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心椭圆柱-纳米管结构的双重Fano共振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提出了一种同心椭圆柱-纳米管复合结构, 该结构由金纳米管中内嵌椭圆形金柱构成,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尺寸参数、周围环境及纳米管内核材料对该结构光学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调节椭圆柱芯的旋转角度可产生双重偶极-偶极Fano共振, 其主要是由椭圆柱芯的纵向或横向偶极共振模式与纳米管的偶极成键和反成键模式杂化形成的超辐射成键模式和亚辐射成键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且共振特性可通过调节复合结构的尺寸参数控制, 随椭圆柱长轴或短轴的增大而红移, 随纳米管外径的增大或整体尺寸的减小而蓝移, 当纳米管内径增大时高频Fano共振随着红移, 而低频Fano共振先蓝移再红移, 同时其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敏感, 但对纳米管内核材料变化有着较好的响应. 利用等离激元杂化理论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 这些结果可为构造其他类型的多波段Fano共振二维或三维纳米结构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关键词: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Fano共振/
纳米管/
时域有限差分法

English Abstract


--> --> -->
金属纳米结构在特定频率入射光作用下产生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现象, 具有对入射光极大的吸收和散射及在金属表面形成局域场增强等特性, 在生化传感、生物医疗、纳米光子器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1-3]. 研究表明, 该现象与纳米结构的结构参数、排列方式、材料组成及外界环境等因素有关. 当条件合适时, 纳米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之间还可相互作用产生Fano共振效应, 在光谱中展现出独特的非对称线型. 目前, 研究者们已在多种金属纳米结构中发现了Fano共振现象, 如纳米环盘腔[4-6]、纳米多层球壳[7-10]、异质或非对称纳米颗粒对[11-14]、纳米颗粒低聚体[15]、破缺纳米结构[16]等, 同时发现周围环境的不对称也会导致Fano共振的产生[17].
近几年来, 纳米管状结构由于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简单易控、宽波段可调及拥有更多表面积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8,19]. 并且, 通过将纳米管截面变形[20]、破缺[21]或多层构建[22]等方式, 还可产生新的光学性质. Fano共振现象在纳米管状结构中也有报道, 如采用内核偏离纳米管对称中心破坏其结构对称性的方法, 不仅可以激发高阶Fano共振[23,24], 还导致纳米管二聚体的Fano共振谷变深[25], 或采用各向异性内核破坏其材料色散对称性方式产生异常Fano共振[26,27]等. 本文提出了一种金属纳米管中内嵌椭圆形柱芯的同心复合结构, 无需内核偏离对称中心, 仅利用椭圆柱芯长短轴向的改变就可实现双重偶极-偶极Fano共振, 并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法进行仿真研究, 分析了结构参数、周围环境及内核材料对Fano共振的影响. 研究结果可为特定纳米光子学方面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纳米管中内嵌椭圆形柱芯的同心复合结构模型示意图见图1. 复合结构在z方向上为无限长, 椭圆柱芯的长短轴分别为a, b, 其长轴与x轴的夹角为$\theta $, 纳米管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 R, 且两者同心. 柱芯、纳米管内核材料、壳层金属及周围环境的介电常数分别为${\varepsilon _1}$, ${\varepsilon _2}$, ${\varepsilon _3}$${\varepsilon _4}$. 光沿x轴正向入射, 偏振方向沿y轴. 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光学性质采用FDTD方法[20,28]模拟得到. 在本文中, 椭圆柱芯和纳米管壳层材料均选为金, 其介电常数取自于实验结果[29]. FDTD模拟区的大小为3000 nm × 3000 nm, 网格精度为1 nm, 并设置完全匹配层边界条件以避免反射引起的误差. 在二维情况下, 散射或吸收截面的定义为每单位长度的总散射或总吸收功率(W/m)与入射强度(W/m2)之比, 此截面具有长度量纲.
图 1 椭圆柱芯-纳米管同心复合结构模型示意图
Figure1. Geometrical structure of Au elliptical cylinder-nanotube concentric nanostructure.

首先分析椭圆柱芯的旋转角度对纳米管复合结构光学性质的影响. 图2给出了$\theta $分别为0°, 25°, 45°, 65°和90°时该结构的散射光谱(实线)和吸收光谱(虚线). 其中, 金纳米管的内核材料和外界环境分别为SiO2 (${\varepsilon _2}$ = 2.04)和空气(${\varepsilon _4}$ = 1), 内外半径分别为75 nm和55 nm, 椭圆柱芯的长短轴分别为45 nm和25 nm. 由图2可见, 当$\theta $为0°时, 复合结构在约798和813 nm处出现吸收峰和散射峰, 并且散射峰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当$\theta $增大到25°时, 复合结构的吸收峰和散射峰位置不变, 但强度变小, 同时在长波长1100 nm附近出现了明显的吸收峰和较小的散射峰; 随着角度的进一步增大, 短波长处的吸收和散射峰逐渐减小, 在$\theta $ = 90°时消失, 而长波长处的吸收和散射峰逐渐增大, 且散射峰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对称性, 其位置也几乎不变.
图 2 金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吸收(虚线)、散射(实线)光谱与椭圆柱芯旋转角度的关系
Figure2.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orption (dotted line) and scattering (solid line) spectra of gold nanotube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elliptical cylinder core.

为了探究纳米管复合结构的光学性质与椭圆柱芯旋转角度的关系, 对比分析了相同参数的金纳米管、复合结构、金椭圆柱芯的散射谱, 并仿真了每个结构在相关频率处的电荷图, 结果分别如图3(a)(c)所示. 从图3(a)金纳米管的散射谱和电荷分布可见, 金纳米管中可激发出两个偶极共振模式, 分别为高频率的反成键(antibonding)模式$\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和低频率的成键(bonding)模式$\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 相应共振波长处于400和670 nm附近. 当$\theta $ = 90°时, $\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模式将分别与椭圆柱芯的纵向偶极共振模式$\left| {{\omega _{\rm{l}}}} \right\rangle $(见图3(c), 共振波长572 nm)杂化, 形成偶极成键模式$\left| {\omega _{ + {\rm{l}}}^ - } \right\rangle $$\left| {\omega _{ - {\rm{l}}}^ - } \right\rangle $, 如图3(b)所示. 其中, $\left| {\omega_{ + {\rm{l}}}^ - } \right\rangle $模式频率较高, 易于与入射光耦合形成宽谱, 为超辐射模式, $\left| {\omega _{ - {\rm{l}}}^ - } \right\rangle $模式频率较低, 不易与入射光耦合, 为窄线宽的亚辐射模式. 类似的杂化过程同样被发现存在于纳米环盘腔[4]、纳米多层球壳[8]等结构. $\left| {\omega _{ + {\rm{l}}}^ - } \right\rangle $$\left| {\omega_{ - {\rm{l}}}^ - } \right\rangle $模式之间相互耦合在长波长1100 nm附近形成低频偶极-偶极Fano共振, 在散射谱中呈现非对称线型. 当$\theta $ = 0°时, $\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模式与椭圆柱芯的横向偶极共振模式$\left| {{\omega _{\rm{s}}}} \right\rangle $(共振波长530 nm)杂化, 形成超辐射模式$\left| {\omega _{ + {\rm{s}}}^ - } \right\rangle $和亚辐射模式$\left| {\omega _{ - {\rm{s}}}^ - } \right\rangle $, 两者耦合在800 nm附近形成高频偶极-偶极Fano共振. 当$\theta $ ≠ 0°或90°时, 椭圆柱芯的$\left| {{\omega _{\rm{s}}}} \right\rangle $$\left| {{\omega _{\rm{l}}}} \right\rangle $模式均被激发, 因此光谱中出现双重Fano共振. 夹角$\theta $越大, 激发出的$\left| {{\omega _{\rm{l}}}} \right\rangle $模式强度也越大, 导致低频Fano共振强度逐渐增大, 高频Fano共振强度逐渐减弱.
图 3 金纳米管复合结构的等离激元共振杂化示意图 (a) SiO2核-金壳; (b)复合结构; (c)金椭圆柱分别在θ = 0°和90°时的散射光谱; 插图为共振时各个结构的电荷分布图
Figure3. Plasmon hybridization in a nanotube composite structure. Scattering spectra for (a) SiO2-core Au-shell nanotube in vacuum, (b)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c) Au elliptical cylinder embedded in SiO2. Inset shows the surface charge distributions at the corresponding resonance energies.

下面分析椭圆柱芯的尺寸参数对这两个Fano共振的影响. 图4给出了$\theta $ = 45°, b = 25 nm, 椭圆柱芯长轴a从25 nm增大到50 nm时复合结构散射光谱和峰值波长处的电场分布. 从图4可以看出, 随着长轴的增大, 低频和高频Fano共振均红移, 且低频Fano共振移动速度更快, 当长轴a分别为25, 35, 45和50 nm时, 对应的峰位分别为770, 888 nm, 1118和1386 nm, 同时光谱强度变小; 当a = 50 nm时低频Fano共振几乎不可见, 而高频Fano共振强度变化较小. 而且, 从电场分布可见, 低频和高频Fano共振峰波长时的电场分布均呈现出较好的纵向和横向偶极子振动模式, 随着长轴的增大, 低频共振峰波长处的电场逐渐增大, 从a = 35 nm时的10.8增大到a = 50 nm时的12.4, 而高频处的电场变化不大, 约为7. 这是因为随着椭圆柱芯长轴的增大, 其与纳米管金属壳层之间的距离减小, 导致纳米管的$\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模式与椭圆柱芯$\left| {{\omega _{\rm{l}}}} \right\rangle $模式杂化增强, 引起成键模式$\left| {\omega _{ - {\rm{l}}}^ - } \right\rangle $红移, 距离越短, 杂化越强, 红移速度也越快[3]. 同时, 长轴增大对$\left| {\omega _{ + {\rm{l}}}^ - } \right\rangle $模式的影响较小, 其强度和峰位几乎不变[8], 且其辐射强度随着波长的增大而减小, 导致低频Fano共振光谱强度变小. 而长轴变化对$\left| {{\omega _{\rm{s}}}} \right\rangle $模式影响也较小, 使得高频Fano共振几乎无变化. 另外, 从图4还可以看出, 当Fano共振时复合结构的电场主要分布于纳米管介质层内. 可见, 在这两个Fano共振处, 辐射衰减均可以被有效地抑制, 在纳米管内部形成较大的局域场增强.
图 4 复合结构的散射谱随椭圆芯长轴的变化(内插图为复合结构在峰值波长的电场分布)
Figure4. Scattering spectra of nanotube composite structure as a function of the semimajor axis a. Inset shows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s corresponding to each peak in the scattering spectra, the numbers in white indicate the maximum electric field enhancements.

图5给出了椭圆柱芯短轴b分别为25, 35, 45和50 nm时纳米管复合结构的散射光谱, 其中, $\theta $ = 45°, a = 45 nm. 由图5可见, 随着短轴的增大, 高频和低频Fano共振均红移, 分别由b = 25 nm时的813 nm和1118 nm移动到b = 50 nm时的1645 nm和1364 nm, 高频Fano共振移动速度更快, 同时光谱强度均变小, 当b = 45 nm时两个Fano共振合并. 此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椭圆柱芯$\left| {{\omega _{\rm{s}}}} \right\rangle $模式与纳米管的$\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模式杂化随着短轴的增大而增强, 引起成键模式$\left| {\omega _{ - {\rm{s}}}^ - } \right\rangle $红移强度变小, 当b = 45 nm时椭圆柱芯的形状变成对称性更好的圆柱体, 此时$\left| {{\omega _{\rm{l}}}} \right\rangle $$\left| {{\omega _{\rm{s}}}} \right\rangle $模式频率相等, 只产生一个Fano共振. 而低频Fano共振具有明显的红移, 可能是因为此时椭圆柱芯截面积较大, 受到了相位延迟效应的影响.
图 5 金纳米管复合结构的散射谱随椭圆芯短轴的变化(内插图为b = 35, 50 nm时复合结构在峰值波长的电场分布)
Figure5. Scattering spectra of nanotube composite structure as a function of the semiminor axis b. Inset shows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s corresponding to scattering spectral peak for b = 35 and 50 nm.

纳米管内外径的变化同样影响着Fano共振, 图6(a)给出了当内径r = 55 nm,、外径R分别为60, 75和90 nm时的散射光谱. 该图中Fano共振随着外径的增大单调蓝移, 且光谱强度逐渐增大. 这是由于纳米管外径的增大不仅引起参与振动的电子数增多和辐射强度增大, 还将导致$\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模式蓝移[20], 使得成键模式$\left| {\omega _{ - {\rm{s}}}^ - } \right\rangle $$\left| {\omega _{ - {\rm{l}}}^ - } \right\rangle $的频率增大, 且越靠近短波长处, $\left| {\omega _{ + {\rm{s}}}^ - } \right\rangle $$\left| {\omega _{ + {\rm{l}}}^ - } \right\rangle $模式的辐射强度越大. 图6(b)给出了R = 75 nm, 内径r由50 nm增大到70 nm时的散射光谱. 由图6(b)可见, 随着内径的增大, 高频Fano共振单调红移, 且内径越大, 红移速度越快; 而低频Fano共振先蓝移再红移. 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内径的变化不仅影响着$\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模式的频率, 还影响着椭圆柱芯和纳米管之间的杂化强度. 对于高频Fano共振, 当内径增大时, $\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模式频率降低, 导致$\left| {\omega _{ - {\rm{s}}}^ - } \right\rangle $$\left| {\omega _{ - {\rm{l}}}^ - } \right\rangle $模式均红移, 同时椭圆柱芯和纳米管壳层之间的距离增大, 杂化强度减弱又引起$\left| {\omega _{ - {\rm{s}}}^ - } \right\rangle $$\left| {\omega _{ - {\rm{l}}}^ - } \right\rangle $模式蓝移, 但是椭圆柱芯短轴和纳米管壳层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 杂化强度减弱程度相对较小, 对光谱的蓝移效果小于红移效果, 因而单调红移; 对于低频Fano共振, 其长轴与纳米管壳层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 杂化强度较大, 随着内径的增大, 当杂化强度减弱引起的蓝移效果大于$\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模式频率降低引起的红移效果时蓝移, 但当距离足够大时, $\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模式频率降低对光谱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时红移.
图 6 散射谱随纳米管(a)外径和(b)内径的变化
Figure6. Scattering spectra of composite structure with different (a) R and (b) r.

接下来分析纳米管复合结构整体尺寸与Fano共振的关系. 图7给出了纳米结构整体尺寸变为原来的0.5, 1.0和1.5倍时的散射光谱. 由图7可见, 当纳米结构整体尺寸增大时, Fano共振随之红移, 且光谱强度增大, 当1.5倍时在约660 nm处还激发出了四阶Fano共振. 纳米结构整体尺寸的增大使得参与振动的电子增多, 纳米管$\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 $\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模式和椭圆柱芯偶极共振模式的偶极矩增大, 进而导致超辐射模式$\left| {\omega _{ + {\rm{s}}}^ - } \right\rangle $$\left| {\omega _{ + {\rm{l}}}^ - } \right\rangle $的净偶极矩均增大, 辐射强度增大, 相互叠加引起Fano共振强度增大[30]. 同时由于尺寸的增大引起了相位延迟效应, 共振峰随之红移, 并激发高阶共振.
图 7 金纳米管复合结构的散射谱随整体尺寸的变化
Figure7. Scattering spectra of nanotube composite structure scaled to different sizes.

最后, 分析复合结构内核材料和外界环境变化对Fano共振的影响. 图8(a)给出了外界环境介电常数${\varepsilon _4}$从1增大到3, 金纳米管内外半径分别为75 nm和55 nm, 椭圆柱芯的长短轴分别为45 nm和25 nm, $\theta $为45°, 内核材料${\varepsilon _2}$ = 2.04时的散射光谱. 可以看到, 当外界环境变化时, Fano共振峰轻微红移. 这是由于外界环境折射率变大时, 金纳米管外壳表面感应电荷减少, $\left| {{\omega _ - }} \right\rangle $模式频率降低引起成键模式$\left| {\omega _{ - {\rm{s}}}^ - } \right\rangle $$\left| {\omega _{ - {\rm{l}}}^ - } \right\rangle $红移[3,20]. 图8(b)给出了内核材料折射率变化时处于空气(${\varepsilon _4}$ = 1)中的金纳米管复合结构散射光谱. 由图8(b)可见, 当金纳米管内核介电常数${\varepsilon _2}$从1增大到4时, 高频Fano共振峰从约661 nm处红移至1067 nm, 移动了406 nm, 低频Fano共振从830 nm移动至1524 nm, 移动范围达694 nm. 说明此纳米管复合结构对管内环境有着较强的敏感性, 但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基本无反应, 可以用作特殊作用的折射率传感器件[31].
图 8 散射谱随(a)外界环境$\scriptstyle {\varepsilon _4}$和(b)纳米管内核材料$\scriptstyle {\varepsilon _2}$的变化
Figure8. Scattering spectra of composite structure with different (a) $\scriptstyle {\varepsilon _4}$ and (b) $ \scriptstyle{\varepsilon _2}$.

采用FDTD方法, 研究了椭圆柱芯-金纳米管同心复合结构的光学性质, 分析了结构尺寸参数、内核材料和外界环境折射率及椭圆柱芯旋转方向对Fano共振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通过对椭圆柱芯长短轴旋转角度的控制, 可激发出双重偶极-偶极Fano共振, 其中的超辐射(亚辐射)模式由椭圆柱芯的偶极共振模式与纳米管的偶极反成键(成键)模式杂化形成, 两者之间的耦合引起Fano共振. 高频或低频Fano共振受柱芯短轴或长轴影响较大, 均随长轴或短轴的增大而红移且光谱强度变小, 随纳米管外径增大或整体尺寸减小而蓝移, 当纳米管的内径变大时, 高频Fano共振单调红移, 低频Fano共振则先蓝移再红移, 同时发现两个Fano共振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敏感, 但却随纳米管内核材料折射率的增大而快速红移, 敏感度分别达406 nm/RIU和694 nm/RIU. 该结构具有的双波段Fano共振可调的特点, 可为构造其他类型的多波段Fano共振二维或三维纳米结构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相关话题/结构 纳米 光谱 材料 辐射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氢气浸泡辐照加速方法在3DG111器件上的应用及辐射损伤机理分析
    摘要:本文以60Co为辐照源,针对3DG111型晶体管,利用半导体参数分析仪和深能级缺陷瞬态谱仪,研究高/低剂量率和有/无氢气浸泡条件下,电性能和深能级缺陷的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高剂量率辐照相比,低剂量率辐照条件下,3DG111型晶体管的电流增益退化更加严重,这说明该器件出现了明显的低剂量率增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利用光谱和质谱成像技术实现指纹痕量检测
    摘要:近年来,依赖于先进光源的化学成像技术迅速发展,极大提高了痕量检测的准确性,在公共安全、环境、食品、医药、考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在痕量检测中,通过将成像技术与光谱测量技术、质谱技术等相结合,能够同时获取检验对象的物质组成和二维图像信息,不仅可以揭示材料表面的痕量物质成分及其分布,还可以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BeC分子基态和低激发态光谱性质和解析势能函数
    摘要:BeC是一个具有丰富低激发电子态的分子,本文基于动态权重完全活性空间自冾场方法获得的参考波函数,采用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对BeC分子进行高精度的从头计算,获得了BeC分子${{m{X}}^3}{{\text{Σ}}^-}$,${m{A}}^3{\text{Π}}$,${{m{b}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B2-和B19'-NiTi表面原子弛豫、表面能、电子结构及性能的理论研究
    摘要: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系统研究了B2-和B19'-NiTi合金所有低指数表面的表面能、表面结构稳定性、表面电子结构等性质.计算结果表明两种NiTi合金所有低指数表面的原子弛豫主要集中在表面2—3个原子层,且以Ti原子为终止原子表面构型的原子振荡最为剧烈,Ni和Ti原子共同终止表面构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三明治结构graphene-2Li-graphene的储氢性能
    摘要:本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扩展三明治结构graphene-2Li-graphene的几何结构、电子性质和储氢性能进行计算研究.计算得知:位于单层石墨烯中六元环面心位上方的单个Li原子与基底之间的结合能最大(1.19eV),但小于固体Li的实验内聚能(1.63eV),然而,在双层石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纳米颗粒聚集形态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摘要:纳米流体中悬浮的纳米颗粒可以增强其导热性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纳米流体颗粒增强传热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的聚集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增大的重要机制,而且纳米颗粒聚集的形态对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的导热系数模型大多是建立在Maxwell有效介质理论的“静态”和“均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层状氧化钼的电子结构、磁和光学性质第一原理研究
    摘要:按照基于自旋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第一原理计算方法,理论研究了两种层堆叠结构氧化钼(正交和单斜MoO3)的电子结构、磁性和光学特性,探讨其作为电致变色材料或电磁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中的技术应用.采用先进的半局域GGA-PW91和非局域HSE06交换相关泛函精确计算晶体结构和带隙宽度.计算得出较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氮化硼纳米带功能化碳纳米管的热自旋输运性质
    摘要:热自旋电子学器件结合了自旋电子学和热电子学各自的优点,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锯齿形BN纳米带(ZBNRs)共价功能化碳纳米管(SWCNT)的电子结构,发现ZBNRs-B-(6,6)SWCNT为磁性半金属,nZBNRs-B-(6,6)SWCNT(n=2—8)为磁性金属;nZBN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涂覆石墨烯的椭圆形电介质纳米线光波导的模式特性分析
    摘要:设计了一种涂覆石墨烯的椭圆形电介质纳米线光波导.采用分离变量法,在椭圆柱坐标系中,借助Mathieu函数,得到了色散方程.通过数值求解色散方程,可以得到模式的有效折射率和场分布,从而得到模式的传播长度.研究了工作波长、结构参数以及石墨烯的费米能对模式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前五个模式的品质因数.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地基观测的时序卫星红外光谱建模与分析
    摘要:针对地基观测的卫星红外光谱受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外场试验对测量卫星物性信息的缺乏,无法解释卫星红外光谱反演出特征的有效性和具体物理意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观测的卫星热红外光谱的建模和分析的方法.首先,考虑了太阳辐射、地球辐射、卫星各面对探测器的可见情况、地基探测器可探测卫星的范围、大气衰减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