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2017《地理学报》编辑部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0
PDF (399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令世人注目[1],但仍然算不上一个人文地理学强国。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值得同行共同反思,但有一条是比较有共识的,就是我们缺乏学术评论和反思,“只管低头拉犁,不抬头看路”。在欠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引导下,****们只注重论文、项目、获奖、头衔,忽视教学;在科学研究中,只重视当下的有现金回报的工作,特别是与现实工作紧密相联的工作,表现出明显的当下主义,缺少历史意识,较少对学科历史进行深层次的反省反思,尤其是方法论的反思。当然,也有少量的例外[2-4]。正因为如此,2017年5月《地理学报》编委会联合工作会议纪要建议《地理学报》设立学术争鸣栏目[5]。在笔者看来,这是个及时而恰当的建议。
1 译著内容
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方法》[6](Approaches to Human Geography[7])[2015年Sage推出了新版:Aitken S C, Valentine G Approaches to Human Geography: Philosophies, Theories, People and Practices. 2nd edition. London: Sage, 2015.]是一本对人文地理学进行方法论回顾和反思的重要著作。除第一章《认知方式与地理学研究方式》之外,《人文地理学方法》一书包括三部分,即哲学原理、****和实践。哲学原理部分覆盖了大量哲学及理论观点,包括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实在论、现代性理论、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结构化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等。作者或通过简单的例子阐述各自的观点,或通过逻辑来论证其观点,这些学科大人物为各自独特的认知方式提供了充分的论证,“强调各种认知方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6]13,目的并非是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而是要“为读者就哲学如何活跃研究工作和研究问题为何总是基于不同认知方式的假定和选择这两个方面提供实用性洞见”[7]2。编者们并不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章节的,而是基于“单一目的”、“建构与世界有关的地理知识”和“超越结构”三个方面来安排的。这部分是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写作的,有助于哲学基础较弱的我们较为全面把握当代欧美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哲学争论,可以看作是《走近人文地理学:当代理论争论导论》[8]的“实践”版。如果用这样的教材进行地理学理论或方法(论)课程的教学,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第二部分是对哲学理论、个人经历以及时空等因素如何塑造思想和作品所进行的自传性解释,以便更全面地说明影响地理学家个人认知方式的人、地方和事件。这部分涉及有影响的当代地理学家的学术背景、地点以及个人经历如何影响了他们的论著。这种个性化的写作被看作是“挑战许多学术著作极其空洞的、客观的性质的一种重要策略”[6]169。该部分的作者包括:杰勒德·拉什顿(Gerard Rushton)、戴维·利(David Ley)、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罗宾·卡恩斯(Robin A. Kearns)、薇拉·乔纳德(Vera Chouinard)、琳达·麦克道尔(Linda McDowell)、理查·纳格(Richa Nagar)、劳伦斯·诺普(Lawrence Knopp)和贾尼斯·蒙克(Janice Monk);新一版的这部分增加了迈克尔·古德柴尔德(Michael Goodchild)、奈杰尔·斯里夫特(Nigel Thrift)两位****的文章。这部分写得很有趣,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甚至对吸引未来的年轻人加入地理学队伍也有用[已经去世的史学天才少年林嘉文是看了白滨的一本随笔性质的书——《寻找被遗忘的王朝》,进而确定西夏学研究这一方向的(史学天才少年林嘉文为何自杀?他的遗书、经历和自述让人震惊,http://www.mszsx.com/news/2016-02-25/13410.html),在高中阶段就出版了学术性著作。在出版访谈与随笔文章方面,人文地理学分支除了历史地理学好点之外,都做得很不够。这也是李旭旦先生所谓的“目中无人”的表现之一。],但所收作者还主要限于欧美,覆盖面还有待扩大。
第三部分则展示是哲学如何影响实践,探索了理论与方法论/方法之间的联系;这些章节“并非是为‘如何做’提供向导”[6]241,而是集中解释研究设计、特定方法发展以及不同哲学进路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而言,这部分可能特别有帮助。章节主要包括:定量、证据与实证主义,地理信息系统,人文主义与以人为中心的方法,改变世界:地理学、政治行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地理学:理论、方法论和研究策略,后结构主义者的理论、批判方法和实验方法,研究先于盗窃:在后殖民世界里的环境调查,和斗争着的地理学、文化战争、个人冲突和争论参与。该部分作者也以欧美****为主。
2 译著品质
笔者对照着阅读了几章,感觉中文翻译比较到位,译文简练、准确而通达,基本上达到“信达雅”的标准。早在原著出版不久,由于商务印书馆当代地理科学译丛编委的身份,我就知道了该书将出版中译本的消息;如今差不多十年后才正式推出中译本,既有事务繁杂的成分,也颇有“十年磨一剑”的味道。另外,柴彦威、周尚意两位翻译组织者之前均翻译过多本学术著作,尤其是商务印书馆的当代地理科学译丛[2017年评选的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图书奖获奖书目中,译著《城市社会地理学》《现代地理学思想》上榜,分别由柴彦威组织、周尚意负责翻译;另外,柴彦威组织编写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也上榜。],都是该译丛的编委,这样《人文地理学方法》中译本就有了可靠的学术把关人。当然,翻译是个无止境的事业,《人文地理学方法》也并非无可挑剔。3 译著瑕疵
如果从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从“雅”的要求来看,《人文地理学方法》中译本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把书名Approaches to Human Geography翻译成“人文地理学方法”就不能全面反映论著的内容。因为它不是论述具体的人文地理学方法,而是论述方法论,翻译成“人文地理学方法论”要好一些;如果要与社会科学进行对话的话,地道的译名应当用“人文地理学进路”或“人文地理学理路”;如果从商业和传媒的角度来看,书名用“人文地理学方法”也不大好,因为商务印书馆之前已经出版了一本《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密切相关的还有一本《当代地理学方法》),一般人容易混淆,或者误以为两本书内容可能相似,不利于图书销售和传播,本文目的之一就是想纠正这种可能的误解。其次,把“假说”(hypothesis)译成“假设”[6]3,22。这样“检验假说”就变成了“检验假设”。这可以算是《人文地理学方法》中译本的一个硬伤。当然,这可能是受到流行的教材或其他论著的误导。但在《地理学中的解释》[9]46和《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0]93中译本中,译者们正确地将“hypothesis”译为“假说”。有关实证主义研究的这一基本概念误解,反映我们对方法论问题和基本概念缺少应有的思考。其实,概念问题很要紧,正如周一星所言,做学术研究不能有概念性错误[11]。
再次,其他中文译著的书名问题。如迈克尔·迪尔(Michael Dear)的《后现代都市状况》已经有中译本出版,书名不必另译为《后现代的城市条件》[6]111。将大卫·哈维1996年的大作《公正、自然和差异地理学》书名译成《公正、自然和地理差异》[6]193,有误,其实不必另译。
4 推荐理由
据我所见,在中文世界中,还没有一本在主题与内容上与《人文地理学方法》一致的同类著作或教材。倒是有些翻译的著作有点类似,如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但这是个人著作,也值得一读。在《人文地理学方法》中,理论、个人反思和基于理论的实践三位一体,融汇于一本书,这既方便了人文地理学同行和学生学习欧美人文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并认识到其多样性,进而在研究实践中加以贯彻,有助于训练我们一直较薄弱的哲学反思性和学科反身性,增加学术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学术研究的自主性。
总之,瑕不掩瑜,无论是在学科贡献的梳理上,还是在论证方法的实践上,还是在翻译上,《人文地理学方法》一书都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人文地理学学科成果总结之作,亦可作为人文地理学哲学和方法论课程的教材。在此,笔者乐见中译本的出版并郑重地向同行和学生推荐此书,祝贺柴彦威和周尚意两位组织者,感谢参与翻译的学界同行。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 , |
[2] | . , 从我国地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入手,切入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问题。自1970年代以来,欧美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逐步多样化,这可以作为我们发展人文地理学方法的一个参考。正是基于对实证主义地理及其方法论局限性的认识,结构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化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相继登场。中国作为一个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地理格局异常复杂。结果是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问题并肩前行,发达和欠发达有关的问题同时存在。对这样复杂的地理景观所进行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较多地采用了基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空间科学传统,对塑造这一景观的人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我国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迫切需要方法论和方法的多元化。 , 从我国地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入手,切入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问题。自1970年代以来,欧美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逐步多样化,这可以作为我们发展人文地理学方法的一个参考。正是基于对实证主义地理及其方法论局限性的认识,结构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化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相继登场。中国作为一个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地理格局异常复杂。结果是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问题并肩前行,发达和欠发达有关的问题同时存在。对这样复杂的地理景观所进行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较多地采用了基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空间科学传统,对塑造这一景观的人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我国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迫切需要方法论和方法的多元化。 |
[3] | . , 基于对近三十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文献解读,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演进脉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80年代的理论引进、1990年代的理论消化和21世纪以来内生一外生并存阶段。将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两点,即“西方主义”和“实证主义”,并认为其背后的思想根源是“实用主义”。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实用主义思维是近三十年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成果缺少的主要原因。而要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必须同时重视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批判性研究,二是基于自身观察的本土概念总结。最后,本文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推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 基于对近三十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文献解读,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演进脉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80年代的理论引进、1990年代的理论消化和21世纪以来内生一外生并存阶段。将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两点,即“西方主义”和“实证主义”,并认为其背后的思想根源是“实用主义”。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实用主义思维是近三十年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成果缺少的主要原因。而要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必须同时重视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批判性研究,二是基于自身观察的本土概念总结。最后,本文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推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
[4] | . ,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存在明显的政策导向和方法(技术)导向。这种特色的成因是复杂的。政策导向主要与经世致用、缺乏研究传统和批判性思维有关;方法(技术)导向则主要与理工科思维、现代化的简单理解和对工具理性的推崇,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普及以及"3S"技术发展有关。在新形势下,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要实现知识增量,就必须以问题和理论为导向,进而看我们能否发现新的现象和问题,验证其是否普遍存在,然后寻找理论解释(已有理论或建立新理论)。这种对我国人文地理理想图景的探讨值得重视。 ,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存在明显的政策导向和方法(技术)导向。这种特色的成因是复杂的。政策导向主要与经世致用、缺乏研究传统和批判性思维有关;方法(技术)导向则主要与理工科思维、现代化的简单理解和对工具理性的推崇,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普及以及"3S"技术发展有关。在新形势下,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要实现知识增量,就必须以问题和理论为导向,进而看我们能否发现新的现象和问题,验证其是否普遍存在,然后寻找理论解释(已有理论或建立新理论)。这种对我国人文地理理想图景的探讨值得重视。 |
[5] | . , 2017年5月13日,《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编辑委员会联合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市河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编委会议主题为"《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的创新与发展"。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地理学报》主编刘昌明院士,《地理学报(英文版)》副主编周成虎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地理学报》专职副主编何书金研究员,《地理学报(英文版)》副主编汤秋鸿研究员、赵歆副编审。 , 2017年5月13日,《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编辑委员会联合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市河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编委会议主题为"《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的创新与发展"。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地理学报》主编刘昌明院士,《地理学报(英文版)》副主编周成虎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地理学报》专职副主编何书金研究员,《地理学报(英文版)》副主编汤秋鸿研究员、赵歆副编审。 |
[6] | . , .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
[7] | , |
[8] | |
[9] | . , .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
[10] | . , |
[11] | ., 2006( ., 2006( |