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X波段高重频长脉冲高功率多注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多注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向工程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 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工作重频和使用寿命. 针对高功率多注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在输出腔间隙电子束换能后, 会出现电子返流轰击输出腔表面, 以及输出腔间隙电场过高产生射频击穿导致输出腔表面出现烧蚀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在器件中的返流过程,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间隙扩展互作用提取结构以避免电子返流和降低间隙电场, 并提高器件工作寿命. 同时针对高工作频段高过模器件中常规水冷却通道会影响输出微波模式的问题, 设计了同轴TEM模-扇形TE10模-同轴TEM模-圆波导TM01模的模式变换结构, 模式转换效率大于99.9%, 避免了收集极水冷却通道对输出微波模式的影响, 以提高器件工作重频. 在重频45 Hz工作条件下, 实验实现X波段长脉冲GW级高功率微波稳定输出, 器件累计运行约10000次, 输出微波参数无明显下降.
关键词: 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
X波段/
长脉冲/
高重频

English Abstract


--> --> -->
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elativistic klystron amplifier, RKA)具有功率高、效率高、相位和幅度稳定等优点, 并且具有宽带的潜力, 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高功率微波器件, 在雷达、通信系统、高能加速器等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和应用[1-8]. 应用需求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速调管放大器的工作频率和输出功率, 而常规结构圆波导漂移管的RKA由于受几何尺寸、空间电荷力及高压击穿等物理因素的制约, 器件的输出功率和工作频率受到限制. 美国海军实验室的Friedman等****得到常规结构RKA输出功率P与工作频率f关系的半经验公式为$ P \propto 1/f^{-N} $, N ≈ 2[9], 因此常规结构RKA在X波段难以实现GW级的高功率微波输出[10-12]. 项目组发展并设计了过模同轴多注RKA[13-16], 基于多电子注技术的过模多注RKA, 可在较低的工作电压和引导磁场下获得较高的电子束电流及导流系数, 突破了常规结构RKA的物理限制, 明显提高了器件的工作频率和输出微波功率, 实验实现多注RKA在X波段GW级微波功率锁频锁相放大输出, 器件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实际使用中, 需要进一步提高多注RKA的工作重频和寿命, 以满足工程化和实用化的需求. 实验中多注RKA的功率转换效率约为35%, 剩余的大部分电子能量会累积到末端的收集极上, 收集极散热设计不当, 高重频工作时会导致严重烧蚀, 产生大量等离子体和二次电子, 从而影响器件重频工作稳定性. 为了提高多注RKA的稳定性和工作寿命, 需要避免相对论电子束在工作过程中轰击器件的高频结构表面. 电子束轰击高频结构主要发生在输出腔, 输出腔设计不当时, 会产生返流电子轰击结构表面, 同时输出腔间隙电场过高会出现射频击穿, 使得腔体表面被烧蚀. 为此本文分析了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在器件中传输时出现电子返流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间隙扩展互作用同轴提取结构以避免电子返流, 以及降低间隙电场强度和提高微波提取效率. 同时针对在高工作频段下常规水冷却通道会影响输出微波模式的问题, 设计了同轴TEM模-扇形TE10模-同轴TEM模-圆波导TM01模的模式变换结构, 模式转换效率大于99.9%, 避免了收集极水冷却通道对输出微波模式的影响. 在长脉冲加速器平台上开展了验证实验研究, 在重频45 Hz工作条件下, 实验实现X波段长脉冲GW级高功率微波稳定输出, 器件累计运行约10000次, 输出微波参数无明显下降.
图 1 X波段多注RKA结构示意图
Figure1. Structure diagram of X band multi-beam RKA.

强流电子束在器件中传输出现返流主要发生在输出腔间隙处, 由于电子束在输出腔间隙将动能转换为微波能量输出, 动能减少. 同时输出腔间隙径向尺寸相比于电子束传输通道存在跳变, 使得该处电子束势能增加, 动能减少. 在输出间隙处, 当电子减速过多, 则会出现电子返流, 该过程与产生虚阴极过程相似.
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在同轴结构中传输时, 由于空间电荷效应的影响. 电子束在横截面上会产生电位降, 使得电子束的动能会有一部分转换为势能, 强流电子束在同轴结构中传输如图2所示.
图 2 强流电子束在同轴结构中传输
Figure2. Intense electron beam is transmitted in the coaxial structure.

电子束位置的势能Ep[17]
${E_{\rm{p}}} = \left| {e\phi \left( {{r_{\rm{b}}}} \right)} \right| = \dfrac{{\left| {e{I_0}} \right|}}{{2{\rm{\pi }}{\varepsilon _0}{v_0}}}{\left( {\dfrac{1}{{\ln \dfrac{{{r_{\rm{b}}}}}{{{r_{\rm{i}}}}}}} + \dfrac{1}{{\ln \dfrac{{{r_{\rm{w}}}}}{{{r_{\rm{b}}}}}}}} \right)^{ - 1}}, $
式中, e为电子的电荷量, φ(rb)为电子的电势, I0为电子束电流, ε0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 v0为电子的运动速度, rb为电子束离器件中心的距离, ri为同轴结构的内半径, rw为同轴结构的外半径.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同轴结构中电子束横截面上电子的动能Ek与势能Ep之和应该等于电子束的注入总能量E0.
$\begin{split}& {E_0} = {E_{\rm{k}}} + {E_{\rm{p}}}, \\& \left| {e{U_0}} \right| = \left( {{\gamma _0} - 1} \right){m_{\rm{e}}}{c^2} + \left| {e\phi \left( {{r_{\rm{b}}}} \right)} \right|, \\ &{\gamma _0} = {\big[ {1 - {{\left( {{{{v_0}}}/{c}} \right)}^2}} \big]^{{-{1}/{2}}}}, \end{split} $
式中, U0为二极管电压, γ0为相对论因子, me为电子质量, c为真空中的光速. 设定电子束的电压U0为700 kV, 电子束离器件中心的距离rb为35 mm, 同轴结构内半径ri为30 mm, 同轴结构外半径rw为40 mm. 在不同的电子束电流I0情况下, 由(1)式和(2)式结合器件尺寸, 图1所示同轴输入腔、中间腔1、中间腔2和输出腔的内外半径分别约为46 mm/25.5 mm, 45 mm/26 mm, 45 mm/26 mm, 45 mm/26 mm (输出腔最后一间隙径向尺寸为49 mm/26 mm), 可得到直流电子束在器件同轴结构中传输时, 其势能与总能量的比值Ep/E0的变化如图3所示.
图 3 直流电子束在器件中传输时Ep/E0的变化
Figure3. Changes of Ep/E0 when the electron beam is transmitted in the device.

图3可以看出, 对于固定半径的电子束, 当同轴结构内外边界与电子束的径向距离增大时, 电子束的势能会增大, 即在谐振腔间隙处形成了一个势阱, 电子束穿过谐振腔间隙时动能会减小. 而且电子的势能随束流强度增大而增大, 这说明空间电荷效应随束流强度增大而增大. 当输入腔注入微波, 电子束在器件中传输时会产生群聚, 一般在输出腔间隙处电子束群聚达到最大, 空间电荷效应引起的势阱作用也达到最强. 在电流为15 kA时, 输出腔间隙处Ep/E0的最大值约为35%. 同时群聚电子束在输出腔间隙发生换能, 电子束被减速, 其部分动能会转换为微波能量输出, 处于减速电场的低动能电子可能反向运动, 即在高频作用间隙形成了虚阴极, 出现电子返流.
由于器件中电场强度最大位置在输出腔间隙处, 要实现器件稳定工作, 输出腔间隙电场强度需要低于击穿阈值, 以避免射频击穿导致脉冲缩短和输出腔结构表面烧蚀. 为了抑制电子返流, 同轴输出腔内外边界与电子束的径向距离需要减小, 以减小群聚电子束在输出腔间隙处的势阱. 提高器件的过模比(器件漂移管直径与工作波长λ的比值, 本文中多注速调管按照2rw/λ计算), 有利于降低间隙的电场强度和降低电子束的空间电荷效应, 因此将X波段多注RKA的过模比由原先的1.3提高为约2.5. 同时对输出腔结构进行改进设计, 设计了四间隙扩展互作用输出腔结构以降低间隙电场强度. 输出结构采用π模工作模式, 相邻间隙的轴向电场方向相反. 设计四间隙π模工作输出腔的电子负载电导为负值, 使得工作模式易于被电子束激励, 同时每个间隙长度Lgap满足βeLgap < π, 其中βe = 2πf/v0, f为工作频率. 电子束通过输出腔间隙时能够产生较好的换能, 以提高功率转换效率. 并且多间隙过模结构有利于减小输出腔内外边界与电子束的径向距离(相比于常规结构可减小约10%), 减小电子束在输出腔间隙处产生的势阱, 以避免电子返流.
粒子模拟仿真电子束电压为700 kV, 束流为8.5 kA, 轴向引导磁感应强度为0.8 T, 在该参数下早期设计的双间隙输出腔输出微波功率约为2 GW, 转换效率约为34%, 双间隙输出腔结构最大电场强度约为1.3 MV/cm, 大于击穿阈值. 改进设计后粒子仿真四间隙扩展互作用输出腔输出微波功率约为2.4 GW, 转换效率为40%. 此时输出间隙结构的轴向电场Ez分布如图4(b)所示, 间隙最大电场强度小于700 kV/cm, 低于X波段的经验击穿阈值800 kV/cm.
图 4 输出微波与间隙电场分布 (a)输出微波波形; (b)输出腔电场分布
Figure4. Distribution of output microwave and gap electric field: (a) Output microwave waveform; (b)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of the output cavity.

粒子模拟仿真改进设计前后的电子束相空间图和电子束电流随轴向传输距离的变化如图5图6所示.
图 5 改进设计前后电子束相空间图 (a)改进设计前; (b)改进设计后
Figure5. Electron beam phase space diagram: (a) Before the improved design; (b) improved design.

图 6 改进设计前后电子束电流随轴向传输距离的变化 (a)改进设计前; (b)改进设计后
Figure6. Changes of electron beam current with axial transmission distance: (a) Before the improved design; (b) improved design.

返流电子为图5中轴向动量小于零的电子(图中蓝色线下方的电子). 由图5图6可知, 改进设计后粒子仿真结果显示, 抑制了电子束在输出腔间隙返流和束流损失, 有利于提高器件的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寿命.
实际的器件实验中, 电子束功率约为6 GW, 群聚电子束通过输出腔换能后, 仍有约4 GW的剩余功率, 电子束脉宽约为150 ns, 在重频45 Hz工作条件下, 收集极处电子束的平均功率约为27 kW. 高重频工作条件下, 电子束平均功率较大, 为了增大器件持续工作时间, 需要及时将热量导出, 应采用具有外部水冷却结构的收集极[18,19]. 同时电子束峰值功率很高, 需要结合磁场位形进行设计使电子束在收集极处散开, 增大电子束轰击收集极面积, 避免过度烧蚀产生大量等离子体. X波段相对论速调管微波输出为轴向提取结构, 微波通道为过模结构以保证功率容量, 收集极在微波通道内部, 而水冷却通道尺寸较大, 器件工作在较高频段时, 引入该通道会产生较大的微波反射, 并导致输出微波模式产生变化, 因此对水冷却通道结构进行改进设计. 设计了同轴TEM模-扇形TE10模-同轴TEM模-圆波导TM01模的模式变换结构. 扇形波导的数目为12个, 以保证微波在扇形波导中的传输模式为基模TE10模, 相邻两个扇形波导之间最大的间隙角度θ1 = 8°, 对应间隙距离约为7 mm, 相应间隙的长度L1 = 12 mm, 可以提供水路传输的通道(设计水路通道为直径5 mm). 模式变换结构的电场分布与微波传输参数如图7图8所示.
图 7 模式变换结构的电场分布 (a)纵向剖面; (b)横向剖面
Figure7.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of the mode transform structure: (a) Lengthwise section; (b) transverse section.

图 8 模式变换结构的S参数曲线
Figure8. The S parameter curve of mode transformation structure.

图7(a)为模式变换器纵向剖面结构与电场分布图, 图7(b)为扇形波导处的横向剖面结构与电场分布图. 由图8可知在频率9.35—9.45 GHz范围内, 输出微波的模式转换效率大于99.9%. 仿真计算中设定微波馈入端口的功率为0.5 W, 模式变换结构中最大电场强度为627 V/m, 计算得到当输出微波功率为3 GW时, 对应最大电场强度约为486 kV/cm, 低于击穿阈值, 设计的模式变换结构具有较高的功率容量.
在长脉冲加速器平台开展X波段多注RKA器件高重频实验研究, 器件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 收集极设计了水冷却散热结构, 并且结合实际磁场位形对收集极的位置进行优化设计, 收集极处于磁场开始变弱的边缘位置, 换能后的电子束在收集极处散开[20], 尽量增大电子束轰击收集极的面积, 以避免高重频工作时收集极烧蚀. 重频45 Hz工作时, 加速器产生电子束电压与电流波形如图9所示.
图 9 重频45 Hz电子束重叠波形
Figure9. Overlapping waveform of electron beam at 45 Hz.

电子束电压为700 kV, 电流为8.5 kA, 重频45 Hz工作情况下, 加速器稳定工作. 在轴向引导磁感应强度0.8 T的情况下, 输出微波序列与重叠波形如图10所示.
图 10 重频45 Hz微波序列与重叠波形 (a) 序列波形; (b) 重叠波形
Figure10. Microwave sequence and overlapped waveform at 45 Hz: (a) Sequence waveform; (b) overlapping waveform.

图10可知, 在重频45 Hz工作情况下, 输出微波稳定性较好, 微波功率大于1 GW, 输出微波脉宽约为110 ns, 输出微波频率为9.4 GHz, 与输入微波频率相一致. 改进设计后, 器件累计运行约10000次, 输出微波参数无明显降低.
为了提高X波段长脉冲多注RKA高重频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寿命, 对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在器件中的返流过程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间隙扩展互作用微波提取结构以避免电子返流, 以及降低间隙电场强度和提高微波提取效率. 同时针对高工作频段过模输出结构, 常规水冷却通道会影响输出微波模式的问题设计了同轴TEM模-扇形TE10模-同轴TEM模-圆波导TM01模的模式变换结构, 模式转换效率大于99.9%, 避免了收集极水冷却通道对输出微波模式的影响. 实验实现X波段多注RKA在重频45 Hz情况下稳定工作, 输出微波功率大于1 GW, 微波脉宽约110 ns, 器件累计运行约10000次, 输出微波参数无明显降低. 提高了X波段多注RKA重频工作稳定性和寿命, 为X波段多注RKA的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关话题/结构 微波 工作 设计 电子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高性能太赫兹发射: 从拓扑绝缘体到拓扑自旋电子
    摘要:利用飞秒激光脉冲激发铁磁/非磁异质结构有望实现高效太赫兹辐射,从而打破制约太赫兹技术快速发展的瓶颈.拓扑绝缘体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其自旋霍尔角远大于重金属材料,可以与铁磁层结合构成自旋太赫兹发射器.为了研究拓扑绝缘体/非磁异质结中的太赫兹产生和调控机理,本综述从飞秒激光激发的超快光电流响应入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自旋电子太赫兹源研究进展
    摘要:太赫兹频段在电磁波谱上位于红外和微波之间,兼具宽带性、低能性、高透性、指纹性等诸多优势特性,在航空航天、无线通信、国防安全、材料科学、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太赫兹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源的水平,新型太赫兹辐射源的机理研究和器件研制至关重要.自旋太赫兹发射不仅从物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Y<sub>3</sub>Fe<sub>5</sub>O<sub>12</sub>(YIG)/Pt异质结构中基于超快自旋塞贝克效
    摘要:铁磁/非磁异质结构中的超快自旋流-电荷流转换实现相干太赫兹辐射得到了广泛研究.热自旋电子学结合了热输运与磁输运,可以有效地产生和探测自旋的非平衡输运.本文利用飞秒激光脉冲激发铁磁绝缘体钇铁石榴石(Y3Fe5O12,YIG)/Pt异质结构,通过超快自旋塞贝克效应(SSE)产生太赫兹(THz)相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难熔金属钒熔化行为的局域原子结构模拟与分析
    摘要: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moleculardynamics,MD)方法,模拟了16000个钒原子在5种不同熔化速率(γ1=1×1011K/s,γ2=1×1012K/s,γ3=1×1013K/s,γ4=1×1014K/s与γ5=1×1015K/s)下原子结构的熔化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熔化速率对难熔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器件中子位移损伤效应及机理
    摘要:针对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器件和异质结构在西安脉冲反应堆上开展了中子位移损伤效应研究,等效1MeV中子注量为1×1014n/cm2.测量了器件在中子辐照前后的直流特性和1/f噪声特性,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中子辐照在器件内引入体缺陷,沟道处的体缺陷通过俘获电子和散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太赫兹双芯反谐振光纤的设计及其耦合特性
    摘要: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太赫兹双芯反谐振光纤,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光纤的损耗特性、双芯之间的耦合特性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单芯反谐振光纤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内包层管的排列分布,其传输特性并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据此可以改变双芯光纤的内包层管的排列分布,从而利用模式泄漏耦合机制在太赫兹波段实现双芯反谐振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氧化石墨烯褶皱行为与结构的分子模拟研究
    摘要:应用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单层氧化石墨烯在径向压缩作用下的褶皱过程,研究了含氧基团(羟基、环氧基)对氧化石墨烯褶皱行为以及褶皱球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当石墨烯仅含羟基时,该类氧化石墨烯呈现出“推进式”的褶皱行为,而当石墨烯仅含环氧基时,该类氧化石墨烯则呈现出片层与片层“贴合式”的褶皱行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阵列结构下的低频信号合成方法研究
    摘要:基于高频天线产生低频电磁波信号,实现多波段信号对目标的照射,不仅有可能减小低频天线尺寸,而且可能成为提高雷达目标探测性能的一种途径.本文将多普勒效应与阵列天线结构相结合,基于对阵列中各辐射单元的信号时序、相位和间距等参数的控制,提出了一种在目标区产生低频信号的方法.本文给出了阵列参数的选择原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二维Nb<sub>2</sub>SiTe<sub>4</sub>基化合物稳定性、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确定了3种稳定未被报道的Nb2SiTe4基化合物(A2BX4:Nb2SiSe4,Nb2SnTe4和Ta2GeTe4),研究了其电子结构,光学性质以及应力工程对其电子结构的调控.计算结果表明上述3种化合物具有类似Nb2SiTe4的窄带隙值、强的光吸收性能以及显著的光学各向异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电路模拟吸收体的宽带吸波型频率选择表面设计
    摘要:设计了一种加载集总电阻的单极化低频透射吸波型频率选择表面(absorptivefrequencyselectivesurface,AFSS).该结构由二维有耗频率选择表面(FSS)阻抗屏和三维带阻FSS级联组成.利用集总电阻加载的容性FSS和高选择性的三维宽阻带FSS实现了超宽带通响应以及低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