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响应式环境:“海洋增强”1
开课院系:设计学院-智慧城市
任课教师:景斯阳
开课时间:2020年2月5日-2020年3月20日
授课对象:本科生二年级
丨智慧城市方向介绍
智慧城市方向研究“潜行科技”语境下,“不同尺度”中的未来城市与未来环境问题。用全域设计的方式,改变空间和资源的价值。既强调由“数据”带来的精准,又强调由“体验创新”带来的人性化。基于此,智慧城市方向主要研究“湿城市”“体验创新”“生态图谱”“潜行科技”四者之间的关系,旨在培养有领导力、有社会影响力、有格局的全域设计师。

丨教学目标
人类正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威胁,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生态破坏、流行病……21世纪以来,震惊世界的天灾人祸粗略一瞥就包括:2003年爆发的非典型肺炎SARS、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2012年美国Sandy飓风、2012年北京特大暴雨、2019年至今的澳洲大火以及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2017年,BBC发布的“2050年人类面临的十大挑战”中提到,频发的灾难会让我们逐渐失去生活的家园。同是2017年,《时代周刊》发出警报:人类还没有准备好面对下一场瘟疫。2019年5月,美国《自然》报道“人类正式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人类’本身已经变成了一个地质过程。”英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家科林·沃特斯说,“塑造地球的主要地质力量——它不再是河流、冰或风了,而是人类。”几乎每一场灾难都是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这种“高等动物”一手造成的。
响应式环境系列课程,就是理解在此语境下,地球上的生灵,包括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其他形态的生物之间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在不同尺度上,用“全域设计”(ComprehensiveDesign)的创新方法,对频发的灾害进行减速、对地球环境进行修补。响应式环境系列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用设计的手段,将自然危机剖析和放大出来,还要提出实际可行的“生态设计”“修补式设计”,在此基础上,唤醒人类意识,呼吁人类行动起来。
响应式环境系列课程的关键词包括:“理解”“激活”“修复”“增强”“孕育”。课程的议题包括:响应式环境-海洋增强;响应式环境-牛肉与全球变暖;响应式环境-蜜蜂与食物;响应式环境-危机设计等。
响应式环境系列课程的合作伙伴有麻省理工学院规划与建筑学院的艺术科技与文化研究方向、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等。


丨教学要求
课程培养学生四个基础能力,即尺度感、危机感、全域性、平台型。
课程强调让学生理解三个设计过程:即前瞻性、专业性、社会性。
设计关键词:“理解”“激活”“修复”“增强”“孕育”

丨教学框架
第一周:《海洋生态报告》


第二周:《白海豚生存报告》


第三周:《生态图谱》


第四周:《危机设计图谱》


[学生任务书]

[世界自然基金会讲座]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讲座:《蔚蓝星球与我们共同为海洋出一分力》
讲座嘉宾:Patrick杨松颖/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海洋保护专家
讲座主持:景斯阳/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智慧城市教研室主任;潘镜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社会设计教研室教师
地点:Zoom网络会议视频
时间:2020年2月28日13:00-14:30
丨部分课程PPT展示





丨考核方式及评分要求
考核方式:线上一起视频、作业审核
评分要求:
(标准)前瞻性、专业性、社会性、表达能力、呈现方式、出勤率
(比例)20%、20%、20%、15%、15%、10%


网络课堂师生互动截屏
丨部分参考书目
《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百科系列:海洋》|斯蒂芬?哈钦森博士/J.R.E.鲁特杰哈姆斯教授/贝弗利?麦克米伦/约翰?穆西克博士/伯纳德?斯通豪斯博士/马蒂亚斯?汤札克博士,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海洋:深水探秘》|[英]保尔·罗斯/安妮·莱金,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华章同人
《塑料秘史:一个有毒的爱情故事》|弗莱恩克尔,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设计结合自然》|第二章海洋与生存,[英]I.L.麦克哈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代尔夫特设计策略》|[荷]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ArtintheAnthropocene》|HeatherDavis,EtienneTurpin,OpenHumanitiesPress
《BioArt:AlteredRealities》|WilliamMeyers,Thames&Hudson
《Signsoflife:BioArtandBeyond》|KacDurardo,TheMITPress
《BioDesign》|WilliamMyers,PaolaAntonelli,Thames&HudsonLtd
丨辅助在线课程资源
报告:
《重振海洋经济——2015年行动方案》
http://www.wwfchina.org/pressdetail.php?id=1608
《地球生命力报告2018》
http://wwfchina.org/content/press/publication/2018/%E4%B8%AD%E6%96%87%E7%89%88-FINAL%20for%20website.pdf
《通过问责制解决塑料问题报告》
http://wwfchina.org/content/press/publication/2019/%E6%9C%80%E7%BB%88%E7%A1%AE%E8%AE%A4%E7%89%88WWF%20PLASTIC%20REPORT%20FINAL(8.29).pdf
权威网站:
https://chinadialogueocean.net/?lang=zh-hans《中外海洋对话》
https://www.noaa.gov/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https://www.msc.org/cn/home世界海洋管理委员会
https://www.worldwildlife.org/initiatives/oceans世界自然基金会
http://www.oceanol.com/search/servlet/SearchServlet.do中国海洋在线
http://www.nmdis.org.cn/中国海洋信息网
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1595506?p=5《我们的星球-第五集-近岸之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1595506?p=10《我们的星球-第十集-无主深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8182617/《纪录片:塑料海洋》
《蓝色星球TheBluePlanet(2001),第九集《DeepTrouble隐忧》
《蓝色星球2BluePlanetII(2017)》
《渔业危机TheEndoftheLine(2009)》
丨学生创作案例
作品:海洋“声”态
作者:王琪
材料:公共空间大型交互装置
海洋“声”态是我目前基于前期课程中对海洋环境和白海豚生存现状调研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设计的方案。通过多名参与者的旋钮行为在公共空间(公园、广场等)建立海洋“声”景,模拟白海豚听觉范围内所听到的海洋噪声环境,通过光电或荧光液体的视觉形式将数据进行收集传输和视觉展示。第二阶段的课程还会进一步将设计方案完善,进行模型制作等实体产出。
了解海洋主题的过程中,共情视角和全域视角的不断切换不仅让我作为主体和白海豚在同样的环境下感受危机,也作为客体思考如何重新激活甚至增强更多人的听觉感知,引入“声景”的概念,将人置入白海豚的“声”存环境,站在白海豚的视角,关注海洋的“声”态问题,从而得到海洋增强甚至整个生存环境的增强。在人类世,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包括气候、生态系统在内的整个地球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潜在危机无处不在,没有意识到危机才是真正的危机。

设计草图

调研资料

白海豚生态图谱

海洋生态危机图谱


海洋“声”态危机设计初方案

对于设计方案的进一步具体地形、鱼群动向、港口航线模拟
丨任课教师感悟

在这个特殊的春天,生活都慢下来,让我和同学们都有整块的时间静下心来去研究一件事。2019年的澳洲大火、蝗虫灾害、新型冠状病毒、南极高温……使我们人人自危,不得不有更强的危机意识,思考我们每个人的未来健康与未来家园会怎么样?这门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世界性难题的能力,在危机之下用“大爱”做“大设计”。地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设计师要用责任感、同理心去守护她。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景斯阳
宣传部 宋曼青/整理编
2020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