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Ta<sub>1–<i>x</i></sub>Hf<i><sub>x</sub></i>C和Ta<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飞速发展, 极端的环境要求超高温陶瓷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超高熔点. 目前, 单金属碳化物的超高温陶瓷材料承受的压力日渐增大. 为了解决过渡金属单碳化物性能不足的问题, 我们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Ta1–xHfxC和Ta1–xZrxC (0 ≤ x ≤ 1)固溶体的物理性质. 通过调节Hf和Zr的浓度来研究它们的结构稳定性、晶格参数、力学性能、熔点和电子结构. 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碳化物固溶体的稳定性随Hf/Z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并且当Hf/Zr含量相同时, Ta1–xZrxC比Ta1–xHfxC的结构更稳定. 我们还发现随着Hf/Zr含量的增加, 固溶体的晶格常数和体积会膨胀. 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体积模量随着Hf/Zr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而固溶体的熔点、杨氏模量、剪切模量、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在掺杂含量x = 0.2处会出现峰值. 而且, 添加Hf和Zr可以提高TaC的耐磨性. 电子态密度结果显示随着Hf/Zr含量的增加, 固溶体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值逐渐降低, 这表明固溶体的结构稳定性逐渐增强.
关键词: 金属碳化物/
第一性原理/
力学性质/
电子结构

English Abstract


--> --> -->
过渡金属碳化物TaC, HfC和ZrC是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的最有前途的超高温陶瓷(UHTC)候选材料, 它们具有强的共价键和低的自扩散系数, 具有超高的熔融温度、高硬度、高模量, 高断裂韧性、高电导率、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出色的化学稳定性[1-7]. 然而,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单碳化物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要求它们在更苛刻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应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熔点、硬度和断裂韧性[8]. 优异性能的结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状态[9]. 为了解决过渡金属单碳化物的性能不足, 研究者已经采用了各种技术. 除了纯金属碳化物外, 金属碳化物形成的固溶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因为可以通过改变二元或更多元体系中的成分和含量来优化其性能[10].
最近, 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因为它们的熔点超过TaC, HfC和ZrC, 并且固溶体的形成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性能[11,12]. 但是, 研究主要集中在富Ta的TaC-HfC和TaC-ZrC固溶体上, 尤其是Ta0.8Hf0.2C和Ta0.8Zr0.2C固溶体[4,13]. TaC-HfC和TaC-ZrC陶瓷具有超高的熔化温度, 分别约为4213 K和4170 K[13]. Barraza等[14]使用微米级碳化物粉末的混合物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合成了TaC-HfC陶瓷. Smith等[15]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衍射证实HfxTa1–xC化合物为岩盐构型B1结构, 研究了Ta含量对HfxTa1–xC化合物硬度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原因. Gladyshevsky等[16]和Avgustinik等[17]以及Rudy[18]研究都表明, 在TaC和ZrC碳化物之间存在连续的固溶陶瓷. 最近, Yate等[19]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二元和三元Ta-Hf-C薄膜, 并研究了力学性能和磨损性能, 结果表明三元Ta-Hf-C具有更高的硬度和优异的磨损性能.
尽管已经合成了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 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但仍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 考虑到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许多优点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我们使用超胞(SC)方法和虚晶近似(VCA)方法对这些固溶体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 确定了固溶体的各种性能, 包括杂质形成能, 晶格常数、体积、弹性常数、弹性模量、维氏硬度、断裂韧性、耐磨性、熔点和电子态密度等.
2
2.1.第一性原理计算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的SC方法和VCA方法, 我们使用Cambridge Serial Total Energy Package (CASTEP)软件对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进行了第一性原理计算[20,21]. 交换关联势采用了广义梯度近似(GGA)下的Perdew-Burke-Ernzerh(PBE)泛函来处理[22-24]. 模守恒贋势用于描述核心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25]. 在波函数的平面波扩展中使用了660 eV的截止能量, 并使用Monkhorst-Pack 20 × 20 × 20 k点的超胞和虚晶近似模型对布里渊区进行了积分. 图1显示了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SC模型. 对于虚晶近似(VCA)方法, 立方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中的Ta原子和Hf或Zr原子占据相同的位置并且原子混合比例设置为1–xx[26-33]. 这些模型使得可以在整个掺杂含量(0 ≤ x ≤ 1)范围内对Hf和Zr掺杂的TaC进行计算.
图 1 (a)纯TaC的晶体结构; 掺杂含量x为(b) 0.25, (c) 0.5, (d) 0.75, (e) 1的Ta1–xHfxC/Ta1–xZrxC的晶体结构
Figure1. (a)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pure TaC;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Ta1–xHfxC or Ta1–xZrxC with doping content x of (b) 0.25, (c) 0.5, (d) 0.75, (e) 1.

2
2.2.形成能和混合能
-->为了分析立方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结构稳定性, 我们计算了形成能(Eform), 杂质形成能(Eimp)和混合能(?Emix), 公式如下[34-36]:
$ \begin{split}{E_{{\rm{form}}}} =\;& [ {E_{{\rm{tot}}}}\left( {{\rm{T}}{{\rm{a}}_m}{\rm{R}}{{\rm{M}}_n}{{\rm{C}}_p}} \right) - m{E_{{\rm{tot}}}}\left( {{\rm{Ta}}} \right) \\&- n{E_{{\rm{tot}}}}\left( {{\rm{RM}}} \right) - p{E_{{\rm{tot}}}}({\rm{C}}) ] / {\left( {m + n + p} \right)}, \end{split}$
$ \begin{split}{E_{{\rm{imp}}}} = \;&{E_{{\rm{tot}}}}\left( {{\rm{T}}{{\rm{a}}_{1 - x}}{\rm{R}}{{\rm{M}}_x}{C_{}}} \right) - {E_{{\rm{tot}}}}\left( {{\rm{TaC}}} \right) \\&+ x{E_{{\rm{tot}}}}\left( {{\rm{Ta}}} \right) - x{E_{{\rm{tot}}}}\left( {{\rm{RM}}} \right), \end{split}$
$ \begin{split}\Delta {E_{{\rm{mix}}}} =\;& {E_{{\rm{tot}}}}\left( {{\rm{T}}{{\rm{a}}_{1 - x}}{\rm{R}}{{\rm{M}}_x}{C_{}}} \right) \\&- (1 - x){E_{{\rm{tot}}}}\left( {{\rm{TaC}}} \right) - x{E_{{\rm{tot}}}}\left( {{\rm{RMC}}} \right), \end{split}$
其中RM代表固溶金属Hf和Zr; m, np分别是超胞中Ta, RM和C原子的数目; Etot(Ta), Etot(Hf), Etot(Zr)和Etot(C)分别是其固体状态下每个原子(Ta, Hf, Zr和C)的总能量; Etot(Ta1–xRMxC)是掺杂Hf/Zr的TaC系统的总能量, Etot(TaC)和Etot(RMC)分别是TaC和RMC的总能量. 通常, 形成能越低固溶体越稳定. 杂质形成能越低越有助于掺杂工艺. 如果混合能为负(正), 则由单金属碳化物形成二元金属碳化物是放热(吸热)过程.
2
2.3.力学性质
-->对于立方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 通过CASTEP计算了三个独立的弹性刚度常数C11, C12C44. 然后, 通过弹性常数用Viogt-Reuss-Hill (VRH)近似计算了体积模量(B )和剪切模量(G ), 公式如下[37-39]:
$B = \frac{{{C_{11}} + 2{C_{12}}}}{3},$
${G_{}} = \frac{{{G_{\rm{V}}} + {G_{\rm{R}}}}}{2},$
其中,
${G_{\rm{V}}} = \frac{{3{C_{44}} + {C_{11}} - {C_{12}}}}{5},$
${G_{\rm{R}}} = \frac{{5\left( {{C_{11}} - {C_{12}}} \right){C_{44}}}}{{4{C_{44}} + 3\left( {{C_{11}} - {C_{12}}} \right)}}.$
杨氏模量(E), 泊松比(υ), 维氏硬度(HV)和断裂韧性(KIC)可以根据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40-42]:
$E = \frac{{9GB}}{{3B + G}},$
$\upsilon = \frac{{3B - 2G}}{{2\left( {3B + G} \right)}},$
${H_{\rm{V}}} = 0.92{k^{1.137}}{G^{0.708}},$
${K_{{\rm{IC}}}} = {V_0}^{1/6}G{(B/G)^{1/2}},$
其中, V0是每个原子的体积, kG/B比.
最后, 使用杨氏模量、泊松比和断裂韧性计算临界能量释放率(GIC)[43]:
${G_{{\rm{IC}}}} = K{_{{\rm{IC}}}^2}\left( {\frac{{1 - {\upsilon ^2}}}{E}} \right).$

2
3.1.结构稳定性
-->图2(a)显示了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形成能和杂质形成能与Hf/Zr含量(x)的关系. 只要包含Hf/Zr掺杂剂(x > 0), 计算得出的Ta1–xHfxC和Ta1–xZrxC的形成能和杂质形成能始终为负值, 这表明固溶体的形成在能量上是有利的. 而且, 随着Hf/Zr浓度的增加, 固溶体的形成能和杂质形成能变小(更负), 使结构更加稳定. 因此, 掺杂增强了固溶体的稳定性. 此外, 当掺杂的Zr和Hf具有相同的浓度时, Ta1–xZrxC固溶体的形成能和杂质形成能低于Ta1–xHfxC固溶体, 这意味着Zr掺杂比Hf掺杂使结构更加稳定. 总体而言, 掺Zr的TaC (Ta1–xZrxC固溶体)比掺Hf的TaC (Ta1–xHfxC固溶体)更稳定. 如图2(b)所示, 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混合能在整个浓度范围内均为负值, 表明由单一金属碳化物形成二元金属碳化物是放热过程. 混合能的负值还表明可以形成稳定的二元金属碳化物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
图 2 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a)形成能(Eform)和杂质形成能(Eimp)及(b)混合能(?Emix)随着Hf或Zr含量x的变化图
Figure2. (a) The formation energy (Eform) and impurity formation energy (Eimp), and (b) mixing energy (?Emix) of Ta1–xHfxC and Ta1–xZrxC solid solutions as a function of Hf or Zr content x.

图3显示了通过SC和VCA方法得出的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晶格常数和体积与Hf/Zr含量的关系.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几乎相同, 并且我们计算得到的晶格常数也与可用的实验和理论数据大体一致[44,45], 这证实了SC和VCA方法均产生一致且可靠的结果. 我们观察到, 随着Hf/Zr含量的增加, 晶格常数和固溶体体积增加, 这主要归因于Hf (1.58 ?)和Zr (1.59 ?)的原子半径比Ta (1.45 ?)大[46]. 另外, 如图3(a)所示, 固溶体的晶格常数随掺杂含量的变化比实验结果[47,48]稍大, 误差在1.5%左右, 这归因于GGA-PBE交换相关泛函通常会稍微高估晶格常数.
图 3 通过超胞(SC)方法和虚晶近似(VCA)方法比较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a)晶格常数和(b)体积随着Hf或Zr含量x的变化图
Figure3. Comparison of the (a) lattice constants and (b) volumes of the Ta1–xHfxC and Ta1–xZrxC solid solutions as a function of the Hf/Zr content by the supercell (SC) and virtual crystal approximation (VCA) methods.

2
3.2.力学性质
-->对于立方晶体, 力学稳定性的标准为: C11 > 0, C44 > 0, C11C12 > 0和C11 + 2C12 > 0[49]. 图4(a)显示了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弹性常数. 由于所有弹性常数的值均为正, 并且C11始终大于C12, 显然满足上述标准, 因此固溶体具有力学稳定性. 对于Ta1–xHfxC和Ta1–xZrxC的端点一元碳化物(即TaC, HfC和ZrC), 发现计算出的弹性常数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理论值趋势大体一致[50-52]. 随着Hf/Zr掺杂含量的增加, 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弹性常数C11首先增大, 然后减小. 有趣的是, Ta1–xHfxC的C11值在x = 0.2的掺杂含量处有一个峰值, 这表明Ta0.8Hf0.2C在单轴应力下沿xz轴具有最高的抗压强度. 当掺杂含量变化时, 弹性常数C12C44会在160 GPa附近波动. 此外, 当Hf和Zr掺杂含量相同时, Ta1–xHfxC的C12C44值大于Ta1–xZrxC的相应值, 表明掺Hf的固溶体在单轴应力下沿xz轴方向具有更大的抗压强度和剪切强度.
图 4 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a)弹性常数和(b)熔点随着Hf或Zr含量x的变化图
Figure4. (a) The elastic constants and (b) melting points for the Ta1–xHfxC and Ta1–xZrxC solid solutions as functions of the Hf or Zr content.

熔点(Tm)是超高温陶瓷(UHTC)的重要参数. 在这项工作中, 根据弹性常数C11计算了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熔点, 公式如下所示[53,54]:
${T_{\rm{m}}} = 553\;{\rm{K}} + \left( {\frac{{{\rm{5}}.91\;{\rm{K}}}}{{{\rm{GPa}}}}} \right){C_{11}},$
其中, C11以GPa为单位, 标准误差约为 ± 300 K. 图4(b)给出了我们计算的Ta1–xHfxC和Ta1–xZrxC端点单碳化物的熔点理论值和可用的实验值[55,56]. 由于熔点Tm与弹性常数C11成正比, Ta0.8Hf0.2C和Ta0.8Zr0.2C陶瓷具有最高的熔点(如预期的那样), 也与实验整体趋势基本一致[13].
Pugh[57]根据材料的B/G值确定其脆性和延展性, 即当B/G小于1.75时, 该材料为脆性; 否则, 材料是易延展的. 图5(a)显示了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B/G. 根据该准则, 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都是脆性材料. 我们计算出端点一元碳化物的B/G值与前人的计算结果[58]和实验测量结果[59]基本一致. 此外, 当Hf和Zr的掺杂含量相同时, Ta1–xHfxC的B/G值始终低于Ta1–xZrxC的B/G值, 这表明Ta1–xHfxC更脆. 另外, 泊松比(υ)也可以作为延性和脆性的标准[60], 也就是说, 如果υ小于0.26, 则材料是脆性的; 否则, 材料显示延展性. 如图5(b)所示, 端点单碳化物的泊松比计算值与实验值[61]和先前的计算结果[58]基本一致. 显然, 图5(b)中给出的泊松比值表明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都是脆性材料, 这与B/G值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图 5 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力学性质随Hf或Zr含量x的变化 (a) B/G比; (b)泊松比; (c) 杨氏模量; (d) 体积模量; (e) 剪切模量; (f) 维氏硬度; (g) 断裂韧性; (h) 临界能量释放率
Figure5.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a1–xHfxC and Ta1–xZrxC solid solutions as a function of the Hf/Zr content: (a) B/G ratio; (b) Poisson’s ratio; (c) Young’s modulus; (d) bulk modulus; (e) shear modulus; (f) Vickers hardness; (g) fracture toughness; (h) critical energy release rate.

类似地, 图5(c)(e)显示了两端的单金属碳化物的杨氏模量、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的计算结果, 这与实验数据和先前的计算结果整体趋势大致相同[59,62,63]. 杨氏模量主要反映材料的抗压强度. 从图5(c)中可以看出, 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杨氏模量有一个峰值(最大值), 即Ta0.8Hf0.2C具有最大的抗压缩性. 图5(d)表明, 随着Hf/Zr含量的增加, 体积模量变小. 剪切模量可以衡量材料的剪切变形阻力. 图5(e)显示出Ta0.8Hf0.2C具有最大的剪切模量, 因此具有最强的剪切变形阻力. 图5(f)显示了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维氏硬度与Hf/Zr含量的关系. 同样, 端点单碳化物的计算值与实验和其他理论结果基本一致[15,41,64]. 此外, 随着Hf含量的增加, Ta1–xHfxC固溶体的维氏硬度呈现出波峰和波谷的形状, 这也与现有的实验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5,19,65]. 特别地, Ta0.8Hf0.2C具有最高的维氏硬度.
断裂韧性(KIC)用于描述材料对裂纹扩展的抵抗能力, 在超高温陶瓷材料的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43]. 图5(g)显示了我们计算的端点一元碳化物的断裂韧性理论值, 这与可用的实验数据基本一致[64,66,67]. 再次发现, Ta0.8Hf0.2C具有最大的断裂韧性. 此外, 低浓度的Hf/Zr掺杂剂将增加陶瓷的断裂韧性, 而过量的掺杂剂浓度则显着降低断裂韧性. 与断裂韧性类似, 临界能量释放速率(GIC)用于估算在材料中传播裂纹所需的能量[42]. 从图5(h)可以看出, 陶瓷的临界能量释放率在x = 0.2处具有最大值, 这与断裂韧性具有相似的趋势.
耐磨性是极端环境下材料的重要指标. 根据Leyland和Matthews所提出的标准[68], 我们通过计算弹性破坏应变HV/E和塑性变形阻力$ H_{\rm V}^3/E^2 $来确定Ta1–xHfxC和Ta1–xZrxC陶瓷的耐磨性. 如图6所示, 我们计算出的端点一元碳化物的HV/E$ H_{\rm V}^3/E^2 $值与可用的实验数据基本一致[15,64]. 此外, 随着Hf/Zr含量的增加, HV/E $ H_{\rm V}^3 $/E2值的总体趋势将增加. 因此, 在固溶体中添加Hf/Zr提高了耐磨性.
图 6 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耐磨性随Hf或Zr含量x的变化图: (a) HV/E; (b) $ H_{\rm V}^3 $/E2
Figure6.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a1–xHfxC and Ta1–xZrxC solid solutions as a function of Hf or Zr content: (a) HV/E; (b) $ H_{\rm V}^3 $/E2.

2
3.3.电子态密度
-->为了分析Hf和Zr掺杂TaC的结构稳定性, 我们计算了它们的总电子态密度(DOS), 结果如图7所示. 通常来说, 费米能级的位置和费米能级处电子态密度的数 N(EF)决定着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对于金属体系而言, 费米能级处电子态密度的数 N(EF)越低, 使得电子体系的能量有所降低, 因此材料结构越稳定[69-71]. 从图7(a)可以看出, Ta0.75Hf0.25C在费米能级(EF)的总DOS值低于纯TaC, 表明Ta0.75Hf0.25C比纯TaC的结构更稳定. 比较Ta0.75Hf0.25C, Ta0.5Hf0.5C, Ta0.25Hf0.75C和HfC的总态密度, 我们可以观察到, 随着Hf浓度的增加, Ta1–xHfxC固溶体的费米能级处的总态密度值变小, 这表明Ta1–xHfxC固溶体的结构稳定性随Hf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类似地, 如图7(b)所示, 在费米能级处Ta0.75Zr0.25C的DOS值低于纯TaC的DOS值, 这意味着Ta0.75Zr0.25C的结构稳定性比TaC高. 图7(b)还显示了随着Zr含量的增加, Ta1–xZrxC固溶体的DOS值逐渐降低, 这表明Ta1–xZrxC固溶体的结构稳定性随Zr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 Ta1–xHfxC和Ta1–xZrxC的稳定性都随着Hf/Zr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这与形成能的结果一致. 另外, 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的态密度与可用的实验测量值一致[72].
图 7 不同浓度的(a) Hf掺杂和(b) Zr掺杂TaC电子态密度(DOS)
Figure7. The electronic density of states (DOS) of (a) Hf-doped and (b) Zr-doped TaC with various doping contents.

总之, 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SC方法和VCA方法研究了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在整个掺杂浓度范围内的结构稳定性、力学性质、熔点和电子性质. 结果发现, 固溶体中的Hf/Zr浓度在结构稳定性、力学性质、熔点和电子性质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Hf/Zr浓度增加, Ta1–xHfxC和Ta1–xZrxC固溶体结构变得更稳定, 并且晶格常数和体积变大. 当Hf/Zr掺杂剂浓度相同时, 发现Ta1–xZrxC比Ta1–xHfxC更稳定. 我们的计算表明, Ta1–xHfxC和Ta1–xZrxC在整个Hf/Zr浓度范围内均具有力学稳定性和脆性. Hf和Zr掺杂可以增强TaC的耐磨性. 此外, Ta0.8Hf0.2C具有最高的硬度、最大的断裂韧性和最高的熔融温度. Ta0.8Hf0.2C具有最强的抗压缩性和抗剪切性. 最后, 这项工作可能为开发基于碳化物的超高温陶瓷提供有用的指导.
相关话题/计算 结构 材料 电子 金属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碱金属碘化物和氢碘酸共添加低温制备高稳定的CsPbI<sub>3</sub>薄膜
    摘要:无机钙钛矿CsPbI3由于好的热稳定性和合适的光学带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作为太阳电池的吸收层,CsPbI3必须形成黑色相(α-CsPbI3).为了低温制备出空气中稳定的优质α-CsPbI3,本文在前驱液中同时添加碱金属碘化物(NaI,KI)和氢碘酸(HI).研究发现:与仅有HI添加剂相比,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纳米光子学结构对GaInAsSb p-n结红外光电性能的调控
    摘要:GaInAsSb在红外光电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窄带隙材料较高的本征载流子浓度和俄歇复合系数使其室温暗电流密度较高,需要进行制冷才能获得满足应用要求的光电性能.本文利用表面宽带隙半导体纳米柱阵列和背面高反射率金属对GaInAsSbp-n结有源区进行双面光调控,将光限制在较薄的有源区进行吸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微分相位衬度计算机层析成像的感兴趣区域重建方法
    摘要:基于光栅干涉仪系统的X射线微分相位衬度计算机层析成像,不仅可以重建物体的线性衰减系数,还可以重建物体的相移系数和线性散射系数.在实际应用时,大面积光栅不易获得,常常遇到样品大于光栅的情况.当用小于样品的光栅对样品进行扫描时,样品超出光栅成像视野的部分会导致微分相位投影信息被截断.本文针对微分相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触觉传感在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因其在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而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然而,如何降低功耗或实现自供能一直是阻碍其广泛应用的瓶颈.随着纳米发电机与自驱动技术的兴起,尤其以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与压电纳米发电机(PENG)代表的研究,为解决可穿戴传感器电源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案.TEN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多壁碳纳米管与金属表面间接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摘要:碳纳米管与金属表面间的界面接触行为对碳基电子器件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端部开口和闭口的多壁碳纳米管与金属表面间的界面接触构型和粘着强度.模拟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在金属表面上的位置和形状变化是因为减少的范德瓦耳斯能转变成碳纳米管的内能;多壁碳纳米管与金属表面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周期性分流微通道的结构设计及散热性能
    摘要:微通道散热器在集成电路中具有重要应用,但目前传统的长直微通道散热过程导致温度不均匀,散热效率较低.本文设计了一种周期性分流微结构并与传统微通道进行集成,实现了一种高效率的周期性分流微通道散热器.基于以上周期性分流微通道,系统研究了单根微通道内微结构数目、微结构的排布方式及结构参数对其散热性能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含钨难熔高熵合金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摘要:高熵合金(high-entropyalloys,HEAs)作为一种新型多主元合金,原子排列有序、化学无序,具有高熵、晶格畸变、缓慢扩散、“鸡尾酒”等四大效应,表现出优异的组合性能,有望作为新型高温结构材料、耐磨性材料、抗辐照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矿山机械、核聚变反应堆等领域.本文介绍了目前含钨H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超电容储能电极材料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摘要: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和态密度的限制,石墨烯、硅烯等二维材料的量子电容在费米能级附近趋近于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发现,掺杂和吸附使石墨烯等二维电极材料的电子结构得以有效的调制,它促进狄拉克点附近局域电子态的形成和/或费米能级的移动,从而使量子电容得到了提高.比较Ti(Au,Ag,Cu,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一种具有“1111”型结构的新型稀磁半导体(La<sub>1–<i>x</i></sub>Sr<sub><i>x</i&g
    摘要: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块状稀磁半导体(La1–xSrx)(Zn1–xMnx)SbO(x=0.025,0.05,0.075,0.1).通过(La3+,Sr2+)、(Zn2+,Mn2+)替换,在半导体材料LaZnSbO中分别引入了载流子与局域磁矩.在各掺杂浓度的样品中均可观察到铁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石墨烯在金属表面防腐中的应用
    摘要: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因其出色的化学惰性和抗渗透性逐渐成为了防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包括石墨烯薄膜及石墨烯粉体在防腐领域的应用进行更加全面的讨论.从石墨烯防腐作用机理(主要包括阻隔、屏蔽、缓蚀、加固、阴极保护和自修复)和其相应的涂层制备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