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4-08

 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207)

一、培养目标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在高等院校,党政机关,研究院所,涉外企业等从事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身心健康。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本专业外文文献的阅读,并能准确地撰写论文外文摘要,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涉外工作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般按3年学制制(修)订。允许硕士生提前毕业,但硕士生的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完成学位论文、符合学校有关要求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硕士生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三、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每方向字数在50字以内)

研究生导师

1

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问题、人权问题、台湾问题和战略问题,中美在两国之间以及地区与全球问题上的合作与斗争。

李才义、邱显平

2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朝鲜半岛问题、东海与南海问题、中国东盟关系、印巴问题、中国与中亚的关系、中俄关系等。

邱显平、李昌新

四、培养方式和培养计划

1、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为主导负责硕士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导师组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课程学习,夯实学科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硕士生掌握学科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前沿问题。要求每位硕士生都应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使硕士生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努力提高硕士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硕士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最迟在第一学期末)经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互选的硕士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硕士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与制订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室、所、中心)和研究生院备案。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应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计划要对该硕士生的研究方向、课程学习要求及考试方式、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环节等做出比较具体的规定或说明。

 

 

五、课程设置、学分要求与课程考核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4门,8学分;专业基础课3门,9学分;专业核心课3门,9学分;非学位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不少于3门,不少于6学分。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专业的本科生主干课程2门,不计学分。硕士研究生总学分应不少于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6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每学分以18学时为标准安排教学。

2、课程考核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要进行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取得学分。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学位课程75分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程60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注重对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引导和促进硕士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提倡以要求学生撰写文献阅读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试题等形式进行课程考核。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两部分。

(1)学术活动(1学分)

“学术活动”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进展,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凡在本校举行或学校、研究生院及各院、室、所组织举行的学术活动,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均应参加。凡校外学术组织和省、部、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及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参加。在读期间,硕士研究生应听取不少于5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2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各学位点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学术活动的时间和形式。学术活动占1学分,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考核成绩由导师综合评定。

(2)实践活动(1学分)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与社会实践等类别。教学实践是体现我校师范特色,培养提高硕士生的教学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和检验研究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的形式包括课堂讲授、批改作业、指导实验、答疑解难等;科研实践是锻炼硕士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途径。科研实践的形式包括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完成自主申报科研课题及参与人才培养基地和学科研究基地研究项目等;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技术推广、咨询、科技开发、专业实习及公益劳动等。

各学科根据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要求硕士参与教学实践、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各学科专业应在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研究生参与实践的内容、形式和时间。考核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评定,导师依据研究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七、科研能力的培养

1、鼓励本专业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在培养科研能力的过程中推动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或拓宽硕士生的理论和知识面。

2、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各学科要尽力创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条件,规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和聆听至少5次专业学术报告活动,及撰写有关摘要或笔记。

3、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未完成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培养方案中应对论文选题、文献资料、实验(调查)数据、参考文献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导师和院(室、所、中心)应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与答辩等几个关键环节,并有具体的时间安排。

1、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攻方向及奋斗目标,确定自己的技术路线,认真做好选题和开题报告。

硕士生一般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一般要用至少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参见《江西师范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若干规定》。

2、论文进展报告和中期检查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学位点应定期组织论文中期检查。

3、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可进行专家评阅和答辩。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和《江西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完成实习任务,获得规定学分,并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成果指标后,方能参加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安排在第六学期中期,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

 

 

 

 

附件一:

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备注

公共必修

9992001

9992002

公共英语

4

216

1和2

学校统一安排

英语学科修二外

9992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学校统一安排

全校必修

999201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2

学校统一安排

文科指定选修

0012388

专业英语

1

18

2

待定

各学院自行开设

专业基础课

0012376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3

54

1

聂平平

 

0012377

国际关系史

3

54

1

李昌新

0012378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3

54

1

邱显平

专业核心

0012379

中美关系研究  A

3

54

1

李才义

 

0012380

亚太国际关系专题  B

3

54

2

李昌新

0012381

美国政治与外交  A

3

54

2

李才义

专业

选修

0012382

国际政治文化学专题研究

2

36

3

王玲玲

 

0012383

中(苏)俄关系研究

2

36

3

邱显平

0012384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题

2

36

4

郑双胜

0012385

中国国际战略与对外关系

2

36

4

李才义

实践

环节

学术活动

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不少于5次,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

1

 

 

各指导

教师

 

实践活动

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或科研实践

1

 

 

各指导

教师

 

补修

课程

0012386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0

 

36

1

李才义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入学者须补修

0012387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0

 

36

1

李才义

注:A代表中美关系研究方向,B代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方向。

 

 

 

 

 

 

 

 

 

 

附件二:

国际关系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012376

课程名称: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英文译名: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聂平平 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作为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生的必修课,课程设置突出政治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性。以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主要内容,结合中国政治生活的实际和当代政治学的前沿理论成果,对重要的政治理论及方法作以研究。其基本内容包括:以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基本内容的政治学方法论研究、以权力与权利的基本概念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关系研究、以国家、政党、民族等政治实体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系研究、以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行为研究以及以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研究和以政治革命、政治改革、民主政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发展研究。

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的基本知识;(2)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及经验性与实证性的比较方法的了解和熟悉;(3)注意对实际政治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并有意识地收集可供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案例。

教材:《政治学导论》聂平平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 B.H.齐斯克:《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 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编号:0012377

课程名称:国际关系史

英文译名: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昌新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国际关系史以民族国家等主要国际行为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关注国际经济关系、军事关系以及文化、宗教关系等层面,系统梳理自三十年战争以来国际体系的演变、国家间冲突与合作的历史进程,全面地了解近现代国际体系运动的基本趋势,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研究国际关系领域中的问题。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美]威廉·R·科勒:《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

4.王绳祖、谌取荣、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1-10,11,1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2004,2006年版。

 

课程编号:0012378
课程名称: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英文译名: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邱显平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国际关系理论》以当代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基本原理的角度,以专题的形式讲授当代国际关系的若干基本问题。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国际关系的理论发展阶段、国际关系的基础理论、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的新发展、中国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构建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詹姆斯.多尔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3、阎学通:《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课程编号:0012379

课程名称:中美关系研究

英文译名:Sino-US Rel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才义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以中美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探讨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与战略上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两国在地区与全球问题上的合作与斗争,重点考察中美两国的三条主线既人权问题、经贸问题和战略问题。通过历史回溯、理论阐释、现状分析等以期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并把握当前中美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陶文钊著:《中美关系史》(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陶文钊、何兴强著:《中美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课程编号:0012380

课程名称:亚太国际关系专题

英文译名: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昌新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以亚太地区的国家间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各主要大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重点考察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东盟之间的关系,尤其对中印崛起、朝核危机、南海问题、台海问题、亚太合作机制等给予重点关注,通过历史回溯、理论阐释、现状分析等以期能全面理解并把握当前亚太国际关系实质及其发展趋势。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美]罗伯特·A·斯卡拉宾诺:《美国与亚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俄]雅科夫列夫:《俄罗斯、中国与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美]理查德·J·塞缪尔斯:《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美]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5.[英]巴里·布赞:《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吴木生主编:《东亚国际关系格局1894-1945》,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7.喻常森:《亚太地区合作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曹云华:《东南亚国家联盟:结构、运作与对外关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9.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郑瑞祥:《印度的崛起与中印关系》,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编号:0012381

课程名称:美国政治与外交

英文译名:American Government and Foreign Policy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    分:3

学    时:54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才义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以专题的形式从美国国内政治和对外政策两个方面探讨美国的强盛之道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要求学生熟悉美国史,并掌握政治学的基础知识。就美国政治来说,要求掌握美国政治的原则、美国的政治参与、美国政治的组织结构以及美国的公共政策;而就外交部分矾,需要掌握以下有关知识,即美国外交史、美国外交思想、美国的国别外交或地区外交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李道揆著:《美国政府与美国政治》(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下),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4、(美)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美)约瑟夫·奈著:《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6、基辛格著:《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课程编号:0012382

课程名称:国际政治文化学专题研究

英文译名: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王玲玲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以当代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新形势为背景,基于充分的事实资料,系统探讨文化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剖析国际政治中的文化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锻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视角观察和了解世界,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全球观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主要内容包括:文化概述、文化与国际关系(交流与冲突)、西方世界的文化霸权与文化扩张、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化抗争、文化与全球化、中国文化与对外关系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张骥、刘中民:《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邢悦编著:《文化与国际关系精选文献导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刘胜伟:《文化霸权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马德普:《中西政治文化论丛》(多辑系列)天津人民出版社。

6、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课程编号:0012383

课程名称:中(苏)俄关系研究

英文译名:The Study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邱显平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中苏关系研究》以中苏关系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从国际关系的角度,以专题的形式讲授中苏关系的若干基本问题。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以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扩展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中苏关系的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中苏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中苏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新阶段中俄关系的未来发展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2、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刘德喜:《从同盟到伙伴——中俄(苏)关系50年》,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编号:0012384

课程名称:国际政治经济学专题

英文译名: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郑双胜讲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国际政治经济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分析国际社会行为主体的对外政治经济行为,以及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系统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派和理论。在运用关于政治经济相互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理论到地缘政治、国际组织、国际冲突,以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环境等具体领域阐述了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朱文莉:《国际政治经济学》(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王正毅:《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罗伯特·吉尔平(Gilpin.R.)(著),杨宇光、杨炯 (译) :《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编号:0012385

课程名称:中国国际战略与对外关系

英文译名:China International Strategy and Foreign Rel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分:2

学    时:36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才义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

以新中国成立后的对外关系为核心,探讨新中国的国际战略演变与发展,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国际战略对中国外交以及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与作用,了解中国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持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益。

教材及参考书目:

1、胡树祥主编:《中国外交与国际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王缉思主编:《中国国际战略评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3、门洪华著:《中国国际战略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课程编号:0012386

课程名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英文译名:Contemporary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

课程类别:专业补修课

学    分:0

学    时:36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才义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学习与掌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材及参考书目:

汪荣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谨祥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课程编号:0012387

课程名称: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英文译名:Internatioal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课程类别:专业补修课

学    分:0

学    时:36

开课单位:政法学院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才义 副教授

教学内容及要求要求掌握基本的国际政治理论,包括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现实主义、新理想主义、建构主义等,并对当前国际格局、地区问题、大国关系、中外关系以及全球性问题有基本的理解,同时要全面理解中国的外交战略及其实践,它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以及国家安全构成的影响。

教材及参考书目:

顾关福编:《战后国际关系(1945-2010)》,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李少军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