸣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制度经济学是就制度及其演进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作用机制、过程和效果进行研究的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它运用经济学方法论,通过对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合同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一系列原理的介绍,阐明制度及其演进对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生产力发展、对社会政治结构和文化(意识形态)结构及其进步的意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经济制度演进大纲》李建德,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年

2、《新制度经济学》彭德琳,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3、《新制度经济学》埃瑞克•G•菲吕博顿等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课程编号:0032035

课程名称: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英文译名:Mathematics in Moder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赵安 教授、胡碧松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数学方法是地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之一,现代地理学中运用数学方法是为了更进一步地对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及运动规律进行定量化研究,为地理系统的预测及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计量地理学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学方法论学科,是地理系统分析与建模的基本工具,是深入学习和研究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课程的必要前提。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模型技术和先进的计算工具,进行定量化研究,是地理学现代化、科学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和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学朝定量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掌握数量方法在现代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基本应用,并能熟练运用一些常用的数量方法和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的数学方法来描述、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学问题,正确处理资料,根据实际的地理研究对象,建立起适宜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分析结果给予专业上的解释,把数理逻辑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2版) 》,ISBN 978-7-04-017803-6,978-7-04-011240-5,2002年;

2徐建华,《计量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17803-6,2010年11月;

3陈彦光,《地理数学方法》,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

4陈彦光,《基于Excel的地理数据分析》,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27182-2,2010年4月。

 

课程编号:0032036

课程名称: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英文译名: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of tourism resource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毛端谦 教授、冯淑华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以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为核心,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理论及技术,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市场分析,旅游规划的目标与主题形象定位,旅游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设施体系规划,旅游保障体系规划,力求体现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做到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问题相结合,同时注意理论探讨的深度与广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吴必虎.旅游研究与旅游发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课程编号:0032038

课程名称:人文社科GIS方法

英文译名:GIS method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方朝阳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在介绍GIS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介绍GIS在城市、人口、旅游、经济、土地、文化等方面的运用和研究进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加强学生应用GIS开展人文社科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林珲,赖进贵,周成虎.空间综合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王法辉.基于GIS的数量方法与应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课程编号:0032039

课程名称:科技论文写作与规范

英文译名:Scientific writ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赖格英 教授、钟业喜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研究项目的理论基础,当代各种地理学理论思潮及其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详细说明研究项目规划、选题聚焦以及为实现这个研究项目所需要的各种定量及定性数据的生成和分析方法,阐明文献的分类、常用检索工具、工具书及数据库的介绍和使用,掌握文献检索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熟悉网络资源的查找,充分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介入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教材及参考书目:

1.R.基钦,N.J.泰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

2.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徐建华:《计量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汤国安:《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

5.邓富民:《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经济管理出版社

6.肖珑:《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0032033

课程名称:城市发展研究

英文译名:Study of urban development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郑林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城市科学研究成果,最新城市发展理论和城市发展趋势,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总体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或讨论,及时反映学术动态和各城市发展的成功实践。结合城市发展研究中的生态城市、城市问题、城市群等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加藤弘之,吴柏均.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学术期刊:《城市发展研究》、《城市问题》、《现代城市研究》、《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等

 

课程编号:0032037

课程名称: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

英文译名:Spat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钟业喜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国内外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的进展及主要理论,包括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资源与环境及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区域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特征。从理论与实践上对区域开发与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证,对位置级差地租、区域可达性、技术创新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讨。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聂华林,赵超.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证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